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德育课程

学科德育课程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德育课程是学校专门设置的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以学科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课表的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在学校整个德育体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在我国,对于中学的德育课程体系,通常一概称为“政治课”,这是不准确的。

第一节 学科德育课程

学科德育课程是学校专门设置的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以学科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课表的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在学校整个德育体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在现行的各门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性质的重要课程。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及其设置

研究任何一门课程,应首先了解它的学科性质、功能和基本任务,明确其学科定位,这是研究课程的逻辑起点。同样,研究思想品德课程,也要首先从了解它的性质、功能及任务入手,把握其学科定位。

(一)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定位

在我国,对于中学的德育课程体系,通常一概称为“政治课”,这是不准确的。1985年以前称为“政治课”;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更名为“思想政治课”;1996年教育部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对课程名称作出了新的规定:初中称为“思想品德课”,高中称为“思想政治课”。

1.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来看,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诚然,思想品德课是由若干门课程组成的,这些课程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内容虽然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其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社会或社会阶层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员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一切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总是坚持以自己的意志去教育人、培养人。这种从思想政治品德上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并非现代社会才有,而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只不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称谓不同而已;同样,也并非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各国都愈来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学校开设系统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渠道的。而思想品德课正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1)思想品德课是政治教育课。思想品德课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必修课。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的灵魂,是一门事关学生的政治方向性的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是政治教育,它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学校的根本标志。

(2)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教育课。思想品德课是一种专门的思想教育课,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当然属于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文化知识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名词概念和几个基本原理,而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的地方。

(3)思想品德课是品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它是对中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它又是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更为基础的方面。一个道德品质有缺陷的人是不能接受进步的优秀的政治思想,并进而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被称为德育。

(4)思想品德课是文化知识教育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教育意义。只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透彻讲解,才能使学生了解、认识、认同、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锻造出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认识和改造自我的能力。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坚持灌输”与“讲求实效”的关系。

2.思想品德课的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效能和作用。思想品德课也具有其自身的效能和作用。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可以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表述:

(1)思想品德课的引导功能。思想品德课的引导功能,是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目标引导、价值引导和行为引导。目标引导是指思想品德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向教师预设的目标进行引导,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引导,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把教育内容向有用性和有意义性的方向引导。教育内容被引导到有用性和有意义性的方向,其教育的价值意义才大,否则便没有价值意义。思想品德课的行为引导,是指通过教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倾向性的导向,使其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即到达真、善、美。

(2)思想品德课的定向功能。任何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其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它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的制约,并被该社会的思想意识所规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因而它对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便具有极为重要的定性功能。

(3)思想品德课的启迪功能。思想品德课的启迪功能是针对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而言的。个性,是指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包括人的动机、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则主要包括人的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两者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培育和发展中学生的个性,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功能。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个性塑造起着积极的启发作用、合理建构的作用以及正确的疏导作用。

3.思想品德课的任务

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方针以及教育方针,根据现阶段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也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的,不能随意规定或变更。

在我国,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初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高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设置、建设和发展

1.建国后(1949—1978年)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设置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旧学校,并立即进行了对旧教育制度和旧课程的改造。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根本上改革旧学校课程,废除国民党开设的《公民》、《党义》、《中国之命运》等政治课,会议提出要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进行反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奴化教育,以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后,全国各地中学先后开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青年修养》、《革命故事》、《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常识》、《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1951年6月,中央教育部发出《关于改革中学政治课名称、教学时数及教材的通知》,对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作出了统一要求,规定初中三年级开设《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同纲领》,三门课的教学时数均为每周2课时,同时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增设《时事政治》,每周1课时。此次规定明确了中学政治课的课时,政治课作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1953年,中学政治课开设了以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内容的《政治常识》和《经济建设》课程,1954年又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课程。但从1954年起,由于受到苏联做法和国内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中学政治课逐年减少。到1956年8月,除高中三年级每周开设1节《宪法课》外,其他各年级政治课均停开。

1957年2月,毛泽东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取消中学政治课的错误提出了批评,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3月,毛泽东在同7个省市教育厅长座谈中小学教育问题时又明确提出中学应当有政治课。

