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庭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肩负着为国教子的重任。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做好家庭“教”和“养”两个基本环节,尤其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家长更应树立科学的育子观,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促进“学困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发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转变家教理念,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前提
(一)家庭教育由传统的经验教管向科学育人转变
如何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这不仅是涉及家家户户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家庭教育已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现代的、科学的家教知识、方法和经验,重抚养、轻培育,再加之不良社会文化和影视网络文化的侵蚀,致使问题孩子和“学困生”越来越多。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和谐成长,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家教观,主动做好“学困生”的家庭教育。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处在激烈竞争时代的父母,从自身的生活阅历中深深体会到:作为现代社会人,厚实的科学知识、坚强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意味着将来立足社会的三大要素,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把自己未达到的学历、未实现的梦想、未获取的成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孩子压力过大,过早地背负沉重的精神包袱,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便沦为“学困生”。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抱怨、愤怒、挖苦、责骂、甚至殴打、放任自流。采取类似的家教方式方法,只能使孩子的德行、学业越来越下滑。所以,奉劝家长朋友们,挤出时间,多学习接收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先进知识、方法和信息,通过读书阅读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和水平,主动掌握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家庭教育由重知识、重成绩向重和谐健全人格转变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支持,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即劳动的习惯、坚韧的毅力、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等。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孩子。这不仅对家庭本身,对社会也是个贡献。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
1.重智轻德 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上,而较少关心或无暇顾及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2.教育成人化 尽管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但他们并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孩子的成才与否同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于是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按照自己的意志,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星期六学音乐,星期天学绘画,晚上再请个外语家教。其结果事与愿违,孩子迷失了方向,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则沦为“学困生”。还有的家长甚至硬性规定超出孩子年龄特征的高标准,达不到就施以惩罚或暴力。难怪有人戏言:“现在活得最累的要数孩子”了。
3.宠惯溺爱 多数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心肝宝贝,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家长在孩子提出要求时常常变得“心太软”,不论孩子有何要求总是想方设法予以满足,以至助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在父母过度服务中长大的孩子,四体不勤、惧怕困难、生活能力差也就不足为怪了。
4.忽视心理素质养成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证明,在影响人成功的因素中,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人心理素质如何,有着遗传影响,但主要还是后天,其中家庭教育是最关键的。然而一些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学知识,只关注孩子考试的成绩,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素质则知之甚少,考虑甚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棍棒教育的家庭不多了,但心理虐待明显增多。如一些父母动不动就给孩子加上各种帽子:“你真笨,你没治了,你让妈妈跟你丢人……”,有的限制或跟踪孩子和同学交往。岂知孩子虽小,但心灵和成人是相通的。而且,由于心理还很脆弱,缺乏对自我的认同,更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和称赞。
心理学家提醒家长朋友,心理虐待对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身体惩罚,有的甚至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影响孩子一生。
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就必须走出上述家教误区,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工作:
(1)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民间也有“三岁的习惯,八十岁难改”的谚语。这说明习惯具有稳定性,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孩子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益于生活,而且为今后形成优良的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孩子年幼时,家长重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而不应急于对孩子进行智力的开发或特长的培养。很多“学困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才学得吃力。家长在做“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时,不但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还要注意培养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其他方面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既培养孩子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于记忆、富于想象的认知习惯,又要培养他们愉快、热情、乐观、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良好情感习惯;既要培养孩子勤奋、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坚持不懈、处事果断的意志习惯,又要培养他们真诚、正直、友爱、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等良好的品德习惯。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它具有反复性、渐进性的特点。家长要耐心地反复提示,让孩子多次重复,及时对孩子的每一次重复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肯定,增强孩子的兴趣和信心,良好的习惯就会逐渐固定下来。
(2)增强家庭的民主气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可分为溺爱型、权威型和民主型三种。
