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行政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

大学行政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作为一种革命因素,它加速了我国大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变迁。这种渐进性和突发性的变化首先集中表现在价值与态度、社会结构、行为规范等正负效应上,即当“变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就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能为大学行政管理活动造成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最佳发展大学行政管理的舞台。

四、大学行政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大学行政管理的环境问题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能不受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行政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大学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可称为宏观环境,内部环境可称为微观环境。大学行政管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互相制约,构成“学校管理——学校环境”的动态系统。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的重心在于“人治”以“治事”,这才是现代大学管理的核心。大学行政管理环境就是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的外延及其表现,主要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伦理道德、文化的等各种制约因素。从微观环境上讲,管理者群体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师生员工与家庭的关系、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校风和舆论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领导者对大学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态度,并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管理的各项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公关、传播和创新。从宏观环境上讲,也即从学校以外在环境方面讲,外在的大环境,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人口增长、社区影响、城市化进程、集群现象、人文因素、大众心理等方面。大学行政管理不仅受内部微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其管理的最终效果和系统功效都将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面分别就各环境因素对大学行政管理的影响来介绍:

1.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坚持的总方针改革,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各种生产组织形式,以适应和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不仅要从生产方式上改革,还要从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开放,就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对外进行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理论、信息等交流和沟通,尤其是采取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沟通,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作为一种革命因素,它加速了我国大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变迁。而社会变迁,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巨大变化。这种渐进性和突发性的变化首先集中表现在价值与态度、社会结构、行为规范等正负效应上,即当“变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就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能为大学行政管理活动造成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最佳发展大学行政管理的舞台。比如,改革开放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处事态度由“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高于一切”转向“效益就是生命”“以人为本”等观念与态度上来,对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开发经济特区,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大学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尚沿的教育主体,也必将首先对这一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作出灵敏的反应,在教育理念上作出调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又具有个性特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五彩缤纷的新的社会环境。社会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结构与体系等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尤其是工农业、企业中技术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的知识才能使知识分子队伍迅速扩大,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建设成败起决定作用。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使大学在最近几年大幅度扩招,并调整招生专业,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广东等沿海城市的高校,反应最为迅速。社会结构的变迁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引起社会行为的变迁,促进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与美化生活需求的增长,无疑对大学行政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确立新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以控制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需要,提高师生员工的应变能力。反之,社会的变迁也会使人们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质欲望一下难以调控,于是在变迁的过程中导致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离经叛道,这就不能不污染纯洁的大学校院环境,延缓甚至阻碍育人事业的发展。比如,在大学校园内学生之间相互攀比,老师之间也相互攀比,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各大学校园内轿车处处停满,而且一辆比一辆豪华,高校老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钱”字上面,拜金主义严重,而无心思从事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本职工作。另外,追求西方“政治民主”“生活自由”,性解放和高消费等,无疑给学校管理增加许多“怪影”,给大学行政管理增加难度,给被管理者增加心理负担,使学校思想教育显得软弱无力,甚至导致学校思想教育管理失控。

2.人口多,增长快,给社会、给学校管理带来立体型压力

社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有一定区域界限的,形成了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并存的感情与心理上具有对该社区地方或乡土观念的人群。大学也处于该社区中,因而它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现实。因此,良好的社区环境,对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起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大学处在一个恶劣的社会区域环境中,不但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师生员工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被一些陈腐的东西污染。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激剧增长,学校招生数量的猛增,学校原有基础上的教学楼、住宿楼等硬件设备和以师资力量为代表的软件设备等都不能立即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对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3.20世纪末,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进入人们的工作领域和生活领域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需要多人在很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一人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在生活方面,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购物欲望,生活变得非常便捷。网络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教育系统也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设施,这既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也为教师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育系统带来的另一好处就是高校可以针对非在校生采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这既为学校展开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为远程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使学校和学生都能获益,即产生“双赢”的效果。这无疑会为社会和国家无形中增加更多的人才和经济财富。另一方面,网络和电脑的使用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系统固有的缺陷,如果管理不好,容易被黑客攻击或中“病毒”,就会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给使用网络的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对学生来说,由于网络本身不能完全进行信息筛选,因此,学生如果对一些无用或污秽的东西不能自觉抵制,就容易误入歧途,导致很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游戏和网络当中,无心思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4.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使大众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人们的观念从以前的“读书无用论”转向了“知识就是力量”

从国家之间的比较就可以看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知识性人才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高层人才,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的硕士生以上学历的比重是我国硕士生比重的十倍左右,而且其质量远远超过我国的硕士生。在工业方面,尤为突出地显示知识就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很多机械类产品质量都超过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我国的很多机械类产品都是从日本等国进口,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知识人才的多少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大学必须不断培养创新型知识人才。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作出总结,大学行政管理作为一个为大学整体目标服务的管理机构,其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以上所述各个方面的大环境,并为此调整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只有与大环境与时俱进,采用符合需要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效果。

