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立志做创造性的人才——在武汉市中学生《科技之光》科普报告会上的发言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你们已经胜利地结束了期末考试。在此,我对你们在这一学期取得的进步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辛勤教育你们的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团市委、市科协和江岸区教委的领导,安排我给部分中学生作个报告,我很愉快地同意了。我从教整整四十年,最喜爱的是教育,最大的嗜好是与青少年们通信和交朋友,最崇尚的是创造精神,我的研究兴趣是创造教育。因此,我今天的报告题目是:“青少年要立志做创造性的人才”,把我最崇尚的东西献给我最喜欢的青年们!
要做创造性人才,必须知道什么是创造性的人才。提起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可以从人类的发明史中列出一长串的名单,甚至能编纂一本《发明家大辞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贝尔、牛顿、居里、冈拉克,等等。他们是一些什么人呢?用静电复印技术发明人鲍勃·冈拉克的话来说:“我自己的兴趣总是放在下一个发明上。我正在干的和继续研究的项目,才会使我兴奋,不要躺在荣誉上沾沾自喜。脑子里充满各种设想,敢于冒险,不怕失败,不要让正规教育干扰我的学习。这才是作为一个发明家的基本条件。”[1]正因为如此,冈拉克在静电复印领域里获得了133项发明,被誉为“静电复印机之父”,是文字印刷上的一次革命,也是自活字印刷发明近千年以来最伟大的发明。
创造性的人才就像蕴藏的金矿一样。金矿需要挖掘和冶炼,才能变成无价之宝。那么,创造性的人才是智力宝藏,也需要挖掘才能变成无穷的财富。怎么挖掘呢?主要靠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实施创造教育。下面,我就围绕这个主题讲三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素质教育是目前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术语。人的素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理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其核心要素。而广义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全部的生理与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个人的身心系统。[2]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是在后天的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教育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活动。所以,把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与此相悖的说法与做法,都会将教育导入误区。
人的素质是多种多样的,从宏观上划分,主要的有道德素质、个性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八大要素。当然,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也许可以细分出更多的素质要素来。不过,我认为数目的多寡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要抓住人的素质的核心。什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呢?我以为,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极大的误解,似乎对素质教育的实质尚缺乏认识。例如,有的学校提出把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也有人提出把“小三门”(音、体、美)当重点,等等。著名美籍华裔画家丁绍光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缺点是教学时间拉得太长。基础教育代替一切是错误的,基础是为了创造。我们所犯的错误是做了基础的奴隶。而美国的艺术教育正好相反,美国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创造最重要。”由此看出,这正是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最大差别,实际上也是我国国民缺乏创造性的原因。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呢?这个观点是我首先在全国提出的,围绕这个观点写了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1997年的《光明日报》和《教育时报》上,并双双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这说明,我的观点不仅受到舆论界的关注,而且也得到了教育同行们的认同。
下面,我打算从四个方面来论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这个观点:
(1)创造力是一种爆发性极强的力量,具有这种力量,能够解决他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朱棣文(Stephen Chu),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个得主之一,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5位美籍华人。他1948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获奖时年龄是49岁,与他一起获奖的是美国马里兰州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威廉·D.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和法国科学院院士塔诺季(C.Cohen-Tannoudj,1933— )。他们获奖的成果是用激光制冷和捕捉原子的方法。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嘉奖辞说:“三位获奖者研究的新方法,大大增加了我们对于辐射与物质作用的了解。”这项技术可以用到许多实际用途上,如有助于设计出更精确的原子钟,用于航天导航与精确定位等方面。这项新技术的突破,正是他们创造力的表现,是其他众多的同行们所不可企及的。
朱棣文教授在获奖一个多月后,在斯坦福大学会见中国科协代表团时,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他说:“创新精神最重要,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差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接着,他举例说:“我在中学时成绩在10%以内,但不是最好的,但我大哥的成绩却是第一名。上大学以后,我不光是学书本上的东西,而是对自己想学的知识都下工夫学,所以成了最优秀的学生。当我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正教授时,大哥还只是该校的副教授。”[3]朱棣文的体会是深刻的,这正说明了创造力的爆发性。它使朱棣文后来居上,捕捉到从原子发现以来这个“只见其形不见其身”的神秘质点,从而作出了惊世之举。
