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管理及其职能
1.管理的概念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从各种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从而得出了许多对管理的不同解释。如,泰罗认为,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梅奥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为中心,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管理”的解释不同,但都有其合理和可取之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由于人类社会活动是不断发展的,于是反映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管理水平的管理概念也随之变化。所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许多学者主张用系统的观点来解释“管理”。系统理论认为,从环境中输入并利用资源是任何组织的共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而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和协调这些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和活动。归纳各种论述,我们认为,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①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③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成败或成效的高低;④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内在的效率要求,也不会产生管理的动力;⑤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组织目标是通过组织活动实现的,而任何组织活动都离不开使用或消耗一定的资源。管理作为协调活动,无非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和使用组织资源,以最佳方式安排组织活动各个环节的秩序,从而使组织活动更有效地趋向其目标。
2.管理的要素
一般认为,营利组织的目标很简单,即获取利润。实际上,追求“盈余”是各类组织的共同目标。也就是说,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在特定问题和环境下,通过组织和协调等活动,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换言之,无论哪行哪业,也不论职位高低,作为一个管理者,尽管他所做的具体工作可能有很大差异,但基本目标却是相同的。相同的目标决定了管理活动具有相同的要素。
(1)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发展的机会,也包括面临的危机等。任何组织在其运行和发展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需要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环境
任何组织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运行的,各种管理问题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根源。因此,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与环境协调。
(3)目标
目标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预期效果。对于相同的管理问题,其目标不同,解决的方式、方法、途径和策略也会不一样。比如,新产品的销售,若追求高利润,则可能采取高价策略;若追求占领市场、击败竞争对手,则可能采取低价策略。
(4)资源
对资源的组织与协调是管理的功能之一,而管理活动本身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活动时,要客观地评价资源,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组织和调配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
(5)过程和策略
基于不同目标、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的资源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其过程和策略肯定会不一样。即使目标相同、环境一样、运用相同资源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其过程和策略也可能由于管理者思想认识等的不同而异。
3.管理的任务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应该通过管理的任务来阐明。那么,管理到底要做什么?它不同于技术、财务、行政等活动,它的特殊任务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组织设定使命和目标
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和使命而存在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为组织设定使命并确定具体的运行目标。
(2)使组织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
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金、物资、信息等其他资源都是靠人来运用的。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组织的工作富有活力,使员工的工作有所成就。为此,管理者必须设计和维护良好的组织环境,处理好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使其成员在合作共事的过程中作出成就,保证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
(3)兑现组织对社会的责任,处理好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任何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无论从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还是从树立组织形象来看,管理都必须对社会负责、遵纪守法、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管理的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在管理过程中同时体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第一性的;成员积极性和组织活力是实现使命和达成目标的根本;而履行社会义务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是组织成功的保证。
4.管理的内容
管理的要素和任务决定了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1)环境分析
(2)目标和战略分析
(3)资源分析(包括人力资源、投资或金融、信息系统、技术、物资管理等)
(4)管理机制分析(包括组织设计、工作设计、管理规范和条例的设计等)
(5)日常活动的管理(包括规划和计划的制订、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
5.管理的特性
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起源于社会成员劳动的集体性,以及社会成员在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相互交往的必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的过程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独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2]
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孔茨曾指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尽管是粗糙的,但是毕竟有了它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则是指其富有创造性的运行方式和方法,即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灵活应用科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技巧。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和环境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可重复被验证的、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具体地,管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这并不是因为其自身的缺陷,而是无法多次在完全相同的实验环境和条件下证明其真实存在。所以,管理是因人而异的,更显出其艺术性。
