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概述

国内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概述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源:葛如一,张朋柱.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26-29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最优模式。许观玉认为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最优模式,认为产学研联盟能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绩效。

2.1.3 国内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概述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国内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很多,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3.1 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研究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很多学者从利益风险、知识产权、合作模式、政府职能等多角度的问题进行探讨。冯学华(1996)具体提出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四大内部问题: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并提出五大外部问题:信息不畅通,交流机制不完善;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和经济支持;法规不配套;政策导向机制不完善。杜鹃、李焱焱(2005)认为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内部动力、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不完善不健全以及外部条件问题(信息不流畅、资金不到位和缺乏法规)。胡恩华(2002)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五个问题:技术供给、技术需求、利益分配、风险投资、外部环境问题(体制改革和中介服务体系滞后),并提出了解决产学研创新合作困难的四条措施,即强化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建立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环境。龚建立、吕海萍、王飞绒(2003)从微观角度总结了浙江省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发展中所凸现的七大方面问题: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推力(激励机制)太小;信息不对称;合作各方目标明显不一致;利益分配不尽完善;各合作主体间欠缺信用;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不够;产学研相结合的领导管理体系条块分割。董静、苟燕楠、吴晓薇(2008)从知识产权纠纷的角度探讨产学研合作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由于缺乏信息、科技成果不成熟等造成企业难以从合作中获得研究成果,对技术创新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目标和职责差异,技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利益分配不合理,信息不对称和沟通困难,合作形式单一,资金不足,协调不利,文化存在差异,环境支持度低(如风险投资和中介服务发展滞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等。

综合上述学者们的研究,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动力机制;风险、利益分配机制;知识管理;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针对这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

2.1.3.2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研究

因为合作模式体现了收益的分配方式和合作的组织机构制度以及风险分担比例,所以有关合作类型和组织模式的研究是我国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刘海林,2006)。

经合组织把产学研类型分为八大类,即一般性研究支持(general research support),非正式的合作研究(inform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契约型研究(contract research),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aining schemes),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collaborative research with government support),研发联盟(research consortia),共同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和其他模式。对应这八种分类,丁聪琴、李常洪(2007)对国外典型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通常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 国外典型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比较

img15

资料来源:丁聪琴,李常洪.典型国家、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比较研究.科技与管理,2007(5).

王雪原(2006)给出了我国产学研联盟形式的分类,如表2.2所示:

表2.2 产学研联盟形式分类

img16

资料来源:王雪原.我国产学研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黄陈冲(2007)从技术阶段和组织两个维度给出我国产业合作组织的总体分类,如图2.2所示:

img17

图2.2 我国产业合作组织二维分类

资料来源:黄陈冲.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

此外学者们还给出了其他的分类方法,如表2.3所示。

表2.3 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总体分类

img18

数据来源:本研究整理

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产学研合作过程的演化机制。溥琳、赵兰香(2004)以研究彩电产业为基础,认为企业会因发展阶段的不同和技术能力的高低而对产学研合作有不同目的的需求,随着技术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产学研目的将会从获得信息,发展到获得人才,最终以获得技术为目的。张千帆、方超龙、胡丹丹(2007)通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创新能力成熟度影响着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及其演化路径,产学研合作创新演化路径为技术交易→商业化协作→一体化(即协作和战略联盟)。类似的葛如一、张朋柱(2008)提出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变模型(如图2.3所示)。冯庆斌(2006)运用群落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把特定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现象看作一个创新群落,从生态位、生态因子、种群关系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群落展开研究,并以演化的观点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群落的演化机制。

img19

图2.3 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

来源:葛如一,张朋柱.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3):26-29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最优模式。陈劲、杨晓惠、郑贤榕等(2009)通过对网新集团与浙大的产学合作的案例分析,提出服务业产学战略联盟的新模式--知识集聚和质变模式,如图2.4所示。周静珍(2004)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权变模式,提出该模式具有适用性、包容性、灵活性、主动性以及学习性的特征。许观玉(2007)认为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最优模式,认为产学研联盟能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绩效。一是可以获得外部经济性;二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三是能够增强技术创新功能。

img20

图2.4 知识集聚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资料来源:陈劲,杨晓惠,郑贤榕等.知识集聚:科技服务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基于网新集团的案例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31-36

2.1.3.3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

谢薇、罗利(1997)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来源(如表2.4所示)。毕克新等(1997)从产学研联合的可持续性问题入手,详尽阐述了产学研联合持续发展的动力、选择、风险、法制、利益、管理和道德等机制;祖廷勋、张云虎、陈天仁(2006)从制度经济层面上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指产学研合作各方以追求共同的潜在利润为基本动力,为实现收益(物质和非物质)最大化,在外生变量制度环境和市场要素影响下,围绕产权让渡、降低交易费用、争取剩余索取权所进行的一系列合作博弈而形成的。