1957年8月1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规定中学各年级均开设政治课,初中一、二年级开设《青少年修养》,初中三年级开设《政治常识》,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社会科学常识》,高中三年级开设《社会主义建设》。《通知》第一次明确了课程总称为“政治课”,还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要点。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一切学校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拒绝在学校开设政治课,不论用什么借口,都是错误的”。

1959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中学政治课的任务、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编写教材的原则、教学注意事项、成绩考核和操行评定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建国后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学历史上第一个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学政治课通用的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的规定和要求,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底,全国中学政治课初中一年级开设《政治常识》和《道德品质教育》,初中二、三年级开设《社会发展史》,高中各年级根据形势任务要求选读党的文献和经典著作,如《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列宁主义万岁》、《实践论》等。

196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改进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的意见》,指出中学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并发出了《关于1961—1962学年度中等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用书的通知》,规定了初中一年级试用《道德品质教育》,初中二、三年级试用《社会发展简史》,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试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高中二、三年级试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63年7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对中学政治课方案进一步完善,规定中学政治课按照年级分别设置《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和建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课程,并规定时事政策教育放在政治课时间内进行。

1964年,中央批发了《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设置,初中一年级改设《做革命接班人》,高中三年级增设《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其余年级按照原规定设课,并首次在全国使用统编教材。统编教材使用到1966年“文革”开始为止。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政治课基本停开。1972年开始恢复政治课,但内容不稳定,主要是服从政治运动的需要,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的内容有“毛主席语录”、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政治文件、报刊文选等,有时根据需要进行政治运动和大批判活动。“文革”时期的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被打乱,突出强调政治性,带有非常明显的政治实用主义倾向,违背了中学生成长和基础教育的规律。

2.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和发展

“文革”结束后,教育部开始着手研究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并组织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1978年初,教育部拟定了第二个全国性政治课教学大纲,规定初中一、二年级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中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1978年秋,全国中学使用统编教材,中学政治课得到初步恢复。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全面分析了当时青少年的思想状况,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1980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意见〉的通知》,规定了中学政治课是中学教学计划中主要课程之一,必须加强和改进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1981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学各门政治课的教学大纲。从1982年秋季开始,初中政治课开设《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全国统一使用修订过的教材。这次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修订注重强调“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要求完整、准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但过分强调了课程和教材的理论性、体系性,存在比较明显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必须认真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已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这个通知是我国中学政治课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国家教委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大纲》,规定:初中一年级开设《公民》、二年级开设《社会发展简史》、三年级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一年级开设《科学人生观》、二年级开设《经济常识》、三年级开设《政治常识》,初高中毕业生均安排毕业前的思想教育,法律常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次改革方案实行了6年,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方法得到改进,促进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建设。

1992年3月,国家教委在总结《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大纲》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规定全日制中学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思想政治”课,以利于通盘考虑教学内容。这次大纲比较强调课程的整体设计,强调教材的可持续性和基本事实的引入。

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思想政治课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1995年4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组建课程标准编订小组,同年12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把制定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作为落实中共中央《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措施。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继颁发。这次改革总结了历次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首次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力图突破学科界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和创新,为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探索了成功经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和政府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政治要求始终摆在突出的位置。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培养合格和优秀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中学学科课程系统中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替代不了的,党和国家一直重视中学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和建设,重视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每个时期对政治上的目标和要求都是具体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实践活动的变化,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相应调整是必然需要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社会的互动发展中实现的,其本身必然要经历一个探索、改革、优化的过程。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社会、知识和学生是三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和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综合要求,以促进和达到中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处理好社会、知识和学生的关系,以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可能作为出发点,以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等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落脚点,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知识加以精选,组织成为一个要素齐全、纵横关系协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克服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断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注重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经验,从而使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具有科学性。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一般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既受一般教学的规律以及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所制约,又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和一般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中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对正确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品德培养和知识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学论原理告诉我们,教学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存在必然的联系。任何学科在进行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同时,都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的培养寓于知识教育之中。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紧密结合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紧密结合,既是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所决定的,也是由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知识教学,认真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社会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逐步树立起革命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培养学生的“知”作为养成思想品德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要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在知识教学中,通过知识力量的激发和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让学生具有为真理、为革命和建设而献身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还要启发引导学生将“知”、“情”转化为“行”,积极参加对他人对社会对革命和建设有益的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培养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以锻炼学生的“意”。这样,在知、情、意、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二)认识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为了实现教学任务,任何学科在教学中都必须正确处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把认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又一特点。这个特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中。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这一特点,要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指导和帮助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养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思想品德。要防止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不良思想作风。

