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动社区型服务拓展

互动社区型服务拓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重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博客倡导自由、开放、共享、互动、平民化、个性化、非商业化,这与图书馆的开放办馆、资源共享、人本思想、个性化服务、公益思想等理念不谋而合。

6.7 互动社区型服务拓展

6.7.1 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

6.7.1.1 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重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图书馆与院系读者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学科馆员凭借对口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学知识及信息处理技能,在主动为用户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学科服务的新模式,包括尝试利用新兴技术组织学科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等。学科博客正是这一积极探索和努力尝试的产物。

1)博客的概念

Blog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通常由篇幅简短、内容新颖的文章构成。这些文章一般按日期排列,其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日记和随笔,有的是基于特定主题或领域的集体创作。博客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全新的网络交流方式[23]

2)博客应用于学科服务的优势

(1)即时性。

博客更新频繁,甚至随时可以加进新的思想、观点、信息等,而这正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目前推出的“微博客”更是因信息高度浓缩且发布及时,受到热捧。

(2)低门槛。

过去即使是最开放的个人网站,其技术门槛也比较高,只有少数精通技术或者有条件实现技术的人才能拥有个人网站。但是,博客却不需要这些专业知识,只要会发邮件,就可以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地拥有自己的博客网站。博客的力量就在于技术的极度简化,包括架构和申请博客网站,编辑、上传和修改内容等,都因为简单而具有革命性。博客的低技术门槛、零壁垒使图书馆学科网页的建设不再只是少数几个技术人员的责任,普通的学科馆员也可以共同建设和维护图书馆的博客站点。同时,博客使用RSS、Track Back(引用通告)等技术,这种信息发布方式提供了自动、简单、明了的形式,使得学科馆员只需要简单选择不同形式的模板,而无需为学科信息和学科知识发布的技术和形式耗费时间和精力,操作的简单性大大解放了内容,使学科馆员能够更加关注于学科服务本身。

(3)时间和空间上的继承性。

博客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便于读者检索和作者管理。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继承性使得学科馆员可以随时更新信息,用户可以随时获得更新。

(4)过滤性与积累性。

一方面,博客可充当信息的“过滤器”和“指南针”,学科馆员通过筛选萃取并链接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学科资源,将之推荐给读者。另一方面,学科馆员可以在博客里创建自己的分类目录,可以为聚集的知识内容提供永久归档。分类便于管理,归档便于回溯,这种特性决定了学科博客既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学科信息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学科知识管理的工具。

(5)互动性强。

博客的链接、评论、RSS、TrackBack等功能使人们能够在博客上就某个共同话题形成一个交流网,便于对交流进行规范和管理,这有别于BBS上言论的过分主观和随意。通过学科博客,学科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多重对话管道自然形成[24]。另外,博客倡导自由、开放、共享、互动、平民化、个性化、非商业化,这与图书馆的开放办馆、资源共享、人本思想、个性化服务、公益思想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博客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又是知识过滤、知识积累、知识传播的整合,这正符合图书馆的基本性征,精神旨趣的共通使博客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图书馆学科服务当中,推动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新的层面上加速发展。

3)学科博客的功能

学科博客的内容组织是由其功能定位决定、由类目设计体现的。学科博客的功能定位是发布本学科有关的图书馆信息,成为学科馆员与本学科用户的交互平台,因此区别于图书馆主页与学科网页,其定位强调受众的学科性,功能的动态性与互动性[20]。学科博客的功能在于:

(1)新闻发布功能。最新消息、每周新书、新书简介主要报道和链接图书馆的最新服务(图书馆开办的新服务、引进数据库使用或试用、开放时间的变更、读者培训讲座、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办的各种学术活动方面的通知)和最新学科资源(主要是图书资源,也包括数据库等),这些栏目相当于图书馆学科资源和学科服务的“新闻发布机”,为读者揭示和展示图书馆的最新服务和最新资源。