溺爱型的家长把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自己沦为臣仆地位,其结果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品质。权威型的家长,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一味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其结果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怯懦、敌视父母等不良倾向。民主型的家长对孩子态度和蔼,作风民主,乐于和孩子交谈,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既能把握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又能随时摸准孩子思想认识和心理的脉搏;既能平等地与孩子交谈和讨论问题,又能自然地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做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理解能力强,勤于动脑,不迷信权威,有创新精神;自信、有主见,遇事常与人商量,乐于明辨是非;公正、合群、善解人意、具有爱心和责任感。因此,营造家庭中真正的民主气氛,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家长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增强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科学养育孩子的能力。二是做到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的身教更重于言教。三是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友爱、相互体贴、平等相待,有事共同商量。特别是要尊重孩子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这是营造民主和谐家庭气氛的关键。
(3)引导孩子学会生存。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要学会在人群中生活的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然而,在家长宠惯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不少表现得贪图享乐,不懂节俭,不爱劳动,甚至挥霍浪费。他们生活能力极差,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人际相容性差,不会应付各种复杂的关系。各种调查、统计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交际能力较差,甚至连一些考入大学的学生,离开了家门,都不能适应学校的新环境,生活不能自理,不会与人相处,因而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由此而退学。
所以,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尤其是“学困生”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即家长不仅要“养”孩子,还要“教”孩子,教孩子学会生存。具体说,是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具备生活、学习、公关、竞争等技能,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服务,具备自我服务,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学会做人,具备自尊、自信、自爱的品格,同时有学会尊重别人、理解他人、善于与人相处的技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
首先,家长要敢于放手,给孩子生活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感悟世间的真、善、美,从而获得生存能力。其次,家长要及时指导和帮助孩子。教给孩子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勇气。再次,家长还应要求孩子不断积累生存的经验。使孩子自觉积累自我生存经验,不仅积累自己获得的直接经验,也要积累别人总结的间接经验。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孩子的羽翼就会逐渐丰满,生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4)按年龄特征及时引导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每个家庭孩子的先天条件、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父母对“学困生”时应采取适合自己孩子实际的措施,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孩子本来没有某一方面的天资或特长,却硬要孩子往某—目标努力,往往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家长应重视孩子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多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减轻孩子的思想负担,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力争使孩子成人、成才。
(5)在家庭也提倡实行“人文关怀”,进行正确的引导、传授、实践,让人文教育把家长身上好的、光明的东西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家长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不但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更注重孩子做人,使孩子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努力成为和谐社会中一个和谐的人。
(三)家庭教育由简单的家长式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家长与孩子之间,平等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允许孩子说话,允许孩子说真话,更允许孩子讲实话。我们应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们沟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敞开心扉,说出真实想法。老师和家长不应该端架子或者戴面具,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去理解孩子,主动和孩子靠拢,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扉。在与孩子们沟通时,我们要当微笑的倾听者,用温和的语气,和蔼的表情,目光要和孩子平视,但是我们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谈话,要尊重孩子,认同孩子,用友好、真诚的态度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因为你的友好、你的真诚孩子们都能感觉到。
(四)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家教智慧和能力,与孩子同成长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构建和谐、健康、奋进的家庭文化氛围,父母既要带头学习,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并与孩子相互学习。以此提高家庭的亲和力、凝聚力。促进家庭成员不断获得成功,使家庭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每个家庭与社会前进的步伐保持同步、和谐发展。
要把每个家庭创建为学习型家庭,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做到“五个转变”,即家长要从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亲子关系由监管向平等转变;学习途径由孩子自我学习向亲子互相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习内容由单一的知识学习向由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转变。坚持“四个做到”:即做到家庭以学习为中心,父母带头学习;做到两代人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做到订好学习计划,并且雷打不动的坚持;做到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结合。使每一位家长都提高认识,增强家长自觉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意识。
二、创设宽松民主的家教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条件
(一)放下传统家长的架子,主动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健康、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环境。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应成为家长们时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一个充满矛盾甚至暴力的家庭环境,往往产生紧张、冲突、恐惧的家庭气氛,给孩子身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经验的父母,都能够善于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成员之间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把它带回家庭中来,便于建设一个宽松和睦的家庭生活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经济独立性的增强,妇女勇敢地从家庭中解放了出来。社会单亲家庭明显增多,必然会对孩子心理发生深刻的变化,孤僻、狂躁、怨恨在他们的言行中不时地表现出来,有些特殊心理特征的孩子甚至影响其个性品质的发展。由此来看,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父母在决定解除婚姻时,应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努力把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二)遵循身心发展规律,降低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
