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爱民思想之爱
爱国与爱民是密不可分的。有民方有国,爱国必爱民。“爱民”之说,古已有之。《晏子春秋》有言:“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孔子家语》说道:“古之为政,爱民为大”;《贾谊新书》亦言:“民者,弗爱则弗附”。孟子说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更是旗帜鲜明,也不怕得罪君主把民作为大写的“人”字摆上了国家最高的位置。民是国之本,这就是陈寿所说的“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注:陈寿,字承祚,古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作者。)
陶行知本就出身于贫苦之家庭,有与生俱来的平民思想意识;在困苦的生活中艰难求学的经历,在他思想深处深植了惜贫爱民的根由。与生俱来的平民思想和惜贫爱民的根由,由传统教育而来的“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的爱民观念,再加上在西方接受的人权思想、尊重个性和公民意识,这样一个陶行知,焉能不爱民。这样一个陶行知,焉能不以爱民为行动宗旨。因此,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和德育思想中,爱民与爱国是并行一致的。
对民众,尤其是对劳苦大众,陶行知从来心怀一种深刻而强烈的爱的情结。他曾说:“人民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人民的亲人,是必须亲近,打成一片,并肩作战。”为了他深沉爱着的百姓大众,陶行知视荣华为浮云,视高官如敝屐。他坚决辞掉大学教授之职,毅然放弃每月数百大洋的高薪和城市优裕的生活,走进农村,走进社会最底层,把整个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1924年年底,北京政府教育部聘请他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校长,他婉言谢辞;1928年他的母校金陵大学又欲聘他为校长,他再次婉言谢辞;1927年,冯玉祥将军诚聘他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宗仁邀请他做省教育厅厅长,陶行知仍然婉辞不受;1938年10月间,他赴亚、非、欧、美宣传抗日归来,蒋介石接见了他,宋美龄为他举办了接风宴,对这样的荣光,陶行知淡然视之。宋美龄再三请他留下担任三青团总干事,对这样的高官,陶行知仍是坚辞不受。高官厚禄打动不了陶行知,因为陶行知来自平民,一心想要归于平民,为平民百姓做点好事,办点实事。他说:“我本来是个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为了他所爱的民众,陶行知“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奔流回来的陶行知“不做书生的教育家”,要做平民的“亲人”;不要社会名流的风光,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为中国平民百姓传播知识之光。他说:“不普及人民大众的教育,谈振兴中华那是一句空话。”陶行知认为,振兴中华的要点,在于开启民智,培育民德;对民众之爱的根本,在于不仅使大众能读书认字,还要使大众拥有良好的道德水准。振兴中华之要,对广大民众之爱,创造社会之平等,这就是陶行知大力推行平民教育的初衷。陶行知说:“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教育。一方面我们要打通层层叠叠的横阶级。如贫富、贵贱、老爷小的、太太丫头等等,素来是不通声气的,我们要把他们沟通。又一方面我们要把深沟坚垒的纵阶级打通。纵阶级的最昭著的是三教九流七十行,江南江北、浙东浙西、男男女女等等都是恶魔把他们分得太严。这种此疆彼界也非打通不可。”打通横向阶级,打通纵向阶级,出入天堂地狱,打通痛苦幸福,建立一个平等、科学、民主的新社会,这是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理想境界。
为了他所爱的民众,陶行知在推行平民教育的路上一步步走着。他对现有平民教育情况作了调查,他感到“平民教育这个问题之大,实可令人惊讶”。“中国没有正确统计,暂且以传说之四万万人估计”,“十二岁以上之粗识字义的人数只有八千万人,再除开二十岁以下的小孩子约计一万万二千万人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其余之二万万人都是我们的平民教育应当为他们负责的。”他说:“这二万万人有一人不会读书看报,就是我们有一份责任未尽。”这是陶行知对推行平民教育必要性的阐述。平民教育的好处在哪里呢?为了更多人参与到平民教育中来,陶行知细细解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我们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会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所以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至于顺带学些写信、记账的法子,于个人很有莫大的便利,自然是不消说了。”为平民教育的推行,陶行知编写了教材《千字课》,在这个为普及文字而编写的课本中,陶行知也注重了德育思想的贯通,课本内容具备四个特点,用陶行知的话来说:(1)是自主的精神;(2)是互助的精神;(3)是涵养的精神;(5)是改进的精神。《千字课》不仅注重德育思想的传播,同时具有科学性,注意有计划地进行教育,避免贪多嚼不烂,“全书九十六课,用九十六天,每天一个钟点就可以教完”。还具有趣味性,避免学习的枯燥,“我们的方针是要求其易懂而有趣味,使他们读了第一课就想读第二课,用他们自然的兴味来维持他们的恒心和努力。现在仍旧照这个方针在这里修改,总希望愈改愈适用。”对于平民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说:“我们的希望是: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如照现在国人对于此事的合作和热度观察,十年之内当有相当的成效。但我们不能以普及四个月一千字的教育为满足,我们应当随国民经济能力之改进,将他们所应受之教育继长增高到能养成健全的人格时,才能安心。这是我们共同的希望,也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为了他深爱的民众,陶行知带着自己编写的《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跑遍半个中国,市井街巷,山沟乡村,连草原上的蒙古包里都有他的身影;贩夫走卒,渔夫士兵,厨子僧人都是他教识字课的对象。他去监狱教囚犯识字,在街头为流浪儿上识字课,他甚至在教育总长蒋梦鳞家里,给帮佣老妈子们和车夫办了平民读书处。这些盼着识字的人,却大部分连买这本小书的钱都没有,陶行知就送给他们,条件是要答应教会身边的人,都认识书里的字。他在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说道:“我这一个多月来随便什么地方都去传平民教育。四天前,我到南昌监狱里去对四百个犯人演讲,我说人间也有天堂地狱。若存好的念头,心中愉快,那时就在天堂;若存坏的念头,心里难过,那时就在地狱。我说到这里,忽然得到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天堂地狱也得要把他们打通。”这也是他的一个理念,“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而且,他对平民教育的未来非常乐观,他说:“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不久要降临了。”