在微观方面,大学行政管理也要受以下环境因素的影响:

1.管理者群体

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好坏首先受管理者群体自身的影响,诸如管理群结构,权限划分感情关系,管理者群体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与道德修养,学校管理认知取向与情感取向、评价取向和管理哲学等。如果高校行政管理层道德修养高、道德行为高沿、价值观念正确、管理理念科学、评价机制正确、管理哲学运用得当、管理者之间感情融洽、指导思想统一、管理群体步调一致、同心协力,那么,大学行政管理效果就令人满意。否则,就会内耗丛生,管理功效不高,甚至是负数,将不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2.大学行政管理组织形式和机构

行政管理组织形式和机构是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脚手架”,对大学行政管理活动起着保证与支撑作用。没有这个“脚手架”,对大学行政管理就失去了依托。[5]所以,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如果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目标,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机构。

3.大学行政管理所涉人员情况

大学行政管理所涉人员主要是师生员工,师生员工的身心成熟度与士气及其家庭的支持程度也与大学行政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大学行政管理的管理层在开展工作时,就应该针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行政管理工作。

4.人际关系

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大学行政管理的微观环境因素。大学行政管理者与师生员工之间、师生员工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团结和谐。步调一致,就会有统一和“人和”的环境,互相支持、团结奋斗,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就容易实现,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心理紧张、精力分散,就会给学校管理造成困难。但是,“人和”的环境要求并不意味着形成“利益集团”、排斥异己力量和优秀人才的引进。

5.校风和舆论

它是学校管理微观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与表现。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与班风、职工的工作作风、管理者的管理作风以及师生员工的言论公布向或待人处事及其评价正确、公平、优良,就可以促使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向着预期的目标靠拢。否则,不利的校风和舆论终将把整个学校毁于一旦。

从上述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宏观环境是大学存在的外在“客观”条件,大学自身只能适应它而不能改变它,而对于微观环境,既是大学存在的方式,也是大学存在的特征,既是大学内部的较“主观”的条件,也是可以通过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加以协调的,通过协调以达到最优化,这样才既能为大学行政管理工作扫清障碍、提供方便,又有利于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行政管理的目标问题

目标,是组织行为事先确立并争取达到的最终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根据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整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种目标的性质和制定方法。大学生行政管理的整体目标是指大学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大学行政管理服务于大学整体目标的性质而制定的。而具体目标是指大学行政管理部门为实现整体性的目标而制定的某个具体时间段、某个领域所要实现的目标。大学行政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整体性目标,往往由各个具体性目标组成,并通过各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远期目标就是指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要实现某个较长期限的目标。远期目标往往也是由多个近期目标的逐渐实现而完成的。

1.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作用

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在整个大学行政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大学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决定着大学行政管理方法的选择,决定着大学行政管理的结构、层次以至管理人员的选择等。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这种“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导向、激励和控制等作用。

导向性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目标是在整个管理活动中为实现大学行政管理职能所树立的方向标。在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切活动与职能的发挥,都要按管理目标的指向进行,如果目标不明确或目标错误,学校管理工作就会失去正确航向,偏离正确的运行轨道,那么,学校内部各系统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所做的功将成为废功或负功。大学行政管理目标方向的正确性,是决定现代学校管理绩效的前提。大学行政管理目标是正数,则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一致,方向目标正确,工作效率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好。反之,学校管理效能就糟糕。因此,大学行政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就是根据大学总体目标提出正确的行政管理总体目标,然后逐级分解落实到部门,并组织各部门与每个成员制订与实现各自的具体目标。

激励性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组织所有成员来说,可以激发人的动机,起到吸引和推动师生员工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努力进行自己的工作与活动作用。二是对大学行政管理者来说,大学行政管理目标还具有提高工作自觉性与明确方向性的强大作用。“效价——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的动力,决定于他所努力的目标价值以及这个目标实现可能的程度,其公式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控制作用。所谓控制作用,也就是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标准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实际上是评价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衡量尺度,大学行政管理的这种标准作用,首先表现为在要以学校管理总目标为标准,来衡量与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的优劣。

2.制定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依据

判定大学行政管理目标,是实施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起点,制定出正确、明确、具体的管理目标是大学行政管理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性环节。制定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有:第一,依据一定时期的社会性质;第二,依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政策;第三,依据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理论;第四,依据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和科学预测;第五,依据学校现实的主客观环境;第六,依据大学制定的总体目标;第七,依据各个部门的内部结构和部门间的权力分配方式。

