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术语,它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先后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验,向陈腐的应试教育发起了挑战。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教育。所以,把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与此相悖的做法,都是对神圣教育本意的亵渎。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近年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已成为社会问题”,并呼吁:“应试教育要紧急刹车。”国家教委负责人也提出:“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这些都说明,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已为大家所认识,中国教育制度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何为应试教育呢?顾名思义,即指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教育。学龄儿童自进入小学以后,他们就被绑缚在“考试的战车”上了,要接受一二十年考试的煎熬。于是乎,考试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分数成了他们的价值,升学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目的。在应试教育的重重压力下,广大少儿的身心怎么能够健康地发展呢?他们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素质又怎么能够得以全面开发呢?

值得注意的是,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扭曲了教育的目的。本来,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仅影响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众多的学校把提高升学率作为主要的目标,特别是一批重点学校尤为突出。这种办学方针,违背了教育目的是旨在“使人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1]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陷入“学时长、内容多、负担重、考高分”的误区中,而且深深不能自拔。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术语,它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观念上的突破,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表现,也是适应经济转轨和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先后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验,向陈腐的应试教育发起了挑战。例如,有的学校提出“从美育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有的学校强调“以美育为纽带,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身,优化教育的整体结构”;有的学校主张开展素质教育要抓好“小三门”(音、体、美)和“大三门”(语、数、外);有的学校开设内容丰富的讲座,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的学校改革评价学生的办法,以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代替单纯的学习成绩单。

在众多的改革实验中,我特别欣赏四川省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教育部门提出的“解放小学教改实验”。这项实验的中心环节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30分钟的大课(学科课)和10分钟的小课(活动课)代替过去40分钟的纯学科课,加强平时,淡化期末,把学生从过重的课程负担和心理负担下解放出来。我之所以称道这项改革实验,是因为它强调“解放”,触及了课程体系这个核心问题。应当说,我们倡导素质教育的目的,正是要把学生从重重考试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把教师从世袭的课堂里解放出来,把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

尽管对应试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而且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这是因为这些改革也仅仅是添枝加叶,丝毫没有触及教育的根本问题。

那么,什么是阻碍改革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科举制”的遗毒根深蒂固。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前后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通过科举考试,也仅仅培养出了599个状元,十多万个进士和数以百万的举人。但是,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学而优则仕”、“以考取仕”的思想一代一代地传播了下来,不仅使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甚至连受教育者、全社会,都迷信考试的权威,视分数为“命根子”。这就是我国今天应试教育的历史根源,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社会上都还有极大的市场。

二是升学制度对应试教育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我国开办的重点中小学,其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们具有通过考试不受地区限制择优录取学生的特权,凡是能进入到重点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考高分的佼佼者。我国统一高考的升学制度,更是一根指挥棒,正是它指挥着亿万青少年们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死拼硬记,以求“金榜题名”。虽然这种统一考试制度在拨乱反正中,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并且每年为上千所大学选拔和输送八九十万学生,但是这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又不知酿成了多少“现代科举血和泪”的悲剧!

实事求是地说,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只要以上两个因素还存在,应试教育就有市场,推行素质教育就会遇到强大的阻力。看来,改革应试教育仅仅自下而上是不行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的一般号召上,而必须从整体上制定出克服应试教育的法规和政策。例如,办重点学校、文理分班、督导制、示范学校、升留级、升大学、评价学生、选用人才的标准等制度,都必须彻底进行改革。

这么说来,在国家关于改革应试教育总规划和总政策未出台以前,基层学校是否就无所作为了呢?当然不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不妨广泛开展实验,来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我相信陈旧的教育观念会逐步转变,应试教育的压力也会逐步减轻,并将为21世纪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对推行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是不会有争议的。但是,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素质教育?对这些问题,认识恐怕就不一致了,可能是见仁见智。作为教育者,如果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就像建筑工程师在为一座新楼奠基时,连要建筑一座什么样的房子也不知道一样的荒唐。

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教育。人的素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理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其核心要素。而广义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全部的生理与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个人的身心系统。[2]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在后天的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活动。所以,把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与此相悖的做法,都是对神圣教育本意的亵渎。

人的素质是多种多样的,从广义上分类,主要有道德素质、个性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八大素质,诸如音、体、美等特长,应包括在文化素质之内。人的艺术修养的确很重要,它们也的确是人的素质组成要素。面对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通过强调艺术教育,对于陶冶青少年们的情趣,增加他们对素质教育的凝聚力,这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把艺术教育提升到“突破口”、“纽带”、“中心”的地位,甚至以美育概括一切,这未必是得当的。[3]如果这些论点成立的话,那么艺术院校的学生或有艺术专长的人不是天生的高素质的人才了吗?显然,这种“大一统美育论”是不妥的,它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

