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设计常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同时,创造了众多本院独有的和自己办学专业、育人目标等相吻合的内容。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楼宇文化建设是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显示了学院系部文化和专业特色。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学院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价,把文化建设作为学院建设

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既应包含共同的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教育过程、丰富的文化生活、文明的生活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独特的识别体系等,还应包括建筑风格特色、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设计常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同时,创造了众多本院独有的和自己办学专业、育人目标等相吻合的内容。

1.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神文化是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它是积淀于学校全体成长并外化出来充盈于整个校园的精神总体,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道德关系、求知风气和艺术情趣等因素,精神文明建设是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的关键。

办学理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一个学校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既是文化成果,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学院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涵盖了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办学特色、教育发展、管理要求等方方面面。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提炼,提出了“传承行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培育应用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理念,提出了“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学生工作“三关”服务体系,提出了“尊重员工个性,倚重员工德才,注重员工发展”的员工队伍建设目标,提出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提出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真心诚意爱学生,同心同德干事业,意气风发奔小康”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等等一系列关于学的办学理念。

素质养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求学生教业乐业、吃苦耐劳、执著追求、恪守信用、讲究效率、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崇高卓越,文明礼貌等。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文化建设上体现是,在强化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强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办好校报、校刊、校网、校园广播、校办电视节目、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建设。这些年来,上述宣传阵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引导教育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素质养成的又一重要渠道,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大量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各类教学实习是职业人养成的主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形式,2008年暑期,学院组织了70余支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赴农村、企业,在实践中提升和养成素质。校内素质养成基地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最受欢迎的场所,社会公益事业、赈灾捐款、捐物,各种献爱心活动蓬勃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2.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物化形态,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支柱,也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包括校园环境、各种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平台建设等等,完善的物质文化建设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激发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重要阵地。

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学院几乎所有的精神文化都通过“景观文化”显性地表达了出来。如反映学院“尚德、精业、爱生”教风的“尚德池、精业馆、爱生林”,反映“诚信、明理、笃行”学风的“诚信道、明理亭、笃行桥”。体现诚信文化的分别在学院南、东大门矗立了“诚”石、“信”玉(誉)。体现金融文化的既有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捐资冠名的楼宇:如兴业银行冠名的行政楼、浦发银行冠名的图书信息楼、浙商银行冠名的学生发展中心、中信金通证券冠名的实验楼、人寿公司冠名的教学楼、华夏银行冠名的运动场、中信银行冠名的广场等等,也有独具特色的“金融之旅”石刻群雕。体现校友文化的有十一个地市校友分会和上海、北京校友联谊分别捐建的十三个主题文化景观项目:杭州(省直机关)校友分会捐建的主雕塑“立”,宁波校友分会捐建的“信息港”大型电子显示屏,温州校友分会捐建的“明理亭”园林项目,绍兴校友分会捐建的“金融林”,台州校友分会捐建的“传承”,湖州校友分会捐建的“孕育”,嘉兴校友分会捐建的“嘉秀廊”,舟山校友分会捐建的“竞越”,金华校友分会捐建的“思源”,丽水校友分会捐建的“问鼎”,衢州校友分会捐建的“惜时”,北京校友联谊会捐建的“心欣向阳”,上海校友联谊会捐建的“未来印迹”等等,还有校友以班级或个人名义捐资认养的树木,徜徉在青翠满目的校园,有移步换景的美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接受了文化的熏陶。

文化活动平台建设是既为文化活动开展制造了条件,又使文化活动常规化、制度化。社团村、职业素质养成基地、职工之家、党员之家、体育俱乐部等是学院在文化平台建设上的亮点,“我不在村里,就在去村里的路上”,社团村集中了数十个学生社团组织,成为社团活动和社团交流的平台。职业素质养成基地集礼仪培训、心理辅导、拓展训练为一体,是学生课余活动的首选。职工之家、党员之家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经费充足,是职工和党员的乐园。以不同的体育和健身活动项目为基础组建的体育俱乐部为全民健身活动经常性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蓬勃开展的体育与健身活动有力地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

