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谈创造性的本质

试谈创造性的本质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人能够创造万事万物的力量的源泉。因此,探讨创造性的本质,研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规律,开发人的创造力,是摆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这说明,只有弄清创造性的本质,才能通过教育的手段赋予人创造性的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从事各种创造性的工作。

试谈创造性的本质

人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人能够创造万事万物的力量的源泉。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创造性呢?创造性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们又怎么开发人的创造力呢?这不仅是研究创造学的学者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有志于成为发明创造家的人们希望获得的一种能力。因此,探讨创造性的本质,研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规律,开发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创造力,是摆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创造性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创造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问题是如何认识创造性,到底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创造性?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正像美国心理学家J.艾森克(J.Eysenck,1916—1997)所说:“心理学文献中没有比创造性这个课题研究得更多和被人理解得更少了。”[1]这说明在对待创造性的理解上,不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且还存在迷信思想。

自从20世纪30年代末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心理学家们就一直在探讨创造性的秘密,试图找出培养创造力的规律。早期研究的特点,主要是以发明创造者和某些天才人物为中心的,其目的是研究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与年龄、家庭、职业和遗传等因素的关系,以期揭示发明创造动机、创造过程和影响创造力的条件等规律。应当说,这些研究是有益的,对于定性地了解创造力和推广创造学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对创造性的神秘感,以至于有些人仍然把它看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现象,或者仅仅只是少数天才人物才具有的一种能力。对此,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1928— )曾以批评的口吻说:“历来有一种对创造性的普遍的理解。一些学者对创造性下了一种反民主的、精英化的定义,认为只有某些职业才具有创造性,如艺术、发明、音乐等。我们认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有创造性。你可能是一名有创造性的牙医、管子工,也可能是一名有创造性的商人。”[2]从托夫勒的阐释来看,我们不能把创造性理解得太窄,倒是应当给创造性下一个通俗化的定义,那就是创造性是普遍存在的,它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打个通俗的比方说,它就像风一样无时无处不在,是影随其形的东西,而我们只是见其形而不见其影而已。什么是创造性的形呢?这里的形就是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成果,就像知识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一样。总之,无论是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或是对于每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都是同创造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创造性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却是真实的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给创造性下一个定义呢?从广义上说,创造性是一种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精神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特征,是一种包括人的知识、智力、个性和人格等要素综合的高级心理活动。[3]从狭义上说,创造性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属性,它是与常规思维相区别的。创造性是一种发生在多维空间的心理活动,其过程往往不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进行的,有时甚至带有偶然性,因此,它是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它似乎是难以传授和学习的。日本企业战略家大前研一曾说过:“创造力是可以教授的吗?可能不行。”[4]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创造力仍有神秘感,另一方面是对于创造性的本质认识不清,以至于在创造力开发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这说明,只有弄清创造性的本质,才能通过教育的手段赋予人创造性的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从事各种创造性的工作。

事物本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是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最根本特征。在2500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莱塔斯(Heracleitus,约前540—约前480)曾说过:在宇宙中,除了变化以外,别无永恒之物。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研究宇宙中客观事物的变化,探索未知的事物,阐释未明的新理。归根到底,就是回答三个问题: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回答客观事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变化后形成了什么东西。就拿人的生命来说,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一直是人们希望揭开的秘密。但是,率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却是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1961)。他在1944年写了一本书:《生命是什么》。在书中,他提出了生命遗传的许多新观念,如“负熵”、“密码遗传”、“量子跃进式突变”。他假设:“遗传性状以密码的形式通过染色体而遗传。”英国年轻的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被薛定谔的新观念所吸引,他决心把物理学原理引入生物学领域,并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专攻蛋白质结构。在那里,他认识了美国年轻的生物学家沃森(James Watson,1928— ),并与其共同探讨DNA的结构,最终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揭开了生命遗传的密码。为此,他们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对基因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门,2000年6月26日,国际人类基因研究组正式宣布完全破译了人类的全部基因图谱(拥有31.647亿个碱基对,3亿~3.5亿个基因),这就为最终揭开包括人的遗传、思维、记忆、衰老、疾病以及基因疗法等生命现象奠定了基础。

