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 可视化人机接口
信息可视化通过对信息的感知将其信息表达成知识,它实际上是研究人与计算机表示的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技术,表现为人与计算机信息之间的一种可视化人机接口。可视化人机接口在人与信息系统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它帮助人们理解信息空间的结构,快速发现所需要信息、有效防止信息迷途等。同时,它也是知识发现和数据发掘的新的途径之一。目前可视化人机接口成为了智能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必备模块。
一个设计良好的可视化人机接口应提供以下功能:
●使表示信息的方法能同人的认识与感觉能力相适配,也就是说不仅表示的信息量要大并且要直观;
●能提高绘制图像的速度,并使用户及时跟踪以便调整参数,驾驭可视化进程;
●能给用户提供进行可视化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敏.基于认知理论的语义检索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6.
[2]董士海,王坚,戴国忠.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8]张玉峰.智能情报系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姚天顺,朱靖波,张利,等.自然语言理解——一种让机器懂得人类语言的研究[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2.
[5]余以胜.数据挖掘技术与用户知识获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65-66.
[6]陈红莲,陈华钧.信息过滤系统中用户文档更新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8):45-50.
[7]郝琪,罗卫平,彭炎午.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自适应人机接口的用户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10):42-44.
[9]王开选.用户模型的结构表示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02.
[10]艾丹祥.基于本体论的知识检索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4.
[11]林鸿飞,杨元生.用户兴趣模型的表示和更新机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2002(7):843-847.
[12]周宁,文燕平,刘玮.文献信息可视化研究[J].情报学报,2003(4):468-471.
[13]冯艺东,汪国平,董士海.信息可视化[C/OL].中国图像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论文集,2001.[2007-03-15].http:∥162.105.203.80/papers/download/17%E7%BB%BC%E8%BF% B02.pdf(2007-03-15).
[14]刘勘,周晓峥,周洞汝.数据可视化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2002(8):1-2,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