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灵仙子使用空间法术

辛灵仙子使用空间法术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似乎有将心灵的空间压缩的趋势,这是由若干年来文化的越来越贫瘠与教育的越来越功利性造成的。心灵空间的建设意义是明确的,只是到了功利文化时被忽视、被挤压了,人们似乎更不注意了。人们心灵的空间就逐步萎缩,这种萎缩带来精神、道德的迷失,带来审美价值观的紊乱,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心灵的空间

人的生存,依赖于本能以及对世界的观念,“人类对世界之观念,均是人类以自身的感官去认知、把握的结果,人类对事实之认识,实际上是从一定的前理解和前结构来解释世间万物的”。(1)这种前结构、前理解是通过文化和教育丰富着人的生存智慧,影响着人生。这种认识、观念、态度逐渐形成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渗透、弥漫于人生的各个细节,并对人的生存的过程进行着自我调节,于是,人的生存是否如愿,很重要的在于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人,生存在现实空间却思维在心灵的空间,并不断地丰富、修复两个空间。但是,承认了时间没有起点,就决定了世界的复杂,决定了人的认知、观念的复杂,正所谓:“人怎样提问,自然就怎么回答。”似乎就避免不了环境对人的欺骗性,所以心灵的空间建设是长期的。

人的生存,总是在现实空间和心灵的空间通过时间的隧道穿行,现实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应该具有同等的意义,心灵的空间更多意味着思想、思维、文化,心灵空间的建设也更多依赖于文化和教育。

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似乎有将心灵的空间压缩的趋势,这是由若干年来文化的越来越贫瘠与教育的越来越功利性造成的。文化的贫瘠造成审美价值观的紊乱。而教育的功利更多地造成注重情商和智商的训练,人们对情商与智商的理解似乎也越来越狭义,那就是为了获取竞争的优势,提升竞争的技术、优化与环境的和谐的关系。于是,情商与智商越来越不能替代人的生存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作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源地,即精神的空间或心灵的空间,在功利的环境下,却又有慢慢荒芜的趋势,也让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平衡,拥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却是享受着精神上的空白。而面对物质生活上的窘迫,去追求精神上的生活,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不能接受的,不能被社会认可,也就不会存在,因为人们的物质行为总是优于精神上的行为,于是,只会造成心灵空间的继续荒芜。

“畜类因为只有身体可保存,所以他们只是不断地追求营养的物品,至于人类,他们的主要部分既然在乎心灵,他们就应该以探求学问为自己的主要职务,因为学问才是人心的真正营养品”,“至于智慧,则不仅指处理事情的机智,也兼指一个人在立行、卫生、艺术的发现方面所应有的完备知识而言”(2)这样看来,营养的物品和人心的真正营养品对人类来说同等重要,心灵的空间是通过这些真正的营养品构建的,这是文化、精神的凝结。心灵空间的建设意义是明确的,只是到了功利文化时被忽视、被挤压了,人们似乎更不注意了。

现实空间的建设更多基于科学的思维、理性的思维、甚至是机械的思维,而心灵空间的建设更多体现的是人性的行为、时间的行为,以及情感的特征等人文特征的思维,这是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所不能取代的,也是人文科学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一直以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总是被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们说,这是一种偏见。

《笛卡尔思辨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从孩提时代就接受人文教育,因为有人劝告我,凡对人生有益的一切事,都要有明白切实的认识。”这就是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大思想家所采取的态度。可若干年来,鉴于特殊的环境,一直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在硬科学和软文化之间没有找到调和点,表现在文化上就是软文化环境的节节败退,社会似乎不再尊重那些真正的心灵营养品,而是追求快餐、近利,一时取悦。然而,我们应该清楚没有对人文科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人文科学也就创造不出真正的人的心灵需要的营养品。人们心灵的空间就逐步萎缩,这种萎缩带来精神、道德的迷失,带来审美价值观的紊乱,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心灵空间的狭窄,也使人生更多地陷入物欲以及生存的本能行为的范畴,阻碍着社会文明的提升。可有趣的是,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似乎都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会使得人自从接受教育时开始逐步融入到理性生存的社会洪流中,随着这个体系不断地灌输,社会便维持着一个大稳定的体系,这种文化对于维持整体秩序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弊端是个性逐渐被淹没,心灵空间被物质空间压缩,创新精神也就相对匮乏,更多地陷入为维持物质生活而耗尽大部分精力的态势。

但是,若干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步下降,人们的物欲仍更加的强烈,人们的心灵空间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尤其是孩子,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成为竞争的工具,因此学生便成为了受害者,儿童时期有一些幻想,却没有人理会,因为大人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而是用大人急功近利的思维干预孩子的思维,并且逐步被社会融化,不解的孩子们很不情愿地被大人呵护着。

人心灵的空间需要揉进真正的精神营养,文化的软环境影响着心灵空间的建设,当文化软环境起不到这种作用时,心态失衡就会发生。大人们,在生活富裕时,自然去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可是,环境担负不起引领作用,于是,其方式、内容有深深的时代印记,这也是现实的无奈。