环境建设也体现了大学文化的要求。比如,学院新校区在规划设计上要求尽可能地体现出文化精神和学院办学特色,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色系选用体现了金融从业人员严谨、规范的要求。新校区的建成和其后进行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文体设施建设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和课余生活的需要,也为文化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楼宇文化建设是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显示了学院系部文化和专业特色。各系以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为出发点,设计、布置了具有系部和专业特色的楼宇文化。如经营管理系“经营人生、管理未来”的本系主题文化,彰显该系的特色和定位,在“价值创造中学习”,构成了该系房地产经营和估价专业的文化主题。金融系的主题文化体现了对金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也缤纷呈现,体现了育人功能。

3.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制度文化是文化建设基本保证,只有通过良好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长效、持久,才能铸造办学品牌和文化品牌。

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学院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价,把文化建设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加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有力地保证了文化建设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

学院管理制度建设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院建立了以教代会制度为重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制订了党委会议制度、院长办公会议制度、民主协商制度等等,形成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制度体系。学院制订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订了齐备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等等,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学院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考核评价办法,形成了监督保证的制度体系。

文化活动制度化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把师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年复一年的加以坚持,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了一批制度化的文化。这些制度性的文化活动包括校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秘书节、各项技能大赛、冬季长跑接力赛等等。在制度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品牌文化,学院“诚信文化”、“金融文化”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品牌文化。订单式培养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又是校友文化和金融文化的制度化。“订单班”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银领学院是制度文化的又一个载体。目前,单独组建的银领学院已和省内各大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占50%的毕业生在二年级末就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其规模和成果在国内高职院校中首屈一指。

4.“三维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的最高层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诚信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呈现了自己学校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诚信文化是培养学生品性的需要,金融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校友文化是学生成才成长的需要,三维文化共同作用于育人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人格走向、从业素养和求学环境达到了和谐统一。

诚信文化建设以机制保障、诚信活动、环境营造为抓手,从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品行和素质,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学院围绕诚信内涵,制定和完善了学生管理制度,建立起了诚信评估机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诚信档案。不断创新诚信实践形式,2000年起设立了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2003年起设立了“诚信伞、诚信书架”等诚信活动载体,2006年起设立了“诚信指数观察站”并一直得到坚持和维护。同时,加强诚信研究和诚信教育,组建了诚信文化研究所,编印了《诚信读本》、《诚信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了理论教育和诚信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诚信文化教育体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做人蔚然成风。

金融文化以通识教育、氛围营造、文化展示为抓手,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培育学生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学院明确要求,只要是金融职业学院的学生,一进校门,都要学习《现代金融概论》、《理财基础》两门课程,练好《点钞与反假货币技术》、《中文输入》两门技能,在全校各专业普及金融通识教育。成立了浙江省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浙商理财学堂、金融研究会以及各项金融技能协会等学术团体和社团组织,广泛开展金融理论研究,定期组织各种金融知识讲座和实务操作竞赛。加强金融文化展示平台建设,投资近300万元建立了我省高校第一家货币博览馆,展示古今中外货币藏品,普及金融文化特别是货币文化知识,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金融华尔街,普及证券投资知识,投资60余万元筹建金融文化长廊,普及金融产品知识,直观地展示金融文化成果,营造了浓郁的金融文化氛围。

校友文化以校友会组织建设为保障、以“百名校友上讲台,百名校友话人生,百名教师进企业,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为主题的3个一百2个一千即“2300”活动载体为抓手,以校友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尽快地成才成长中。“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实践水平高,创新行业成绩显著,廉洁自律操守规范,报恩母校情深义重”是校友文化的集中体现。大量而持续的校友访谈活动既搜集了学院发展的建议意见,又发掘了杰出校友的成才成长典型事例,以2007年为例,既领导带队赴省内11个地方和一些重点县区访谈了200余名校友,征求了学校建设发展的200余条意见建议。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印了《校友通讯》、《校友风采》、《校友访谈录》等反映校友成才成长事迹的材料,激励着在校学生。同时,每年还邀请大批校友回校为在校生讲授专业知识,畅话成材之道。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周和十一月第一周的周六定为校友“回校日”,把校友文化制度化,仅2007年,就有1700余名在校生访谈了1200余名校友,撰写了1000余篇访谈心得,新老校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