(三)教学任务的长期性和多样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也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教育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学只是这个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思想水平和主观努力不同,在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学习知识、养成思想品德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长期地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也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长期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学任务的长期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耐心地反复地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知识、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教育影响的广泛性和社会性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当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决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有校内的和校外的,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各种因素之间又往往相互交叉和相互制约。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教育影响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更加明显。

面对教育影响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能动作用,正确对待和利用教育影响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正面教育,要切实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学,实行开放式、启发式和多渠道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校教育可控性和选择的优势,创造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已经或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有关事实和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并通过讲授、讨论、参观、调查访问、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觉悟。

三、学科德育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现实学校中开设学科德育课程有一定的历史,也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成效,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里以思想品德课为例来说明这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践中改革的对策。

(一)思想品德课学科德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就目前而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在德育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其概括为“四重四轻”、“三个不适应”和“四个不能”。

1.“四重四轻”

首先,重智育轻德育。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智育是“硬指标”,而德育是“软任务”,所以把德育看作是可抓可不抓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没有完整系统的德育工作计划,没有按部就班地坚持做深入细致连贯的德育工作。据中国法院网的一组数据,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初始年龄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提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9年的1.3%上升到2000年的1.9%,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已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其次,重知识轻能力。一些学校和思想品德课教师只重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的掌握,并不注意全面完成德育的任务,不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忽视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来进行教育。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一中学生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太太,他开始表现不错,立即送老太太进医院,并表示愿支付医药费。经交通警察处理,裁定赔偿经费后,老太太的丈夫逼学生再增赔一倍的赔偿费。该学生的父母是盲人,经济拮据,他被逼后想不通,用酒把自己灌醉,之后产生了“杀死老头”的想法,借着酒胆,他冲到老头家用榔头砸死了老头。专家分析:上述案例纯属突发事件,该男生平时并无劣迹,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在偶发事件中,往往意气用事,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容易想不通而走极端。这一案例暴露出学校教育的片面性,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部分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并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考分很高,心理素质却不合格,挫折耐受力、自制力等都很缺乏,部分学生因学习不好受到老师忽视,造成自卑、焦虑的心理。第三,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在一些老师的认知领域,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知识,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才能提高学校和老师本人的社会声誉以及经济收益。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搞社会实践纯粹是浪费时间。第四,重整体规范轻个体体验。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整体性的社会制度、国家方针政策和普遍性的伦理道德,而对学生个体独特的生命经历、感受、体验较为忽视,这种教育过程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对学生自主个性的教育。

2.“三个不适应”

首先,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德育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它的任务是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要完成这个转化必须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施教,这样,他们才能够接受教育。如果脱离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施教,他们就不欢迎,不接受,以致影响教育效果。其次,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很大,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不仅会引起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的变化,还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变化。但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脱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要,只是死板地谈一些陈旧的、脱离社会现实的东西,而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却得不到回答,因而不受学生欢迎。这种教育不仅无效,还容易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厌烦,以致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第三,不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而轻视德育、轻视社会实践,不仅影响学生品德的提高和发展,也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也就会严重地影响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

3.“四个不能”