值得同情的是年轻人,他们在心灵空间贫瘠和被压缩下,精神、意志、信心将会迷失,导致年轻人式的焦虑(成年人似乎还不太在乎),良好的个性得不到发扬,有益的爱好不能被转化为生存能力与优势,而是在竞争的环境下,进行并不擅长的同向竞争,自我调节的能力必然较差,更可怕的是长辈们的不理解和一味的怪罪。其实,年轻人很不容易了,继承的是希望、负担的是重任、拥有的是负债、想着的是美好、遇到的可能是失望,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定力、耐心,才能够把路走稳?他们的心灵又有多大的承受空间?所以还是理解他们的好。

社会不能提供给年轻人更多优良的心灵营养品,可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心灵空间的建设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似乎只是以说教式为主的思想教育,缺少有针对性地融入到教育的每个细微之处的人文精神的教育(这话很笼统,但很实际,精神是揉在细微处的灵魂,是从里至外的、丰满在各个层次上的,也是优良文化经过时间妙手打造的结晶,不可能是短期的、“大跃进”式的说教)。因而,我们说没有细微之处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精神。

但同时,我们强调适当教育,因为不适当的教育可能使孩子的心灵港湾一贫如洗,缺少可以创作的素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个性成功的机会,但又都可能被文化所扼杀。

心灵空间的建设需要人对真善美的切身体验,需要对人生的具体问题有深刻切实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思想、认识,而不是把追求真善美的人看成另类。

心灵空间的建设要符合人性思维的特点,在这里不是确定论的一统天下,往往不能用确定论来解释,心灵空间上的行为更具有个性化、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心灵空间上的行为不能完全用理性来解释,心灵空间的行为是人生存行为的基础。

软文化环境也承担着心灵空间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优秀的精神营养品传递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传递人性中的道德真谛,表达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同时跨越体制、跨越时代,那么,我们就接近了自身需要的本质的东西。

当教育也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追求真善美的文化传承,跨越体制、跨越时代的教育意识,教育的思维就会更贴近人的本性,就会有真正的大师,也就会有真正的大家。如果不能做到实质性的跨越,那么,努力的越多可能损失的就越大。

若干年来,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对所学的课程一直有疑问,“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尽管教师解释得都有些不耐烦了,可学生们还是在不厌其烦地问,有一些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表面上也确实是风马牛不相及,学生知道有用,老师也知道有用,但到底有什么用,老师看来是解释不清楚的,也只能像大人敷衍小孩子的一些奇怪的疑问一样。

以前的学校教育,似乎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是了,可现在由于就业的原因,学生们更会提出质疑,仔细想来,这充分反映了年轻人的焦虑。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就业、对前途的忧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课程本身的弊端,当然还有基于各种忧虑状态下的耐心的丧失。

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课程的弊端,对于许多基础课来说,甚至是技能课程,我们无法让学生有实质性的感受和收获,而只是带着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层面上徘徊,重复着更多的机械性的行为。其实,教师自身也没有准确地把握课程的真正内涵,因而,也只能是在理论层面上徘徊,简单地把知识叙述出来而已。至于知识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使用,尤其是那种体验,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了解、掌握和体会。诚然,枯燥的理论总是要经过的,但如果多了,造成整体性的失衡,那就是问题,我们的教育目前恰恰是这种现象,教师只不过会说,知识学到手总是有用的,以此要求学生学习,这就决定了知识孤立、枯燥、无用的一面的充分体现。而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在知识观念上必须有一个深刻的变化,从而带动思维意识层面上的变化,形成对知识、对文化、对人性、对意识的认识上的飞跃,就可能在认识论的范畴上,重新思考知识的联系、教育的作用、学习的方法、教学的方式,就可能把本质上的联系挖掘出来,就会更深刻,而又不枯燥,可这些又都与体制息息相关。

一般的老师都会说,学习,一方面学方法,另一方面学习思维、观念。可后一个概念太大了。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作为基础,即便是观念也会说不清楚,也会是孤立、枯燥的,而目前,似乎更多的是属于这种情况。于是,把学习内容抽掉之后,还能剩下什么样有用的东西,保存到心灵的空间?微积分的思想是确定论的思想,可这样的思想在创立200年后才传入我国,非确定论的思想又有多少人熟悉?如果只是天天作微分、积分,学生不郁闷才怪。而由于竞争的压力带来的功利追求,就只好让大家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机械地往复,所以,学生提出问题确实是自然的。

同样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幼教已经从娘胎中就开始了,让孩子学画、学诗、学琴、学奥数,当这些美好的东西一股脑压进孩子的心灵,就不一定是美好的了。于是,得到更多的是孩子的反抗,原因很简单,尽管是美好的东西,但孩子的幼小心灵还无法理解其内涵,此种情况下的填塞,只能是消化不良。有人认为这是“熏”的过程,肯定有好处,可是当这种外界压力太大,在理解力跟不上的情况下,过多地进行比较专业化的训练,以获取急功近利的效果,就会对个体的训练过度,个体主观自觉行为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只能机械地响应,副作用就会更大,因而,我们说这种方法值得商榷。如果这种方式继续下去,演化结果将到什么程度,我们难以想象。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确实不敢怠慢,各种各样的学校、培训机构似乎都在做这些填鸭式教学的工作,孩子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在他们的心灵空间能够留下的又是什么呢?