不同性质的社会对大学行政管理提出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性质与总目标所决定的。经济建设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需要数以千万计以至亿计的各层次、各个方面的人才,包括有一定的政治、技术和文化装备的劳动者。这主要靠教育来培养,“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因此,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如何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使学校迅速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使学校教育真正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强化学校管理。由此,学校制定管理目标必须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以及对学校教育的总要求,以坚持其社会主义方向性。大学行政管理作为服务于大学总体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也要依其所服务的总体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环境。

大学行政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国家教育目标和规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使大学教育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目标,首先要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尤其是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大学教育某一时期、某一工作任务与要求的有关规范、标准和指标要求。其二要有明确的大学教育目标,使学校管理结构、管理手段、质量标准与要求等都要确切而全面地体现学校教育目标。

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理论,揭示了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校管理基本规律,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而正确的大学管理目标必定是教育与管理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大学管理目标是大学管理者的理想追求及其预期标准和办学管校的方向标,因而,确立现代大学管理目标必须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提高管理者自身按教育与管理规律办学管校的自觉性。大学行政管理,同理也是依据这样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办事的。

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尽管是指向未来的,但是,必须立足学校现实,要从学校实际优势与所要解决的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基点,全面分析学校现存的人、财、物等资源条件,教职工队伍和学生的条件,领导班子优化状况、社会环境、师生员工家庭状况等,找出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权衡学校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这样确立的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对大学行政管理具有指向与推动作用,才会具有激励性价值和可行性价值。

(三)大学行政管理的对象问题

1.大学行政管理对象及其研究走向

大学行政管理对象(或大学行政管理基本要素)是指被确定为大学行政管理主体为达成预期整体工作目标所发挥大学行政管理职能的大学行政管理客体——构成现代大学行政管理活动的必要因素或资源。对此,国内学者研究颇多,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五因素类。这类学者认为,学校管理对象主要是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

六因素类。把管理的对象分为人、财、物、事、时间和信息等因素。

七因素类。有的学者把大学行政管理的对象分为人、财、物、事、时、空、信息等多种要素,将人、财、物等各基本要素是物质性的;时、空、信息是特殊资源,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事是“要素的综合”,不管育人之事,只管人、财、物和时间、空间、信息,但是,大学行政管理虽然不直接管理教学,并不是说大学行政管理与教学无关,因为大学行政管理最终也要为教学服务的,毕竟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因此,大学行政管理在区分对象时,虽不直接把教学作为其管理内容,但在确定其管理对象时,不能离开为教学服务这一中心内容。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认为学校管理对象是多要素的,“它要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管秩序,还要管时间,掌握信息等”。大学行政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对象的管理部门,当然也不能避免这些要素作为其管理对象。

还有的人认为,大学行政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手段(工具、方法)等多种要素。

八因素类。这类学者认为,大学行政管理的对象中核心是人,但还包括经费、物资、时间、信息,以至工作制度、程序等。

从上述四类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管理基本要素研究已呈现三大趋势。

——在人员(或人力)、经费(或财力)、物资(或物力)、时间、信息等五大要素上,已基本上趋于一致,表明这些要素的确是大学行政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或资源。

——将士气、技术(或手段、工具、方法)、环境(或空间)作为新的要素提出,尽管没有被学术界所公认,但它反映了时代特色和现代管理基本要素,需要更加“现代化”一些和更加“民族化”一些的新特点与新走向。

——将大学行政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物质基础——程序、制度等组织要素正式提出,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只是表述不同,含义尚需充实罢了。

此外,还有人将观念和目标也作为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的对象。

2.大学行政管理对象要素的系统分析

要有效地组织与发挥大学行政管理对象的积极作用,必须对大学行政管理所必备的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之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所表现的状态水平和差异进行系统分析。但是,由于人员、经费、物资、时间、信息等要素已为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们所共识,组织要素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士气、技术、环境等要素虽有争议,然而多数教材已经提出并作了分析,所以,在这就不再赘述,只就“事”、或“工作”以及“观念”“目标”作系统分析和研究。

首先是“事”或“工作”能否作为独立的大学行政管理要素而成立?回答是否定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说,凡物都有根本与枝末,凡事都有结局与开端,明确了它们的先后顺序,那就接近大学的道理(《祝记·大学》)。即“事”是大学中的某些事情、事故、责任、事件、工作、事实、事宜、事物、事业,是在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发生与遇到的一些有先后顺序的事件和现象,而不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和条件或对象。因为这些事件与现象的解决,首先离不开管理者的指导思想或学校管理哲学,离不开正确目标的导向,离不开一定条件与资源,或者说,组织、经费、物资和观念、目标、人员、士气、技术、信息、时间、环境等基本管理要素,正是为了适应现代大学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事件与现象的需要而存在;同时,管理者还必须根据大学教书育人的需要将这些基本要素集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弄清它们各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范围及其所表现的状态、水平和差异,运用有效组织方式,组合完整的有机系统,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相关点作用。抑制其消极相关影响,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与无效劳动才能使育人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事件与现象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最终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因而,现代大学行政管理之“事”(或曰学校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做好对组织、经费、物资等硬件要素和观念、目标、人员、士气、信息、技术、时间、环境等软件要素的系统分析与合理组合,使其在新的方式上有效地集合起来,产生新的放大功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各种工作或“事”,只是对大学行政管理基本要素(即对象)的系统分析和合理组合,而不是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的资源和条件,其不能作为现代大学生行政管理基本要素系统的构成因素。

