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变了的发展观和教育观:满足大众参与发展的需求是当代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根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国家发展的“过程问题”。根据早期的理论,发展被定义为“经济增长”,通过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来测量。教育和培训适应了这种发展理论和战略。当时提出的主张就是,将提高教育经费预算作为经济发展的高效投资。这种战略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上述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成就。由于教育的扩大使成千上万处境不利的青年获得了新的机会,大幅度增加了中等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然而恰恰就是因为这些成就及其利益分布的极大不平衡,即富的越来越富,广大贫穷的人越来越穷,使得教育这项重点十分明显的发展事业引起了深刻的道义上的不满和政治上的忧虑。
1.发展观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发展观的转变经历了“经济增长观”、“现代化理论”、“综合发展理论”到20世纪末的“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等四个阶段。
经济增长观。20世纪40~60年代中期,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世纪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经验为基本立论依据,以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进化论理论为基础对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问题。他们的基本假设就是社会发展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过程。
现代化理论。20世纪50年代,人们试图克服上述只注重发展经济的偏颇。以西方现代化经验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内容更加宽泛的西方式的现代化图景。
综合发展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主张社会多方面、多目标、多因素综合发展,拓展了人们对发展内涵的理解,以及向广义的综合发展观的整体转换。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人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标。社会和经济得以发展是人的实践创造和精神发挥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文化素养、道德操守、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发展与提升,也包括生态、社会、政治、民主、法制、艺术、伦理等自然、社会、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善与提高,以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类代际之间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正是上述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的根本改变,从“经济增长观”到“现代化理论”到“综合发展理论”转变到当今的“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种发展观念的变化的基本趋势表现为其中心的重大转移:一是从经济增长转移到人的价值观、基本需求,进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从经济转向社会,再转向人,最终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和人四者的相互关系协调上。[6]
2.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1)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是提高一些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是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特别强调改善发展中处境不利人群、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2)广泛的目标不仅是简单地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而且是具有公平性的发展,促进反对人类剥削,保证发展成果公平分配。
(3)反对旧理论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相分离的两个过程、前者必须先于后者的观点。新理论认为两者不可分割,必须手挽手地共同前进。
(4)新战略和新重点要求对农村发展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从社会、经济和政治上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发展目标扩大到提高农村生产力、就业率和收入以及满足所有农村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包括教育、食物、计划生育、住宅、衣物,特别是好的职业。
(5)社会发展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参与发展活动,并根据自己所做的贡献得到应该得到的回报;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弱势人群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以使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并具备寻求进步、缩短发展差距的必要基础。社会发展反对基于性别、民族、居住地、家庭出身等因素导致的不平等现象。同时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创造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获取个人幸福,而不是通过剥夺、牺牲他人的权利、机会和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7]
新的发展主流不再把“西方化”当作发展,也不相信有什么发展的“万灵药”或快速发展方案。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就提到:“全球发展的基本模式,不再是‘西方中心论’,或任何单一主题论,而是多级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必须强调文明的差异性及稳定性。”[8]特别是人们开始反思:谁是发展的主体?是什么在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的方向有了重大转变,反贫困成为中心议题。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的因素和以满足广大群众需求为目的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就是增加人民“选择的平等机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靠人民的发展,为人民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development by the people,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公平与发展的关注。[9]
公平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公平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对过去10~20年围绕市场、人类发展、治理和赋权的发展思想要点的提升和整合”。《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以公平作为中心议题。公平是“一种机会平等的状况”,“政策的目的在于机会平等,而并非结果平等。虽然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往往可以缩小包括教育、健康在内的结果不平等,但政策的目标并不在于保证结果平等”。[10]
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专家都认识到:只有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积极参与,发展计划才有可能成功。没有把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作为发展的目标,结果只能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中,参与式发展计划被广泛应用。参与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决策与选择过程中的参与;
