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中华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种传统养生方法。导引又称为“道引”,是我国古代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养生健身方法。传统医学认为,情志调摄是人类长寿之本,强调养生不仅要练形,而且要练神。中医学将人类的情态变化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七情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在情志方面的应答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不足以导致疾病。

第三节 中华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中华养生方法是历代劳动人民防病抗老、延年益寿的经验总结,是历代医学工作者实践探索、科学研究的结晶。我国传统养生方法有很多,内容上涉及饮食、起居、劳作、房事、服饰等生活问题,调摄、吐纳、调息、导引、按摩等锻炼方式,药物、针灸、点穴等治疗手段。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种传统养生方法。

一、导引和按摩

(一)导引

导引又称为“道引”,是我国古代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养生健身方法。导引的功能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神气,以养形魄,上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庄子·刻意》李颐注)自古以来,导引深受养生家们的青睐。其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调身引气、调息引气、肢体运动和按摩皮肤等。它们各有特色,经常锻炼可得到健身祛病、预防保健的功效。

以调息引气为主的导引术属于气功的范畴。它的特点是以意引气,按照一定的路线运行。例如,源于宋代的意气功,就是用意领气,沿任督二脉运行小周天的一种健身锻炼方法。在练习过程中,意识要轻守,会意有气集聚,引其缓缓运行,不可强守,也不宜过快。

以运动肢体为主的导引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如释家有“婆罗门导引十二势”、“天竺导引法十八势”,道家的“老子导引四十二势”、“赤松子导引十八势”,医家华佗的“五禽戏”,以及宋代以后在我国民间流传的“易筋经”、“八段锦”、“十二段锦”等。

(二)按摩

按摩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创造的物理疗法之一。由于保健按摩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靠,因此长期以来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运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按摩是通过专门的手法直接触及人体的皮肤来达到特定的刺激效果。在柔和的按摩动作刺激下,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与加强,从而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新鲜氧气,并使代谢产物及时排出,因而对健身祛病有良好的功效。

二、情志调摄

传统医学认为,情志调摄是人类长寿之本,强调养生不仅要练形,而且要练神。因为神为一身之主宰,统帅五脏六腑,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衰者病,守神则健。中医学将人类的情态变化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七情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在情志方面的应答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不足以导致疾病。但是,突发的、剧烈的或持久的静态异常,则是导致机体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发肌体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之谓“七情内伤”。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情志的调摄,通常采用清心静神、怡养情志等手段来实现。

(一)清心静神

清心静神,即保持心神清净,合理用神。清心静神包括清心寡欲,抑目静耳和神用专一三种方法。

1.清心寡欲

祖国医学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神气。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中指出:“少私寡欲。”只有降低嗜欲,才能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使心胸开阔,襟怀坦荡,有助于神气清静内守,保持身心健康。要做到清心寡欲,必须以理收心,明确嗜欲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认识到追求名利、地位的危害,以收心明理。要做到清心寡欲,还必须除“六言”(指名利、声色、货财、滋味、佞妄、嫉妒),正确对待个人的利害得失。否则,万事纠集心,神难得清静,经常处于高度的状态而致身体早衰或短寿。有追求而不贪婪,能进取而不自伤,因时势之宜,顺自然之性,经常保持着心安气畅,体泰神清状态,自然就会身体康强,青春长葆。这样,没有过多欲望,没有太甚的追求,反而能大有所成;营谋不息,奔况不休,结果反而健康、事业两失。这种“无而有,有还无”的辩证法,正是中国养生学说中所反复论譬的思想精粹之一。

2.抑目静耳

中医学认为,眼、耳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眼、耳是心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要维持心神内守,应注意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人事相通,耳目所确,都要反映到大脑里而影响心神。所以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弛耳躁,则神气烦劳而神不守。只有做到适当的抑目静耳,才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3.神用专一

合理地用神,使神用专一不杂,动而不妄动,同样可以收到“精神内守”的效果。人类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心神要接受各种刺激,因此绝对的精神内守是很难做到的。这样需要在清心静神的同时,还要以动养神,使“静为动根,动为静用”。在学习时,专心致志,神用专一,名利欲望丢之一边,亦使心神内守。工作学习之余,寄情于一技、一艺、一诗、一画、一花、一草,兴趣盎然,凝神定志,琐杂烦心之事自然不得干扰,也有利于安定心神。

