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立远大目标,是“学困生”能够转化的第一步。通过“同伴互助”引领“学困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通过教师们间互相配合,相互沟通,实现“学困生”转化的目标。交流感情,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节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促进其能力与学业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优秀生关怀倍加,视为体现自己教学水平的标志,对待“学困生”的态度冷漠,视为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累赘”,极大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厌烦、逆反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以下介绍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育方法。

一、明确努力方向

李大钊曾在他的文集中写道:“你们临开始行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人的一生是漫长而又短暂的,一个人如何度过这一逝不回的生命光阴,怎样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最绚丽,把人生演绎得更精彩?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问他“为什么来学习”,回答有“父母要我来的”,也有“来学校好玩,不用做家务”。还有“为取得一个好分数,读个好学校,有份好职业——”等。怀着这种被动的、消极的、短浅的学习目的,当然在学习上缺乏内在持久的驱动力。要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就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意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进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从大的方面讲,要鼓励学生为国家、为人民掌握科学,学好本领。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从小的方面讲,只有好好学习,掌握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各种能力,在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抛弃。从远的目标讲,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近的目标讲,就是树立学生身边有追赶的对象,制定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确立远大目标,是“学困生”能够转化的第一步。

二、树立优良学风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离不开教育大环境的整体合力。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风气、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条件。

(一)生生合作,构建优良学风

优良的学风对的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意在同学中寻找知己,渴望建立友谊。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动员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学困生”结队子、交朋友。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在优良的班集体里感染他们在心理上的变化,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并使这种关系成为他们思想上、学习上最直接、最经常的动力,坚定自信心。通过“同伴互助”引领“学困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

(二)师师合作,发挥整体优势

“学困生”往往在各学科学习上普遍存在学习困难。以往任课教师对待“学困生”,往往为实现他们在本学科教学中的“脱困”,各自为政,独立作战,不能顾及其他学科,造成“学困生”疲于应付,整体转化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要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必须开展各科教师协同作战。不少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往往是自卑心理作祟,缺乏与任课教师的有效沟通,而任课教师又往往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全面的了解。因此,它需要班主任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把“学困生”的有关情况及时客观地反馈给各任课教师,并及时向各任课教师了解在该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通过教师们间互相配合,相互沟通,实现“学困生”转化的目标。

(三)师生合作,调动双方积极性

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既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与密切合作,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实现教学创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教”,教学就失去了主导,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学就失去了主体。因此,“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实现师生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感悟、共同体验,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才能为“学困生”营造出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心理互容,和谐师生关系

在升学教育的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和重视优等生的教育,而对“学困生”往往忽视或置之不理,或动辄训斥。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的淡漠或僵化。“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好学的基本条件,要使“学困生”得以有效转化,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与“学困生”沟通的重要前提条件。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所有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个体的人的成长,人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演进的。对于今天温饱问题、安全问题已解决的中小学生来说,第三、四层次的需要就成为其需要的主导方面。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基础,尊重是现代师生间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关系。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现代教育,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中,我们强调师生的相互尊重,即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情育情、以情感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在最有效、最易发挥作用的时间里,引进情感投入,就能促使学生在外在的和内在的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感情,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教师应抓住这个重要因素,不断地促成师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教学实践和心理实验都已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时,是难以把知识学好的。只有将“学困生”学习知识的情感火花点燃,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状况才会出现转机,学生的进步才有可能。在与“学困生”的交往中,教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授之以法,启发思路,指点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灵活性。

用理解和爱温暖学生,注重“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学习结果、发展前途差异是很大的。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些“学困生”也同样有得到别人承认的心理需求。他们长期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学生的歧视,使他们缺乏成功的自信心。为此,我们首先以“理解学生,教在心灵”,“与其抱怨学生屡教不改,不如反思自己教得如何”律己,理解“学困生”,正确认识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用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理解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力量。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把“相信自己一定行”“不要失望,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在看着你”等话语送给“学困生”,他们会非常珍惜,从中受到持久的激励。