——在全部项目循环中的参与;
——对发展项目贡献自己的努力;
——项目受益人对项目成功的承诺及要求受益人具有一定的能力实施项目;
——受益人应主动参与项目,对实施项目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
——乡土知识及创新;
——受益人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
——帮助受益者自我培训、自我教育,开展能力建设;
——利益分享;
——自我组织及自立,以及权利和民主的再分配和机制促进。
无论如何理解“参与式发展”,归根结底,参与式发展是一种基于实现目标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对当地的目标群体进行赋权,增强其能力、知识及实践经验,以使其在当地发展过程中负起更大责任。
3.教育为满足群众参与发展服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教育公平程度反映教育机会平等目标实现的程度。教育的不公平既源于经济和政治的不平等,反过来又增加社会的不公平,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从而影响与社会公平相辅相成的繁荣。
因此,一个不公平的教育制度无法创造普及的,为所有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平等的教育机会,无法贡献于减少、消除贫困的世界和千年发展目标,也就谈不上有高的“教育竞争力”。
人们对问题的反思、批判和研究,“最重要和最深远的结果之一就是更全面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实质和目标,以及对教育及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多样化作用的更全面的观点的出现并受到广泛承认”。[11]
“解放人民的才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在发展明天的世界教育的未来前景中,居于首位。”
人类社会面临的新变化和挑战产生的压力都成为教育的源泉,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问题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环境与生态等。由于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个人或家庭的面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不会解决这些问题时,人们便产生了困惑和压力。满足学习者和社会各个部门的这种期望,已经成为与社会方方面面利益攸关的艰巨任务。由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使每个人都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与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的转变相适应,教育的观念、模式也发生了巨变。从传统教育转变到现代教育及终身教育,其主要特征是:[12]
(1)教育属于发展的范围之内,教育通过发展项目逐渐丰富和发展,教育活动应为本地或本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从而促进各地均衡发展。
(2)教育是指为大众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组织起来的学习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使他们认识到必须肩负他们自己的未来,同时还指社会发展的各种努力。
(3)教育的作用之一是:
——宣传和推广各种类型的发展计划;
——使大众体会和认识到,当地和本社区的发展是与他们利益攸关的;
——当地群众组织起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4)教育是发展的推动力,又是发展的反映。它因局部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两者采取共同行动时,可解决教育自身的一些问题。
(5)大众教育是将教育的中心放在积极为社会生活服务之上。
(6)它是一个自助的过程,始于找出并表达需求,通过共同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最终评估自身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其方向是加强大众的责任和自我管理,从而使教育内容、途径和教师的作用发生重大变化。
(7)这些多种多样的没有体系的分离状态的“教育”,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
(8)让有着各种经历的成人进入学校担任教师或学生,限制青年在学校的时间,从而缓和教育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分离,减少或消除教育专门机构与社会生活脱离所引起的某些问题,如青年文化和学生普遍讨厌学校教育等问题。
(9)重视群体和集体生活。尊严是通过在集体协作、共同工作而使人们密切相连的关系中产生的。
最终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教育或学习成为发展的内容和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科林·N·鲍尔明确指出:
“如果我们要找到足以解决这些令我们困惑的严重问题的各种方法,我们就必须动员每一个人并使他们对此有充分的意识。从这一角度来看,全民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权利,而且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必需。
“尽管一些才能超群的个人起着领导的作用,但由一些行为古怪的天才在阁楼中和地下室里创造科学进步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各种天才的宽广领域,因此就需要教育系统来培养明天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教育并不仅仅通过或者说并不主要通过增加知识来使我们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许多世纪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以及确实作为整体的社会是以排斥原则为基础的。教育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愚昧则是大多数人的事……在将一种强制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共有的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是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
“但是除了一系列科目外,学生还要学习的是,他们是社会的参与者……参与或承担一部分集体的责任——一旦获得,这种观念就会扩展至县、地区、国家以及最终全球社会。”[13]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变化的根本就是,从过去关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所谓“精英教育”模式转变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大众模式。而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精英模式作一种数量扩大的问题,而是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教育概念本身,是从根本上变革教育结构及其基础和当时盛行的办学模式。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公平与效率评价的最重要标志是“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泰国宗滴恩,1990)提出的“世界教育论坛”(塞内加尔,2000)确定的“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的六大目标:“促进幼儿保育和教育,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实现中小学男女儿童平等,为青年成人提供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质量。”
这种转变促进教育概念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就是“学习”,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年龄的学习都是教育,而且把教育看作终身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