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受家长行为的影响很大。父母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时,切忌只问学习成绩,简单地依据学业的好坏或表扬或批评,甚者采取偏激的手段惩罚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且容易恶化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甚至有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而厌学。长期下来,就会逐渐地沦为“学困生”,也就背离了父母当初关心孩子学习的初衷。父母在关心“学困生”的学习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平时多问问孩子学习的兴趣、方法和存在的困难,尽可能地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在学习方面,多鼓励孩子,肯定其点滴进步,帮助其树立信心;又如,指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业成绩,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对于毕业年级的孩子,则尽量舒缓他们的思想负担和考试压力。
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较大,易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学生求助于老师和父母的较少,求助于朋友的较多。由于其朋友多为同龄人,因知识、阅历、心理素质的局限,必将难于为其排解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误导。专家指出,由于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当代中小学生的生长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异,因而现在的这些中小学生会有很多特殊的问题。由于学生家庭的特殊性,导致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他们一方面想努力挣脱父母对自己管束的枷锁,另一方面又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处于情感与行为的矛盾之中,使他们的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是一种折磨),其表现为生活上过分依赖家长,精神上迫切地需要独立。因此,父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是不够的。这将使学生因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影响其正常学习,甚至走向歧途。如果父母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加强孩子的心理辅导,将使学生及早摆脱困境,更健康地成长。因此,作为父母应加强有关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增强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充当孩子心理的疏导者,引导孩子走出成长特定阶段的困境。
(三)构建学习型家庭,父母与孩子互相支持,平等相待,民主决策,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建立学习型家庭,有利于增强家庭的学习氛围。以前,多数家长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事,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学习好,家长就心满意足了,家长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建立学习型家庭以后,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的学习,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家长既要带头学,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形成互动的学习局面,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家庭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型家庭能增加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渠道。部分家长感到与孩子沟通非常困难。如某校有一名初中学生,家长与其沟通交流困难。家长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采用棍棒沟通,用孩子的话说,妈妈打他,已经打断了3个拖把。创建学习型家庭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渐渐地多了起来,增强了家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有时变成父母的老师。家长的态度转变了,在家庭中的角色也变了,使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和睦温暖。
构建学习型家庭,使家庭生活更加温馨,家庭成员更加积极向上。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学习型家庭,使我们全家三代,每晚6∶00—7∶00作为全家共同学习时间,每月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会上老幼三代,平等相待,各抒己见,共同讨论。问题涉及诸如帮助孩子学习、工作交流、勤俭持家、社区新事、国家大事等。通过学习,家庭民主气氛提高了,家庭成员间更加和睦了。
三、转变家教方式,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一)要求孩子转变,首先应从改变家长开始
家长应转变对孩子的态度,把因为我快乐,所以你快乐,转化为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当今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家长爱孩子爱得很累,孩子被家长爱得很苦。家教缺乏耐心和创意,家长(大部分)缺少教育孩子的心思。家长应懂得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职责。“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人处世更需要家庭、社会的熏陶。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家庭(思想)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跟得上,社会教育功能就发挥充分。反之,社会教育功能就发挥受限。学校各类教学、活动都有统一的要求和安排。家庭教育则是因材施教的最好环境。许多学生初入社会工作,对社会现实抱有偏见甚至不满,这究竟是学校教育跟不上社会,还是家庭、社会环境跟不上学校教育?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孩子为什么追星?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没有什么特别的物质需求,其主要任务就是读书。那么,现在的孩子,当完成了学习任务需要后,他们的需要就要上升到被承认的需要。可是,我们一些家长总是抱着“棍棒下面出孝子”,“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传统观念不放。大家看看历代王朝,每个人想说说忠言,都是采用非常委婉和蔼的方式的。多给孩子鼓励吧!多给孩子正面引导吧!多一些身教,少一些言教吧!改变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需要家长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二)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知心人