(2)创造力是一种“核动力”,它能引起技术革命,大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力引起技术革命,并产生连锁反应,这已经为人类有史以来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所证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是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那是一个“发明狂”的时代,在蒸汽机发明的带动下,各种革新和发明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并引起了纺织业的高涨、运输业的跃进、动力机的变革和机械工业的兴起。继英国之后,到19世纪末,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莱顿关于电的发明和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美国莫斯莱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和应用为标志的。这两次革命比以前更广泛、更深刻,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而且也使其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997年,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教授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发出了一个预言:“世界将发生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他指出,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引发着企业界的全新经营革命,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化经济时代的开始。他断言:这场革命的结果,将使所有不具备计算机化特征的企业都遭到淘汰。在全球传统企业仍然占统治地位的今天,他的预言无疑像一声炸雷,让人们惶恐不安。不管如何,这一预言确实正在悄悄地实现。
(3)创造力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能引起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人类的历史上,产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是时势造就的,同时又是造就时势的英雄。例如,马可·波罗、哥伦布、拿破仑、华盛顿、罗斯福、丘吉尔、列宁等。在中国,古代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近代有孙中山、毛泽东等领袖人物。尽管他们的国籍、所处的时代、信仰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创造性的杰出人才。
我要特别提到的是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无疑他是最富有创造性、最有成就的世界政治家之一。美国历史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评论说:“罗斯福有二流的智力,一流的性格。”那一流的性格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十分可贵的非智力创造性的个性,这正是导致他成功的重要品格。
罗斯福是小儿麻痹症患者,终身靠轮椅相助。但是,他在竞选总统时对助选员发誓:“给我布置一个大讲台,我要让所有的选民看到这个得过麻痹症的人,可以走到前面讲台,不需要拐杖。”“我还要走路,走进白宫。”[4]的确,罗斯福凭着惊人的创造力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连任四届的总统,最后因脑溢血而死在自己的办公室。他受命于美国经济大萧条之际,是美国历史上最受爱戴的总统之一,被称为美国经济的救星,世界民主政治与和平的保卫者。
丘吉尔(Winston L.S.Churchill,1874—1965)是另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影响英国和世界局势半个世纪之久。极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位伟大的人物却是学校里的差生。他在哈罗学校读书时,数学、法语、拉丁语均不及格,毕业时居于排名榜之末。后来报考军事学院,三次投考三次落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随军到了印度。在人生转折时,他随时用“我是一个劣等生”来鞭策自己,通过刻苦学习,他终于成功了。丘吉尔不仅是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有作为的政治家,而且后来还成为历史学家、传记家、书评家、小说家,并于1953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的道路和成就启示我们:分数的高低,决不能等同于智力的高低,千万要警惕扼杀那些具有创造力的所谓“差生”。
(4)创造力是一座巨大的金矿,通过开发,可以变成无穷的财富。当代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一座金矿。他是真正的以知识致富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公司的资产已达530多亿美元,连续13年位居《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豪排行榜之首,连续几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现在,全世界90%的微机都是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产品。到2000年,全世界软件产值达9万亿美元,而微软要占一半以上。如果把这些公司创造的财富累积起来,那么比尔·盖茨创造的价值就是天文数字了。
比尔·盖茨靠什么取得如此多的财富呢?论学历,他仅是哈佛大学法律系二年级的肄业生,不仅没有博士文凭,甚至连学士文凭也没有。论学习,他在私立西雅图湖滨中学读书时,从来不被认为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相反的,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但又比较调皮的学生,他像其他顽皮、犯错误的学生一样,也多次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接受训话。
湖滨中学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简直是天赐的良机。正是这所学校激发了比尔·盖茨的智慧的火花和天才般的创造力。这是一座伟大的熔炉,既铸造了比尔未来的性格,又锤炼了他的创造性的素质。[5]正是基于这种素质,他才华出众,聪慧过人,11岁办公司,13岁开发第一个软件,19岁创造了微软公司。他从900美元起家,创造了几百亿美元的财富。他的公司从当初的12人发展到12 000人,现在已造就了3 000名亿万富翁。刚过不惑之年的比尔,命中注定成为世界风云人物。他拥有数不清的世界级的桂冠,如“计算机革命的点火人”、“软件世界的天才与皇帝”、“电脑帝国的拿破仑”、“信息时代的福特”、“最年轻的世界首富”,等等。他誉冠全球,富甲天下!
