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

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大学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教职工当家做主,管好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管理的根本特征。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对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的研究与管理,视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到工作日程上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办学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一、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

新时代,重视行为科学的研究、管理和运用,千方百计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当代世界上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提高学校办学效率的奥秘之一。我国大学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

(一)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研究与管理的现实意义

1.是调动大学教职工积极性,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组织管理最现实、最宝贵的财富。大学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在于:教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教职工的行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研究与管理大学教职工的行为,掌握其规律性,既可以使大学管理者密切注视外部环境的变化,正确作出办学决策,又可以集中注意力对教职工进行“量体裁衣”,寻求一个持久的、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办法,从而挖掘学校的潜能,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给我国大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积极引进智力、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同时,更应该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注意教职工的复杂性和个别性,综合运用决策、激励、领导、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等,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大学的距离。实践证明,仅仅靠物质条件的改善来调动大学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效果是有限的。因而,调节人际关系,研究大学教职工的行为及其动机,就成了调动大学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2.是大学进行科学与民主管理的需要

教职工当家做主,管好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管理的根本特征。只有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与管理大学教职工的行为,才能实现大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也只有满足教职工各方面的需要,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使他们既为学校作出了贡献,又施展了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推动其自身和大学的健康发展。

3.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大学管理的根本任务。而要建设好三个文明,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教职工,其目的和任务是提高教职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与大学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是一致的。大学管理的对象也是教职工,他们是各种要素中最重要的,对大学的资源配置起决定性影响。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教职工会产生各种思想和认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大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大学办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对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的研究与管理,视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到工作日程上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办学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4.是面向新世纪提高大学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

任何一所大学都面临着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问题。单纯依靠行政命令,采取扣发奖金、训斥批评等简单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时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大学办学效率的提高。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对于调动教职工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和大学办学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并尽可能满足大学教职工的需要

与其他人一样,大学教职工的行为也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所以,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大学教职工需要的研究与管理。这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大学管理者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学管理者天天同教职工打交道,不一定就完全了解他们。大学教职工之间的理解,感情的交流,心灵的相通,有助于大学管理者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要,在此基础上,实行有效的决策和管理。

其二,大学管理者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重视分析大学教职工的需要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现实与否;分析大学不同年龄、职称、身份、性格、爱好、修养、学术水平、经济条件的教职工的不同需要,才有可能在管理工作中“对症下药”,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其三,大学管理者要做到善于培养。大学教职工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培养,使大学教职工的需要得到满足并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通过激励机制,促使大学教职工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从而在整个学校造成一种生机勃勃、百舸争流的局面,促进学校各种人才的成长,促进学校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发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其四,大学管理者要做到正确引导。把那些不正确、不健康的需要引到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把眼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的需要和集体的、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使教职工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自己的需要,保持行为的正确方向。

其五,大学管理者要做到满足需要。对于大学教职工正确的、合理的需要,应加以满足。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暂时不能满足的需要,应创造条件或激励教职工去创造条件来尽可能满足。特别是大学教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如希望受人尊重,希望校领导和管理者支持和重视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在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环境中工作,希望学校党政领导处理事情公正合理等方面的需要更不容忽视。这些也往往成为大学教职工产生激情,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重要动因。

总之,了解、分析、培养、引导和尽可能满足大学教职工的需要,才能把大学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久地、充分地调动起来,促进大学办学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三)提高认识,采取合理必要的措施

应该看到,我们过去在谈到国外大学办学效率高的时候,很感兴趣的是其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以及大学教职工的收入和享受。而对国外大学如何通过高度重视大学教职工的行为研究与管理,如何调动大学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办学效率,却谈得很少或很少注意到。在现有科教水平和物质条件下怎样调动大学教职工的积极性呢?不少人认为只要多发工资、多建商品房、多安排子女,就能解决问题,忽视了大学教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美国有位教育评论家在谈到日本人创造出的大学办学效率时指出:“大学办学效率这件事,并不在于日本人有什么奥秘,而诚然在于人们的忠诚心,他们经过成效卓著的培养而产生的献身精神,他们个人对学校成就的认同感。用最简单的话说,就在于大学教职工及其学校领导人之间那种充满人情味的关系。”日本一位大学校长解释说:“我们跟世界上其余国家是迥然不同的,我们唯一的自然资源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因而,我们在大学管理中,应该注意教职工行为的研究与管理,把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大学教职工的需要,持久地、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提到关系到大学成败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

诚然,从大学内部来讲,调整不尽合理的学校政策、制度,加速培养有真抓实干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管理人员,制定对大学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和奖励措施,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切实纠正学校内的不正之风,改善学校党政领导的干群关系,都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