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游泳的卫生与安全救护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但锻炼时如果不注意安全,往往会发生伤害事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游泳者必须懂得基本的卫生与安全常识,加强自我保护。
一、游泳场所的选择
初学游泳者应到游泳池的浅水区学习;如果水性较好可以到较安全和经允许去的江、河、湖、海、水库等天然场所游泳,应选择水质比较好,没有污染的水域。选择水域时要注意水的深度和流速,还要了解水底情况,不宜在杂草丛生、有淤泥、有急流旋涡或暗礁的水域游泳。
二、游泳卫生常识
初学游泳和每年游泳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精神病、急性肾炎、传染性肝炎、中耳炎、严重皮肤病、口腔病、腹泻、发烧、外伤未愈者和癫痫等病患者严禁下水游泳,以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和疾病传染。女同学在月经期不宜游泳。
游泳消耗体能较多,人在疲劳、饥饿时血糖低,此时下水游泳容易引起大脑缺氧,甚至发生窒息。饱餐后游泳时胃与心肺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呕吐甚至昏迷,一般饭后1小时游泳为宜。另外,不宜在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游泳。游泳时要注意天气变化,禁止在暴风雨时游泳。进行冬泳应从夏天开始锻炼,坚持到冬天。
三、游泳安全常识
由于水中的温度低于人体的体温,人体在入水后热量迅速散发,容易发生肌肉痉挛。因此游泳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协调性,以保证身体更好、更快地适应游泳活动的需要。
下水游泳前首先要了解游泳水域的水深。初学者误入深水区易发生生命危险;练习游泳时不要盲目潜泳和跳水,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初学游泳者在水中练习时间不宜太长,一般30~40分钟上岸休息一会儿,再下水。总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四、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一)溺水的救治
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尽快报警并大声呼救,争取多人集体救助。救助者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采取救助措施。
(1)救助者可利用竹竿、救生圈、救生板、绳索等进行救助。
(2)在没有救助器材或救助器材无法有效救助溺水者时,应采用下水对溺水者抢救的方法。下水救助时应根据溺水者距岸边的距离、水情、溺水者神态,及时采取接近、托运措施,如图13-26所示。
图13-26 无救助器材救治
(3)岸上救治,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尽快进行急救处理。轻度溺水者,先清除口中杂草和呕吐物等,使呼吸畅通,接着对溺水者进行排水。对已经昏迷、呼吸很弱或刚停止呼吸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清除溺水者口中的污物,保持气道通畅。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鼻子,吸足气,口对口慢慢持续吹气,同时放开捏着的鼻子,每分钟约做30次左右,如图13-27所示。
图13-27 人口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两手叠放,十指相扣下压。下压要用力均匀,按压速度每分钟60~80次,如图13-28所示。
图13-28 心脏按压
为了争取时间,岸上急救应抓住主要环节进行处理,可以同时用几个方法进行抢救。
(二)肌肉痉挛、呛水的处置
练习游泳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呛水,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处置知识,进行自我保护,防止发生意外。
1.手指痉挛
将手握成拳头,然后再用力张开,这样迅速变替做几次,直到解脱,如图13-29所示。
图13-29 手指痉挛
2.手掌痉挛
用手掌将痉挛的手掌用力向下压,直到抽筋现象消除为止,如图13-30所示。
图13-30 手掌痉挛
3.上臂痉挛
握拳并尽量屈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进行,如图13-31所示。
图13-31 上臂痉挛
4.小腿或脚趾痉挛
先深吸一口气,仰浮在水中,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痉挛腿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手掌压在抽筋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使痉挛现象消除,如图13-32所示。
图13-32 消除小腿痉挛
5.呛水
呛水是水从鼻腔或口腔吸入呼吸道,是游泳时在水中吸气而引发的。要防止呛水,主要多练习水中呼吸动作。一旦发生呛水要保持镇静,游泳动作不要乱,先憋气游,使头部完全露出水面再调整呼吸。这样呛水感觉就会缓解、消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