为了他深爱的民众,陶行知的目光关注到广阔的乡村和广大的农民。乡村从来是中国最落后的地方,最缺乏教育的地方,文盲最多的地方。同时,乡村又是土地最广阔的地方,人口最多的地方。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时也有乡村教育,但那是什么样的乡村教育呢?陶行知曾痛心地说道:“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这样的乡村教育自然是要不得的,是没出路的,陶行知大声疾呼:“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
生路在哪里?陶行知指出:“就是教育与农业携手”,“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陶行知指出乡村教育对于乡村发展与农民生活的重要性:“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他认为乡村教育的使命在于:“(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遂民生而保民族。”他为人们勾画出乡村教育的理想蓝图,是要通过乡村教育的推行,调查村庄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村庄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村庄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村庄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村庄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村庄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的村庄;提倡村庄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村庄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村庄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可以看出,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涉及生产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不仅以教化为主,还以德育为重。
陶行知立志要将教育种子遍洒广大乡村,立志要将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传进广大农民心中。他说:“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不同之点,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达到个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他认为改造乡村是改造社会的一部分,“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底的改造社会。”乡村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彻底告别那种“为教育而教育,与社会需要完全脱节”的路子,实施“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该怎么做?对于人们的疑惑,陶行知回答:“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它其实要叫学生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上去运用环境的活势力,以培植他自己的活本领。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它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它要教农民自立、自治、自卫。它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同时,陶行知看到,乡村教育要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必须要联合其他力量,他说:“教育更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教育与银行充分联络,就可推翻重利;教育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就可破除迷信;教育与卫生机关充分联络,就可预防疾病;教育与道路工程机关充分联络,就可改良路政。”对于乡村教育,陶行知充满信心,他豪迈地说:“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热情地号召:“我们以至诚之意,欢迎全国同胞一齐出来,加入这个运动,赞助它发展,督促它进行,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陶行知于1928年创办的晓庄师范是他推行乡村教育的成功典范。晓庄师范是独一无二的,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它是“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因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怎样才算是活的乡村教师?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这所“活的乡村师范”经费来自民间捐赠,校舍由师生自己参与建筑,陶行知为学校各个功能性校舍的命名颇为新颖,如犁宫(大礼堂)、书呆子莫来馆(图书馆)等,从这些名称中可以看出他乡村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想轨迹。教学内容则包括师生共同开荒种地、烧饭、盖草房、说书、演戏、办民校等等,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开创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陶行知一以贯之的道德教育很好地融入了乡村教育之中。这所新的活的学校当时一度声名大震,许多文化名流前往任教,许多达官贵人前往参观,冯玉祥、吴稚晖,甚至蒋介石、宋美龄等也曾慕名前往考察。1929年下半年,实验主义教育理论的发源地、哥伦比亚大学的克伯屈教授也参观了晓庄,晓庄的一切令他非常感慨,克伯屈对晓庄模式大加褒扬,认为陶行知的实践已经超越了他们共同的老师杜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