(2)学科信息导航功能。博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利用超链接的形式,在这些超链接中还有大量评论性的内容,这和图书馆构建学科导航库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更好地指引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有关学科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博客的“学科资源导览”栏目构建学科资源导航系统,为读者利用图书馆学科学术资源和互联网学科学术资源提供方便。

(3)书目推荐和导读功能。可以通过学科博客发布学科书目征订信息、学科图书借阅排行榜以及学科经典图书等信息,为学科读者提供书目推荐和导航功能。

(4)信息素养教育功能。为培养读者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信息沟通能力,完成由单纯的“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增强读者的终身学习能力,可以设计栏目解答读者使用图书馆学科资源和学科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介绍各种实用小软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5)交流平台功能。博客本身提供的留言和发表评论功能使得读者可以直接与学科馆员对话和交流。不仅如此,博客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征,长于深度交流,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这些质素大大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灵活性、丰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开设“馆员心声”栏目,通过记录学科馆员在学科博客以及学科服务中的“点滴”,让读者接触到一个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过程中的努力和摸索,在了解中增进理解。

6.7.1.2 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平台的构建

1)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平台的构建原则

学科博客是基于馆藏物理资源和网络数字资源、以用户需求目标驱动的信息服务,在设计和建设学科博客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既发挥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工具和信息组织工具的独特优势,又达到对学科资源和学科服务科学整合的双重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遵照了学科性、时效性和方法性等原则[21]

(1)学科性:从学科博客的内容出发而言,指所发布的资源和服务要符合读者的学科需求。

(2)时效性:包括及时性和时限性,及时针对最新资源和最新服务而言,要求要把图书馆的最新学科资源和与学科相关的最新服务予以揭示、宣传和推广;时限性是指对那些具有长效性的学科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进行回溯、归纳和整理。

(3)方法性:指的是在建设学科博客的过程中,不仅要为读者揭示整合图书馆学科资源和图书馆重要服务,而且还要展现和演示信息发现和信息组织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兼顾图书馆试用资源和因特网免费信息资源,力图实现学科信息资源的有效聚合。原创和转载等多样化内容组织方式使得学科馆员不仅能够完成学科信息资源生产,也能够对学科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2)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的功能定位

(1)学科知识导航。

博主通过发表日志的形式发布该专业最新相关信息,并按照学科研究热点、学术会议动态、学校学科建设、文献检索技巧、信息资源导航、馆员师生互动等进行日志分类导航。学科信息导航是从某个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把每天产生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遴选,找出相关学科的讨论热点、发展状况,形成一种专业的、有深度的信息,供那些对这一领域信息有兴趣的师生浏览和使用。通过学科信息导航博客,不仅可以不断提高信息导航的针对性,而且能使图书馆员的信息知识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传递。

(2)用户在线交流。

学科博客平台通过留言簿建立了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此留言簿可以加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双向联系。学科馆员利用博客倾听用户的呼声,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使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用户可以借助博客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表达个人心得、读书经验、信息需求以及对图书馆员的评价和建议。

(3)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学科博客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比起常见的异步式服务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性,与实时服务相比又增加了信息的严肃性。博客既兼顾了信息的严肃性又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性,同时又易于对咨询记录进行统计与整理,便于建立咨询记录库进行用户信息需求分析。博客平台为每篇日志都提供了打分功能,通过用户对日志的打分情况可以分析日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以及用户群体对本学科研究方向的兴趣等信息,从而定位和分析用户信息需求。

(4)利用标签云图揭示博客日志。

学科博客平台中使用了Tag(标签)作为日志标注。博主在发布日志的同时需要标注该日志的Tag,博客平台为所有日志的Tag生成标签云图。标签云图中标签字体的大小是根据标签被日志标注的次数多少而决定的,即被标注的次数多标签的字体就大,反之亦然。用户通过平台提供的标签云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博客中某个Tag的关注度,同时也可以直观地找到本学科最新的资讯及研究热点。

