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底蕴
谈到当前的教育现状,人们会自然而然把其与当前社会文化状况联系起来,文化状况代表着社会整体的文明层次,社会文化体系是一个民族人文素质整体水平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时间毕竟还短,应该说,真正良好的文化体系并没有创建起来,况且传统的东方文化,本身就有很浓郁的非理性色彩,而新中国成立后其中的几件事对文化体系的建设影响较大,“大跃进”是明显的非理性的表现,使公众不能尊重科学、理性分析问题,由此带来文化体系的副效应。“破旧立新”,不能说不对,但客观的效果是使得公民在没有较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素养的前提下,行为准则、道德准则变得愈发无拘无束,更谈不上科学、理性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感觉是使年轻一代,在没有较好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变得天不怕、地不怕,剩下来的就是鲁莽了。而“批孔”时期,对年轻人来说,儒学已经比较陌生了,即便这样,还是把传统的一点文化底蕴埋没掉了,这一切,决定了社会文化体系的目前现状。教育现状是这个体系影响的结果,而文化体系的形成是慢过程,潜移默化,修复谈何容易。
传统文化的淡化,又缺少西方科学与哲学的分析方法与观念,从而淡化了主流文化,而边缘文化却竞争主流,甚至是被主流的现象,从而导致文化上的功利。诚然,社会是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但缺少了主流文化,必然导致公众人文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公众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从而必然产生更多的非理性行为,就必然产生浮躁、鲁莽。
竞争在这个社会不可避免,人的生存是第一要务,可以想象,缺少了人文素质的竞争会是什么结果?
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艺术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没有让人们认识到二者的关系是不能割裂,是相互促进的。各自在提高的过程中必然带来对另一种素质的渴求,绝对单方面的培养,往往使人偏废,或者埋没了其发展的潜力。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伊利亚·普里戈金,描述其青年时代的情况:“青年时代沉迷于考古学和哲学,尤其是音乐,我母亲过去常说,我在读书之前就会识谱,上大学后,花在钢琴上的时间比在教室里听课的时间还多。在所有我喜欢的科目中,无论是文明的逐渐出现,与人的自由相联系的道德问题,还是音乐中声响的时间组织,时间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战争威胁的降临,看来以硬科学为职业比较合适。于是,我开始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教育环境?你可以说,这是个案,没有代表性,但是,我们目前这个环境恐怕不会容许他这样个性,家长不会、社会也不会,而这个环境是社会的环境,是文化的环境,是适合个性发展的环境,而目前恐怕许多人对哲学还有偏见。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较多的约束,但问题是更多的是不合理的约束,小学到大学约束就更多,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艺术素质基本开始分道扬镳。我们的少年班也办过好多,效果如何?为什么?
还有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文化价值的认识问题,造成文化意识、环境、条件综合缺失,更有甚者,是这个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教师,也必然具有这种风格,所以说,一切需逐步理顺。
现如今,期盼各个领域的“大家”都理性一些,学者们多做真正的研究,对社会文化、文明进行引领,文化界多出好的作品,减少功利,出版界出好教材、书籍,减少功利行为,教师尊重师德、尊重学生,研究教学、提高素质,学生保持一份天真,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对真理的渴求。
大家共同为我们并不富裕的文化积累财富。
在保持理性的同时,还要焕发出一份激情,才有可能造福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