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一般人际关系的目的指向交往双方各自的利益需要,而师生关系的目的指向超越交往双方主体自身,是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达成的相互交往关系。一般人际关系是个人行为,关系的规则常常是双方约定的,而师生关系是制度行为,关系的规则是制度决定的普遍性要求。

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述

既然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师生关系?它有哪些类型?它的德育的意义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本节就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因此,要理解师生关系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要理解人际关系,首先要理解关系的含义。“关”,在《说文解字》中作“以木横持门户也”解。意指原本开着的两扇门被合起来加上闩。“系”有“拴”和“结”之意。由此看来,关系最先是针对事物而言的,是指两个事物的联结与结合,重点表达的是两个在空间位置上的结交,这里的两个物体单指物体。后来其含义经过扩展,也用来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由此看来,谈到关系,都必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就是说谈到关系,会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或物与物的关系。不仅如此,结交的对象也从单数走向了复数。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因此,从物理层面来看,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个体与个体人际关系、个体与群体人际关系和群体与群体人际关系。然而,人际关系毕竟不只是简单的物质对接,在社会实践和群体生活中,无论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在结交过程中产生相互之间的认知,进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倾向和行为的变化,所以,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时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比如通过相互的交往产生的相互欣赏、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相互厌恶和互相排拒的关系。这说明人际关系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不仅如此,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比如,初次见面,由于不喜欢某人的外表或着装,可能有排拒感,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也可能更加看重这个人的内涵,排拒感就会渐次消解。

(二)人际关系的成分

在人际关系中,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认知成分是通过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注意和记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而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具有等同性的特点,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就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否则,如果由于某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彼此产生错觉、偏见或误解,就难以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认知成分在人际关系中是首要的基本心理成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就不会形成人际关系,它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成分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联系的纽带,是评价和判断人际关系的主要指标。它包括情绪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否有冲突、情绪的敏感性和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成功感的评价态度等。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近,双方都会感到心情舒畅、情投意合、感情融洽,易于达到和谐;相反,就会情绪对立、关系紧张。热情、喜悦、爱护等情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而冷漠、憎恨、仇视、埋怨、厌烦,则有损于关系的融洽。因而,情感基础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行为成分主要包括各种活动、行动的结果,举止表情、手势及言语,它是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人与人在结交时,通过认知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会表现在他的行为之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则体现在活动中的配合,表现为劳动、学习、工作等具体活动中的相互支持与协作。反之则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懈怠或抗拒等。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把人际交往关系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人际关系类型研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也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各种关系,以便更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1.根据交往对象人数的多少划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两个朋友关系、两个同事关系、一个医生与一个病人关系等;(2)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个人与家庭、学生与班级、工人与班组的关系等;(3)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如个人与公司、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2.根据交往对象关系维持时间长短划分

(1)长期关系,如亲缘关系、师生关系等;(2)临时关系,如营业员与顾客、司售员与乘客关系等。

3.根据交往双方实现目标的意愿划分

(1)志同道合型。交往双方目标完全一致,以相互宽容、忍让、帮助、给予为特征;遇事为他人着想,考虑问题全面细致;具有团结、协作、支援、友谊的关系。(2)友好共事型。交往双方目标基本一致,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为疏远他人,得过且过,与世无争的特征;双方关系不冷不热,相安无事;遇事只为自己打算,总想胜过或压倒对方;群体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和对抗。(3)貌合神离型。交往双方目标不一致,在交往时敌对、封锁、相互利用;群体人际关系较冷淡,貌合神离。

(四)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它与一般人际关系又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表现在交往对象的特殊身份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另一方面,交往对象所处的社会情景背景不同,表现为交往双方处于教育活动领域。所以,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与一般人际关系相比,师生关系是一种长期的社会性关系,其特殊性体现在:(孙其华,2005)一是目的指向不同。一般人际关系的目的指向交往双方各自的利益需要,而师生关系的目的指向超越交往双方主体自身,是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达成的相互交往关系。二是关系形成的机制不同。一般人际关系是双方主动选择、自愿确认的关系,而师生关系是“外定”的,关系的建立不取决于双方的自愿或兴趣。三是关系的性质不同。一般人际关系是个人行为,关系的规则常常是双方约定的,而师生关系是制度行为,关系的规则是制度决定的普遍性要求。