第二,从决策的角度来看,管理既包含实验意义,又具有实施价值,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可以重新再来的机会,因而,管理绩效较多地依赖于管理者对机遇的把握。
第三,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效地管理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作风,而且要求高超、精湛的技巧和创造性。
(3)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理论
管理的研究丰富多彩,既有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工程技术科学、系统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管理研究还是管理实践,都要吸收和运用各种学科的思想、原理、方法和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科学。
管理实践包罗万象,仅从涉及的领域划分就有军事、社会、行政、企业、政府、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管理门类具有不同的目标和策略,但作为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的管理学,它所揭示的是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可用以指导各类专业管理活动。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管理活动基本规律的管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
6.管理的职能
管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与完善生产关系。
当管理作用于组织的运行过程时,又表现为一系列具体职能。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系统阐述的是法约尔。他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把管理的具体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即“五职能说”。其后,许多学者又从不同角度对管理的具体职能作了解释,如古利克的“七职能说”、厄威克的“三职能说”、孔茨的“五职能说”等。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人们通常将某些职能适当归并和组合,将管理的职能分为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决策职能
决策是涉及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决策的对象尽管各不相同,但决策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从思维到选择的运筹过程。
现代管理中的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影响决策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两个以上备选的可行方案中确定一个满意的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决策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的对策。任何管理活动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确定行为目标、选择行动方案的工作。因为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是管理过程的核心,是执行其他管理职能的基础。因此,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
(2)计划职能
计划是对既定目标进行具体安排,制定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管理活动。
正确发挥计划职能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组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统筹安排各项活动,而且有利于正确把握未来,保证组织在变动的环境中稳定发展,还有利于组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学地制订计划,必须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科学分析,并将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通过计划把各方面的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实现既定目标。
(3)组织职能
组织是指依据既定目标,对成员的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合作、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及正确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活动。组织的目的在于从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从上下左右的相互联系、从时间和空间的联结等方面,将各个部门、各种要素、各个环节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保证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组织职能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设置管理机构、划分管理层次、建立组织结构、确立管理体制;确定各机构的职权范围、明确相互合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人员选拔、培训、使用、考核与奖惩。
(4)指挥职能
指挥是对各级各类人员的领导、沟通与监督。现代组织的活动十分复杂,分工协作精细严密,各项工作环环紧扣,相互制约,必须有高度集中的指挥。正如马克思在《论权威》中指出的,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权威和服从都是我们所必需的。
要实现科学指导,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统一、有力、高效的管理指挥系统,对组织的各项活动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的指挥是建立在广大员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因此充分征求并采纳广大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提高指挥的有效性。
(5)协调职能
协调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对组织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调度,使之相互配合、紧密衔接,减少矛盾和冲突,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协调分为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所谓纵向协调,是指上下级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所谓内部协调,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的协调活动;而外部协调,则是指本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协调。
协调是管理的一项综合职能,在发挥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职能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协调问题,只有良好的协调,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他各项管理职能的作用。
(6)控制职能
控制就是按照既定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各项活动按原定计划进行,或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的组织活动过程。
控制与计划密不可分。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实现计划的手段。有效的控制要求:预见性,即要在重大偏差出现之前便能尽早发现并制定对策;全面性,即以整体利益为重,局部控制目标要协调一致;及时性,即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二)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1.管理的作用
管理活动具体表现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管理通过其职能行为来发挥它的作用。管理的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扩大人类的能力范围
