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成为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及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庭教育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内容。近几年,我们对“学困生”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节 家庭教育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对“学困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也许不是学富五车的父亲,也不是才高八斗的母亲;不是出入官场的父亲,也不是女强人似的母亲。他们需要的是宽厚行端的父母,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父母的关怀、体贴与沟通。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小释

孩子的健康发展,成人成才,既不是单纯的智力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情商问题,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要使孩子全面和谐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巴尔扎克说过:“决定未来的是孩子,决定孩子的是父母,民族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做父母当家长任重道远。”然而很多家长曲解了“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把智育尤其是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掌握等同于家庭教育,疯狂地为孩子寻找各种补习班、入名校,送孩子参加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特长培训。而对孩子的功课、特长以外的东西(内心世界的想法、感受等)关注不够,沟通不畅,引导偏少。这些孩子极容易出现情绪逆反、行为失范、习惯不良、学习障碍、自信缺失、亲子关系紧张、离家出走,甚至走向犯罪等问题。

所谓家庭教育,通常指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成为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及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渗透性也可称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长的爱好等都会耳濡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如马克思写《资本论》,无私的奉献、严谨的治学影响了三个女儿;反之,父母的落后思想、不良品德和习惯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烹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思维和习惯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2.言传身教的直观性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可以从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中,从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从他们与社会的交往中受到直接的影响,先则仿效乃至终生不忘。诚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其他人,你怎样表示欢乐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

3.伦理道德的权威性 这里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性。家长有一般教育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存在着经济与生活的信赖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权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带有亲情色彩,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4.随机而教的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

(三)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家庭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普及不够,以至于影响到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在众多家庭中的建立。家庭教育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内容。既要注意诱导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启迪其心智,开发其智力;又要注意道德品行的教育,尤其要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正确地区分善恶、美丑、是非曲直。

二、“学困生”家庭状况剖析

(一)爱与尊重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家庭是孩子的生息之地,是影响孩子最原始、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种期望仅仅是对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而不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期望过度和期望偏向,会使孩子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心态,滋长消极的情绪,失去学习激情,逐步论为“学困生”。正如黄全愈所言:“我们家庭教育的主要毛病是:家长用自己的意志来主宰孩子的一切。”许多家长看到“学困生”,不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而是恨铁不成钢,看到的多是孩子的短处。于是惩罚或无原则的承诺,换来的则是孩子的止步不前,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望子成龙”定向培养的家庭教育方式,最根本的错误就在于未能为孩子“量体裁衣”,导致爱与尊重的严重扭曲和缺失。

(二)方法不当导致孩子行为的偏离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对他们疼爱有加,并尽量满足他们各方面的要求,导致了孩子贪图享受、骄横任性的性格。近几年,我们对“学困生”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家庭情绪和道德气氛不良;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或有些成员品行不端、行为不轨;家庭缺乏温暖(特别是单亲家庭);一些家庭教育不当,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方法不一致等。这些做法都给孩子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从而在学习或品行方面表现出异常波动。

1.溺爱型教养方式 溺爱型家庭教养的特点是: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以孩子的欲望实现为满足。在情感上往往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殊不知孩子也因此被宠坏,滋生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习上有了困难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如做作业要家长陪伴,做完了要家长检查。自己学业成绩不理想便责怪父母没尽责等。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从小缺乏责任感,养成娇气十足、极度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及心理品质。

2.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 家长认为孩子是“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经商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物质生活上的保障,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兴趣爱好、学业交友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种放任型家庭教养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无一定的要求和约束,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使孩子错误的思想、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逐步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

