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脑思考补充什么能量

大脑思考补充什么能量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脑思维活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们,一直想揭开人脑创造的过程和思维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实施创造教育。日本漆泽健于1984年出版了专著《锻炼创造的脑》,他认为开发智力资源的关键在于培养创造的头脑[8]。美国教育界也呼吁重视创造脑的培养,他们认为,美国教育只重视大脑左半球的开发,而却忽视了对大脑右半球的培养,致使美国40岁左右成年人的创造力只有儿童的5%。

第四节 锻炼“创造脑”

在宇宙中,如果按照实体的大小来衡量,人是十分渺小的,但是人的思维能力却是无限的。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过:“我们的想象力之眼能看到多远,我们就能走到多远。”[5]

是什么东西有如此无限的力量,有如此之强的透视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器官——大脑!

1.打开创造力的大门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是摄取、加工、传递、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工厂”。正因为人类有了思维的脑,所以才创造了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并且开创了认识自己、探索太空的新时代。

人脑为什么有如此之强的功能呢?长期以来,为了揭开大脑的秘密,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和脑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完全揭开了大脑的秘密,但毕竟向着这个目标逼近了。

近些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大脑构造的认识,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科学家已证明: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大的信息库和加工厂,它拥有150种细胞,含有40多种化学物质,大脑中细胞总数达1000亿个。这些细胞延伸的分支形成1015对突触,人脑好比一台有1015个开关的电子计算机[6]

人脑思维活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们,一直想揭开人脑创造的过程和思维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实施创造教育。这个使人们迷惑不解的问题,终于在1974年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神经病学医生斯佩里(R.W.Sperry,1913—1994)教授揭开了新的一页。说来也很巧,这么重大的一项发明,是在偶然中发现的。当时,他在治疗一个癫痫病人,由于病人痛苦不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给病人作了脑胼胝体的切断手术,目的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痉挛。可是,奇迹却从这里发生了。脑胼胝体被切开后,病人左右脑都平静下来,疼痛也解除了。这一手术,揭开了人脑两个半球不同功能的秘密,从而揭示了大脑的秘密。为此,斯佩里荣获了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对脑的开发研究是相互促进的。这就是说,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越深入;而大脑资源开发得越充分,科学技术则越发达。我们深信,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人类大脑的创造之谜,使人类的认识进入到真正的自由王国。

2.锻炼“创造脑”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曾对一个学生说:“你知道吧,做学问不单单念书多就好,而是要懂得思索。与其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不如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在这里,王亚南先生强调了思索比知识重要,开阔的头脑比知识的头脑更重要。教育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训练脑,开发大脑资源。王亚南先生所指出的问题,决不是哪个学生的问题,而是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弊病。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只重知识,不重视脑的训练,实属本末倒置,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

人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的。斯佩里的研究证明: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左脑的功能主要是:记忆、语言、书写、计算、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等。右脑的主要功能是:视知觉、空间思维、节奏、身体协调、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情感、想象、艺术等。从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主要功能来看,左半球以知识型的功能为主,因此有人把它叫做“知识脑”;右半球以创造型的功能为主,所以叫做“创造脑”。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两个半球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只有两半球高度协调一致时,才能产生最大的创造力。

img4

从大脑构造上,可把左、右半球分为“知识脑”和“创造脑”,但在认识和创造时,左右脑是高度协调的统一体。

一般来说,创造型头脑具有以下几种能力:一是敏锐的观察力,即对事物的敏锐与好奇,留心世事,洞察细枝末节,善于捕捉新的信息;二是准确的记忆力,一个好的记忆力有三个特征:记得快,记得多,记得准;三是丰富的想象力,即对事物的联想与沟通、幻想与假设、推理与演绎、知一而反三的能力;四是超众的思维能力,即对事物的间接反映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提炼与加工、批判与创新等能力;五是独立的实践能力,即技能与技巧、实验与操作、工艺与生产等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的,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它们相互影响,协调动作,综合发挥作用。创造型头脑最大的特征,就是高度的敏捷性,高度的流畅性,这是与普通脑最主要的区别。

在初步弄清了脑的构造与功能之后,人们普遍地把注意力投向了脑的开发,通过教育的作用,培养一代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日本漆泽健于1984年出版了专著《锻炼创造的脑》,他认为开发智力资源的关键在于培养创造的头脑[8]。美国教育界也呼吁重视创造脑的培养,他们认为,美国教育只重视大脑左半球的开发,而却忽视了对大脑右半球的培养,致使美国40岁左右成年人的创造力只有儿童的5%。而且还指出,美国人看电视的时间太多,每周平均为51小时,这也是美国人创造能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9]

