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不是梦
我在花甲年以后,萌发撰写一本名叫《创造思维方法大纲》的书,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更主要的是要了却我童年的一个梦。
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体验过梦境中的千奇百怪的现象。梦有两种:一是梦幻,是人在睡眠状态中大脑所产生的杂乱无章的心理活动;二是梦想,是人在醒着时所企及的希望。
自蒙育之初,我就知道了祖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大约是自公元前400年到公元600年的千年间的先贤们杰出的创造,后来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对人类的发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每思及此,我就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并在我幼小的心田中播下了“创造的种子”。大约在14岁的时候,我有机会读了一本讲发明大王诺贝尔的故事的书,他发明创造的事迹,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又极大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对于先前播下的那颗“种子”起到了“催芽”的作用,使我立下鸿鹄志——做一个诺贝尔式的发明家。
但是,时值而立之年,正当我步入有机化学研究前沿领域之时,由于历史误会的原因,把我推上了大学领导工作的岗位上。接着,又是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到工厂接受“再教育”,使我失去了从事发明创造的舞台——化学实验室。重新工作之后,又先后出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和武汉大学的副校长、校长,拨乱反正和改革的繁重任务,不允许我有空暇的时间去实现我的创造之梦。这虽然是一大遗憾,但创造的梦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化为另一个梦:研究创造教育,致力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在近二十年之中,我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头15年以高等教育为对象,主要从事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发表了不少的论著。第二阶段是从1995年创办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开始的,我把它当作实施创造教育的试验田。为此,我承担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九五”重点课题——创造教育实验研究,这使我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践,从高等教育步入了基础教育。
说实在的,当我对创造教育的研究越是进入角色,我的心情则越加沉重,围绕着我国国民的创造性的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着我的心头:为什么继“四大发明”以后我国再没有作出过震撼世界的发明创造?为什么“四大发明”传到世界各地后又要从发达国家引进比这些发明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什么我国获诺贝尔奖还是空白?为什么在尖端技术原创成果领域里没有中国人的记录?为什么不能产生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学派?为什么没有中国的莎士比亚、贝多芬和毕加索?等等。
不久以前,国家颁布了1999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一等奖都出现了空缺。事实上,从1989—1999年的十年间,这两类一等奖多次出现空缺,更不用说去问鼎世界级各类学科的大奖了。这的确是令人忧虑的,也是应当深刻反思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国国民缺乏创造力,绝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还是限于模仿和尾随国外的研究,缺少无人涉足的、敢于攻坚的原创性的工作,致使我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
如果再追究下去,那更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创造力又是如何培养的呢?很明显,直接的原因乃是教育,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如果说世界范围内存在这种情况,那么我国教育压抑乃至于扼杀创造性人才的现象尤为严重。这是因为千百年以来,自私塾学校、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基本上实施的是知识灌输教育,注重死记硬背,训练考试的“机器”,从而泯灭了广大青少年创造的能力。
现代教育认同的观点是:教育应当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教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的,因此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中,不仅在大学而且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科学思维方法、创造学、创造思维方法、创造技法等课程或专题讲座,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只开设语、数、外、理、化、生和政、史、地等课,音、体、美仅仅作为副课起一点陪衬作用。大学里专业划分太细,也仅仅开设各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性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乎不向学生传授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致使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了“知识仓储”式的人。
针对我国教学制度的弊端,为了进行创造教育实验,自1996年秋季开始,我在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面向初二学生,开设了“创造思维方法”的选修课。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全国尚无先例。从1997年秋,我把这门选修课设定在初中一年级,现已讲授三轮了。为什么要把这样一门重要的选修课放在初中一年级开设呢?这是因为培养创造力,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要十分重视开发他们智力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少年儿童中约有5%的智力早熟的儿童,并且他们的成熟年龄为10~13岁。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处于初中一年级阶段,是由儿童向少年转化的年龄,是从重视学习内容到重视学习方法的转折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心理、身体、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法养成的重要时期。
既然开设“创造思维方法”选修课是一种创新的尝试,那么讲授方法也必须打破常规,既不能“讲说章句”,也不能追求课程的“三性”(即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我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一题一讲,每次讲座首先提出一个形象的问题,然后引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在讲授中穿插游戏、故事、谜语、竞赛等趣味活动,熔科普、高新技术、文学和百科知识为一炉,非常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方式,因而对训练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成绩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经过几轮讲授“创造思维方法”课的基础上,我把收集到的新资料,充实到讲授大纲中去,并写成了《创造思维方法大纲》一书。我的目的是以此推动实施创造教育,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出类似于“创造思维方法”的课程,把诸如航天技术、火星探测、克隆技术、“深蓝”、信息高速公路、基因治疗等当代新科学、新发明,以及导致这些发明的创造思维方法,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广大的青少年,相信这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创造性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创造不是梦,是无时无刻伴随你、我、他的真实,问题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它。
(原载于《成才》杂志2000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