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任重道远——对江西省南昌县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08汉语言文学2班 章杨杨 指导老师 文学院刘雄仕
此次社会实践是笔者在暑假即2010年7月至8月两个月期间围绕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情况的主题,向江西省南昌县诸个小区的居民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数据而开展的,并且笔者还在多个单位小区里对数十户居民进行了简短的家访。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率为98.67%,其中有效答卷率为96.96%。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09年12月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就已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自去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落下帷幕,今年“两会”上国家明确提出发展大力低碳经济之后,低碳概念迅速风行全国。工业减排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也能为低碳减排目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然备受关注。
一、低碳生活的含义及推广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推广和推进“低碳生活”是有其切实的意义所在。
中国今天走到了工业化的中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硬约束,中国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如果说低碳经济是全世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其战略着眼点之一就在于以和平方式突破生存局限。无疑,“低碳生活”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全新生活观念,不管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改变生存环境等方面来讲都显示了它巨大的生命力,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所以树立“低碳”理念、注重生活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推广“低碳生活”在中国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对南昌县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情况调查的内容及数据整理
根据笔者的调查,近几年来南昌县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其科学性和有益性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是一种大众未来或正在朝向的生活方式。根据地区城镇居民的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可以大致反映出现阶段城镇居民的生活理念、消费观念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了解到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在转变过程出现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近几年来南昌县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悄然发生着转变。在穿衣方面:买衣服时,80.14%左右的居民都会注重衣服的材料,多选棉质、亚麻、丝绸等环保型面料,但在质量提升的同时,服饰数量的增加也为环境造成了更大的负担;饮食方面:饮食方面更注重养生,65.51%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吃青菜少吃肉,吃肉时也大多选择鱼、禽类,很少购买牛羊等;住宅方面:68.64%的居民在搞家庭装修时都会尽量购买环保的产品,安装节能电器。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居民在家中的绿化也越来越多;出行方面:在笔者调查的居民中83.28%的人都选择乘坐公交上班、外出购物等。但是每天的人流高峰期使乘坐公交车成为上班族最为头痛的问题,因此50%左右的居民表示有购买私家车的想法,为了出行、工作、购物、旅行等的方便,但这样同样给环境和交通构成了潜在的严重威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城市居民形成了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从生活的点滴中有意识地在低碳方面做出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在无意识中给环境施加着更大的负担。
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我们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厂;作为消费者,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消费中。
在欣然见到居民生活方式向“低碳化”转变的同时,居民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样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笔者与一群小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发现70%以上的居民在购物时都会有自觉带上购物袋的意识和习惯,对塑料袋进行循环使用,但是其间还是有很多居民反映,家中每天都会产生不少垃圾,塑料袋的使用率还是很高,并且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够,垃圾都是一次性丢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造成了大量的循环资源的流失。家庭损耗品的循环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物便利导致城镇居民在节约观念和循环利用意识显得比较单薄。而且由于工作的需要,快餐成为了现在上班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次性饭盒和筷子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大中,这样产生的环境污染便在所难免。南昌的天气又是变幻莫测,炎热或寒冷成为南昌地区的主打天气,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范围和频率都在不断增大和提高,在南昌县居民家庭用电用水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加重的空气污染量更是令人担忧。
三、南昌县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变过程的原因分析
在上述调查内容及其简单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南昌县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是朝着“低碳环保”前进的,但是也不可忽视现实生活中问题加重的情况。为什么会在转变过程中出现有好有坏的现象,究其原因如下:
1.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善,随之在消费模式、饮食习惯、生活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且正在不断效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在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后,居民消费正在快速大规模转向高能耗耐用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等。据中国社科院预测,中国人均GDP有望在2010接近4000美元。收入的提高,必然带来生活水平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是以能源消耗为基础的。
2.当前的工业化水平以及转型期的阻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发展加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很多产品的生产都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同时由于中国缺乏碳排放标准,企业在向“低碳”方向发展路途中也受到诸多阻力,技术通不过,市场打不开,经营很被动。例如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研究成本很高,又没有政策支持,所以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财力来实现技术转型。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活模式的严重阻碍。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意味着现有城市的扩张和新城镇的建立。农村居民大量涌进城市,给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构成了巨大负担,上班族的队伍不断扩大,关注于金融领域的变化发展而很少有时间来注意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事情。
4.生活理念的转变。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视野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而是从全球、国家、社会、居住地、自身等来考虑,环境的清新洁净是人们谈论的主题,绿色、低碳、环保也成为生活中的主流理念。
5.生活习惯的转变。时尚、环保的生活理念进驻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年轻的一代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已经脱离了老一辈的生活习惯,建构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在穿着、饮食、住行、居住等方面都建构起了属于新一代的生活习惯。在新的建构中既有好的一面,当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坏的一面。
6.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便利消费”等浪费能源、增加污染、高碳排放的不良消费和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虽然近几年居民更重视环保,但是更喜欢进餐馆吃野味,南昌县近几年三星级、四星级等的宾馆、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样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便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负担。
四、南昌县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现状判断
从此次暑假社会实践中,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过多。而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中,除了工业排放外,家庭碳排放量过多也占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发达城市里的家庭。在我所调查的居民中近年来的交通消耗能源量、家庭用电用水量、垃圾排放量、家庭消耗品等构成的家庭年碳排放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家居环境改善的程度、家庭损耗品的循环使用情况等都未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当然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等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调查中使笔者意识到,“低碳生活模式”虽然正在城镇居民家庭渐渐建构起来,然而能够自觉接受低碳价值观指导,做到处处低碳的人是不多的,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中人们进入了一个误区,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生活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就目前而言,居民的生活方式现状可谓喜忧参半。虽然,南昌县城镇居民近几年来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好转,生活方式较前些年也更科学、更环保,但是就居民低碳生活方式而言,根据笔者在南昌县不同地区调查的数据显示,居民对低碳的生活模式的了解度和认知度都是远远不够的,导致目前城镇居民在“低碳”生活方面做出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经济迅速增长的环境下,人们消费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但是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建构起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消费方式的家庭还是屈指可数的。
五、对建构“低碳型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建构“低碳型社会”,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协调合作和互相支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居民、县政府和城镇企业的三大消费主体的共同作用,达到低碳环保的共同目标。
1.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加强对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理念的引导,逐渐转变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强化低碳生活的内在驱动。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引导,使市民能主动学习有关低碳环保的知识,正确理解低碳生活的内涵。让居民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习惯、生活理念、消费观念等。
2.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创造良好的低碳生活环境。南昌县政府应完善并严格执行低碳核算体系,把低碳环保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将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命、晋级提升的重要标准。同时,政府应将低碳产业列人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低碳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并促进低碳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低碳生活氛围,发挥政府正确引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关键作用。
3.优化企业的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技术。企业要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树立低碳生产观念,尤其要加强低碳产品的开发。企业产品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各方面坚持低碳环保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安全控制。加强技术创新,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做到低碳环保。
4.国家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和制度保证。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比较大的实效。大多数人购物时也会自觉带上购物袋,循环使用塑料袋。
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建设更加绿色、环保的新型城市,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有意识地在低碳方面做出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