其次是把“观念”“目标”作为大学行政管理基本要素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的原因:

——观念。观念,即思想意识。管理观念,是大学行政管理者对实施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大学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大学管理哲学),是主导大学行政管理实践的灵魂。因为管理观念——大学行政管理指导思想(大学管理哲学)将为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提供系统化与理论化的科学管理观与其相应的大学行政管理理论,从而主导着现代大学行政管理实践,具有灵魂的机制。大学管理观念的“主导”作用,首先是主导着管理者以及教职员工正确从事和参与大学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因为他们都具有自觉能动性,都会选择和确定从事或参与大学行政管理实践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正是这种根本观点和态度起着灵魂的作用,主导着包括大学高层管理者从事或参与大学行政管理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其次是主导着大学行政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大学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关系。大学行政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管理关系十分复杂,充满着多层次、多环节、多维度、多方位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要有效地把握大学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关系,管理者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哲学思辨并发挥主导的作用。其三是主导着大学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方面正是管理观念——大学行政管理实践的客观需要,所以必须将“观念”作为大学行政管理基本要素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管理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大学行政管理的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观念的影响,所以,“观念”是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最能动的“灵魂”要素。现代大学行政管理观念可以包含许多内容,但起主导作用的大体有三个方面:

(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大学行政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最高追求,并据以衡量大学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活动中诸事物的尺度和标准。因此,价值观念对于大学行政管理及其发展具有“主导”和“指导”意义。由于前面已经谈到大学行政管理受到大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且价值观念也是大学理念的另一种比较全面的表述,因此,价值观念与大学理念是异曲同工。鉴于此,在这就不再赘述价值观念对大学行政管理的具体指导作用了。

(2)经营思想

大学经营思想主要是办学管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具体体现在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达成度以及为国家与地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所需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学校经营资源的利用、经营组织机制和各种制度的运用等。为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端正办学管校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为办学管校的目的与宗旨,迅速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二要确立质量观念,始终把学校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结合起来并放在首要位置。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的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学生“产品”质量又是学校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与表现。因而,“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大学行政管理的各级管理者都要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要始终坚持为大学多培养出人才、培养出质量过硬的人才服务的思想。三要有办学效益观念,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质高量多的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者在具体完成某项任务时,就应遵循效益的观念办事。四要确立系统观念,在大学行政管理过程中,考虑与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合理组合与协调各种管理要素,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使系统整合功能达到最高水平。五要有竞争观念,促进大学内部各部门、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组开展群体性的比学赶帮活动,推动各群体自身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使大学行政管理水平有一个新的大幅度的提高。六要确立战备观念,学会和运用战略思维方式,把各种有关的、复杂的事物、现象、趋势、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找出实质,然后根据大学内外部具体情况把这些实质性的东西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对大学局部和整体都有利的目标。七要确立服务观念,把对师生员工的严格管理转变为热忱服务(是在已经严格管理,已成良好定势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员工与学生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服务。八要确立发展观念,敢于打破陈观旧习,不断改革大学行政管理思想和大学行政管理内容与大学行政管理方法。

(3)大学行政管理精神

大学行政管理精神也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由于大学精神在前面的大学理念章节已有说明,因此,也不再赘述。

——目标。目标,是指行动要争取达到某种预想结果和标准。大学行政管理目标是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决定大学行政管理行为的先决条件和衡量各种管理工作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尺度,也是调动学校全体行政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士气的手段,还是大学行政管理者自觉认识自身管理活动的价值,争取最大管理效率的动力源泉。因此,现代大学行政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预定目标,朝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有序运行过程,没有目标就没有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目标对于大学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就是志向,一个失去志向的人,就失去了做人的热情与意义,就是一个庸人。志向常常是和志气、信念、信仰、信心等概念相通,没有志向的学校组织,学校内部的各群体和工作人员就没有理想追求和拼搏的毅力,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魅力。大学行政管理部门和其工作人员作为大学内部的一个群体和成员,也必然要在学校整体目标下制定本部门的目标。大学整体工作目标、志向,也通常直接表现大学价值观,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经营的灵魂。因而最能感动、激励工作人员和管理者进行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创造的莫过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志向、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是现代学校行政管理的极端重要的软件基本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