他凭什么具有如此荣光呢?就是凭借他独具的创造性素质。只要看看他的如下信条,我们对他的成功就不足以为奇了。
他的人生哲学:“我要赢。赢就是我的哲学,赢本身就是目的。”
他的目标:“向前、向前、充满活力。”
他的风格:“永远先人一步!”
他的胆识:“我要向万有引力挑战!”
他的竞争观:“我发誓要啃一口‘苹果’,尝尝究竟是酸是甜。”
他的金钱观:“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我们仅仅从这些信条就可以看出,比尔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众多的计算机博士、教授们不可能创造软件产业的奇迹的原因。我们应当从比尔的成功之道认清人生的方向,塑造创造性的素质,实现人生自我的最大价值!
(二)培养创造力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196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他根据对近千名幼儿时期开始的追踪调查资料,得出了如下的结论: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国际教育界对布鲁纳的研究结果十分重视,普遍接受了这个观点,并制定了具体措施,着手开发少儿的创造力。
为什么开发创造力要从青少年抓起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青少年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展分为生理发展期、智力发展期和能力发展期。从婴儿出生到两岁末,人的大脑基本上具备了它的主要生理特征,5岁儿童脑重已达到成年人脑重的95%。从智力发展来看,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当作100%的话,那么从出生到4岁时就已获得了50%的智力;有30%的智力是在4~8岁期间形成的;最后20%的智力是在9~17岁增长的。从能力发展来看,15~25岁是大脑诸种能力发展时期,是向完善的大脑过渡的时期,也是开发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应当强调的是,智力与创造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则是智力的最高表现。从总体上说,只有高智低能者,但却没有愚智的创造发明家,这正说明智力不等于创造力的原因。
中学生的年龄位于13~18岁之间,他们既是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可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一切为了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升学。这种教学制度,完全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压抑了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是完全不同的。正如上面所说的,智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再增长了。然而,知识和经验的增长是遵循另一规律进行的。一般说来,知识和经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随着人们阅历的丰富而增加。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抓住智力早熟的特点,务必在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内,最大限度地开发青少年的智力,进而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2)青少年是开发创造力的敏感时期。从词意上说,敏感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是指人对外界事物反应快,特别是对接受新事物快。为什么说青少年是发明创造的敏感期呢?这是因为青少年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富有好奇心,爱提问,爱批评,而这些正是导致发明创造最重要的素质。
为什么青少年对发明创造比成年人更敏感呢?这是因为成年人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而青少年的思维没有定势,我把这个没有定势的时期叫做敏感期。什么叫思维定势呢?这里所说的“定”是固定、限定,而“势”是指态势、趋势的意思。所谓的定势,就是人的思维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沿着一定的方向或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思考。换句话说,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受到某种既定的标准或潜意识的暗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成年人对现存的事物,总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只是去适应它们,而很少甚至根本不想去改变它们。创造的大敌是“从众心理”,我们可以把这种心理概括为“新三从四得”。三从是:一从过去,轻车熟路;二从领导,不担当责任;三从老规矩,不冒风险。四得是:一得省心省事;二得保险无事;三得领导欢心;四得众人拥护。这种从众心理,是典型的思维定势。而青少年却不是这样,他们对现存的一切总不以为然,为什么只能这样而不能变个样,这正是导致他们发明创造的原因。
从认识论上来看,思维定势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它的最大的副作用有以下三点:一是单向思维,也即通常所说的“脑子不转弯”,不利于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开拓、创新。二是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忽视对新事物的认识,所以对发明是有害的。三是静止地看问题,把客观事物看成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因而是一种反科学的、阻碍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应当坚决予以克服。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世界观尚处在形成之中,无论是教条主义或是经验主义,对他们的影响都不甚大,甚至根本没有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对他们抓紧创造教育的敏感期,大力实行创造教育,赋予他们作一个创造性人才所需要的各种素质。
(3)要重视开发智力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在少年儿童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智力超常儿童(也称超智儿童),这已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什么叫做智力超常呢?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界定:凡智商在120以上者称为“优秀”,智商在135以上者称为“英才”,智商在170以上者称为“极高英才”。智力超常儿童都有很高的智商,一般界定在135以上。