四、挖掘亮点,适时表扬鼓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成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转化“学困生”的加油站。成功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认知领域的成功,又包括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成功,还包括同学和老师对他们某项活动的认可。成功具有层次性。从回答简单的问题到学业水平的提高与心智的发展等,他们在各个不同层次都可能取得成功。上一次的成功是下一次成功的加油站,低层次成功是高层次成功的基础。反复成功的体验既为学生采取主动发展提供强烈的动机,又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平稳、健康发展的保证。据此,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尽可能取得多的成功体验。

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他们制订一个个进步合理的目标,再将这个大目标细化成若干呈阶梯状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跳一跳,摘果子”是这些小目标的难度。由于小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大,“学困生”就容易产生尝试的愿望,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经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实现了第一级小目标,就通过了一道门槛。当第一个目标达到后,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为达到下一次目标奠定了心理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开端。教师继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推动学生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例如在教学时,有意设计一些接近“学困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他能主动参与回答,从而激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及时引导好动的思维集中于学习的探求上,让自卑的心理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这些教育方法对“学困生”的激励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充分肯定自己,不断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教师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就是当他们沮丧时,要及时加以鼓励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要设法解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并授予及时给他们超越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克服困难的方法之一就是使“学困生”学会靠自身的力量克服自己的弱点。教师有责任帮助“学困生”找到这种“自身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的勇气,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保护自尊,讲究批评策略

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他人对自己承认和尊重的感情,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保护自尊心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及其他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自尊感,树立起做人的信心,享受生活的欢乐”,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随意取笑学生的缺陷。对学生的错误,最好不要采用措辞激烈的公开批评的形式,回避使用“你是最差的”、“你不聪明”等伤人的字眼,批评教育要掌握言行的分寸。采用化揭短为期望,把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硬邦邦、冷冰冰地揭短,而是充满着对自己改正缺点的信任,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启发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对待“学困生”,教师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需要满腔热情向他们奉献更多的爱心。如学生课堂开小差,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类的含蓄暗示。学生犯了错误可利用午休到班里遛一圈,或是课间时拍拍犯错误学生的肩膀,指出错误,简单的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根本无须在办公室或班里大喊大叫,责令写检查。教师在学生面前应经常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使“学困生”看到希望,增添力量;使有缺点的学生得到温暖,增强信心。教师必须理智地进行心理调节,对于学生的批评过于尖锐刻薄、穷追不放,是万万不可取的,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心目中,“权威”自然就树立起来了。名作家毛姆曾说:“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自尊是学生的成才动因中最强烈、最持久的因素。

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表扬,“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的情感同样丰富,自尊心更脆弱,经受不住刺激,且较为敏感,外表一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都有一种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他们都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若老师总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最终,他们只能是“破罐子破摔”,“学困生”的转化就会前功尽弃。

六、活用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把学习活动当成乐事时,其心理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状态,学习兴趣浓厚,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研究教材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让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新颖、自然、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教无定法,新颖、趣味性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跃。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以趣导学,通过设疑介思、指导方法、心情引学等手段,使情知发展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种种问题,要富于启发性,问题更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抵触、厌倦。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完全陌生的知识或熟悉而没有新意的知识,学生往往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二)明确责任,督促学生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

(三)体验成功,稳定持久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例如,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并奖励一颗“进步星”;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先让他们只做一题,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题……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生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再不适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四)丰富活动,引发拓展兴趣

“学困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被激发产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够稳定。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忽高忽低、忽冷忽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一些展示特长方面的活动项目,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巩固已有的兴趣,拓展新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促进“学困生”转化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七、循序渐进,适时强化

提高“学困生”往往如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的患者,既有学业上的困难,又有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毛病,还交织着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往往是理想主义者,想将他们的各种毛病以一次教育、一次谈话彻底地改掉;事实并不如此,往往是这里那里又新出了一个漏子。“处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对于“学困生”,你处罚过重,可能反过来导致“破罐子破摔”了;“矫枉过正”,超过了“学困生”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导致其走向更深的对立,于事无补。转变“学困生”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步骤,宜循序渐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确实起很大作用,“学困生”往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没有持久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适时重复所学内容,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做好长期“抗战”的决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