表2.4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来源

img21

资料来源:谢薇,罗利.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3):14-18

丁堃(200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ERP1-P2CS动力模型:并提出了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外部动力因素是市场需求和政策驱动,内部因素是企业的科技意识;企业对间接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内部科技资源的欠缺。王蛟(2007)认为校企双方共有动力因素包括:形象因素,风险共担,经济因素,压力因素,降低交易成本,相关政策法规。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2004)认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因素可能会因合作的主体、所在行业、合作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企业认为前三位障碍因素是:技术不成熟、决策管理协调不够、权益分配不当;学研单位认为前三位障碍因素是:权益分配不当、技术不够成熟、决策管理不协调。游文明、周胜、冷得彤等(2004)认为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乏力的原因是:科技评价目标不一致(重技术含量,轻经济价值);合作各方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不一致;中介机构的力量薄弱;合作资金缺乏。

2.1.3.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利益分配和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产学研合作过程作为市场行为必然存在交易费用。赵兰香(2002)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过渡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实质、决定因素和对创新结构的影响,提出产学研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可视为所达成的交易契约;产学研合作实质可视为一种交易行为;作为制度创新,其实质是改变交易成本;产学研合作的意义要看是否节约了交易成本。苏敬勤(1999)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和其他成本。提出内部化模式和外部化模式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交易成本小的优势。对内部化而言,需要一定的规模、技术能力、资源能力与经济管理能力;对外部化而言,需要技术供方的核心能力、技术需方吸纳技术的能力和较为规范及功能较强的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政府的介入有助于促成内部化的措施。

嵇忆华、吴伟、朱庆华(1999)最早对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见表2.5)。郭凤兰(2004)认为产学研利益分配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群落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这一关键问题入手,运用对策论,对产学研利益关系进行了数理分析,建立了利益分配的优化数学模型。董彪(2006)认为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投入额和风险。罗利、鲁若愚(2000)运用对策论理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推荐按销售额提成的利益分配方式,并给出定量提成的比例(高校与企业的分配比例为3:7)。谢科范、刘海林(2006)比较了各种分配模式后也推荐实行按销售收入固定比例分配的合作模式。

表2.5 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分配方式

img22

续 表

img23

资料来源:嵇忆华,吴伟,朱庆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36-38

此外,学者们对于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徐忆琳,2003),以及企业缺乏信誉尤其是缺乏合作精神等阻碍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骆品亮,2004)等风险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吴晓波、韦影、杜健(2004)提出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收益、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基础三个方面。蔡文娟、陈莉平(2007)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影响作用,提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主要产生以下六个方面的效应:资源配置、分工协作、交易费用节省、风险分摊、知识溢出、创新因子集聚。

唐乐、段异兵(2007)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指出博弈的平衡预算约束与专用性资产所产生的可占用性准租是机会主义行为出现的两个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指出,通过引入第三方实施竞争性团体奖励及引入第三方参与人的关联博弈,可以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杨得前、严广乐、李红(2006)认为在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事的参与者之所以屡屡得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合约的不完备性,机会主义行为难以通过正式的司法程序进行证实。而仲裁者的引入将深刻地改变博弈的信息结构从而使参与者走出了囚徒困境,从而使参与者在博弈中实施真诚合作的策略变得可以实施。仲裁者只需记录那些曾经在合作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和拒不履行他的裁决的参与者的情况,而不拥有强制实施裁决的权力。

2.1.3.5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管理问题,但目前更多集中在知识产权问题,有关涉及产学研合作实质的知识转移和创新问题较少。周竺、黄瑞华(2004)提出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董静、苟燕楠、吴晓薇(2008)认为在影响知识产权纠纷的因素中,契约完备度的影响最突出,接下来依次为组织灵活度、合作时间长度、中介参与度和合作交流程度,而合作经历对合作中知识产权障碍的影响最小;我国企业在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双方自行调解,法律的支持作用比较弱。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纠纷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根据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年到2004年5年间涉及企业产权纠纷的案件统计资料来看,牵涉到产学研合作的案件就占到了其中的62.1%(王玉、郑逢波、葛志杰等,2004)。

仅有部分学者对产学研过程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王毅(2001)提出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粘滞知识的多少和转移程度决定了合作成功与否,并探讨了克服知识粘滞的途径,提出粘滞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刘璇华(2007)从组织学习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学习的可能性(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对知识的保护程度与合作模式、已有合作关系、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程度、合作各方的冲突、知识的复杂性和隐性)、学习意图和学习能力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魏诗洋(2007)认为:企业核心要素中研发战略、吸收能力、组织结构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嵌合程度、知识管理活动以及企业的创新绩效都起到积极显著的影响作用;较高的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嵌合程度会显著地促进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管理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