目前,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超智儿童呢?据有关专家统计,在每个年龄层中,大约有5%的智力超常的儿童,并且他们的成熟年龄为10~13岁。又据一项统计,法国约有智力超常儿童40万人,美国有300万人。中国有多少?目前尚未见到统计资料,保守的估计也有500万人,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如果得以充分的开发,那将会发挥无可估量的作用。
近年来,国际上对超智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美国对开发超智儿童教育经费就达到5 600万美元。现在已有137所大学专门为超智儿童开设了特别课,有些州还开设了超智幼儿园,促使他们脱颖而出。正是由于这些措施得力,美国的超智儿童正在顺利成长,有望成为杰出的人才。例如,米高智商高达200,他10岁从南加州亚拉巴玛大学毕业,17岁就成了西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生。卡萨诺牟仅13岁,但是他却掌握了最现代的克隆技术,已克隆出了三批孪生的青蛙。可是,这项高技术仅仅是1997年由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得特发明和公布的,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美国电脑神童里达,3岁学习操作电脑,10岁半大学电脑本科毕业,11岁就成了消除电脑病毒的专家,受聘于美国的一些大公司消除电脑病毒。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美国的神童如此之多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的民主教育,美国人从孩提时代就敢于冒险,所以可以说美国就是一片滋生发明创造的沃土。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传统,被誉为“书香”之邦。有人说:“世界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世界的智慧装在华人头脑里。”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是聪明的民族。中国也不乏神童,但又有多少神童成为俊杰了呢?恐怕不多。原因固然很多,但应试教育应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应当有危机感、紧迫感,痛下决心革除僵死的应试教育,否则我国的青少年还将继续受摧残,他们的创造性也将被扼杀!
(三)要破除对发明创造的迷信
迷信思想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不仅指占星、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而且也指盲目的信仰和崇拜,如对古人、领袖、权威和书本的迷信。
同样地,在如何看待创造力上,也存在着迷信思想。什么叫创造力?似乎它像风一样,只显其影,不见其身。其实,它并不神秘,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随时都在与它打交道。不过,在如何对待创造力的问题上,的确存在两种对立的“创造观”,一种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前者认为创世主是神,创造力是神旨或天意,这显然是迷信思想。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创世主是人,创造力是劳动、是人的智慧。事实上,不是上帝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而是人创造了上帝。难道不是吗?那宗教组织不是由人创建和领导的吗?那《圣经》、《古兰经》、“三藏”等,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经典和故事,不也是由人创作的吗?
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为了成为创造性的人才,应当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破除迷信:
(1)要破除对于学习的迷信。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通向成才的必经之路。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6]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又是“苦其心志”的差事,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苦恼之极,以至于厌学、逃学,直至贻误前程。
西方一个哲学家讲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事实上真正的天才却是很少的,这是什么缘故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天才、对学习的迷信,未能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什么叫学习呢?学习是由学和习组成,它包括两层意思,反映着两种行为。关于这一点,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一语可以得到证明,他是把学与习字分别表述的。我们可以通俗地来解释学与习的意思。我以为,所谓学,就是模仿;而习的意思是重复。
卡西勒认为:“人是符号动物。”[7]这当然是很形象的概括。如果我们同意这个说法的话,那么我认为知识就是符号。难道不是吗?从数学、物理、化学到英语、政治、历史等课,都是由各式各样的符号构建的。人们学习就是模仿、鉴别和控制各种符号,对于会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控制符号,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被符号所困。因此,只有破除对符号的迷信,掌握各类符号的特殊规律,才能进入学习的“自由王国”。
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已经进入“学习自由王国”的大学生,也许他的经验对每个同学都有启发。据报载,[8]16岁的赵梅生在1996年以634的高分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可是他一天校门也没进过,是完全靠自学而考取名牌大学的。
原来赵梅生家居安徽农村,父母都是农民,由于没有上学的条件,只得靠身为民办小学校长的爷爷教授。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以后,爷爷已满足不了教学要求,于是就按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他的自学能力,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赵梅生自己的体会是:“自学是靠自己提出问题,又由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再难的问题都由自己去攻破。”应当说,赵梅生能做到的,每一个具有初中程度的同学都能做得到,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具有赵梅生那样的恒心、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同时,赵梅生的故事也表明:只要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自学是可行的。这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肯定的:“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9]