从我国的学校教育来看,也是长期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左脑的培养上,这表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等方面。对于右脑的训练,长期受到忽视,对于绝大多数的教师来说,根本分不清左右脑的区别,当然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开发这一无限宽阔的领域了。从具体表现看,这种重左脑轻右脑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三点上:

一是重记忆轻思考。自古以来,在我国教育中存在一种可怕的背书的习惯:背课文要一字不漏;学历史,要背出历史上某年某月某时某地发生的事件;考概念,不得离开讲义自己发挥,等等。在这种死记硬背制度的束缚下,学生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自由,没有从事实际操作的机会,他们竟变成了罗马诗人所说的“知识的驮兽”[10]

二是重计算轻实践。重视计算能力是对的,但把它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就失之偏颇了。从小学教育起,教师就特别偏爱计算能力很强的学生,流传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升学考试时,也把数学放在特殊地位,增加附加题和附加分,这就是鼓励学生偏爱数学,其结果必然导致忽视其他学科。过去,还流行着“数学是皇后”、“实验科学是丫环”等说法。问题不在于一个口号和做法,它代表了一种教育思想,反映了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三是重语文轻艺术。语文教育是重要的,它是掌握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中国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方法呆板,而且内容也陈旧,并未达到加强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音乐、美术、工业技术、应用美学等学科的教育,则没有地位,仅仅在小学进行一点启蒙教育,到了大学以后,完全不再开设这些课程。这不仅导致我国学生艺术修养素质低下,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右脑的训练,因为这些课对于培养创造的脑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锻炼“创造脑”呢?这里所谓的锻炼,即培养的意思,犹如千锤百炼,方能炼出真金。靠什么来锻炼呢?当然主要是靠学校的教育,此外,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科学实验,也起很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来看,“创造脑”的锻炼,主要应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早开发,奠基础。一般说来,人的大脑发展可分为生理发展期、智力发展期和能力发展期。从出生到2岁末,大脑基本上具备了它的主要生理特征,5岁儿童的脑重已达到成年人脑重的95%。从智力发展来看,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了50%的智力;有30%的智力是在4~8岁获得的;最后20%的智力是在8~17岁获得的。从能力发展看,15~25岁是大脑诸种能力的发展时期,是向完善脑的过渡时期,也是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30~45岁是人脑最发达、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发明创造的黄金时期。从这几个阶段看,人脑的发展具有早熟的特点,这与一个人的经验积累是不同的。因此,应当实施早期创造教育,为“创造脑”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勤锻炼,多使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11]加拿大一位科学家也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懒散和无聊的生活更痛苦和更使人不能忍受;而繁忙的工作,对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讲,不仅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愉快和享受。”[12]这说明,人的大脑要通过思维活动多锻炼、多使用。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要贯彻这一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锻炼,提供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机会。对于一切有志于创造发明的人来说,应当养成紧张地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自己给自己寻找多思的锻炼机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各种学习和演讲比赛,从事业余创造活动等,促使“创造脑”的形成。

三是尚自然,展个性。蔡元培先生在办学过程中,一贯倡导“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实际上,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创造教育原则。自然与个性的关系,就是环境与人才的关系。对于创造型人才来说,所需要的自然,就是自由的环境;所谓的个性,就是创造的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家卢梭曾说:“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只会下决心去做他能做的事,而且只能做他喜欢做的事,这就是我的基本格言,只要把它用到婴儿身上,则一切教育的原理原则,自会从中源源流出。”[13]难道不是吗?试看哪一个创造思想和创造性的成果不是在自由的环境中流出来的?几乎没有一个例外!因此,顺乎自然和发展个性,应当成为实施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但是,在现行学校教育中,还有很多“精神枷锁”是不利于实施创造教育的,是束缚“创造脑”锻炼的。过去,在学校教育中沿用的很多警句和做法,实际上就是“创造脑”的紧箍咒,如寻求标准答案,照章办事,不允许异想天开,不允许好为人师,不允许标新立异,不允许怀疑一切,不允许好高骛远,不允许脱离大多数,等等。如果到处都贴着“不”字的标签,哪里还有创造的自由呢?因此,要锻炼“创造脑”,必须要给大脑松绑,让它自由的发展。

