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更好地了解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在假期通过调查、走访和询问,对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富滩镇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职工仅有17人,均为幼儿园自聘教师。目前富滩镇有相当一部分学区实行了将幼儿园对外承包的办法。与吉安市幼儿园相比,富滩镇幼儿园均不能配齐专业的幼儿教师。

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的农村为例

08学前教育班 胡琳琳 陈宇童 陈宏 张良堂

指导老师 社科部王献敏副教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为更好地了解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在假期通过调查、走访和询问,对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1.办园情况

到目前为止。富滩镇共8处幼儿园,登记注册的幼儿园共5家,小学附设园(占用现在或闲置小学校舍)2处。其中,公民个人办园7处。

2.入园情况

据统计,富滩镇有3岁至6岁学前幼儿725人,农村幼儿园在园幼儿522人,入园率为72%。

3.师资情况

据调查,富滩镇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职工仅有17人,均为幼儿园自聘教师。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20~30周岁的有5人,占29.3%;年龄在31~40周岁的有7人,占41.2%;年龄在41周岁以上的有5人,占29.3%。从学历看,具有中专或幼师毕业学历的有8人,占47.1%;具有高中学历的有7人,占41.1%。具有初中学历的有2人,占11.8%。其中有20年教学经验的有1名,10年至20年教学经验的有6名,5年至1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有7名,5年以下教学经验的教师有5名。

二、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富滩镇学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无证办园现象严重,取缔难度大,安全隐患令人忧

因学前教育大多数靠社会力量承办,个别下岗职工、社会无业人员为了生计,自己利用私房或租房办个体幼儿园,因资金不足,办园规模达不到标准,所以不能通过合法的注册审批。富滩镇现有无证幼儿园3处,在园幼儿达100余名,约占在园幼儿总数的1/5。无证办园现象屡禁不绝,致使安全隐患多多。一是由于幼儿活动室空间小,幼儿多,聚集密度大,如遇特殊情况紧急疏散时不安全事故容易发生。二是饮食卫生条件差。有的幼儿园厨房没有专门的碗筷消毒柜,碗筷混用,消毒不严,厨师无健康证;有的为多获利润,伙食的营养和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发育。

2.基础设施条件简陋,办园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富滩镇有相当一部分学区实行了将幼儿园对外承包的办法。承包者承包幼儿园后首先要收回承包费,还要支付教师工资,因此办园条件(如房舍的修缮、玩教具的更新补充等)得不到改善,多数只有活动室,没有功能室和活动设备,没有器械,没有玩具,基本上不能开展游戏活动;图书种类不全,数量少,达不到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次,富滩镇幼儿园是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前由镇教育办公室筹资兴办的。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可想而知。有的幼儿园也被对外承包,名义上是镇中心幼儿园,实质上是个体园。

3.幼教队伍专业素质及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吉安市幼儿园相比,富滩镇幼儿园均不能配齐专业的幼儿教师。一些农村小学附设园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只好从学校教师中调剂教师,这些调剂的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幼教培训,教学方式方法仍沿用教小学的模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些个体幼儿园是面向社会招聘教师,这些从社会上招聘的教师更没有受过专业的幼教培训,有些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们对学前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全然不知,幼儿教学方法更是一窍不通,教孩子识字背诗就全当是上课了。

同时,学前幼儿保教人员严重不足,不少小学附设园基本是每个班只配一名教师,没有分设教师和保育员,幼儿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

4.教师的待遇水平低下,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极低,基本是三四百的水平,与小学教师工资相比都差距很大。同时,幼儿教师也没有福利保险的保障,连基本的医疗、失业、养老保险都无从谈起,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低下。

5.班级规模过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衡

在农村,一所幼儿园平均只有4.9名专任教师,1名教师要教34个孩子,而根据国家标准,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应为“全日制幼儿园1∶6至1∶7,宿舍制幼儿园1∶4至1∶5”。很多幼儿园入园孩子大增,教师编制多年不变。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同时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6.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儿童的成长成才,而且也间接地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三、改变学前教育问题的策略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是人一生成长中智力开发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富滩镇学前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前教育的有关规定和学前教育规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抓好学前教育。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学前教育摆上工作日程

学前教育目前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其在教育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镇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树立“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像办义务教育那样努力办好学前教育,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真正把学前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在具体操作上,应统筹城乡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统筹公、民办园的协调发展。建议尽快制定幼儿教育事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农村幼教事业发展与中、小学统一规划布局以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合理布局,落实工作措施和责任,加快发展进程,确保学龄前儿童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多形式、多渠道地促使我县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2.加快立法进程,优化学前教育环境

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教育部颁布幼儿园管理条例12年以来许多省市地区已经制定了地方性规定,这为我们吉安市制定学前教育法规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借鉴。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对非法办园进行惩处的可操作性措施,为执法部门的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做到有法可依。

3.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应强化发展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发挥镇(街道)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对学前教育的督导,并将学前教育列入教育总体评估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严格收费标准,不断规范办园行为。加大对民办个体幼儿园办园整治力度,对那些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又无证经营的个体幼儿园应尽快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取缔。针对幼儿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对接送幼儿车辆、食品卫生安全等加强日常监管,应认真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给学前幼儿创造一个放心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4.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努力改善办园条件

目前,富滩镇各类幼儿园都靠着自身的力量在发展,但是,由于收取的保教经费过低,只能维持幼儿园超低限度的工作运转,幼儿园的园舍维修经费都相当缺乏,更谈不上发展和建设,幼儿园向更高水平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因此,要想发展好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急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建议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政府统筹管理,保证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建设,保证幼儿园正常运转,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乡镇幼儿园建设方案,高标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同时,因地制宜,依据城乡适龄幼儿的分布合理布点建园,充分利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的各类闲置教育资源和现有教学资源,采取学校独立办园、联合办园等形式,改善办园条件,实现软、硬件的更新和达标,保证办园质量。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可在初、高中毕业生中定向培养幼儿教师,不断充实到学前教育中来,解决专业幼儿教师不足的问题。二是尽快制定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无论是公办园还是个体园对于在岗幼儿教师,必须限期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方可继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限期不能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予以调整到小学或辞退。三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要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列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并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县实验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各幼儿园要不定期地组织幼儿教师到县实验幼儿园进行幼儿教学观摩,加强学习交流和培训,努力提高幼教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四是提高保教水平。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使学前教育机构具备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6.认真落实幼儿园教师待遇

目前,公办幼儿园的教师编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小学教师没有享受同等待遇;有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不清晰,普遍存在工资待遇低、基本生活保障难等问题。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依据《教师法》落实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与待遇,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范畴,统一为幼儿教师评聘职称,统一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特别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低、队伍不稳的问题,各地应实行地区最低工资保障,统一解决社会劳动保险,逐步使非公办老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调动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应在教学模式上和保教质量上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把学前教育质量纳入教育体系的评价中,注重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彻底改变小学化倾向。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具体到政策和实践层面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为这些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使之成长为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合格劳动者。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发展主要涉及感官、语言、秩序和社会规范、阅读能力和心理等方面。虽然遗传和基因等内在因素是构成大脑发育与复杂功能的基础,但是学习训练、环境刺激等外界因素对于大脑的发育与功能也有重要影响。这意味着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形成和发展。

这次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长此以往我们将为祖国下一代的教育感到担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学习、实践方面的一些不足,更让我们意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感谢社科部王献敏老师对我们课题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的指导以及社科部王珍老师对我们的鼓励,感谢教育学院辅导员曹瑜老师的支持,感谢我们整个课题组的成员们!

(注:本文获2010年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