(2)要破除对于经验的迷信。有人说:“人是习惯性的动物,一种习惯养成之后,便成为习惯的奴隶。”[10]这话虽然说得很刻薄,但细细想一下,确实有几分道理。那么,什么叫习惯呢?所谓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思维方法、行为和嗜好。由此看来,习惯与经验的积累有关。从字面上,它们是中性的,既不带有褒义,也没有贬斥之意。实际上,无论习惯也好或经验也好,都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我们的目的在于提倡良好的习惯和经验,克服不良的习惯和经验。
经验对于发明创造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可以有助于发明;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成为人们的包袱,使人故步自封,从而窒息创造。既然经验有助于发明,那么是否只有有经验的成年人才能创造呢?当然不是。不过,从创造力的开发来看,我们要破除对经验的迷信,更要重视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
国内外大量的事例都证明: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他们是最有希望成为创造性人才的。例如,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5岁随父到欧洲各国演出,12岁便成了宫廷的乐师。法国画坛神童佩曼·埃巴迪6岁时已出国办画展,创作了1 000多幅画。美国1993年发射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其中全部科学实验装置均是向小学生征集设计的。
在我国青少年中,也有许多的小发明家,他们不仅获得了专利,而且有的还获得国内或国际的发明奖励。如上海年仅12岁的女生徐琛发明的“防触电插座”,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少年儿童发明比赛中,一举夺魁,荣获“天皇奖”。又如山西年仅8岁的李珍,是我国最小的发明家,她已完成了20多项发明,创作了20多篇童话。看了这些小发明家的事迹,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益呢?最重要的是,要破除迷信,勤于观察,开动脑筋,做创造发明的有心人,做一个爱迪生式的发明家!
(3)要破除对学历的迷信。学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我们既反对读书无用论,又要反对唯学历论。这是因为学历与创造力不能画等号。1966年,日本日立公司总裁盛田昭夫写了一本名叫《学历无用》的书,是本畅销书,其目的就是针对日本盲目追求学历的风气。其实,日本的文化是由中国移植的,如果说日本人崇尚文凭,那么在我国比起日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往今来,有学历的秀才、举人、博士、教授不胜枚举,但碌碌无为、未有建树者,也比比皆是;相反的,没有高学历,甚至被认为是劣等生者,却有许多人成了大发明家、作家、政治家和大富豪。这说明,有学历者不必骄傲自满,应当努力把知识变成能力,化能力为业绩;如果失去了学习深造的机会,未能获得文凭和学位者,也用不着气馁,要立志走自学成才之路,走发明创造之路。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但是,他自幼出身贫寒,仅仅读了三个月的小学,被校长以愚笨不可教化而开除了学籍。失学以后,他当过报童,做过学徒。虽然他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但却没有丧失信心。他的母亲不仅爱抚他,而且给他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决心支持他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他不是单纯啃书本,而是既动脑又动手,结合实际搞发明创造。爱迪生在电报、电话、电机、电灯、电影、留声机、铁路电气、建筑、化工等领域,共获得了1 093项发明专利,成为当时世界上发明最多的人。同时,他还创建了庞大的企业,为人类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我是从一路失败中走出来的。”他还说过:“成功是1%的天才加99%的汗水。”他的这些话,是非常珍贵的,值得我们记取和效仿!
我国发明家陈江辉,原来是浙江省的普通农民,是从山沟里升起的科技之星。他文化程度不高,从小就立志发明,幻想研究一种开垦和推土两用的机器。他一共完成了101项发明,其中48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获得国家专利,大多数都得到了推广应用。
人类的历史是无穷尽的,宇宙中未被认识的事物要比已知的事物多得多。阻止人类前进的是已知而不是未知。人的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人的意象是生生不息的,人的创造也是生生不息的。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只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着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那么大家都可以成为创造性人才!
同学们:我的报告讲完了。
最后,我愿意将国际OM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宣言的三句话赠送给大家:
让我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让我们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
让我们用自己的创造力使世界更美好!
【注释】
[1]武汉晚报,1997-12-01.
[2]文汇报,1995-04-29.
[3]新文化报,1997-12-15.
[4]参考消息,1995-10-20.
[5]麦达利.比尔·盖茨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37.
[6]姜永斌,邓巧英.诸葛亮的人才思想[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178.
[7][美]C.W.莫里斯.开放的自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1.
[8]特区青年报,1996-11-07.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74.
[10]贾若.英才教育[M].台北:开明书店,1976: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