四是防老化,保健康。根据生理学家的分析,人过50岁后,脑开始逐步萎缩,智力开始减退,人也趋向老化。这是一般规律。人虽然不能抗拒这一自然法则,但是可以推迟老化,减缓智力下降,甚至是保持长盛不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的实例,有些科学家虽然年迈,但仍孜孜以求,智力不衰,不断结出硕果。例如19世纪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从75岁开始写作《宇宙》,到90岁方完成,历时15年。全书共5卷,包括动物、植物、物理、天文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又如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4人都过了古稀之年,他们是:埃及77岁的作家马赫福兹、法国77岁的经济学家阿莱斯、美国70岁的医学家埃利昂和83岁的希钦斯,虽然他们的获奖成果是早年完成的,但他们一直没有停止创造性的耕耘。这些都说明,人的大脑是可以锻炼的。“创造脑”需要在创造实践中锻炼,发明创造需要用“创造脑”来完成。因此,只要我们不断开展脑的保健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神,便可以不断地保持和发展大脑的创造力。

3.科学地用脑

上面是讲“创造脑”的锻炼,现在是讲用脑的艺术问题。用脑如用器,必须注意方法,讲求效率。一些研究表明,大脑的创造性是容易受到损伤的,这也是为什么创造型人才始终只占很小比例的原因。所谓损伤,主要是两层意思:一是潜在的创造力受到压抑,不能形成现实的创造力;二是由于用脑方法不对,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与用脑艺术有关,用脑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人的大脑思维活动是有规律的,因此科学用脑也必须遵循大脑的活动规律。一般说来,以下三点可供普遍参考:

一是因人而异,选择最佳用脑时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大脑活动是有时间节律的,一般来说,大脑思维能力的强弱与工作时间长短成线性关系。但是,就大脑的某一个单一的功能来说,在不同的时候其表现的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据观察统计,大脑思维活动的日节律大致是:上午8时,大脑周密、严谨、思考能力较强;下午大脑最敏感;晚上大脑的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减弱。[14]

学校的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大脑思维活动规律来安排。譬如,上午应尽量安排推理、计算类型课目的学习;下午安排直观教学;晚上进行外语和需要加深记忆课目的学习。知识分子大多喜欢在夜间工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夜晚工作的好处是:第一,夜深人静,干扰少,容易集中精力,工作效率高,易于出成果;第二,记忆力强,特别适于深思、推敲问题,也是进行写作的极好时间。大学生和研究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不宜用统一就寝和关灯的做法,这不符合让他们选择自己最佳学习时间的原则。

二是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大脑含有1000~1500克的脑髓,拥有1千亿脑细胞。大脑的思维活动,就是这些脑细胞不断地兴奋与抑制的交替变化。因此,脑细胞会疲劳,思维能力也会出现迟钝。据生理学家们观察,大脑连续从事2小时高强度紧张的思维劳动以后,就会出现疲劳。

我曾经遇到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作研究的访问学者,他是一位极富才华的学者,在美国两年共取得二十多项的发明成果。他对我说,他用脑分三种类型,从事最强烈的思考研究时,他每日只工作2小时,其他时间去休息;从事中等强度的思考研究时,他每日工作4小时;从事一般强度的思考研究时,他每日工作8小时。看来,他在研究上的巨大成功,同他科学用脑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他的时间分配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但他按思考强度的大小来规划用脑时间,是符合“有张有弛”的原则的,可以作为大家的借鉴。

三是排除干扰,清除烦恼。外界的干扰,往往给人带来烦恼,这是损伤创造力最主要的原因。干扰的因素很多,有无形的和有形的,有外界的和自身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是最大的干扰还是对心理所产生的压力,例如权威的压制、同行的妒忌、小人的诽谤、爱情的破裂、工作上的失意等。干扰对心理成熟的人,可能不太起作用,但是对于心灵脆弱的年轻人,往往就会起到压制创造力的作用。

消除烦恼最好的办法,还是用心理调整术来保持心理的平衡。在化学发展史上,曾流传着关于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科学发明的轶事。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从小生活奢侈,不务正业,被称为“二流子”。在一次宴会上,有一位美貌的女郎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他在受辱后,悄悄地离开了家,在信中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一些成绩。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8年后他成了著名的化学家,并获得了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格林尼亚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他具有的素质外,重要的是他在受辱后,没有泄气,他以成功使受损的心理获得了平衡。

美国威利·卡瑞尔发明了一种消除烦恼的诀窍,也有人把它称为万灵公式。这个办法分三步:第一步,当你遇到烦恼时,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生的情况;第二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并准备去接受它;第三步,在作好接受最坏情况的准备后,集中精力,努力改善那种最坏的情况,积极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这三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求得心理平衡的过程,用冷处理的办法对付突如其来的烦恼,在勇于接受最坏的前提下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消除烦恼的万灵公式是没有的,有效的方法还是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