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角色定位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万 黎
【摘 要】本文以宝山区开展的新教师培训为例,具体阐述了新形势下培训者的角色定位。培训者应成为培训项目的策划者、培训课程的开发者和培训活动的支持者。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 培训者 角色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师培训明确要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上海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中更是在重点工作中提到:“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在这种形势背景下,作为教师培训者,应深感责任与压力重大,不断思考和实践自身的角色定位。本文将以宝山区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为例,阐述培训者的角色定位。
一、培训项目的策划者——运筹帷幄
每年暑期,我们将对新学年的新教师培训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阶段和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和课程——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培训师团队——预算经费——准备培训资料等。在整个策划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构建培训课程。
1.基于学员特点的特色课程设置
宝山区近两年幼儿园新教师人数及专业状况
针对宝山区新教师多、非学前专业新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将培训课程分为集中培训课程和实战演练培训课程两大板块。(1)集中培训课程,主要基于对新教师、新教师所在幼儿园需求调研的统计数据以及新教师入职初期职业生涯特点的分析,也基于我们对学前教育的课程与理念的把握来设计建构。(2)实战演练培训课程,是在集中培训后,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培训学习。注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为新教师提供真实的教学实践情境,让他们通过探究、运用、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进行学习,增长实践性知识。
2.培训项目全程细化
就如上述新教师培训项目,在培训开始之前,就对整个培训涉及的全部事项进行了整体构思,即从培训开始到培训结束全过程,包括目标、课程、人员、考核、经费、时间、物品等;从理念到行为、从方法到效果、从管理到考核等都进行通盘设计和编制——如同将军在指挥作战时,要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历时数月甚至一个学年的培训能够科学有效、有序、有控地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对于每一项培训而言,培训者应是这个培训项目的策划者。
二、培训课程的开发者——量体裁衣
1.课程多维融合
新教师培训中有一项是主要针对非师范新教师开设的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音乐、美术、琴法和舞蹈。说是技能培训,但又有别于单纯的技能训练,因为这是新教师的在职培训,注重满足他们的上岗需要,帮助他们将培训获得的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即时进行运用,既提高自己的技能又陶冶孩子的美感。因此,我们会与各资深专业技能教师一起,共同开发这些培训课程。
在课程中,我们注重以“幼儿”为关键词,注重将技能培训内容与幼儿园教材相结合,注重技能学习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美术技能课程“线条”板块的培训中,就从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通过教师示范,结合具体作品剖析,让新教师不但掌握线描装饰造型的技巧,同时也获得对不同年龄幼儿进行线描教学的指导方法。
开发有效的培训课程是提高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教师培训的课程要考虑满足教师的岗位需求。在新教师培训中,培训者要整合资深技能教师的人力资源,通过技能培训课程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材、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维融合的方式,开发出新教师技能培训课程。这样的课程既能让新教师掌握弹、唱、画、跳的技能,又能将之即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满足他们上岗的需求。因此,培训者在开发课程时,要像设计师设计服装一样,尽可能地适合职业要求和个体需要。这样,培训的效能才能即时地显现。
2.基于教学中真实问题的课程
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往往会手足无措,难以应对。新教师在承担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的班主任工作方面,就是如此。于是在集中培训的前两周,我们就向新教师发放问卷,征询他们在承担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困惑或案例。然后对教师们交来的问卷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到新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集中问题和困惑,再以这些问题入手,结合具体的案例和理论,来设计课程。
培训者应以解决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障碍和情景作为培训的出发点,这也是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动力。新教师培训中的课程设计就是基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这样的培训课程针对性强,也更能提升教师的参与度。因此,培训者在开发课程时,要善于将学员教学问题转化为微型课程,与学员们协商探讨、尽可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基于真实教学的培训课程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新教师只有回归课堂,所学的技能才能得到运用,基本教学能力也才能获得提升。结合技能学习和“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培训,新教师们可以开展以技能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
小严在幼儿园小班开展了《汽车开来了》的美术活动,活动中,小严为了引发幼儿作画的兴趣,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示范部分采用了出示步骤图的方式。活动后的研讨活动上,教师们对小严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示了赞赏,但也就教学效果对以出示步骤图来进行示范的方法提出了疑问。于是,我引导大家对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哪些示范作画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适合于哪个幼儿年龄段展开了进一步的研讨。研讨之后,新教师们带着研讨的结果又开展了新一轮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期待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不仅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更是课程精彩的一部分。如上述新教师培训中示范作画方法的研讨和进一步的实践验证,就是在培训过程中一次生成的。