(5)学科化知识推送服务。

学科博客平台为不同分类的日志都提供了两种Feed推送功能,其中包括RSS 2.0和ATOM 1.0。利用博客的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积累与过滤功能可以为用户收集、组织、整理相关信息资源,然后通过新颖的推送方式直接推送到用户网络环境,并且在推送过程中同时获取用户的反馈,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

(6)运用Ajax增强用户的平台体验。

博客的日志评论采用Ajax技术。用户在对日志做出评论之后,无需重载日志界面即可看到自己的评论,Ajax这种交互式网页的应用减少了网页重载所占用的网络流量,贴近了用户递交表单的行为习惯,大大改善了用户的网络行为体验。

3)学科博客平台的功能模块

根据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的功能定位,可以确定学科博客平台的功能模块。系统整体架构可以由“日志界面”、“留言簿”、“系统管理”以及“关于”等模块组成。

(1)“日志界面”模块。

“日志界面”模块是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交流的主要界面,用户可以根据日志分类查看日志的列表,并且对感兴趣的日志内容进行评论、评分以及日志搜索功能。同时,系统根据日志发布者对日志的标签创建标签云图,并且对日志提供Feed推送(RSS/ATOM)服务。

(2)“留言簿”模块。

“留言簿”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对学科博客的留言空间,此空间可以收集用户对博客系统的意见、建议以及问题等。

(3)“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博主(博客管理者)对学科博客平台的管理集合。在这里可以设置学科博客的基本信息;向学科博客平台发布新的日志;对日志进行分类;对发布的日志标签进行管理;对用户的评论进行过滤、修改及删除;对附件进行管理;对访客的日志进行统计和分析;添加相应的友情链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策略设置等。

(4)“关于”模块。

“关于”模块是一个对本学科博客的目的、功能和服务的介绍。

4)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平台的服务模式

学科博客是一种随着网络发展开设的新型学科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改善了以往学科馆员对学科的服务方式,它引入了多种Web2.0技术,应用这些技术提供了更多贴近用户网络习惯的服务,拉近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学科博客服务平台是联系知识服务用户和学科馆员的媒介,是学科知识服务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是用户和馆员得以联系的一个虚拟环境,也可以是一个服务系统的具体体现。学科知识服务用户通过知识服务平台享受服务,图书馆根据学院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博客,每个学科博客平台都由3~5名学科馆员组成的学科服务团队,向知识服务用户提供服务[25]

5)建设学科化信息服务博客的几点思考

学科博客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意味着图书馆开始实践一种新的学科馆员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然而,学科博客的发展和完善不是朝夕之功,学科博客的未来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改进。在创立和建设学科博客的过程中,以下应注意:

(1)学科博客不是其他学科服务方式的替代,而是它们的有益补充,学科博客与其他学科服务方式共同构筑了立体式多维度学科服务空间。

(2)学科博客的建设、更新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学科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业精神是学科博客持续发展的源泉。建设学科博客不是赶时髦,不是走形式,而是学科馆员扎扎实实的贡献。

(3)凡事欲速则不达,学科博客的作用发挥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在创建初期,学科馆员要有准备坐得下刻苦写博的冷板凳,耐得住无人喝彩的寂寞。我们认为,只要是有益的尝试,我们就应大胆、全力去做,只有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才能摸索出学科服务的最佳模式。

(4)在学科博客建立初期,应寻找学科博客发展的突破点,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在发展初期选择了以活跃的学科和有需求的读者群为试点,以新书通报作为学科博客发展的切入点,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认识和需求的递进不断扩展栏目充实内容。

(5)要使学科博客的作用得到发挥,除了将学科博客本身做好之外,还需要让读者知道并了解学科博客,因此有效宣传学科博客是学科博客作用发挥的不可缺省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6)学科博客的成功有赖于图书馆资源服务生态链的建立,学科服务不是一人之功,不是一己之力,图书馆众多基础性工作为学科服务搭建的良好底层平台,为学科博客和学科服务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只有良好图书馆生态下的学科博客才能够顺利发展。