由于组织是由个人和部门构成的,而部门和个人又都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和目标,且个人的目标和组织的整体目标并非天然地一致,有时甚至相反,因而难免发生诸如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之间、个人和个人利益之间、部门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和目标冲突必然导致行为冲突,如不进行有效的化解,冲突的结果将导致组织生存危机。管理就是将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和部门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中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
个人单独劳动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对象和领域(如高新技术、大型项目等)单靠个人的劳动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完成,而且相当多的根本就无法完成。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扩大人类的能力范围,从而取得个人单独劳动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2)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使系统的产出倍增
所谓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一般说来,组织具有不同于其各组成部分的独立目标,该目标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协调程度。管理就是通过种种手段和途径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的行为协调起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组织目标。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而实现目标是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的。在当代社会中,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每一个组织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非经济组织,都必须有成本费用观念,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组织都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其功能在于使各种投入要素(人力、物力、资金、信息)得以转换,以新的面貌产出。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科学地配置资源,科学地组织系统的转换过程,保证其产出大于投入,这就是管理的放大作用,也称为倍增作用。
(3)管理可以推动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作用主要发挥在某一个点、某一条线或者某一个面上,或者使某一项操作的效率得以提高,或者使某个行业得到长足发展。而对管理来讲,即使在某一时点上,其作用的发挥就会达到一个特定的面。如果考虑到发展的过程,管理便具有立体的整体的推动作用。因为,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如果它能被组织中多数人掌握。则每个人都可以在其所处的点或线上发挥作用,从而对整个组织产生推动作用。而管理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管理人员、政策、机制等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处于某一点或线上的人都创造出更多的成果,推动组织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换言之,管理就是造势。通过管理,在组织内创造一种气氛、一种态势,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体都为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当然,这种共同目标客观上应是组织目标和组织内个体目标的协调结果。管理的作用就是要通过管理者及其所制定的政策和所建立的机制,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来创造出一种气氛、态势。在这种态势下,组织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可以较容易地为大多数人、甚至全部人所接受。这样,每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其所处的点或线上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发挥对组织的整体推动作用。
2.管理的地位
德鲁克说,工商管理是20世纪成功的事实。它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成效。它所取得的商品和服务是上世纪那一代人难以想象的。孔茨则认为,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是人类活动领域中最重要的。
(1)管理是一种“基础国力”
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很富有,有的国家却非常贫穷。尽管资源和其他方面的基础对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有的国家资源贫乏但很富有,而有的国家资源丰富却相当贫穷。事实上,一个国家是否繁荣取决于该国家生产率的状况,即该国是怎样有效地利用其人力、土地、机器、原材料和其他资源的。或者说,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取决于管理的效率。企业的情况也是这样,经理的能力差、效率低,该企业管理的效率必然也比较低,哪怕企业的设备多么精良、员工多么优秀。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民族、企业或者家庭由强变弱、或者由弱变强的事例。其原因归根到底,很大程度是管理水平的高低。
事实上,在讨论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资源及其发展活动的组织时,无法脱离管理。尽管好的管理并不直接创造自然资源,但它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对于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利用也是如此。管理是人力和技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管理可以丰富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更有成效。
管理不仅是一种基础国力,而且是一种投资小、收效大、有时还是见效最快的国力。各级管理者从工作中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因此应该充分重视这一基础国力的提高。所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若要谋求发展,都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工夫。这在当代中国,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2)管理是“摸得着的手”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引导和协调。当市场机制失灵时,人们提出让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看得见的手”同样也会失灵,甚至有人认为“看得见的手”失灵的后果更严重,所以不如没有它。但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看得见的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从经济学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对此有所认识。
事实上,在现实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除了上述两只分别在“背后”和在“空中”的手之外,还需要一只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的手”来具体操作。经济学更多关注的是前两只手,管理研究则重在探讨这只“摸得着的手”如何运作。“看不见的手”研究的是一般规律和普遍现象,“看得见的手”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引导市场和人们的行为。但现实正是由普遍后边的特殊来体现其色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才是活生生的事实。规律、政策无疑对现实复杂活动的管理有指导意义,但具体的管理操作则更具有其复杂特性。所以,“摸得着的手”更注重经济社会活动的现实性和问题的特殊性,它更关心每个经济社会活动主体在每一天里的活动。这只手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不停地具体运作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摸得着的手”可以减少“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失灵所造成的问题,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两只手的不足。