成功的家庭教育,家长无一例外地都做到了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要想了解孩子,首先,要学会观察。家长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观察和熟悉自己的孩子,必要时还应该做点笔记,记下孩子的主要活动及不同的表现。第二,还要学会等待。遇到孩子出现不良表现,不要过早下结论,更不要急于行使家长的“威严”。而应该静下心来等一等,细心观察事情还会怎样发展,思考一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把问题真正搞清楚后,再加以化解问题。第三,要学会引导和尝试。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是他们成长的阶梯,他们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但他们又是能动自主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家长既不能把孩子丢在一边越俎代庖,也不能放弃引导和鼓励的职责。第四,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考察问题,应该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反应,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第五,放弃固有观念和权威感。孩子今天的成长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而且他们的能力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进步,家长切忌执迷于固有的经验和观念,而且不能盲目地认定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就一定比孩子高明,其实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的冲突虽然难以避免,但仍可以通过与孩子平等交流,建立朋友似的和谐关系使冲突矛盾得到化解。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包括他的兴趣、需要、性格、优点、弱点等。透过了解随时检核自己的期待与孩子的需要或想法是否有差距,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表达的空间。在为孩子作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询问孩子的意见。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矛盾甚至冲突自然就会减少。要做到尊重孩子,父母必须清楚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自己的附属物。在为孩子作任何决定或计划之前,尊重孩子,先听听他们心中的声音;当孩子与家长的想法不一致时,父母也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孩子,但不要有打压孩子说话的机会。
如果双方一时无法达成协议,绝不可用强制方式做单方面的决定,而是大家需要再花一些时间去沟通与协商。当父母可以尊重孩子时,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上也能学会尊重别人;我们也发现年龄越大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理解及尊重。
许多教育孩子的实践证明,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善于培养和引导;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只有鼓励孩子,才能使孩子树立信心,知难而上,健康成长。
(三)经常反思家教行为,加强理性思考
家长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与孩子产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和不当。古语云:“己不正,焉能正人”。有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没有毅力,但是自己却是没有毅力的典型;有的家长埋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自己身上就有很多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埋怨孩子学习拖沓,做事马虎,而自己却做事没有计划,得过且过;还有的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认为看电视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而自己却没有充实的业余生活,一有空就打开电视。这些家长如果认真反思,就会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动员全家一起努力加以改正,去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就是个很大的促进。
家长还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旦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就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并承诺改正和补救。家长勇于改错的行为对孩子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多一份理性的思考,才能多一些科学的行为,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四)做孩子的拉拉队员,一路为孩子喝彩“加油”
俗语说得好:人人都喜欢恭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如此。对于“学困生”来说,家长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读过《赏识教育》这本书的人都知道:文中的主人公周婷婷自幼双耳失聪,但他的父亲从未放弃过她,每天坚持陪女儿练习发言,慢慢地她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词语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普通学校不肯接收她,建议她去聋哑学校。但她的父亲不忍心把女儿送到那里,就领女儿去各所小学面试。由于婷婷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终于有学校同意接收她。刚入学时,她听课有很大的困难,学习成绩不太好,有时十道数学题只能算对一道。但她的父亲却夸奖她:“婷婷,你真棒,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对。”爸爸就这样一直鼓励着她,帮她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让婷婷觉得自己是最好的。经过父女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了,婷婷现在国外留学,她的父亲周弘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
这本书不仅深刻地表达了人间的亲情,同时也告诉读者建立好的自信心的重要性。这位父亲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给了我们很深的启迪。赏识孩子对于“学困生”更为重要!赏识不仅是表扬和鼓励,赏识也并不仅是语言的范畴,赏识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它是不随着分数、名次而浮动的。赏识是孩子在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的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赏识就是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还坚持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得永远地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为了孩子们明天的幸福,为了他们未来的成功,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行动吧!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家长们育子观念的转变和觉醒。
四、家校联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保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因此,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教育保持经常沟通,协调一致,共同承担起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
(一)加强联系,明确家校合作的意义
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突出教育的一致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的性应当是一致的。但在社会实践中并非如此。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有意无意的在教育方式上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对立,结果势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功能。为此,家长务必协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形成家教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二)增进沟通,深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共赢的意识。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做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获取与家长的意见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添砖加瓦。
(三)强化互动,提升家校合作的效益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紧密结合,才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故家长应与学校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而有些家长,平时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漠不关心,一旦学校要处分学生,就百般袒护学生,甚至将责任全推到老师身上。如此一来,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时代,反而令其更加散漫,后果不堪设想。而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