从科学家对基因图谱的研究上看,再次说明创造性的重要性,离开了创造性的思维,要认识生命的本质是根本不可能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是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在与日本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东对话时曾说:“谈到创造性,作为一个研究者,时刻都在想发挥创造性。”“所谓创造性理论,它始终离不开创造性的发现。我认为创造性的理论本身也是一种创造。”[5]这说明,研究创造性的本质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一个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创造性的本质呢?在阅读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创造性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冲动(或躁动)。对此,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曾说:“冲动比有意识的目的更能主宰人类的生活。冲动分为两类:一类是占有的冲动,一类是创造的冲动。有意义的生活大多是建立在创造性冲动上的。”[6]对此,华裔美国教育学学者黄念愈博士深有体会地说:“我醒悟了,那个促使我选修教育专业的原动力常常暗地里捉弄了我,搅得我不能安宁。这种内心的不安成了一股骚动,进而变成一种冲动!我想为曾经养育我的那片土地写点东西,写一本有关教育的小册子。”[7]他所说的小册子就是一本畅销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出版很有针对性,对于转变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颇有借鉴作用。在这里,他把躁动与冲动区分开了,似乎冲动是在躁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躁动和冲动都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它们却是有区别的。如果拿化学上的分子运动比喻的话,躁动就好比是分子杂乱无章的运动,而冲动则是分子在不安于现状的激发状态下的定向运动。同时,躁动与冲动在能级上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冲动是比躁动在更高能级上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上说,躁动是由于急躁而引起的,对人的情绪往往起着扰动作用;而冲动则能引起某种神经兴奋,能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由此看来,冲动这种高层次的心理活动确实是创造性的本质,是导致创造力的直接原因。

我在上面的定义中,给“冲动”二字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形容词,这是必不可少的,是有目的的。从因果关系来看,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如果没有不安于现状的思想活动,那就没有改变现状的欲望,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改变现状的心理冲动。反之,如果只有冲动而没有不安于现状的强烈的希望,那么这种冲动是没有目的的,它既不能持久,也不可能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在科学发明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由于思维定势、安于现状,对于异常事物(或现象)见怪不怪,所以他们失去了发现与发明的机遇。相反的,有一些人,总是不安于现状,求变心切,对机遇总是保持着“有准备的头脑”,因而他们都成了从事发明创造的成功的人。因此,不安于现状和冲动是形成创造性思维必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冲动是情绪化了的心理活动,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对人的大脑刺激所产生的。究竟是什么引起人们的心理冲动呢?是生存的需要?是追求人生的幸福?是冒险的乐趣?还是爱的激情?总之,引起心理冲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爱心、悲痛、生存、需求、成功、失败、羞辱、竞争、挑战、恐惧等,对心理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刺激就没有心理冲动,没有冲动就没有创造,人类就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局限,向着未知和看似不可能的领域进取。例如,“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斯尼几乎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创造了“迪斯尼”娱乐王国。那么,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他白手起家,靠创意获得成功。他于1927年创造了第一个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颇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发行公司却以欺骗的手段,把他的成果抢夺了去。他很恼怒,在负气回乡的火车上,沃尔特的头脑中忽然萌发了另一个卡通主角的灵感——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它就是人们喜爱的“米老鼠”(Mickey Mouse)。[8]从此,它成了“迪斯尼乐园”中最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并且使“迪斯尼乐园”一下子风靡美国、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园。

在影响人们心理冲动的诸多因素中,它们并不是起着相同的作用,也不是具备了所有的条件才能产生冲动的刺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诱发刺激冲动的因素、时间、地点和条件也是因人而异的。据观察,我认为在人类发现与发明史上,对于创造性的心理冲动起普遍的、持久的强烈刺激的主要是三类因素:即爱心、需求和恐惧。

首先,我们谈谈爱心对于心理冲动所产生的刺激作用。爱是一种情感化的心理活动,包括的内容很广,如母爱、情爱、师爱、友爱以及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人们常说:爱是奉献,爱心无价,真爱无敌。这就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使人振奋,催人上进,激励人们去追求崇高的目标和美好的事物,并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与欢乐。因此,爱心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催生创造性思维的巨大动力。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地研究出了克隆绵羊“多莉”。据报道,1997年2月23日,英国生物学家伊恩·维尔穆特(I.Wilmut)和基恩·坎贝尔(K.Combell),用“克隆”技术“复制”苏格兰绵羊获得成功。消息传出,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是20世纪末最大的一次科技突破。“克隆”多莉的成功,对于胚胎学、发育遗传学、医学和制药工业都会起到无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有人评价说:“无论如何估价它的意义也不算高。”

