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政策实现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上述政策实现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政策在实现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基本的甚至很重要的问题。如:(1)资本市场对教育的要求、政党的文教政策、政府官僚的立场等综合影响力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等形式最后作用于教育政策,其与教育政策的对象——教育之间的一致性与相对性的矛盾问题;(2)在立法过程中有关多数表决通过的形式对少数意见的尊重问题;(3)社会舆论及面对来自民众的质朴教育要求的回应问题等。为了对上述这些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解答,以下我们再深入地作一探讨。
1.关于教育政策的主体和对象之间存在的一致性和相对性问题
首先就教育政策决定的主体及其性质而言,我们已经作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育政策在实现和贯彻的过程中,主体(政治权力)内部的构造及其操作流程中可能呈现出的一个动态整合的问题。关于教育政策的主体,我们已经确认其为国家权力,但实际上的权力执行机构,则可被视为是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或背景下的阶级或政党的代表。毫无疑问,在决定一项教育政策之际,权力执行机构势必要遵循本阶级或本政党的意图,也即在原则上执行机构与权力主体之间保持着一致性的特点。不过由于主体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因此在政策决定的具体过程中,它还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特征。
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资本(大资本)对教育的要求与中、小企业(中、小资本)对教育的要求有时会出现矛盾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本身也被大资本所支配,因此他们对教育的要求就不可能成为教育政策的中心。一般来说,他们的要求只能在从属地位中来部分地反映。
同样,就政党或官僚来说也是如此。在执政党的中央层,他们与代表本阶级或垄断资本的主流派关系十分密切,而他们的立场也必然会在政党的中枢部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步渗透到政党的地方支部与组织中去。而政党的地方组织对中央层教育决策如持不同见解的话,也可以在原则上服从的前提下,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如日本的教科书事件,虽然政府已经通过了采用新编教科书的决定,但各地方教委在最后限期的规定时间内,通过地方组织的表决,亦有同意或否定采用的权力。在这里即反映出了这样一种一致性和相对独立性。
承上所述,就教育政策的主体——资本、政党和官僚等对教育的要求而言,由于权力机构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其实现的过程一般来说亦会显现一致性和相对性的特点。而这种权力机构内部的一致性和相对性同时又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内部构造特点。由此反映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上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也可以说是在把握政策的基本性质时遇到的一大难点。在这里,需要提示我们去思考的是,对政策实现过程的理解必须从政策内部的构造上去探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2.在立法过程中有关多数表决通过的问题
这涉及的又是一个政策决策的问题。我们说政策最具体的体现方式是通过立法而在法律上做出明确规定,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所谓议会政治的形式,即由多数表决通过的形式——这一目前被视为是最民主的方式来进行的。但是我们设想:如果参加投票的中央或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委员,其本身并不是通过民主程序选出,而是通过任命的方式,那么在投票表决时该委员究竟是代表民众的意愿,还是服从上司的意志?换言之,他们是为了追求一项符合民意的科学的教育政策,敢于为民请命、仗义执言,还是为了服从上级、迎合上司的意图而无视民主的权利?这在投票过程中就会产生问题。以日本为例,其地方教育委员会的行政组织机制和委员产生办法根据有关法律已经由公选制改为任命制,这样反映在对某项教育政策进行表决时,就往往不允许存在批判性的反面意见。因为即使这一过程在形式上被允许讨论和批判,但最终仍会以多数赞成通过表决的形式而使议会制度有名无实。因此,日本民主主义教育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虽然建立了表面上的民主制度,但实际上不符合民意甚至是反民意的教育政策却仍能相继出台,其根本原因就源于此。这里的问题表现为:权力主体是竭尽全力地去对民众的意愿予以满足,还是想方设法把其要求的内容偷梁换柱,并采取鼓动舆论、操纵舆论的方式形成支持政府政策的假象?此种弊端如何予以防止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3.如何面对来自民众的教育要求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面对民众对教育提出的质朴要求,政府并不是采取正面接受并使其反映于教育政策的态度,而采取迂回曲折、偷梁换柱的手段来强奸民意,强制推行政府决策意图的现象则十分多见。比如通过新闻媒介制造舆论把政府的意志强行推向社会,同时为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民众踊跃支持政府政策的氛围,权力主体还会不惜动员舆论工具,利用压力团体的作用,美化和掩盖原教育政策的本身意图,或者扶植社会上支持政府教育政策的一部分社会条件,来达到最终完成推动政府意志的目的。
上述这样一系列现实存在的状况,促使我们在对教育政策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时,切不可只关注其表面的、静态的因素,为把握其实现过程的真实状况,我们还需深入研究决定教育政策的主体——权力机构的内部复杂构造,以及由这些构造可能形成的复杂关系,以求真实把握教育政策实现的重要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