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陈鹤琴的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始于五四运动,当时,陈鹤琴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探索中,他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国,使国家富强。
如何实现国家富强呢?陈鹤琴认为,可以通过对广大儿童的教育来实现国家富强。在他看来,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他把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幸福与健康发展的起点来实施。
当时,关于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家们观点各不相同。有些教育者认为,中国的家庭状况不良,家庭教育落后,儿童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全依靠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指幼儿园)来完成。陈鹤琴则认为:“一切的教育,没有再比幼稚教育更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了。幼稚教育原属家长的责任,从前是没有另立学校去教育那些幼儿的,就是现在有了幼稚园,那它究竟不能代替家长;没有家庭的合作,也决不能教育得十分有效。这不但因为儿童与家长相亲的爱力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一些好处,也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坏处;而且在现今中国的家庭,似更有联络的必要。”[1]陈鹤琴以其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洞察到,正是因为我国家庭教育落后,幼稚园教育才应担当起改善家庭教育的责任。他认为幼稚园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促成了家园联系在幼稚园中的推广,这一观点最终纳入了政府决策。
陈鹤琴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他对长子一鸣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观察研究,把别人的理论学说通过一鸣的成长经历来验证,把自己的研究假设在一鸣身上进行试验和演绎。陈鹤琴先后共有7个子女,他时时观察、时时实验和研究儿童在家庭教育中的情况。他还自己天天给小孩沐浴,将所观察到的发生在小孩身上的情况分类记载下来,并对孩子身心发展现状做摄影,整理了大量影音材料。陈鹤琴根据自己的观察、实验、总结、归纳,进行最初的家庭教育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家庭教育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