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欣赏
周末晚上,朋友送来两张长影乐团视听音乐会的门票,说句心里话,很愿意去,也很喜欢音乐,但是,如果不是赠票,自己一般是不会掏钱买票听音乐会的。为什么不会,可能因为票价稍贵,可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习惯,或是社会文化氛围、习俗的影响。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文化,对音乐接纳的不够,对音乐所能带来的益处认识不足,社会公众整体审美层次或者对生活中的艺术情趣追逐得不够,而这一点,足以成为那么多人对人生感到厌倦的理由,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更是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
总感觉,音乐可以说是“纯绿色”的艺术,其节奏、韵律行云流水也罢,跌宕起伏也罢,对心灵的消遣、代谢,确实是一种良方。许多时候,我们要静下来,摆脱紧张的工作压力,而音乐似乎能缓解这种压力,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带来心灵的自我调节,带来情趣,带来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带来对整个世界的欣赏、对人生乐趣追求的欲望,这一切都是积极的人生所需要的。而更重要的是音乐带来的情感是没有利害关系的,这就是哲学上对“美”的释义:“美之所以称其为美,关键在于其为所为而为。”而且对任何人都一样,只会有益,而无害。
音乐会的门票一般很贵,理解起来,应该是去听的人少,价码自然就高,如果形成规模效益,那门票价格自然应该会降下来,可那需要社会的接纳,在目前的环境下可能还实现不了。
竞争是生物种群必然的生存行为,而如今,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变得更快,人们的神经得不到松弛,“心”不能够静下来,更得不到呼吸,每时每刻的繁忙,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光,殊不知“忙”等于“心——亡”。而音乐恰好可以让人在欣赏中放松心情、休息、养生,据报道,常听音乐,其律动感能够对身体的一些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人类由于自身的灵性与智商,似乎天生喜欢游戏,当下那么多年轻人迷恋网络游戏,其实,不怪年轻人,因为有那么多成人也迷恋游戏(扑克、麻将、棋类),只不过传统上没有电子游戏罢了。有人说,游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每一步都有一个小的目标在吸引你,目标明确,又可以实现,每一步都让你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兴奋感、刺激感,于是,就形成了对人的更多的诱惑。然而,过度追逐利益、功利显然是不被认同的。有人会反驳道:游戏技能、提高人的思维敏捷度,这是正面的影响。但我们要强调,往往负面的影响比正面的影响大得多,尤其是青年人,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下,甚至会误入歧途。因为游戏简单,易于操作,又见效明显,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自动加入游戏行列中,那为什么不会像奥地利的维也纳人那样迷恋音乐呢?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我们的教育从幼教开始教育就单调,美育基本是空白,近些年来有所改观,但起色并不大。
游戏、竞技出自灵长类动物的本能,形成其社会行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娱乐,但如果审美缺乏,兴趣自然就只能集中在比较容易上手的游戏上,不是说这样不好,但应该是不平衡的。智力游戏发展得不健康,结果就是赌博,会造就出赌徒、狂徒,欣赏、审美、陶冶情操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危害极大,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社会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提升过程,主要是靠审美观的提升来完成的,作为人类高级行为的艺术欣赏是提高人的内涵、社会的和谐的重要力量。
其实,欣赏美也是人类本能的欲望,应该说并不亚于游戏,如果社会的环境、文化、意识形态的引导适当,就会体现出效果。
如今,体育游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游戏,甚至超过了竞技体育的初衷,已经掺杂着各种利益,可能还有许多见不得光的利益,这也是竞技游戏双面效应的必然,这个时间段,来比较一下,看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和听一场高雅音乐会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后者应该并不逊色。
审美观的培养在于社会文化环境、教育体系,传统上,一般的小学、中学甚至是社会上都有不少自己的乐队,如今还有吗?以往即便是农民也有许多民乐手,可如今恐怕是没有了,农村的夜晚,已经不可能听到琴声了。不是说如今不如往昔,只是说,农民不可能再有那种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他们如何影响他们的后代呢?这种缺失如何弥补?
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了飞跃,但不得不承认,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而音乐教育的不足,不仅仅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为社会文化、文明层次的提高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不得不重视。
如今的教育似乎缺少一种魅力——审美观的教育,以此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知识并不是多多益善。综合素质提高后,对知识的阅读能力就会更高,应用能力才会更强,才会具有创造的激情。而如今,似乎还是有知识的人大话知识,却不考虑学生学习时的郁闷,精英教育时代还好,学生毕竟还有毅力学下去,修成一些正果,可大众教育阶段就不同了,尤其是专业培养的定位与学校的层次联系不大的情况下,就更加使这些学生郁闷了,再加上就业的困难,学生就更缺少耐心学下去。
无论如何,音乐欣赏和体验,于情于理都是十分需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