作为培训者,就要善于捕捉培训过程中的生成,树立课程共建的意识,将教师们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争议的话题、感兴趣的表现等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由培训者和受培训者共同探究、创生的课程。这样基于真实教学的培训课程虽具有不确定性,但它的价值往往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岗位需求,以多维融合开发针对性的课程为基础,并积极发现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进一步开发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的更具实效性的课程。同时,重视课程的回归,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捕捉,与教师共建源于真实教学的生成性并具有价值的培训课程。这就好比设计师设计服装一样,量体裁衣,才会更适合、更贴切。
三、培训活动的支持者——润物无声
1.平等中的首席
在培训中,培训者和受培训者虽然存在着角色的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和共同探究。就像说课交流活动中那样,没有培训者的高控制,不是培训者的一言堂。
在新教师分组交流说课的培训中,我也参与其中。A组第一个交流的是小张老师,她依照说课的程序,并结合PPT,对自己设计的数学活动《小鸭的玩具店》就选材、目标、方法、过程等详细进行了讲述。小张老师讲完,我也参与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肯定了她的认真态度,能事先做好PPT来跟大家分享她的说课内容,并对她能够结合培训讲座,尝试对自己设计的活动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思考表示赞赏。同时,我也提出,小张老师的说课面面俱到,比较平。如果能够挖掘放大自己在设计中的亮点,就提高一个层次了。我的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有的说,小张老师的选材有趣,适合小班年龄,这个可以重点说,体现教材的价值;有的说,小张老师的教具设计有新意,可以边说边演示,突出教学难点的化解。小张老师边做记录边频频点头。就这样,每一位新教师说课完,我都会参与讨论,一是提炼他们说课中的亮点,加以放大;二是为他们的说课能更完善提供建议;三是引领大家对说课中的问题讨论并帮助改进。
培训者和新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和伙伴,共同参与交流,培训者是一个平等的成员。但培训者又是平等中的首席,适时给予情感上的激励,给予适当的点评,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大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培训者的权威更体现在对培训内容专业上的引领。
2.朋友谈心式的心理疏导
在培训项目的实施中,培训者不但要关注培训计划的按时、有序开展,更要多深入培训课堂,及时发现和了解教师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与教师多维度的沟通,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并通过对形成他们消极情绪因素的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琴法技能培训中,小郁老师两次弹奏都不理想,疙疙瘩瘩不算,并且弹错了好几个音,受到了琴法老师的批评,为此小郁情绪低落,还流露出反正现在在幼儿园里不教音乐所以不想继续学琴法的消极思想。发现了小郁在琴法学习上遇到的瓶颈,作为班主任的我与小郁进行了朋友式的交流。从交流中,我发现,小郁因为不识五线谱而偷懒找人将五线谱翻成简谱,因为忘记在简谱的数字上标上高低音,所以就出现了弹错音的情况。同时,因为不识钢琴的琴键,所以离开了平时练习的钢琴,就会一时找不到琴键。了解了小郁的情况后,我找来了琴键纸,根据黑键白键的数量,帮助小郁找到了琴键排列的规律,并通过找中央C、高音C、低音C很快认识了琴键。针对小郁不识五线谱的情况,我建议她每次弹新的乐曲时,先进行视唱熟悉乐曲的旋律,然后再在琴上边弹边唱谱。小郁依照我的建议,果然在接下来的一次弹奏时熟练了好多,小郁的脸上有了笑容。她说:“我花了和前两次同样多的时间,但取得的效果却不一样,我要继续努力,一定要让‘小蝌蚪’认识我,我也认识它们。”
案例中的小郁就是因为练琴方法的不正确导致弹奏的不顺畅,培训者没有简单地根据弹奏结果来批评她,而是通过和她促膝谈心,发现了问题所在。并通过传授正确方法,帮助小郁练好了琴,也重新找回了自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训者还必须懂得心理疏导,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及时排解、疏通、转化教师的焦虑、烦恼、苦闷,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积极的态度,并时时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培训。
3.回头看看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需要时间的积淀。在这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但关键是,作为培训者的我们如何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失败、分析失败,并从失败中寻找收获,最终走出失败。
在新教师实战演练培训中,小顾老师向大家开放了中班音乐活动《小花园》。根据小花园的主题,小顾老师创设了花坛等小花园的场景,想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可谁知,孩子们完全被漂亮的花园场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全到了花坛上,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和旁边的孩子小声议论起来。这下小顾老师急了,不停地说着:“小朋友们看着顾老师,和顾老师的眼睛做朋友。”边说还边不停地在孩子们面前走动,尽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手势来吸引他们。就这样,在断断续续中,活动草草收场,原本半个小时的活动上了将近50分钟。送走了孩子,小顾老师的汗水和泪水都流了下来:“我上砸了!”新教师们也都紧张地看着我,我笑着对小顾老师说:“小顾,回头看看你走过的路,不觉得你进了一大步吗?瞧,你能面对着孩子,以倒退步做律动,动作也很优美;你懂得了示范动作要镜面。更为关键的是,你的眼中有孩子,你能关注到孩子,当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分散时,你能想尽办法来吸引他们……”听着我的话,小顾老师抬起了头,新教师们也纷纷点头。“我们不要只关注教学的效果,要看到过程中每个人的亮点。我们是新教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经历过程就是财富。所以,我们要时常回过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发现你的进步,收获你的成长。”
尤其是新教师,正处于教师生涯的求生阶段,由于教学技巧不熟练,常常面对教学现场时会不知所措。所以,培训者要在精神上、情感上给予他们鼓舞和肯定。培训者要通过“回过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来激发新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积聚自我鼓励的力量和永不言败的韧劲,使他们能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追求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方.教师培训研究与评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徐四海.论培训者自身素质对教师培训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5(12).
[3]陈娟娟等.新手老师上路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