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华传统养生健身的原理
中华养生学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天人相应学说
养生家和医学家把人体称为小宇宙,天地称为大宇宙。人与自然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四季交替,昼夜变化,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的生理、心理、衰老都产生重要影响。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四时(春、夏、秋、冬)、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保持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倘若不能顺应自然变化,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伤害,当这种伤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篇所言:“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用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它建立在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含有辩证法思想。古人从向太阳和背太阳的差异中发现了阴阳,并不断地用这一要领来联系和分析其他事物,认为它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不断地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以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同时,阴阳还相互制约,以求在这种状态中的“阴平阳秘”。如果一方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就如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阴阳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如《医贯砭·阴阳论》所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反之,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作为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矛盾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它或是“阴消阳长”,或是“阳消阴长”。在这种绝对的消长过程中,包含着相对的平衡,在相对的平衡中,又包含着绝对的消长。如果这种消长的过程超出一定的限度,甚至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时,就破坏了阴阳的相互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但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中的“重”和“极”,就是指一定的条件和程度。
三、形神统一学说
形神统一即是通常所讲的精、气、神统一。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为主宰,构成了形神统一的完整体系。
形,即人体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或病理性征象;狭义的神,即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形与神是密切相连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机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另一方面,神又对形起主宰作用,即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第十三》)。张景岳指出:“形乃神之体,神乃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气是生命的动力,气神相依,相互为用,故精、气、神被称为人体三宝。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为主宰,构成了形神统一的完整体系。另外,医家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隶属于五脏,其一切生理、病理变化都必须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有五脏化气之说,认为某一内脏与一定的情志有关,例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因此,养生家把“益气、保精、养神”视为抗老养生的根本。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净,心境自然,名利不追求,喜怒不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心,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则人体的气机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健康,抗病能力增强,疾病的发生就会减少。
四、整体观学说
我国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都认为人体以脏腑为核心,通过经络联系着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人体的各器官、系统、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统一而又稳定的内环境。脏腑发生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同样,体表组织器官有病又影响相应的脏腑。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皮肤,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和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中华养生学认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局部都紧密地联系着整体,局部的状况反映着整体的状况,局部的安危影响到整体的安危。所以,中华养生学讲爱护牙齿,保养耳目,按摩脚掌,就绝不仅仅是牙齿、耳目、脚掌的局部保健问题,而都包含着调理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意义。
五、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界,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自然界中的万物万事,概莫能外,人体也不例外,因此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三国志·华佗传》中还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强调积极运动对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