(7)学科博客的发展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它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博客从网站域名的选择、网站创建、风格选取、内容建设、博客维护到推广应用完全是一个“DIY”过程,各个图书馆在开展学科博客服务的时候要因学科制宜、因馆制宜以及因校制宜[22]

6.7.2 基于LibGuides的学科化综合服务社区

6.7.2.1 LibGuides概述

1)LibGuides的定义

LibGuides是SpringShare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一个开源软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社会网络、维基、书签及博客等众多Web2.0工具,具有鲜明的Lib2.0特征,因此,SpringShare公司称其为“Lib2.0知识共享系统”[26]。图书馆员可以利用此系统,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组织成一个个“指南”,在该系统中发布并呈现给用户。图书馆员可以在LibGuides上随心所欲地创建指南,这些指南可以是任何内容,任何主题,例如,可以是学科指南,信息门户,班级指南,社区指南,研究技巧等,也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有用内容,如文献,链接,播客(podcasts),视频,RSS feeds,检索框,投票器以及任意动态的内容。

LibGuides也集Facebook、Twitter及LibGuides Widgets于一身,这使得LibGuides上的内容在Facebook上易于使用,在Twitter上宣传指南也非常容易,有利于将用户吸引到图书馆网站上来。而LibGuides Widgets则允许图书馆将其资源和内容分发到任何的网页、博客、社交网络或课程系统中,有助于帮助图书馆将其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社区中,提高资源和服务的使用率。

2)LibGuides的功能

目前,LibGuides已经被许多国外高校图书馆用作为学科服务的统一平台。从SpringShare公司描述的LibGuides的功能以及国外高校图书馆实践的情形来看,LibGuides的确比较适合作为学科服务的平台。

对高校图书馆而言,LibGuides系统能实现以下功能:

(1)一般学科指南(General subject guides)。

(2)支持院系师生教学的课程指南(Course guides to support faculty instruction)。

(3)与各种图书馆服务相关的指南(“How to”guides related to various library services)。

(4)图书馆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Teaching library i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5)协作用户进行研究和教学(Collaboration with faculty 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6)用作图书馆网站(Library Website)。

(7)馆员协作与交流(Staff collaboration/communication)。

那么,馆员能利用LibGuides做什么?LibGuides非常适用于按学科分类集中资源和服务。图书馆员可以在LibGuides上创建学科指南,按学科集中图书馆和外部网站上的相关资源和服务,提供检索入口,与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8)可利用通用模板创建各式各样的指南,支持社区内馆员之间的内容共享。

LibGuides是一个以社区共享理念驱动的系统,有许多内置的内容管理和内容共享的工具,具有通用模板,馆员可以通过这些现成的指南模板,创建自己的内容。馆员在社区里可与其他图书馆的馆员一起协作、创建、共享指南中的内容和资源。这点非常适合学科馆员创建学科指南,可以集中多个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的集体智慧,为我所用。

(9)可创建馆员的个性化界面,作为馆员的服务门户。

每个注册了的馆员都可以在LibGuides上创建一个罗列了所有指南的主界面,每个指南下面又可创建微界面。LibGuides具有灵活的定制选项,如惯用词,配色方案,标志,页眉/页脚等。馆员可以随意定制与其风格相匹配的界面。这些界面上可以集成网络聊天工具或IM即时聊天工具,与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作为馆员的服务门户。

(10)获取外部网站的内容。

馆员利用LibGuides能方便地从网络中增加内容到LibGuides中。当图书馆员在外部网站上找到有用的资源时,点击浏览器上的“Post to LibGuides”按钮,就能将该内容的链接添加到LibGuides中,这对学科馆员集中馆内外相关学科资源非常实用。

(11)可把图书馆的资源分发到外部环境中。

馆员利用LibGuides Widgets工具,可以把图书馆的资源分发到任意网页、博客、社交网络或课程系统中。LibGuides上的内容也能在Facebook上轻易获得,LibGuides还能自动地在Twitter上发布其URLs地址,这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更高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12)可集成RSS源、Podcasts(播客)、视频及标签等任意Web2.0元素。