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这项划时代的研究项目的进行呢?原来,这个尖端研究课题正是在坎贝尔的爱心激发下产生的灵感,并激励他执著地进行研究。他的一段动情的话语,道出了他的一片爱心,令人感动。他说:“我目前对医学生物技术的兴趣,是由于我那患糖尿病的父亲的疼痛激发起来的。由于这个病,父亲在60年代就双目失明了,后来又锯掉了半截腿,双手的大部分功能也丧失了(1994年老人逝世,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了他后半生)——我们打算改造产生‘多莉’的技术,为治疗糖尿病开辟道路。有朝一日,人类将能够复制或恢复胰岛细胞,糖尿病患者缺乏胰岛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9]强烈的爱心刺激了他,从而产生了创造性的冲动,并使他萌发了研究“克隆”哺乳动物的技术,进而由它们研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想法。为此,他和维尔穆特博士在实验室度过了23个春秋,他们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经过了247次失败后终于克隆出了“多莉”。因此,他和维尔穆特被誉为“多莉”的助产士。虽然坎贝尔尚未研究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未能赶上挽救他父亲的生命,但是他的爱心已经得到了回报,这就是他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发明。并且,如果有朝一日研制出了能够复制或恢复胰岛细胞的药物,那将会给更多的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之光。

其次,需要是刺激创造思维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预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0]社会需要包括的范围很广,概括起来就是人类在社会上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回顾科技发明的历史,除了少数科学理论的发明以外,几乎所有的发明无一例外都是在人们的需要刺激下进行的,例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电话、电报、电视、电冰箱……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粮食日益短缺,于是科学家们就开始改良作物品种,希望增加产量,以缓解某些地区已经或即将出现的饥荒。随着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杂交改良先后由美国、墨西哥和中国的科学家们完全实现了,使得这些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科学家们从事三大粮食作物的杂交改良研究,正是在“民以食为天”这个人们最根本的需要刺激下进行的。这也证明了一条真理:需要是发明之母。

未来的社会需要,有时又向技术提出挑战,这也是激励发明创造的动力。例如研制超级电脑、兴建摩天大楼、设计海上城市、探寻宇宙的资源等,但是这些都赶不上研制人性化机器人的挑战。所谓人性化机器人,就是让机器人具有像人一样的功能,如像人一样走路、说话、做事,甚至像人一样思考。开展人性化机器人的研究,是由一批机器人的狂热者发起的,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来实现这一人类的壮举。实际上,这些狂热者的执著追求,正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冲动的表现。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MIT制造的Kismet机器人,正在学习对人类的表情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美国NASA制造的“太空牛仔”(Nomad)也在南极洲发现了陨石;日本的北野的机器人Pino配有神经中枢网络电路,某一天将会模拟人脑。[11]

再次,恐惧往往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英国《新科学家》上曾发表过一篇论文,作者认为“恐惧带来进步”。乍一听起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细想起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从原始的恐惧和不断地制造防御恐惧的工具与改善生存环境中走过来的。例如,火、火药、枪炮等的发明,是为了抵御猛兽和异族人的进犯,电灯的发明是对黑暗的恐惧,就连最先进的因特网的发明也是源于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开始了冷战,它并不逊色于硝烟四起的热战。冷战的核心是以先进技术为中心的军备竞赛,实质上它也是源于彼此的恐惧心理。例如,1957年10月,前苏联把两颗卫星送上了天。美国不甘落后,时隔三个月,于1958年元月,也把卫星送上了天,于是美、苏之间展开了你追我赶的“星球大战”。

自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30吨,每秒5000次计算速度)诞生以后,美国军队就开始把计算机运用到通信网络上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局域网,由中央系统控制。美国人担心这种网络会遭到破坏,特别是在核武器威胁存在下,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于是,从1969年开始,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简称:ARPA)出钱牵头,组建了一个用以研究的实验性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主要解决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联问题。于是,因特网的雏形的ARPANET就诞生了。应当说,因特网是在战争的恐惧下,由美国军事部门发明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因特网已经遍布全世界,开创了网络的新时代。[12]