要使得对越来越多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更为有效,“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行动是必由之路。实际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相互补充和完善的。这也启示我们应该多角度地审视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到更全面、更透彻和更综合的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三)管理研究的对象和境界
1.管理研究的对象
管理研究是一种应用导向型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特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分析和实践。
管理问题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所以管理研究也可分为宏观管理研究和微观管理研究。其中,微观管理研究主要探讨那些直接涉及个体行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和操作问题;宏观管理研究主要探讨那些涉及总体行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和操作问题。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就是利用可支配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将其转化为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经济学主要探讨资源如何配置(包括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于各种使用价值(今天和明天需求)的生产问题,而管理学则主要研究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产出)的问题。所以,从广义上讲,管理是研究社会活动组织和操作问题。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人类社会可分为物理系统、事理系统和人理系统。物理系统指宇宙万物组成的自然系统和经过人类干预后形成的物质系统,它是有形的。事理系统是指人类在物理系统的基础上从事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活动所形成的关系和活动机理系统。近年,有的学者提出的所谓人理系统,是指在物理系统和事理系统中活动的人的动机、心理和行为系统。
研究物理系统是探讨自然规律,研究事理系统是探讨人类活动和处事的规律,而研究人理系统则探讨的是人的行为规律。管理研究是在充分利用物理系统规律以及其他学科对事理系统和人理系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事理系统和人理系统的规律以及三个系统综合运行的组织和控制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
从管理研究的对象可以推知,管理研究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是:
(1)问题导向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针对某种现象研究一种管理技术或者研究解决某个具体的管理问题,管理研究必须面对实际现象和问题。所以,与其他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样,管理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即“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问题导向型研究思路的基本内容是:
①一类管理现象→是否已得到很好的认识或得到某种理论的准确描述→若是,则A;若否,则B。其中A:利用已有认识或理论处理面对的管理现象;B:若已存在一定的认识或理论,则修改或完善之,使其能够较好地处理面临的管理现象;否则建立新理论描述之,即利用新完善的或创造的理论解释和处理管理现象。
②某种管理问题→有无现成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可用→若有,则A;若否,则B。其中A:现成的理论、方法、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面临问题吗?能,解决;否,修改后能否有效解决?能,解决之;B:根据问题创造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并利用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问题。
这种研究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没有合适的理论、方法、技术时,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启发我们,而所面临的现象或问题本身也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2)环境依赖
由于管理问题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下解决的方法也可能不同。所以,管理研究不能脱离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而就问题论问题。否则,所得到的理论、方法、技术将难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日本的“准时化生产”在中国就难以有效实施,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现在还做不到严格地按合同准时、保质、保量地交货。这与我国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作风有很大关系。现在不行并不等于永远不行,因为环境也在变化。所以,管理研究必须紧紧地将问题与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
3.管理研究的境界
问题导向和环境依赖性决定了管理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寻求在特定环境下最满意地解决问题。现实中,人们常常感觉从整体上笼统地评价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比较容易,而评价某种具体的管理技术或管理理论的水平却很难。人们用于评价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比较容易确定并取得一致。但对管理研究水平的评价就会变得很复杂。如果在一个国家获得成功的管理技术在其他国家无法适用,尽管是国际上“独一份”,也可以认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却没多大意义。所以,管理研究的特性决定了在不具备可比性的情况下追求“领先”是没有意义的。而追求在特定环境下最满意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管理研究的最高境界。
(四)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1.管理理论发展简史
管理理论是以管理经验的系统总结为基础,按逻辑结构严密组织起来的概念、思想和研究结论。追溯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可以深入理解管理理论的系统性、特殊性,进一步了解异彩纷呈的管理理论的众多学派。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主要阶段。
管理理论第一阶段是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为标志。他们针对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提出了标准化原理,倡导工人与雇主的合作以求双方受益,总结了管理组织的原则和管理职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比较系统、颇有影响的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行为科学为主要特点,其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卢因、坦南鲍姆、布莱克等。行为科学重点研究生产组织中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涉及人的需要、动机、内驱力、个性、情绪,特别是人群关系等。
管理理论的第三个阶段,即所谓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期,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兴起,经济组织间的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对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大批管理学家和实业家从不同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形成了众多的管理学派,呈现出学派林立的局面。孔茨将这种局面称为“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孔茨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把管理学派概括为6个。20年后,孔茨根据管理理论的发展,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把管理学派概括为11个,即管理科学学派、人群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协作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管理学派、管理角色学派及管理过程学派。下面仅对其中几个影响较大的学派作简单的介绍。