人的素质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常说的“人的才华是相通的”,正是这个意思。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才具有献身科学的精神;一个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才能经受住挫折,并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科学巨匠,同时又是文化素养极高的人。例如,从古希腊的哲圣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的物理学泰斗爱因斯坦;从16世纪的意大利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到奥地利的音乐奇才莫扎特;从炸药大王瑞典的诺贝尔到发明家之冠的美国的爱迪生;从解析几何的发明人法国的笛卡儿到中国当代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等等。在他们身上,都反映出了高品位的综合素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在我所列举的八大素质中,有一些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人的个性素质、技能素质和创造素质。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特别重要,常常被教育者所忽视,而且还在于它们是我们中国学生,乃至于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素质。

就拿个性素质来说,它是一种非智力素质,但它又决定着人的智力发展。人的个性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反映,是人的重要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标志。人的个性具有文化内在本质的规定性,它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于文化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铸造着人的个性。这就是人的个性的文化本质。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不仅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且有时还出现压抑甚至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我国学校中的某些思想工作制度和方法,如思想鉴定方法、档案制度等,就可能起到压抑学生个性的作用。例如,你敢于展现自己,那就批评你好表现;你勇于进取,就给你戴上个人英雄主义的帽子;如果你的批评精神强了一些,那就在你的鉴定表上加一条“不虚心”的缺点……其实,遭到非议的这些“缺点”,正是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应具有的重要个性,我们的教育不仅不应当压抑,而且还应当赋予学生这些个性素质。

我把技能素质列为八大素质之一,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会说,这是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问题就出在这个落后的观念上,正是它导致了我国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差。有人做过一项调查,指出:英国人富有创造性,但缺乏实现创造成果的能力,结果不能保持“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日本人缺少创造性,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很强,擅长于精巧技能,靠拿来主义,把一个资源贫穷的小国变成了经济大国;美国人既富有创造性又善于动手,所以他们至今仍然是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这项对比说明: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它们是实现发明创造不可缺少的两大能力。

至于说到创造性素质,不言而喻,它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我才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唯有抓住了这个问题,那么素质教育才算抓住了根本。目前,许多学校都把艺术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依我之见,这就是没有抓到关键。其实,艺术教育是必须的,它们对于开发人的右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以什么指导思想来开展艺术教育,是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兴趣特长,抑或是以它为开发创造力的手段。著名画家丁绍光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缺点是教学时间拉得太长。基础教育代替一切是错误的,基础是为了创造。我们所犯的错误是做了基础的奴隶。而美国的艺术教育正好相反,美国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创造最重要。”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倡导艺术教育,那就可以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的,否则,只能说是穿上了一件“漂亮的时装”而已。

创造性的素质需要创造教育来开发。早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就在美国诞生了,而创造教育大致是50年代初才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不仅在大学中广泛开设创造学、创造工学、创造心理学等课程,而且在中小学中,也普遍推广创造技法和创造思维训练活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欧美学生富有新思想和善于发明的原因。

对比之下,中国学生虽然很聪明、勤奋,但缺乏创造性;虽然考分很高,但能力低;虽然知识丰富,但不能学以致用。这就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如果不尽快地克服,不仅将影响到我国人才的素质,而且最终也必定会影响到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实力。

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展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应当从哪里做起呢?我认为,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应当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进行。

首先,应当改革文化、科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们会学,虽然二者仅仅只是字序上的不同,但它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了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求你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我的老师泰勒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每天要诞生10个新的想法,其中9.5个是错误的,可他面对困难勇于探索。一个人如果每天有一个正确的新想法,也就不得了了。”[4]文化和科学课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支柱。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是要削弱基础,而是要改革基础课的教学,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次,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右脑。美国精神病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佩利证明:[5]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半球构成的。从功能上讲,左半球是“知识型脑”,主要是负责记忆、语言、书写、计算等;右半球是“创造型脑”,主要是担负着视知觉、空间关系、艺术思维等功能。因此,开展音乐、美术、体育、工业技术等科目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特长上,而应当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思维、外延思维、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因为它们都是组成创造力必要的智力因素。

再次,要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方法或创造技法课程,向学生传授创造思维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我们切不可以为他们年纪小就可以忽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方法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正好要从小进行。为了进行改革实验,我曾以初一学生为对象,为他们开设创造思维方法选修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集文化与科学为一体,寓教于乐、边讲边做的教学方法,颇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我的实验,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在广大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既然是一种潜在的能力,那么它就很容易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人人都有创造力,但为什么能成为发明家的只是很少的一些人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应试教育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则是其主要的原因。当前,我国教育的最急迫任务,就是大力推行创造教育,把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开发亿万青少年的创造力,以适应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本文曾发表在1997年4月19日《教育时报》上,并获得该报当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注释】

[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23.

[2]文汇报,1995-04-29.

[3]文汇报,1996-01-17.

[4]扬子晚报,1996-03-24.

[5]世界发明,1988(5):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