3.简单粗暴型教养方式 同放任型家庭教养相反,严厉型家庭的父母常以强制型的方式,较多地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一旦出现不能符合父母要求的行为就会遭到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其结果是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在学校整天提心吊胆、心不在焉,并产生对立情绪。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孩子考试成绩欠佳或犯了过错,乃至对家长稍有不从,就发火、训斥,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敞开心扉,心情总是处于极度压抑状态,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特殊家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1.单亲家庭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在社会上已经是异军突起。社会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爱和母爱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学生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单亲家庭给学生成长造成了不良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往往走向极端,步入误区。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观念,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很可怜”等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上罩上阴影。其实,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许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甚至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排斥思想情感,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学习致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2.留守家庭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扩张、新兴工业的兴起,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的人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渐渐突出起来。留守家庭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父母因生意、工作的需要双双外出,把孩子一人留在家中,为孩子留足生活费或定期把生活费寄回家,也有的把生活费用交给老师,由老师定期转交孩子。结果是父母始终放心不下,孩子心底孤独无助。有的学生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带着孩子和老人共同生活。家里一切家务,孩子的教育,全由留守母亲一人承担,父亲在外一心努力、艰苦地工作,把钱带回家,完全过着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常常是父亲劳累,母亲疲惫,孩子无奈。还有的家庭父母双双外出,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与孩子一起组成留守家庭。常常因为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形成孩子自由散漫的习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杜威语)“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语)留守家庭的孩子也有逆境成才的典型事例,但也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因缺乏母爱或父爱而出现某些方面的缺陷,渐渐沦为“学困生”。

三、家庭教育转化“学困生”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尊重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则就对孩子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做父母的不要因为小孩子要偷吃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他认为这种以防贼的方法对待孩子,只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因此,家长无论实施哪种内容和方式,都要防止损害孩子的人格尊严。

(二)优势诱导原则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发扬孩子的优点,并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去克服自身的缺点。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但消极的因素在教育的影响下是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的。如果教育得法,就能帮助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成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家长应做到:全面地了解孩子,准确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善于利用孩子的优点,去克服缺点。对待优秀的孩子,要善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依靠他们积极向上的优点,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缺点较多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哪怕是一点、一滴,甚至处于萌芽状态,都要积极扶植,予以表扬鼓励,使消极因素逐渐地减弱、缩小。对孩子要多表扬与鼓励,在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他们应改正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养成教育原则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很多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设法帮助孩子好好学习,甚至说,我文化程度不高,是个不称职的家长。其实,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少数家长才能胜任的帮助孩子学习,而是几乎都能做到的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的习惯。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由此可见,习惯之重要,它最终决定人的命运,但它又必须通过“播种行为”而获得,可以说,一个人成就的伟大,取决于他性格的伟大。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诸多内容中,首要的是习惯养成教育。父母不求做孩子书本知识的良师,但求做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益友。无论是良好的起居、饮食等生活习惯,自主读书、作业等学习习惯,还是适当参加劳动和身体锻炼的习惯,父母都要倾注心血加以精心培养。

(四)协调一致原则

家庭教育虽是一种个别教育,但家庭中施教者往往是多个。由于家庭教育的目的、要求往往不像学校教育那么规范统一,有些家长出现了对孩子的态度、要求和教育不一致的问题,各行其是,导致了教育作用相互抵消,孩子无所适从,也使一些孩子养成了投机、说谎的不良习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间要统一教育观点,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一致的教育目标,一以贯之,不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前后矛盾,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要求和教育还应与学校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使孩子养成两面性格。

(五)因材施教原则

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其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孩子本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方向和水平上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训练等方面也要因人而异,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区别情况,分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只是从家长的主观愿望出发,盲目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和训练,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六)循序渐进原则

儿童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家庭教育要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强行改变或制造规律。比如,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幼儿阶段。现在很多父母乐意给孩子买益智型的玩具,但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共同游戏。其实小游戏里面也有大学问,就拿“剪子包袱锤”来说,一开始时都用右手,等孩子玩熟了,然后两手同时出,左手对左手,右手对右手,而且左右手出的不能相同。这样不但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开发。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父母来说,很可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有时父母就会善意的应付或显得不耐烦。这时应该及时地引导孩子:“故事都在书上。”于是孩子可能就缠着父母买连环画,一边翻着一边让大人讲。不要心烦,已成功了一大步,孩子对书产生了兴趣!父母继续引导孩子:“书上的故事就是一个一个的字连起来的,你如果能认识许多的字,就能自己读很多很多的故事。”孩子就可能忙着认字。慢慢地,孩子看的书越来越多,读书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当读书欲望下降时,父母也不要着急。要营造一种书香型的家庭氛围,同读一本书,读完后,父母抢着讲述自己的心得。以此来熏陶孩子,感染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