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造教育的特征
每一种教育形态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态的标志。创造教育的历史虽然不太长,但从实践中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1.开放性
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它的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就办学的环境讲的,既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包括政治思想环境和学术环境。实践表明,创造教育要求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那种力图要战胜习俗观念和势力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每一个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它不仅对哲学而且对一切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绝对需要的。这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一百多年前所说的那样:“我们若不再度力主精神自由,我们就不能期待什么新的进步了。”[28]
开放的环境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发明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讲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众所周知,杨振宁和李振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理,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吃饭时的交谈中解决的。所以一些美国人开玩笑说:到中国餐馆吃一顿饭就可以得到一个诺贝尔奖[29]。这里也还是环境在起作用,因为吃饭时处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无边无际地漂游,一旦捕捉到了灵感便导致了科学发现或发明。
开放性的教育还表现在学术民主上。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能者为师。在学术研究中,贯彻自由研究、自由探讨、自由争鸣的原则,学生可以与老师争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观点,欢迎学生超过教师。
2.主体性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统一体。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因而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压抑。创造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这种主体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因此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创造力。
我们强调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目的有二:一是激活他们内在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性的才能。
关于发展个性问题,一直是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争论的焦点。传统教育抹杀学生的个性,甚至把它看成危险的因素,并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教育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把人置于共同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看相同的资料,参加相同的娱乐活动。总之,传统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在同化人的个性,使他们用统一的规范来管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也是自明朝以来出不了世界性重大发明创造的根本原因。
创造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视人的个性,这是因为个性是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所谓个性特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些独特表现,例如兴趣、爱好、幽默、好奇等。一般说来,那些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是最有创造力潜能的人,比那些唯命是从或无感情的人,会有更大的创造力,对社会也会有更多的贡献。
人的个性特征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正如约翰·密尔所说:“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它毋宁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成和发展起来。”[30]这比喻非常形象,分析也是十分深刻的。人的个性,本来就像繁茂多枝的大树,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为它培土、浇灌,使每个枝蔓茁壮成长,结出丰硕之果。
研究人的个性特征、差异,对于探索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不深入研究科学创立者的个性发展,可以了解和分析科学的内容。但是,在这种片面客观的叙述中,某些步骤有时可能是偶然成功的。只有在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才能理解这步骤是怎样成为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个性,不能再用“个性太强”的一类评语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相反地,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志趣,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3.独特性
一切科学发明创造,无不具有独特性。所谓独特性,就其字义可以解释为:唯新则独,与众不同即特。从心理学上讲,独特性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广义地说,像求异性、进攻性、发射性和批判性的思维,也都可以包括在这个范畴之中。独特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不受传统思想束缚,不受他人意志制约,不受书本上的框框限制,不迷信权威,敢于开拓和创新。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被认为是美国金融界的“骄子”,但是他却是从一文不名、艰苦创业开始而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功秘诀是:“你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去考察每一种思想和观点,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正是这种开放的思想才使我在金融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这番话虽然是出自于金融家之口,但它却反映了创业者共同的独特品格,可作为一切创造型人才的箴言。
创造教育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独特的个性,使他们善于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不迷信书本,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二是以个人独特的原则去进行教学,以批判的眼光去对待已有的知识、观点和理论,以发展的观点去创造新的知识、观点和理论。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42岁的克劳斯·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1943—)教授所获得,他的贡献是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这一重大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创造教育的独特性很有启发。
克利青教授的重大发现,是对经典物理学上沿用了75年的欧姆定律的突破。自1911年以来,在物理学教科书中一直写着:“欧姆,电阻单位,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质、长短和厚薄。”然而,克利青教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于1980年2月5日凌晨2时,在法国格勒诺布强磁场研究中心作出了伟大发现。他认为:电阻是一个基本的自然常数,它不受材质和外界的影响。它也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以量子等级跃进上升的。这一重大发现是克利青教授独特思维的结果,也是他不受传统理论束缚所取得的成就。
从这一重大发现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传统教学的陈旧性,沿用了75年的欧姆定律,不知多少教授讲授过它,多少学生学习过它,但从没有人怀疑过;另一方面,也说明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中的一些谬误怎能被纠正?一些过了时的学说怎么能发展?一些未被认识的规律又怎么能被发现?
4.综合性
国外的一些未来学家们,曾研究了21世纪的思潮及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他们曾预言,21世纪的教育应当造就具有以下能力的人才:敏锐地从多方面观察事物的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整体中相关各个部分及要素的能力;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必须尽可能具备多科专门领域的知识,特别是边缘学科的知识[31]。从所列举的能力来看,综合能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地综合知识的能力,要靠综合化的教育来培养,所以综合性也就成了创造教育的一个特点。
社会需要创造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综合能力。科学发明创造是艰辛的智力劳动,绝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投机取巧,而是需要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的道路,较好地说明了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他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还于196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于1975年获计算机界国际最高奖——图灵奖。他的道路就是在现代科学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中,在跨学科的领域里寻求突破的道路[32]。他的兴趣广泛,但他又善于从广阔的领域中选择突破的重点,这也是他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原因。
教育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各大学纷纷实行改革,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它们一反传统的做法,从实用教育转向基础教育,从单科教育转向综合教育,强调理工科教育与文科教育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学会思考。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综合教育更为迫切,因为我们的大学专业划分太细,是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的。在当前,加强综合教育的措施是:第一,要克服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拓宽专业面,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第二,加强基础教学,包括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三,开设边缘学科的课程,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给方法;第四,加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如科学研究、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等。所有这些措施,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增强他们对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适应与竞争能力。
5.社会性
教育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外部关系上,即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这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1930—)写了一本名叫《象牙塔外》的专著,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主题是论述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他在书中指出:“大学通过其正常的学术职责,如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对社会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他又说:“在当今的社会中,恰如其分地发挥大学的作用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大学承担着伟大的职责:它在寻求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从博克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把大学的价值归结为两点:一是社会价值(使用价值),二是学术价值(真理价值)。现代大学就是要追求这些价值。
【注释】
[1][美]S.E.佛罗斯特,著.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9.
[2]余立,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57.
[3]教育科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1986(3):2.
[4]宁泽.关于创造教育[J].高教研究(北京师范学院),1986:2.
[5]帅常恺,胡象笃.关于创造教育[J].教育学,1987(1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7.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6.
[9]国家教委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七十国教育发展概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303.
[1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3.
[11]蔡郁毓.新技术革命中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动向[J].外国教育,1986(3).
[12][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69.
[13][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41.
[14]人才,1983(3).
[15]自学,1985(10):24-25.
[16]人才,1983(3).
[17][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62.
[18]赵振清,等.成才之路[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1:102.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20]山西省思维科学学会,编.思维科学探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8-9.
[21][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9.
[22][英]德·朗特里,编.西方教育词典[M].陈建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5.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8.
[24][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88.
[25]外国教育资料,1984(3):21-28.
[26]中国青年发明家周林,因发明了“WS—多功能治疗机”,在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个人发明最高荣誉奖——一级骑士勋章,故被誉为“中国的爱迪生”。见中国青年报,1986-12-18.
[27]方法,1988(1):50-51.
[28][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
[29]中国青年报,1988-02-06.
[30][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
[31]参考消息,1987-06-04.
[32]光明日报,1987-0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