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效应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涉及医学现象、心理现象、社会现象等。不同的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注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佳状态。”心理学家H.B.English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社会学家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复杂的,而又相对的,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发展性、变化性特点。心理健康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完善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这是我们对体育教育的心理效应有更好理解的基本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至今,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在经验的表面认识上,教育实践中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的心理健康效应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疾病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深化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构建校园体育健身体系,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焦虑、抑郁的效应
学生在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焦虑和抑郁现象。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的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是恐惧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由于超出自身能力而不能达到目标、满足欲望的要求,不能解决各方面因素所引起的矛盾,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带有麻烦的事件而陷入困境不能自拔,或者由于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焦虑给人一种不愉快的身心体验,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评比不满意以及生活问题等常引起学生焦虑。抑郁常是伴随着学生生活中的挫折、失落感而产生的悲伤、恐惧、羞愧、烦恼、甚至是负罪感等,其持续的时间越长,给学生带来的痛苦也越大,主要表现为悲观、伤自尊、自卑、沮丧、急躁、不安、绝望等。如学生的不同家庭条件、学习差异、同学关系等常引起学生抑郁。这些是学生们遇到的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
体育教育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轻抑郁、焦虑、紧张、愤怒、混乱的状态。1991年,彼特鲁茨罗等人(Petruzzelloetal)对1960~1989年间的104项有关身体活动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渐进性体育放松练习和体育锻炼活动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状态焦虑(波动的、暂时的焦虑状态);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体育练习亦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诺瑟等人(North,Mccullagh&Yra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体育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练习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长期的、稳定的),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短期的、波动的);身体活动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运动(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运动(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体育活动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抑郁。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1990年涉及有氧运动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体育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也越大。体育锻炼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以有氧代谢为标准的中距离和长距离慢速跑、变速跑,能够松弛紧张的情绪、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和疏导被压抑的精神负担。集体项目,如各种球类活动,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来抑制焦虑;健美操、有氧韵律操等对抑制焦虑有明显的作用,力量练习也可以降低焦虑的水平等等。说明体育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抑郁症等都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2.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
学生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学生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巨大的压力感。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学业就业竞争的冲击、利益的冲突以及社会交往的冲突,使学生们常常处于应激状态中,主要表现为易激怒、急躁、争执及愤世、嫉恨、激动、恼火、紧张等等。应激是机体对作用于自身要求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是机体保证生存最重要、最复杂的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许多其他一些器官,还影响着人的免疫功能。可见,应激状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研究表明,体育教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Morgan等人的研究指出:高强度的体育活动(80%的最大摄氧量)可以降低应激反应。Crew等人分析了以前发表的34篇研究论文指出: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与习惯久坐的人相比,更少出现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国内学者朱健民研究发现,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群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也有研究表明,自觉、积极的体育活动能加速心理疲劳的消除。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通过体育活动,能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减少了疲劳的出现。通过体育教育的有意识运动,还可以调节应激的水平,使大学生的应激水平提高或降低,以适应社会应激的要求。这说明体育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应激有良好的影响。
3.体育教育过程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
体育教育的心理效应不仅只局限于对现代人们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所具有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其心理效应的重要内容。流畅感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忘却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对过程的体验本身就是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运动过程的控制感。因此,可以认为流畅感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显示出自己的主体性力量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情感体验,即达到了主(人)、客体(运动)关系的协调、一致。学生的体育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人和运动之间的实践、认识、价值、审美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完善。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体育运动是人们流畅感的主要来源,它是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流畅感无处不在。学生在享受流畅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地升华了自身对运动美感的建立。温克尔(L.M.Wankel)在他的有关愉快感、流畅感和体育活动关系的研究中认为,体育活动的愉快感、流畅感,将使身体锻炼产生更显著的积极效应。首先,可能使体育参加者更容易坚持锻炼,从而使更多的运动参加者得到健康;其次,流畅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使体育参加者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美感。可见,流畅感是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良好情感体验。
4.体育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KGlBrown认为:智力是学习的认知能力,是把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环境的能力。在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有研究发现,体育教育对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指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活动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研究指出,人的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人脑的右半球,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有利于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潜力,发展人的智力。可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好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可获得锻炼,从而发展其智力,提高素质。这就是体育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良好培养,反映体育与智育的密切关系。
5.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从事体育活动中,既要克服客观困难,又要战胜主观困难,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意志行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提高自己运动能力的同时,也不断发展自己的意志能力。如学生一定要达到体育标准或某项技术标准时,就必须意志坚强、刻苦运动。在通过努力达到标准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同时,也会感到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体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炼在于它总是与克服困难联系在一起的,总是与负荷的身体和心理疲劳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活动中的高速度、长距离、多障碍、激烈的对抗等不同负荷,都需要参与者去克服,在克服中磨炼人的意志。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克服肌肉酸痛、培养坚持到底的顽强毅力,而且在激烈的对抗性活动中还需要能理智地分析客观情况,辩明方向和弄清利弊,当机立断。能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困扰,克服并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而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压倒,也不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始终把握既定的目标方向,是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比赛既是斗技战术,也是斗智斗勇。因此。体育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苦、不怕困难、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7.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运动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展示和发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达到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这种心态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自我概念。有关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更容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关系更和谐,更有助于产生亲近感,消除孤独、恐惧的心理等。对于那些性情孤僻、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淡漠的人来说,不仅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能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果把这些观念迁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的个性日趋完善。一些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表现出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特点,身体锻炼能强化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Secord和Tourard等人将身体自尊(身体感情)定义为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身体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身体面貌的观念。它们均是存在于个体自我意识中的有关身体的认知与体验,对个体的身体锻炼活动能产生自我调节的作用。Tucker研究了男性学生肌肉力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在体重作为变量的情况下,力量与身体自尊、情感稳定性与外向和自信呈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能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Sonstroem认为,身体自我效能的改变,提高了身体能力和身体认可的总体水平,这两者共同对整体自尊做出贡献。自1984年以来,一些研究调查了各种身体活动与女性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如Skrinar等人研究发现,有氧运动提高了女性的身体内部意识和身体能力。综观该领域的研究,我们认为体育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