(1)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了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该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特别是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观,对现代管理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主要观点是:①“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西蒙认为,管理者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由于实际决策的情况非常复杂,管理者的判断力又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认识到既定条件下所有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因而他们会去寻求相对简单的、“满意”的结果,而非“最佳方案”。②计算机辅助决策,即充分运用计算机手段分析可供利用的信息,处理“程序化”决策问题,为管理者决策提供辅助和支持,提高决策效率。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
(2)经验管理学派
经验管理学派旨在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实际案例的分析,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大量管理案例的研究,自然就能学会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该学派立足于管理经验的概括化和理论化,并注重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传授。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3)管理科学学派
该学派又称数理学派,以伯法为代表人物。他注重定量化的数学模型,认为管理是一种数学模式、程序、概念、符号和模型的演习,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表达问题的基本关系,并在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求得最优结果。管理科学学派致力于运筹学的研究和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
(4)管理角色学派
管理角色学派是一个较新的学派。该学派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该学派的创立者明茨伯格根据对管理者实际活动的研究,总结出著名的管理者十大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从管理的要求看,管理者应该扮演好三个方面的十大角色,即:在人际关系方面扮演好头面人、领导人和联络人的角色;在信息交流方面扮演好监督人、传播人和发言人的角色;在决策方面扮演好企业家、“救火员”、资源分配者和谈判人的角色。
(5)管理过程学派
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是西方管理理论中较早出现又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是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延续。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与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人们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管理原理,用以作为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的说明和启示。
(6)权变理论学派
以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风行一时的管理学派。权变理论认为,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管理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情景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比如,在某种情形下需要“人治”(即由人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在另一种情形下则可能需要“法治”(即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序解决问题)。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在管理实践中“例外情况”经常发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或方法能适用于所有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必须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的模式,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
(7)系统管理学派
以卡斯特、罗森茨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将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用于管理领域,用系统的观点考察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管理职能。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由多种子系统有机构成的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相互配合和作用。因此,组织运行中要防止因局部的优化而造成对其他子系统或整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管理理论的评价原则
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管理系统组成要素的复杂性、要素间关系的非线性、环境的强烈依赖性以及描述系统的变量及变量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都使得管理理论不像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理论那样有确切的规定并易于证明,也不可能成为适合任何管理理论系统的“普遍定律”。因此,明确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和评价原则非常必要,更何况忽视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已经影响了管理理论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对于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孔茨曾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作过简要论述,提出了管理理论的五项原则:
(1)管理理论应该探讨知识的一个领域和进行能够处理的调查。
(2)管理理论应该有助于改进管理实践和管理工作,不应忽视实际管理人员。
(3)不要因语义而使得管理理论难于理解。特别是,管理理论不应该成为实际管理人员难以理解的、无用的行话。
(4)管理理论应该能指导管理研究和教学,并有助于提高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效率。
(5)管理理论只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一部分。
根据孔茨的上述原则以及管理理论的特征,管理理论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评价:
(1)建立模型或理论所作假设的合理性
假设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假设越贴近现实,实际分析中模型或理论的应用价值就越高。
(2)模型或理论的简洁性
在研究实际管理现象或问题时,模型或理论是否易于理解、便于应用?
(3)模型或理论的可验证性
模型或理论的含义是否可通过试验分析或实地研究加以证明?即能否通过收集现实世界的数据或其他证据与模型或理论所反映的现象或道理进行比较?
(4)模型或理论的实用性
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证据或实证研究的结果是否支持模型或理论所反映的现象或道理?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是管理理论或模型的评价过程的一般阐述。由于管理问题的特殊性,管理理论的评价过程仍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变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