(二)怡养情志

怡养情志是指保持心情舒畅悦乐,并顺应外界刺激的变化,适当控制情绪,以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治养情志又包括和畅性情、循理乐俗和七情调节三个方面。

1.和畅性情

祖国医学认为,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对待生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修养,亦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历代养生家均强调“养生莫若养性”(明·龚延贤《寿世保元》),要求人们自觉在培养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做到“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唐·孙思邈《千金方》)一个人若能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真气和顺,血脉通畅,就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以享尽天年。

2.循理乐俗

循理乐俗是指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解现时,善于适应周围环境,适应一般性的世俗生活方式和习惯而言的,即要“美其食,任其服”。古人讲“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欲之间”。(《素问·上古天真论》)要人做到“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

在生活方式、条件、环境等发生重大变更时,绝不可焦虑、苦恼、沮丧不满或忧心忡忡,而应及时适应新的客观条件、环境和生活方式,力求在新的客观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寻找新的乐趣。这样,才能内无忧患杂念,充满生活的信心,心地光明,眼界广阔,见誉不喜,遇毁不愠,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3.七情调节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思、忧、恐“五志”,或喜、怒、思、忧、恐、悲、惊“七情”。其中五志与人的五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凡是五志太过,对内脏均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情绪调节。

(1)喜

从传统观点来看,是一种有益于生理健康的情绪反应,能使身体各部位处于气血调和、肌肉放松的状态,有利于消除神经紧张和机体疲劳,以及调节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但过分的喜悦是一种刺激,大脑感觉到刺激后,使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对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病人是极大的威胁。

(2)怒

经常发怒的人,俗称“肝火重”,容易患肝炎、肝癌。人在发怒时,胃的肌肉骤然收缩,红细胞数量剧增,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盛怒之下还会当场中风昏厥或心肌梗塞,甚至死亡。遇事能忍的不可轻易发怒,即使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的愤怒也必须发而止,不可过度。

(3)思

思虑过度往往会带来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佳等不良表现。当出现思虑过度时,应加强群体观念,多接触社会,与朋友倾吐真言,逐步养成乐观情绪。

(4)忧

在忧虑和悲哀时,往往会破坏心理平衡,出现神经系统对体内各脏器的调节功能降低,从而使心血管功能紊乱、呼吸频率改变、肠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和消化功能下降等现象。只有见识广,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健康长寿。

(5)恐

恐惧主要对肾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大,对神经系统亦有不良影响。在恐惧事情发生前应有心理准备,当遇到恐怖的事情或场合时,应把它视为过眼烟云,事过则忘。

总之,历代养生家均主张:“和喜怒以安神气,小思维以养神气,去忧悲以悦神气,防惊恐以摄神气。”

三、运动调摄

将运动用之于养生在我国古代早有较深刻的认识。如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可导致火郁、食郁、血郁等,从而导致百病丛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尔。”可见人体需适度运动。在此,简单介绍几种古人健身的运动方法。

(一)静功

静功指保持一定练功姿势以后,以调心为主,调息为辅,或不做调息,只要求除杂念,宁心入静,而进入所谓气功入静。练静功的姿势一般以坐式为主,类似于国外的静默疗法。所谓的“闭目养神”也有类似作用。入静的方法很多,但均从意守归一,即一念代替万念。静功也并非单纯的静,也有动的时候。除了内气在加速运转以外,静功练到一定的时候,还会出现动象,此即静极而动,符合老子“物极必反”的规律。

(二)松功

松功又称为放松功,是放松肌肉和神经两方面的身心锻炼方法。其具体功法有“三线放松”、“逐步放松”、“分段放松”、“局部放松”、“整体放松”和“倒行放松”等方法。西方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兴起“逐步放松疗法”,即后来发展成为“生物反馈法”。

松功放松的方法主要靠主观意念使肌肉松弛,其效果全凭练习者内在的自我感觉,可称作“内反馈”,而国外的“生物反馈疗法”则是利用肌电来指示肌肉放松的程度,可称为“外反馈”。

(三)五禽戏

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根据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的运动发展为“五禽戏”。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许多流派,动作繁简不一,难易不等。

练五禽戏,首先要全身放松,情绪要轻松乐观,呼吸要用平静自然的腹式呼吸,均匀而和缓,口要合闭,舌头要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根据各意守要求,将意念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五戏的动作各不相同,但均要求自然,如熊之沉稳、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鸟之活泼。

