二(上)美术《火火的向日葵》教学案例
陈博宇
一、教学内容分析
《火火的向日葵》是在结合上海美术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向日葵》一课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本课学习内容通过欣赏、感知几种不同类型的向日葵图片,即自然界中的向日葵、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和带有装饰性的向日葵等,初步知道向日葵葵花的形、色及人们赋予它的寓意,从而掌握用暖色调的配色方法表现火火的向日葵。认识暖色色相,了解向日葵的组成结构,体验红、橙、黄三色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向日葵葵花的形、色及人们赋予它的寓意。掌握用暖色调的配色方法表现火火的向日葵。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欣赏、观察、分析葵花及名家凡高的作品。通过欣赏感受画家作品的线、色和情感;在电脑中完成有关暖色调色彩的配色游戏;尝试用厚涂接色法表现自己心中的向日葵。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大师凡高作品,表达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想象中体验创作美的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学科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所以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等方面是本课学习的指导思想。
本课选择以“向日葵”这种生活中的常见植物为绘画对象,从欣赏感知、学习新授、音伴创作和展示讲评四个环节层层展开,让学生不仅掌握绘画方法技能,更是通过媒体直观教学与强烈的色彩感受,促进学生从植物身上看到一种强烈向上、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图1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欣赏感知
师生交流有关向日葵的信息资料,出示课题:火火的向日葵。
学生思考:①向日葵的色彩带给你怎样的感觉?②向日葵的花朵由哪两大部分组成?带着问题,欣赏感知不同种类的向日葵图片。演示见图1。
2.运用资源,探究新知
演示向日葵的形状结构图,师生交流:向日葵分两部分:花盘(大小不同的圆形),花瓣(层层叠叠的橄榄形)。
教师引导学习冷暖色调的知识,了解向日葵的色彩构成。继续演示360°色轮,分为左右两部分,寻找到属于向日葵的色彩。如:红、橙、黄等均位于色轮的右侧。
小结:360°色轮中左侧为冷色调,右侧为暖色调。
3.音乐伴奏,实践操练
学生在网络中,尝试完成填色游戏。
交流演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线条(直线、浪线、跳跃起伏的线条),选择绘画向日葵的线条形式,体现向日葵的色彩感和造型感。
小结:学习不同的线条可以绘制出不同的类型图案。
4.网络互动,想象创作
演示网络资源,欣赏名家的油画作品:——伟大的荷兰画家凡高。(凡高是19世纪荷兰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阳光般的鲜艳色彩。他一生最爱画向日葵,每一朵向日葵都像有生命一样,给我们带来火热向上的力量。)(见图2)
图2
教师结合名家凡高的厚涂法,用实物投影仪演示介绍绘画向日葵的方法。提示:用深褐色、浅褐色画花盘;用红橙黄三色任选一种画花瓣;用绿色在花瓣空隙处添画花萼;沿外轮廓剪下。
学生观察名作,发挥想象,练习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互动,展示讲评
教师出示两组花瓶,学生分组完成向日葵的绘画创作,并展示画作(见图3)。
图3
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向日葵,从色彩、外形等两方面互评,集体贴画评价。
师生共同朗读诗歌:“向日葵,蹿出熊熊的火焰,燃烧了整片天空,向日葵,告诉我,只要面对阳光努力向上,生活就会充满美好和希望。”
6.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内容主要结合网络资源的运用,以“向日葵”这一花卉为载体,让学生欣赏向日葵的美、感受向日葵的美,继而表现向日葵的美。主要学习冷暖色调的知识,向日葵的形和色两方面的知识,了解艺术大师凡高所创作的有关向日葵的作品。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自己用色彩和线条创作有生命力的向日葵,实践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欣赏感知、学习新授、音伴创作和展示讲评等环节中,让学生不仅掌握绘画方法技能,更是通过媒体直观教学与强烈的色彩感受,促进学生从植物身上看到一种强烈向上、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1.在丰富的资源整合中欣赏美,培养审美能力
课前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向日葵的图片资料(见图4),自然界中的向日葵、画家笔下的向日葵以及生活中具有装饰性的向日葵图片供学生欣赏,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对向日葵有了直观的了解,配合着对艺术大师——凡高的向日葵名作的欣赏,从中,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
图4
2.在自主的创作实践中想象美,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填色游戏、在想象绘画练习中选择运用跳跃起伏的线条,用红、橙、黄火火的色彩作画,不仅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创作的实践中感悟美、想象美,继而创作美(见图5)。这些学生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活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5
本文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2009年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