馆员可在LibGuides上集成RSS源、播客、视频等内容,使得LibGuides更有生有色,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将del.icio.us标签云图嵌入到LibGuides中。总之,馆员可以在LibGuides上增加任何的Web2.0元素,使得LibGuides更有用和有趣。

(13)可统计指南使用数据。

LibGuides提供指南使用统计功能,馆员可以追踪指南上的链接和文献的使用情况。馆员也可把外部的诸如Google Analytics统计工具嵌入到指南中。这非常有助于图书馆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

(14)可自动核查链接是否失效。

当馆员在LibGuides中添加了链接后,系统将每月多次自动检查链接是否失效,如果失效的话,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失效链接报告,这使得馆员不必花费人工就能维护指南中的链接。

对用户而言,LibGuides是体现Lib2.0特色与功能的一个系统,具有Lib2.0“开放、共享、参与、奉献”等核心特质,能给用户带来很好的在线图书馆体验。用户可以在LibGuides上定制及共享内容、评价及提交资源、与馆员进行联系和互动,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15)可定制指南,并获得邮件提醒服务。

LibGuides Widgets能够将某一学科的相关指南集中展示出来,也能将指南嵌入到课程系统(如Blackboard)中,这有利于相关学科的用户定制该学科的内容。用户可通过标签和关键词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果LibGuides上发布了新内容,用户就能接收到LibGuides的邮件提醒。这使得用户总能了解到LibGuides上的最新内容。

(16)可按学科贴标签及分类。

LibGuides支持贴标签及分类的功能,主页上的标签云图使用户一目了然找到最流行的标签,用户能很方便地在系统中找到合适的资源。

(17)可进行投票、资源排序、评价及提交内容。

用户通过LibGuides上的“star-rating”功能,可对数据库或资源进行实时投票和排名,也可以提交评论、资源或链接。这非常有利于图书馆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改善图书馆服务,丰富馆藏资源。

(18)可与馆员进行实时交流。

LibGuides上可以集成如Meebo、Plugoo、AOL,Yahoo IM,MSN Messenger等多种通讯工具。用户进入馆员的LibGuides界面后,可以使用界面上的聊天工具,与馆员进行实时交流,随时随地获得参考咨询服务,这有助于用户在需要帮助时获得馆员的帮助。

(19)可与他人共享内容。

用户能在del.icio.us,Facebook,Digg等Web2.0网站上将他们喜欢的LibGuides内容与他人共享。用户也能将LibGuides上的内容通过E-mail发送给朋友。

(20)可吸引用户访问图书馆网站。

LibGuides上集成了Twitter,允许图书馆将LibGuides的最新动态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目标用户群,因此,在Twitter上宣传LibGuides上非常容易,有利于吸引用户访问图书馆的网站。

6.7.2.2 基于LibGuides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构

基于LibGuides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除了提供学科信息资源导航,还涉及学科信息资源检索、互动平台、Web2.0(RSS定制、博客、维基、即时通讯等)、教学平台、科研跟踪、科研专题研究、定题服务等功能和服务,具体采用哪些功能和服务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已开展的学科网络服务(学科博客、学科信息导报、学科导航等)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内容更多、更方便的一站式学科化服务,如:学科资源检索、学科资源推荐等。同时利用维基构建起一个学科馆员(乃至全体馆员)的内部交流平台,共享工作规划、工作心得、信息素养培训教材等信息。至于教学方面,教务处已有完整的教学系统,图书馆也有教参系统,学科化服务平台只要嵌入教参系统即可。由于每个学科包含的子学科门类多样、研究方向各不相同、要做专题学科服务只能深入到个别研究方向,是否要推出专题服务,视各个学科点的需求而定。

