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敢于保护人才

敢于保护人才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干年以前,报纸上曾报道了上海中学生茅嘉凌退学的消息,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讨论。如果有人出来为茅嘉凌说几句话,那么他是不会被退学的。对于保护创造型人才,首先,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负有重要责任。要出于公心,敢于负责,发现有压制人才的情况,要果断处理。发现对创造型人才有争议,要迅速排除争议,要为创造型人才撑腰。其次,要依靠法律的保护作用,凡发现诽谤、诬陷等违法行为,一律要追究责任。

第三节 敢于保护人才

若干年以前,报纸上曾报道了上海中学生茅嘉凌退学的消息,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讨论。一个因发明“穿绳器”而获国际比赛优胜奖的学生,为什么会退学呢?这除了反映出教学制度和考试制度上的弊端以外,还说明具有创造型学生缺乏保护。如果有人出来为茅嘉凌说几句话,那么他是不会被退学的。因此,我痛感保护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他们。

1.正确对待有争议的人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它荡涤着旧思想、旧文化和僵化的经济体制,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和各个领域的工作发展。一批思想解放、有志于改革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干部,率先投入到了这场改革的潮流中,接受它的洗礼,为它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这些积极参加改革的人,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还有不少人成了所谓的争议人物。

当年,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位青年教师,他才思敏捷,学识广博,的确是一位极富才华的青年科学家。他为改革呕心沥血,但到头来却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争议从他当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了。争议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他不应该在读书的时候崭露头角,不该超前提升为副教授,不该提出培养“企业家型”的人才,不该搞跨学科的研究,不该参加那么多的社会活动,等等。总之,不该冒尖,不该搞改革。这位教师不愧为创造型人才,他明知自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对此毫不理会,照样走自己的路。

有争议的人物何止这个青年教师呢?无论是在今天,或是在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以及一切主张变法和改革的人,又有哪一个没有争议呢?例如,奥地利的指挥家卡拉扬是一位音乐奇才。他4岁学习钢琴,8岁开始演奏,21岁开始指挥莫扎特音乐学院的管弦乐团,从1949年(41岁)起成为维也纳乐友协会的终身音乐指挥与指导。1985年,他被公认为世界管弦乐的第一指挥。但是,在他获得成功之后,恶意攻击向他袭来,说他“把所有能演奏的东西都变成了金钱”,还说他是“艺术野心家”。类似的情况,在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身上,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似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创造性才华越高和创造成就越大,理所当然的遭到的非议和攻击也越大。

对创造型人才有争论,这是不足为奇的。问题是,领导部门应当怎么看待争议。我们的领导部门是缺乏分析的。他们一听说对某人有争议,首先在思想上打一个问号,此人一定有问题,不然怎么会有争议呢?于是,要么予以否定,要么挂起来,要么派工作组无休止地调查。在他们看来,争议一定是贬义的,此人一定是不可委以重用和信任的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知压抑和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什么人没有争议呢?“老好人”没有争议,不干事的人没有争议。其实,争议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并不一定是坏事。可是,某些领导人却把争议变成废人或废事的根据。他们判断争议的标准,要么是依据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要么由长官意志判决。用这种办法看待和处理争议,创造型人才怎么可能不受压抑呢?

创造型人才不会自生自长,它不仅期待着慧眼去发现,更渴望得到扶植和保护。对于保护创造型人才,首先,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负有重要责任。要出于公心,敢于负责,发现有压制人才的情况,要果断处理。发现对创造型人才有争议,要迅速排除争议,要为创造型人才撑腰。其次,要依靠法律的保护作用,凡发现诽谤、诬陷等违法行为,一律要追究责任。再次,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消除群众中的不负责的评头论足风,树立人人争发明创造和支持发明创造的高尚道德。

2.保护人才不要怕非议

俗话说:人言可畏,人言可以杀人。当一种流言出来后,很快传遍开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天下”。一种潮流来了,多数人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重重的舆论之下,如果有人站出来说公道话,澄清是非,排除非议,的确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果想这样做,你就得准备遭非议。为了改革大业,为了一代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为了改变被扭曲了的文化心态,应当有更多的不怕非议的人站出来。1985年7月5日,我在部分毕业生座谈会上提出:“不要怕争议,敢于做有争议的人。只要做事,就会有争议。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造型人才,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想冒尖,那么你就准备做有争议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冒尖越高,争议越大。其实,这话是我与青年们的共勉,我愿和他们一起做一个有争议的人。

我从实践中体会到,保护人才比发现人才更重要,也更困难。这是因为,发现人才是扮演红脸,如果成功了,还落得一个伯乐的美名;而保护人才,是扮演白脸,搞不好还会落得用人不当的恶名。所以,在对待争议人物时,顺水推舟者多,逆流而上者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曾说:“创造型学生在班集体中通常不太受欢迎”;“在教育科学领域里,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今天的学校忽视促进创造力,而且常跟创造力作对。”[7]这种情况的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校长和教师们的深思。我们应当从思想到行动来一个转变,应当满腔热情地欢迎创造型学生,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注释】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0.

[2]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N].解放日报,1942-09-07.

[3]交流,1988(4):64.

[4][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47-448.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7.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6.

[7]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编.教育思想研究[M].1985: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