八、先学后教,养成主动学习

新课程的全面启动,引发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方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困生”转化也赋予了这种时代色彩。为了真正做好“学困生”转化,合理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先学习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尽管对“学困生”来说,这会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以前好多老师只注重教师的教,一进课堂就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满堂灌,使学生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做练习、做作业的时间太少,新知识学得糊里糊涂,得不到及时巩固。这种“先教后学”的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效率低下,效果极差.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充分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的练习,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点后,教师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不会的知识点,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依据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九、因材施教,做好分层推进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班级的生源结构有很大变化,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异悬殊,即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差别很大。如果老师忽视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只重视优等生的拔尖,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和培养,“整齐划一”、“一刀切”,不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状况,按同一要求、同一进度施教,结果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面对这一状况,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基础,有区别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变换教学方式,确定评价方式,尽量做到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一)了解学生,分层组建

层次划分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层前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每个学生舒心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里,防止由于分层而产生负面影响。分层后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定期地作出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以便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梯次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如果教师独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去学习,那么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形成学习障碍。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更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目标,使其分层达标。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备课时,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三)优化课堂结构,实施分层达标教学

在教学中分层达标教学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改革,它既要面向全体的共同要求,又要有不同层次的因材施教。因此既有集体教学的“合”、又有分层指导的“分”,兼具了“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的优点。为此,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都实施分层达标教学。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帮助“学困生”进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分层次教学中,关键是从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在知识层次上下功夫,查缺补漏,帮助“学困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结构,不求同步学习,但求共同提高。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利,尤其对“学困生”,更便于教师适时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指导。

十、慎对反复,耐心说服引导

“学困生”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新的“学困生”总是不断出现,脱困的“学困生”也很有可能再次变为新“学困生”。必须认识到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想让“学困生”经常生活在希望之中,教育者就应该时刻充满希望,播撒希望,不能因为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障碍,甚至反复而对“学困生”的转化、培养失去信心。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学生并不是有了兴趣与动力,马上就会成功,还需要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要允许“学困生”出现反复,要有耐心、爱心和恒心,对待他们的进步和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开展转化工作,要不断地、反复地、及时地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不要放过每一次转化的机会,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本着开诚布公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原因,想办法,寻找最佳的突破口,为他们走出困境做好引路人。一定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维护他们的上进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转化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做学困生转化的工作必须有恒心,不怕反复。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困生”的反复。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耐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反复”的教育工作。否则,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那转化后进生的意愿,将落为一句空话。当然,我们不能等学生出现了“反复”后再抓,而要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十一、习惯养成,构建长效机制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则起着阻碍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致形成习惯;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给予否定,减少其出现机会,直至其杜绝为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巩固“学困生”转化效果的长期保证。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十二、档案跟踪,着眼长远规划

个案考察是对个人或小集体进行详细观察或测验的一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用于“学困生”、超常儿童等行为及心理研究。这是因为对这些学生而言,运用平常班级教学一般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助他们的发展或进步,而必须对他们进行个别而深入的研究。

对“学困生”的个案研究,就是通过掌握各种与“学困生”问题有关的资料,分析原因,对症施教,运用元认知理论使其在学业上有所进步,行为上有所改善,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转化“学困生”的操作程序:

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并进行编号;搜集学生及家庭与社会环境有关资料;诊断分析原因;教育方案的试行与修正;总结与评价。

个案研究,针对性强,能最大限度调动主客观积极因素,易取得明显成果。个案研究,不仅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提高学业成绩,而且也能帮助“学困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个别辅导是对差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利用档案对差生进行恰如其文的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你要我学”变为“我自己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差生发生根本性的转化,并取得转化的长远效果。

十三、多把尺度,相信人人成功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慧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慧,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在研究“学困生”转化时,引进多元智慧理论,使那些在某一方面有发展前景的同学首先发展,然后以此为突破口树立起成功的信心,以便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之中去。在实施成功教育时我们面向全体同学,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设置成功的目标。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同样,只有对“学困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我们的教育思想才会更完善,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才会更进步。

总之,每位教师都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牢固树立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信念。用饱满的热情、诚恳的胸怀、睿智的头脑去帮助“学困生”走向完善,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