1)基于LibGuides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目标

总的来说,建设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的目标就是要围绕学校各学科把握和筛选信息源,利用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以学科化信息服务为目标,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融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检索简单的学科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具体而言,构建学科和知识服务平台,一方面需要将图书馆资源以集成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读者创造一个易用、准确、高效的信息利用环境,为读者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质量优良的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从本馆的范围考虑,它能够实现馆员之间的资源共享(隐性的、显性的),各学科点之间部分内容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从服务的角度考虑,它还能够聚合馆外资源,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促使馆员边服务、边学习,以及借鉴其他同行的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即汇集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创建基于知识与分析的专题数据库,开辟虚拟的专业信息咨询台,构筑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增强融合相关信息系统的能力,提供数据库的统一检索,形成用户自我研究的有效渠道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虚拟培养平台。

2)基于LibGuides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功能框架

学科化服务平台应该涵盖以下内容:①以学科为单元,全面整合学校的各类信息资源(图书馆、院系),提供主题信息网关;②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提供基于知识、基于分析的信息检索服务;③积极应用2.0各项新技术,增加互动和自建功能,强化与读者的交流,吸收更多读者的参与和关注。具体功能如下:

(1)个人空间:包括系统登录、个人借阅信息、信息存储功能。

(2)学科资源导航:包括学科服务内容介绍、学科网络资源(提供按学科分类的期刊、图书、电子数据库等学科资源信息)、学科信息网站(相关学会、协会等学科信息网站的收集)、最近学科新书、最新培训信息、最新学科会议、其他相关服务如馆际互借,联合目录等。

(3)资源检索:包括馆藏目录检索、学科数据库整合检索。

(4)Web2.0/交互:如学科博客、维基(用于馆员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RSS定制(重要栏目的定制如:新书、新刊目录,国际会议通知)、E-mail Alert定制提醒、分享推送、短信定制、评论、留言。

(5)学科专题服务:包括学科科研态势预测分析、阶段性、全局性学科信息分析等。

(6)系统管理和维护。

总之,学科化服务平台应与个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环境相连接,帮助学科馆员顺利深入到科研一线,及时跟踪用户需求,并将与需求对应的个性化服务嵌入到用户信息环境中,全面落实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14.

[2]程焕文.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3]肖希明.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4):7-12.

[4]黄少如.试论高校学科馆员如何建设学科信息资源[J].科技信息文献管理,2008(3):4-6.

[5]高凤荣,马文峰,王珊.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4).

[6]吴晓燕,陆地.图书馆信息服务与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3(12):102-103.

[7]肖希明,郭以正.用户导向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探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3):18-22.

[8]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9]王晓力.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92-96.

[10]汤丽华,潘卫.IC2创新服务模式下的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杂志,2010(4):43-44.

[11]张静波.合作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必由之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69-72.

[12]徐澎,卢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09(6):89-91.

[13]杜春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研究及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2).

[14]周灵威.试析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图书馆论坛,2005(2):160-162.

[15]叶鹰.开源互动理念指引图书馆2.0研究———兼论图书馆2.0与个性化图书馆的结合.图书馆杂志[J].2007(8):15-18.

[16]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大学图书馆学报[J].2006(1):2-7.

[17]曹树金,罗春荣,马利霞.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几个基本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33-40.

[18]潘卫,兰晓媛.近年来图书馆用户服务发展的十大层面[J].图书馆建设,2008(10):16-21.

[19]王翠萍.国内外图书馆Mylibrary个性化服务系统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4(3):67-70.

[20]田洁,张成武,韩瑞平,马静.从国外图书馆博客看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9(6):44-47.

[21]高海峰,任树怀.Web2.0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中的应用——以上海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平台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4):115-118.

[22]张秋,韩丽风.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探索实践及理性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9(8):88-91.

[23]涂颖哲,钱国富.博客(Blog)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53-56,78.

[24]陈良金.基于Blog的图书馆信息交互服务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12):48-53.

[25]李青枝.以Blog为平台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网络工作新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07(2).

[26]Spring Share.[2009-5-6].http://www.springshare.com/libguides/index.html.

[27]王双菊,高峰.学科情报研究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8(1):47-49.

[28]谭宗颖,张薇.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学科情报定题服务[J].图书与情报,2003(2):72-74.

[29]王春,方曙,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7(2):107-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