除了以上谈到的刺激心理活动的因素以外,精神分裂症也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形成的一个特殊条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斯彭斯教授研究后提出:美国新奥尔良的博尔登是爵士乐的创始人。他由于在20世纪初出现早发性痴呆精神病(后来此病改称为精神分裂症),失去阅读乐谱的能力,遂创造了即兴吹奏、依个人感情随意发挥的爵士乐。应当说,如果没有博尔登注入的即兴演奏元素,爵士乐根本无法从早期的切分音法音乐演变成独具一格的音乐。类似的研究还有不少报道,有研究者甚至极而言之:“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

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文学巨匠辈出的国度。例如,波德莱尔、雨果、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泊桑……这些天才怎么样呢?后来,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疯了,《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失去了理智,大诗人内瓦尔自尽了……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法国哲学家萨特、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美国数学天才纳什,等等。应当怎样看待这些杰出的人物和他们创造性的成果呢?在科学上,有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像患精神分裂症者而做出重大成就的,就是属于创造学上的特殊规律。从心理学上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异常的,但是这种心理躁动有时也会激发出创造性思维。因此,对待普遍规律我们应当遵循,但是对于特殊的现象我们切不可忽视。否则,像纳什这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将被埋没了。

在阐释了影响心理冲动的各种因素以后,我们应当回答:为什么心理冲动会产生创造性思维呢?恩格斯在谈到心理活动时说:“人的激情是一种有始有终的机械运动。冲动的对象就是所谓的善。人和自然都服从同样的规律。”[13]由此看来,人的情绪是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也像自然界物质运动一样。根据力学原理,凡运动着的物质(包括思维活动)必须对它作功,而功的大小是与作用于它的力成正比的。例如,电流在电线中的流动是由电动势来决定的,其电位差越大,电荷流动得越快。水的流动也是一样,水位差越大,水流动得越快,所以总是“水向低处流”。那么,信息(即思维元素)是怎么在人的大脑中流动的呢?它又是受什么控制的呢?英国信息学学者B.C.布鲁克斯提出“思维势”的概念,它是由电动势衍生来的,是用它来表示思维活动时所需要的势能。他认为,人的思维是由感觉器官(指耳、目、口、鼻、身体五大器官)和思维器官(大脑)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它建立在丰富的信息基础上,随着信息的不断输入,使认识系统从低有序(指大脑中的信息少)到高有序(信息多),从原有序到新有序,这种认识结构有序性进化,又会在更高层次上使思维势产生跃进,从而加工出新的信息产品,这就是创新或创造的成果。

因此,我们可以把思维势能视为“创造能”,它是激发发明创造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能量。现在我们已经明白,刺激因素引起心理冲动,而心理冲动是由思维势来控制的,思维势差越大,心理冲动越强烈,也越能激发人的创造性。难怪著名的电影导演田壮壮坦诚地说:“如果没有激情,我宁肯十年不拍戏。”的确,在蛰伏了十年之后,他于2002年拍出了电影《小城之春》,一举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上,我们对创造性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它包括创造性的本质、影响心理冲动的因素、创造思维形成的过程,以及用以解释心理冲动的思维势能的概念等。我们之所以要做这番阐述,目的是想说明,创造思维能力既不是完全依赖于知识的多寡和特别的天赋,也不是单纯地靠努力工作的直接结果。创造力的形成是依赖于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心理冲动激发出来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创造性的本质,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科学的健脑运动,不断地捕捉创造性的灵感,立志于发明创造,力求做一个成功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具有的创造力,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需要。

【注释】

[1]外国心理学,1982(3).

[2]中国青年报,1988-09-16.

[3]化学通报,1996(3):1.

[4][日]大前研一.企业家的战略头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39-240.

[5]自然辩证法哲学问题,1986(12):34-38.

[6]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1):71.

[7][美]黄念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

[8]武汉晚报,2001-12-05.

[9]中国图书商报,2001-03-2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11]商业周刊(中文版),2001(5):40-43.

[12]乔岗.直面因特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1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