美好的东西(从美学意义上讲是一个分形结构,任何细微之处都有其深刻的内涵)既有美的外表又有不同层次的美的内涵,外表是容易感知到的,是正常人的情感可以触及的,也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但要理解不同层次的内涵,那是文化的事情,是融化在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之中,美也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审美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心灵是最纯洁的,更多的是拥有集体主义观念,个性化的、私人情感的东西是不容易存在的,人们的心灵空间是洁白的,但是,审美价值观是离不开个性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个性化的东西,当心灵纯洁到一定程度,审美观、价值观、创造性也会一同消失。

孩子学习美术、音乐自然要接触西方作品,可这些作品背后的深刻文化背景,一般人读不懂,更别说孩子,而教师的文化背景也是有限的,于是,陷入一个怪圈,只会模仿,熟练表面的基本功,内在却无法理解,这样的过程是多么的无趣,效率有多高,用处又有多大呢?

不禁想起,歌唱家范竞马,他在接触到一些深刻的人文思想之后突然感到一种事业上的压力,感叹:“这歌没法唱了,要想继续唱,就必须把这些思想揉进自己的演唱艺术中。”而这对他的歌唱艺术产生本质的影响。如今,我们的许多教育行为摒弃了文化的背景,采用激进式的填塞,即便不是激进,像器乐考级那样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更多的还是机械地应对,将来孩子对这些未必就有很好地理解,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怕的是永远这样,如何能够改善这种状态,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中小学的学习以高考为目标,围绕着高考选择学习内容,这是学校的一种教育行为,学生也必须认可。可是到了大学,就业似乎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就连读研,也是为了间接的就业,所以学校的教育仍然有摒弃文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学生的文化知识实在太少,也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程,尤其是偏重于文化的课程不屑一顾,没有兴趣,因而,就总是会问,他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如果再看一看教师课堂上的讲课,在功利的驱使下,在摒弃了文化背景之后,实践体验基本不存在,只能从理论到理论,可如果理论上能够深入浅出也行,然而,深入,需要了解内容的精髓思想;浅出,又需要对内容有实践体会。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做到这样的教育似乎不可能,一方面,不会有这样的老师;另一方面,即便有,估计也不会这么做。于是,课堂更多的是在同一层次上转圈,反复训练,学生不理解,便不知有何用,这和器乐考级似乎有同样的风格,反复训练,但不理解曲目的真正内涵,只是在技术层面上下工夫,低效率也是必然的。这些都势必限定了上升空间,对学生心灵的启迪又有多少功效?如果不能带来内心的启迪,那么这样的知识和技能总是具有一种外在特点,即对人的创造力的潜质的释放不会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开始以后,人们普遍认可一点,就是开发、保护孩子的个性、兴趣,可是,我们凭什么去开发、凭什么去保护?当教育自娘胎里就已经开始,当一切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就意味着孩子必须进行同质化的竞争。我们可以算一下,从幼儿开始的教育无论是学舞蹈、美术、器乐、英语都似乎建立在比赛的思路下,致使程度、内容加码,脱离了宽松的环境、个性的环境,而一旦进入学校,业余时间基本就没了,整天在理论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尽管喝足了水,也未见水性有多少提高,因为这一切似乎都是在高强度下,来不及转身地被动地接受。于是,就有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始终是高速的运转,接受者近乎于机械般的训练,而这个阶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即便学生有爱好,也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对学习的帮助。

还有一点,就是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这是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以及思维的拓展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是引发人思考、净化心灵、提升素质、实现心灵代谢的潜移默化的有效途径,它和一些快餐化的文化、喜剧文化,包括电视、报纸等文化媒体有实质性的区别,这种习惯应该自幼儿园开始延续下来,可是如今有这种习惯的学生有多少?其实,不仅仅是学生,成人也缺乏这种应该有的习惯,为什么没有了,那是因为被所谓的“正经事”冲击的七零八落,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对于知识分子,就相当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即便是对公共事务),那也将是很严重的。

其实,现代人似乎更关心的是竞争优势的确立,一方面,依靠智商来提高竞争的直接能力;另一方面,依靠情商来和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是过于功利化、单纯化,却把个体自我调节的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的演化把人的心灵空间压缩得越来越窄了。

心灵的空间是人心灵的港湾,是人避风的宁静、温馨之所,是心灵调节、养精蓄锐之所。思考应该是人类积极的行为,它总是决定于一个人的心灵的内涵。

然而,智商和智慧应该是两回事,智慧体现了心灵的内涵,而过度地强调智商,人就接近于机器了。

【注释】

(1)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8。

(2)[法]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