(四)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健身防病导引法,因动作少,易学易练,不受年龄限制,容易推广,故流传至今。其中每一节动作都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历来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珍贵精美的“锦”段,故名为“八段锦”。

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即:“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肾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腰肾,攥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练习时应做到刚柔结合,意守丹田,呼吸均匀。

(五)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有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经络、行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的效用,可治疗神经、呼吸、循环、消化诸系统关节、肢体的多种疾病,对于年老体弱患病者的康复尤为适应。近来实验研究表明,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担,改善心肌供血,从而增强心脏的功能;增加肺活量,增强肺通气换气的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增强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使胃蠕动增强,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增加;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加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延缓衰老。

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配合的运动,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掌握三个基本原则:心静,体松,气和;十个锻炼要领:悬顶正容,沉肩坠肘,展臂虚腋,舒指塌腕,含胸拔背,松腰正背,缩髋敛臀,提肛实腹,屈膝落胯,上下相随。通过长期实践,化繁为简编写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使人们更加易学、易练。

四、饮食调理

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调理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食补疗法有悠久的历史,在周代就设有“食医”的官职,专门负责用饮食来养生治病。魏晋时期的《食经》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食物养生的经典。

(一)谨和五味

五味,即酸、甘、辛、苦、咸,在祖国医学中则泛指各种食物。谨和五味是指注意饮食中五味调配,寒热相宜,以取得丰富、全面的营养。

1.食宜清淡

所谓“食宜清淡”是指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豆类、蔬菜、瓜果、植物油等为副食,少食酒肉甘肥之物。历代医学家都强调食物“常宜轻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提倡要多食谷蔬菽菜果,自然冲和“无味”,讲究“蔬菜之属,每食所需”。

这里所讲的清淡饮食并非“吃斋”,并非否定鱼肉类对人体的补益作用,而是强调饮食要调配得当。

2.食戒偏嗜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对食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黄帝内经》中有“五味入五脏”的理论,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运用五味来滋补五脏。如果五味偏嗜,就会产生副作用,从而破坏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只有适时地调整饮食,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

3.宜忌饮食

每个人正常的饮食都在体质、季节、气候、地域、病情等不同情况下有适当的调配。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有不同的体质类型,如形瘦、善动、易怒的“木火质”,体胖、身懒、嗜睡的“痰湿质”和面白、肢冷、畏寒的“阳虚质”等。针对不同的体质,其饮食内容就有所宜与所忌,如“木火质”以水果、蔬菜、谷豆等清淡食物或奶蛋润燥食物为宜,而牛、羊、狗肉、海鲜及辛辣生火助阳性质的食物则为忌。

对四季宜忌饮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礼·天官》中就作了具体的说明,如认为夏季多汗应多进食羹汤类饮食,冬季多寒应适当多用些辛热的饮料等。

气候、地域的不同,其宜忌饮食一般也不同。地处高寒、寒湿地区,以辛温、辛热、助火、助阳类食物,如花椒、辣椒、羊肉、狗肉等为宜。而寒冷、降泄性质的食物,如小麦、苦瓜、冷荤等为忌;地处温热、湿热地区者,以清凉降火性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冷饮、冷荤等为宜,辛热、助火、补阳类食物则应忌食。

患病期间的饮食是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胜,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沉浮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确定的。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在临床中古代医学家把不同患者期间所忌的食物高度概括为六类,即生冷、黏滑、油腻、腥膻、辛辣与发物。

现代医学家对病人的饮食禁忌也非常重视。例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主张减少脂类的摄入,实行“低脂肪膳食”。

(二)饮食以时,饥饱适度

饮食必须要定时,有规律。即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战国末·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细嚼慢咽。

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中间间隔5~6小时。由于一般的混合性食物在胃中大约停留4~5小时左右,而且消化器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其功能,所以中国就餐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人体赖水谷之精微化生血气,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若饥而不食,渴而不得水,气血生化之源乏竭,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养,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相反,过量的饮食则超过正常的消化能力而伤脾胃的功能。食不可过饱,应忍三分饥,吃七成饱。

(三)合理烹调,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烹调能防止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丢失,同时增强食欲,有利于肠胃的吸收。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吃变味、变色、腐烂的食物;吃东西应细嚼慢咽,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胃正筋柔,血脉通畅,健康长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