首先,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着成人化倾向。思想品德课在德育内容上,脱离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将一些社会道德意识不经过教育方法的加工,直接灌输给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在德育方法上,简单生硬,讲抽象的道理多,用实例启发感染少,特别是缺乏德育实践活动,难以让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这样的德育工作,极容易使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言行脱节的坏习惯。其次,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创新不足,不能够根据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主动地结合自己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特点,转变观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学生观上,总认为学生是孩子,不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德育工作,不相信学生的力量;表现在德育内容上,传统思想和过时的观点多,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少。第三,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注重课堂内的道德教育,却忽视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强大教育力量,不重视与家庭和社会德育力量的配合,没有形成德育合力。这不仅削弱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而且课堂内的德育成效还会被家庭或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所抵消,大大影响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以下是一位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和家长的对话片段:教师:“孩子在学校里表现还是不错的,能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就是有些时候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有点淘气。孩子毕竟还小,需要大人去督促,多关心,多帮助他。”家长:“哎呀,老师,你不知道,我们是经常跟他讲的。问他作业写好了没有,他总说写好了。我们文化程度不高,他写的我们也看不懂。再说我和他爸爸真的是很忙,没有时间管,管不过来的。希望老师在学校里多管管这个孩子,谢谢老师了。这个孩子是很顽皮的,我们一直骂他的。上次他爸爸知道他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回来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这个孩子要打,不打不行。说他几句,骂他几句,他耳朵里进都不进去,管不过来的。谢谢老师,你们要多管管他。”很显然,对话中的这位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上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一方面片面地认为家长只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里,接下来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另一方面,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是简单和粗暴的。主要是以说教为主,在说教的办法行不通的情况下,就采用暴力手段。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会给他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孩子会从这样的父母身上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事实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功能。第四,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有没有良好的行为,是衡量学生某一良好品德是否形成的主要标志。目前有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注重课堂内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够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将会使学生知与行的发展不平衡,从而使两者之间产生相互制约,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强化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对策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工作。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各学科的教学进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在各科教学之中实施德育,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优势和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以德育教育为根本任务的学科,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是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门学科课程的德育作用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弄清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教学主导力量的教师,首先要切实弄清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学生的必修课程。然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些针对性、代表性强的鲜活事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不识字的人只是文盲,不懂科学的人只是科盲,而不学习思想品德课,不从小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则可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废品和危险品。再次,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场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消费者权益”部分的教学,就应该精心设计授课方案,确定以“消费者有哪些权益、权益受损后如何追偿、根据什么追偿”三大块为本课主体内容,以商场购物和到消协投诉为活动方式,以虚拟商场和消协为活动场景,组织学生开展情景体验。这样,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体验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重要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实例教学。教师要多给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着力澄清他们在思想上对一些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模糊认识,特别要注意不回避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在讲授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党内腐败问题时,教育者对改革开放中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只发牢骚了事,而应客观、公正、辩证地加以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多角度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内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但毕竟是少数,党的主流是好的,而且党正在以坚定的决心和强有力的举措严厉打击、惩治各种腐败分子,同时积极建立健全有效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从而使学生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充满信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廉洁奉公的必要性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比如,讲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很多学生就表示怀疑,资本主义在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较快,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经济上存在一些困难,两种制度到底哪种更优越?苏联搞社会主义七十多年,到最后还是转向资本主义,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呢?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不能回避,而应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事实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特别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从提出到实施,顺利地实现了港澳回归。港澳回归至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繁荣稳定。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做到与时俱进,运用好联系时政的方法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课程。教师教学必须联系时政来进行,这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讲“中国共产党性质”时,就可密切联系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来展开。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使9亿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 250亿元,到国务院推出与医疗、住房、低保三大民生问题相关的一系列密集举措,再到“十七大”对民生政治的执政方向与理念,让人们看到一幅崭新的理想政治图景。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主动进行了执政理念和方式的调整。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无不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这一切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中学生的德育发展,思想品德课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学方式总有自己的局限,这种局限将不同程度地制约甚至影响学生思想品性的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必须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与学校其他课程紧密配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可结合学生《守则》和《规范》的教育,开展《守则》和《规范》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又如,针对学校里少数学生比阔气、比享乐、讲吃穿,认为“艰苦朴素已经过时”和打电子游戏机等现象,也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可联系政治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开展诸如“电子游戏机的危害”、“如何珍惜父母艰苦奋斗而来的成果”等大讨论,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