学术研究

师生关系内涵的界定

师生关系含义较广,研究者出于各自不同的立足点,对其本质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一般有两种理解趋向。第一种趋向是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某一种单纯的关系,或者强调师生关系某一方面的性质。如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周新林认为“师生角色关系的本质内涵是学习——促进关系”。孙喜亭教授也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关系,“教学中师生发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陈复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情绪影响交流关系”。何素萍则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它体现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或心理关系”。如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者则强调师生人际交往关系。吕涛认为“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参与教与学的人必然有一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也有研究者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认为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的人际交流的一部分,也就是从属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一种‘生活关系’”(金生闵,1994)。肖川独辟蹊径,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来解释师生关系,他认为,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所组成的文化生态圈,教师是班级中的社群领袖,师生之间关系是公共领域中平等、理解、双向的人际关系。第二种趋向是多角度、多层次来解释师生关系的多重属性。如陈桂生教授认为,“师生关系有三重性质:教育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的人际关系”。李瑾瑜也认为,不应把师生关系仅仅定位在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上,而应将其看成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并指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进而提出其师生关系体系: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姜智认为,“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为核心,以师生人际心理沟通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手段,以超越代际的朋友似的尊师爱生的伦理关系为外在标志的有机关系体系”。王辉则把师生关系分为教育关系和法律关系,着重分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法律意义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进一步将两者的关系分为对等的和不对等的法律关系两种。

(刘静,2003)

二、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发展

自教育学诞生以来,西方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是19世纪后期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主张的教师中心型师生关系;随着20世纪前期现代教育派的出现,以杜威为代表提出了学生中心型师生关系;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师生关系研究打破或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二元思维,开始从新的视角考察师生关系;在20中后期,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师生关系的观点。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加以重视,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期间,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型师生关系。这里按照这个历史顺序就这几种观点作简要介绍。

(一)教师中心型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论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师操纵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教育活动由教师主导,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中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从属的地位。这种师生关系论早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尊师重道”和“师道尊严”。同时,由于我国古代强调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由此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里,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就是这种观点典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对于教师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译组,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1976)

(二)学生中心型师生关系

学生中心型师生关系是在批判教师中心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活动中的“帮助者”,教师处于学生学习的从属地位。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是这种师生关系论的典型代表。他批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的单纯灌输作用,主张在整个学校生活与教育教学中学生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协助者。他的“做中学”思想就是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充当帮助者的角色,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各类活动,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与教育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是中心、是起点、是目的”。(杜威,1990)他认为,教师要通过创设道德情境,用暗示、启发等方式,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应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三)人本主义型师生关系

受人本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师生关系研究具有了新的视野。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点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由此,在师生关系中,他们倡导教师与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被认识或改造或加工”的对象而存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平等关系,教育中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性,要看到学生自身也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教育要体现民主精神,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教育中要体现爱。这种师生关系理论的典型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型师生关系

针对师生关系中“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各执一端的极端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先后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型师生关系的观点。(易朝晖,郑中兵,2004)这种观点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顾明远教授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观;二是王策三教授提出的“师生互为主客体”师生关系观。前者主张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和知识的“先知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其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两者不可偏废。后者则从动态角度来看待师生关系,提出师生互为主客体。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学生既是教师改造的客体,同时又是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双方都是主客体的统一。这两种师生关系观都力图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出追求平衡的价值取向。虽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互动”型的“双主体”师生关系观。

三、师生关系的类型

以上关于师生关系研究中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其实也是对师生关系类型的划分,也就是说,在德育学发展历史中,研究者所认为的应然的师生关系。但如果从教育的实践来看,师生关系又表现为不同的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类型划分,这种划分只是看待问题的视角的不同,实际上它们之间又有重合的地方。

(一)依据管理方式

依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管理方式,师生关系可以分为如下类型:一是专制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工作责任心强,但不讲求方式方法,不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作风专制,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被动甚至消极。师生交往一般缺乏情感因素,难以形成互尊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甚至会因教师的专断粗暴、简单随意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憎恶和对抗,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二是放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其自然,不加指导和控制;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鄙视、议论。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混乱,教育效果差。三是民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育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善于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型师生关系,导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二)依据现实状况

依据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师生关系可以分为如下类型:一是紧张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中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种师生关系往往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他们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控制,把学生看成是改造的对象,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主要采取强制手段,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采取拒绝和不合作的态度,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育气氛沉闷压抑,教育效果差。二是冷漠型的师生关系。如果说紧张型的师生关系有明显的外在行为冲突表现,那么,这种师生关系要显得“温和”一些。这种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师生关系从表面看似乎是风平浪静的,但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冷不热,教师只管教,不问学,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也是放任自流。学生则对教师“敬”而远之,不亲热,但似乎也没有什么怨恨。学生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好的自然好,差的仍然差。三是庸俗型的师生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教师过分迁就学生,该严不严,该管不管,甚至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学生对教师则恣意奉迎,刻意讨好。这样的关系有可能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变为庸俗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在短期内似乎亲密和谐,但时间一长,则教师威信扫地,令不行、禁不止,教育气氛如一团散沙。四是和谐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热情、尊重、信任、爱戴,学生对教师敬重、热爱和信赖。教育气氛活泼民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