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代变革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时代变革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海斌认为,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1997年他又对21世纪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保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后,有关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很快成为档案界的热门话题。麻新纯认为,电子文件是信息时代赋予中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技术精灵。因此,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研究也是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时代变革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变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特征。20世纪的最后20年至今,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信息化进程在档案领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文件、档案管理的对象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对档案工作、档案理论的影响由点至面,由表及里,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给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直接触及档案事业的前景和命运(38)。显然,面对这些时代变化,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如果墨守成规,仍然沿用过去的做法,那只会为时代所遗弃。为此,我国的档案学者们积极探讨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档案事业发展战略。

1996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界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对策问题。萧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以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转变职能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39)(40)。丁海斌认为,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革命,这场革命会影响到中国档案事业而产生两个层次的影响。第一个层次的影响是促进档案工作者观念的变化,第二个层次的影响是推动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档案工作运行机制(41)。市场经济发展与档案事业发展密不可分。李士智认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档案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档案工作领域,充实了档案工作内容,扩大了档案事业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档案工作管理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档案事业管理水平(42)。甚至有人在1996年就提出建立档案事业发展基金的设想(43),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给人们档案事业管理观念带来的巨大变化。

经济体制只是推动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性因素之一。丁海斌认为,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技术性因素改变的主要是档案存在的微观物质技术形态和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而社会性因素改变的是档案工作的宏观机制(44)(45)。无论是档案技术工具的演进,还是社会制度的时代变迁,对档案工作的进步和档案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46)(47)。因此,自1996年以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档案界积极开展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例如,1998年、2000年、2001年陈智为主编的“档案事业建设与社会发展丛书”——《档案文化论》(48)、《档案信息论》(49)、《档案工作与知识经济论》(50)紧扣时代发展潮流,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时代变革背景下档案事业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

冯子直较早对档案事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他曾经就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问题进行过探讨(51)。1997年他又对21世纪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保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52)。此后,谭琤培对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他系统分析了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制定原则及基本策略等理论问题(53)。其次,他又介绍了发展战略研究的几种方法,如系统方法、比较方法、专家调查法、数学方法、预测方法等。后来他又进一步对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54)。李财富从系统论、文件双重价值论(档案价值扩展律)、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档案工作“为今天,也为未来服务”等指示三个方面阐述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55)。这些研究成果为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档案学界在探讨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引入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提出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贺吉元(56)、岳宗福(57)等人较早对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档案事业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支持性和条件性的社会子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档案信息方面的保障作用。而这一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以档案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薛春刚认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58)。丁海斌则把档案事业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的推动作用叫做“档案力”(59)。此后,有关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很快成为档案界的热门话题。舒国雄认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把持续、整体、平等观念注入到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新战略,并对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60)。李财富认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有三层内涵,一是档案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二是档案事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三是档案工作的各环节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61)。任传兴则分析了我国档案事业中存在不利于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认为制定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遵循整体发展、永续发展、平等发展的思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档案事业的现状,紧紧围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来进行(62)。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则拓展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手段。电子文件是数字革命的产物,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麻新纯认为,电子文件是信息时代赋予中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技术精灵。以电子文件为基本单位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不仅深刻影响中国档案事业的内在要素,同时也大大改善了中国档案事业的生态环境(63)

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从宏观上国家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从整体上规划档案各地区、各部门事业的发展战略,这需要科学合理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作为制度支撑。因此,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研究也是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档案事业管理体制要顺应时代变革而进行调整。从历史的角度看,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陈祖芬从文化的观念层面探讨了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如何进行适应性改革。她指出,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古代档案管理体制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而中国崇尚伦理的观念与西方崇尚科学的观念相互作用产生的现代文化观念变迁,对现行档案管理体制有着重大影响。考虑到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影响,我国档案管理“统一领导”的集中式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不作调整,“分级管理”中的“级”应淡化,应体现社会参与(64)。在国家社科基金“转型期的档案管理体制研究”(批准号:02BTQ020)的资助下,窦晓光、丁华东等人对转型期以来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基本经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国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65)(66)(67)(68)。有关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如何改革也是研究的热点。刘东斌从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完善依法治档、加强行政管理与协作交流等三方面提出改革我国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设想(69)。孟晓华认为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应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并提出加强对私人档案管理的建议(70)。邹吉辉则建议建立文、档统一管理体制,妥善处理机构改革中地方各级档案归属和局馆合一带来的档案行政执法问题(71)。肖文建结合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现状,立足于文档一体化管理体制,提出了“垂直领导、分类管理”和设立“文档局(馆)”、“文档信息中心”的设想(72)。高永青对“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原则和局馆合一的档案机构设置原则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统一领导、分工管理”的档案工作组织原则以及“局馆分开,各司其职”的机构设置形式(73)。李文伟进一步将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方向总结为: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体制、强化责任体系、实行文档一体制度、完善社会服务机制、构建行业自主发展机制(74)

时代变革往往瞬息万变,那么档案事业发展是否应有根本性的应对策略?冯惠玲敏锐地注意到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档案机构以开放、亲民的观念迎接时代的挑战(75)(76),并认为“以变应变”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方略。面对档案管理对象和环境的变化,档案工作机构和人员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适应性、开拓性、战略性调整,以拓展职能应对社会角色之变,以扩大服务应当需求之变,以管理模式多元化应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之变。每一种变化都是一个大课题,每一种应对都需要打破常规,而每一种创新都可能为档案事业的发展造就新的空间和局面(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