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同仁堂
我是个不喜欢吃药的人,平时因为比较注意,所以身体还算争气,吃药的机会比较少。我认为,要吃药,最多吃些中药,西药的副作用大,这个病还没好呢,其他的病又开始隐藏着,说不定哪天就教训一下我。在这点上也是受父亲大人的影响,他年轻时好像不吃药不看病的,到老了也不好好吃药。他说人们有自身的免疫能力,有时可以自愈。不必吃太多的药。要吃药,可以吃同仁堂的中药。
说起用药,上了年纪的人们还是相信“同仁堂”。这座清康熙八年(1669年)屹立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24号的京商老字号药店,距今已有344年的悠久历史了。她是中国最大的药店之一,她久经岁月的沧桑、世间的变迁,其品牌牢牢扎根于代代京城人的心中,也越来越得到全国各地百姓、海外华侨、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凡信得过同仁堂的消费者,在受到疾病折磨的关口,在心里想到的是同仁堂,在嘴上提到的是同仁堂,从心底到嘴上不打弯儿,那就是同仁堂。为什么同仁堂能够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具有不衰的诚信度,能够独占中医药的鳌头呢?当你踏进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大门,仔细观察,你能看到的任何一处场景,能发现你未曾见到过的惊奇……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你要寻找的答案。
“同仁堂”字号的起源
康熙乙酉年(1705年)六月的一天,同仁堂店铺前鞭炮脆响,锣鼓喧天,如同开张一般。一块新匾被高高悬于大堂之上,白漆底上有三个端庄隽永的黑字“同仁堂”。匾额的上款是“康熙乙酉年六月吉旦”,下款是“孙岳颁题”。孙岳颁(1639—1708年),字云韶,号树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名的宫廷书法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专门替皇帝题写御碑的。康熙称赞他“室无媵妾,家绝管弦,政事之暇,唯焚香读书及临池选韵,笔歌墨舞而已”。
儒家经典《周易》中有“和同于人”之说。“同人卦”中有“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思是:“与众人同心协力跋涉于郊野之外,一切亨通,有利于涉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同仁堂的祖先乐显扬极力推崇“公而雅”,而这也正是“同仁”的精髓所在。“公”,即是儒家推崇的“天下为公”。“雅”在《尔雅》中的解释是:“雅,义也;义,正也。”即公正、正义、正直之意。正好印证了《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就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同仁堂老匾曾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日这天,义和团火烧“老德记大药店”,差点儿殃及同仁堂老匾,多亏当时人们奋力将老匾摘下,保护了起来,才使老匾免遭火灾。
然而,1966年8月20日这天,一群人闯入同仁堂,声称要“破四旧”,将同仁堂康熙年立下的、见证过八国联军之乱和日寇侵华暴行的老匾拆下,丢到了熊熊烈火中焚烧。老匾被毁了,就连近三百年的店名也被改名为“北京中药店”,同仁堂制药厂和提炼厂分别被改名为“北京中药一厂”和“北京中药六厂”。在动乱的年代,“同仁堂”也没有躲过厄运。
同仁堂中药语言文化
华夏中医文化的环境语言
从语言的角度讲,环境也是一种语言,叫视觉语言,或者叫无声语言,比如建筑、室内装饰、家具等。同仁堂的室内外环境极具特色,既有中国传统民族风,又有现代时尚范儿。北京大栅栏不宽的街道上,在中间的位置,会出现一座宏大气派、古意盎然、庄重可敬的三层仿古建筑,正门上方悬挂着十分气魄的黑底金字的“同仁堂”牌匾,这
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写。
赵朴初题词: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同仁堂正门朝北,东西两边儿有两堵青灰色砖墙,对称地由右至左上下两排写着:“同仁堂
老药铺”的字样儿。走进正大门,迎面是一屏风,上面竖排从右往左镶嵌着“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八个红底金字,这是由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写。从“同修”到“济世”,让忧虑重重的顾客在刚一走进同仁堂药店大门的一瞬间,就被佛家思想的话语所感染,使因病而躁的心境有了一丝安宁。
关于同仁堂的大门,还有一个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同仁堂老铺子当时只是三间门脸的平房,彩漆梁柱,黑瓦灰砖,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但就是店面比街面低,顾客进门时不是上台阶,而是下台阶,人称“下洼子门”。无意间,店里人发现这种“下洼子门”正好适合到药铺买药的顾客中的许多病人情况,他们身体不好,下台阶要比上台阶省力;当买了同仁堂的药之后,出门上台阶则是图个步步高升、日趋好转的吉兆。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到了雨季,街面上的水都汇集进来,象征着财源滚滚,为此,店铺院后还建了好几个很深的蓄水井,将大量的雨水储存起来供灌园泼街,又节约又实惠。
一楼大厅有一倒座匾,是由三幅牌匾组成,中间的是启功题写的“同仁堂”,和大门上方的相仿,正匾下方是一幅铜制李时珍采药图,左右各有一副古香古色的配匾,左配匾从右至左写的是“栽新藻琼”,右配匾从右至左写的是“授秘兰灵”;还有一副对联:“家传玉典望西鼎,品正琼浆贡北阙”,它们分外醒目。一楼大厅十分敞亮儿,整个通透,感觉很宽心。整个格局是“U”字型。将祖宗传下来的“一字柜”变成了三面都是柜台的布局。这种格局是从公私合营之后改变的,这样一是为了增加服务项目;二是可以同时接待更多的顾客,让客人们也有个选择的余地。
一楼东厅是中成药部,主要销售自家生产的各类中成药。这些产品如“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乌鸡白凤丸”等,素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特点而倍受海内外众多顾客的信任。为这“独特”、“上乘”、“精湛”、“显著”,人们从内地来从海外来,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来到同仁堂。为了方便在京工作的外地求医者的需求,中成药部拓展了业务,还同时经营外埠名、特、优、新中成药。
一楼西厅是精制的饮品店,即是“选取适时采收的地道优质药材,精选药用部位,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蒸、炒、灸、煅、煨、手工切片等精加工而制成的饮片”。这句宣传用语既是广告语言,又不是广告语言,它很朴实很诚恳,将同仁堂中药原汁原味的制作流程广而告之,是一种责任的承诺,一种诚信的展示。正是由于同仁堂严格的制药流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得来店买药的顾客心存虔诚之意、感恩之情、放心购买、踏实用药。
一楼大厅的中间设置有电动扶梯,顺扶梯可以上二楼,新鲜的场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沿扶梯四周有圆柱和宽大的彩绘玻璃组成的桅栏,每扇玻璃上绘有古代医学名家华佗等人的彩绘头像,旁边有每一位医学名家的姓名。每个柱子在1米8左右高度的位置的半圆柱面上镶嵌着深咖啡色古代竹签状书页的页面,上面有《本草纲目》中的一段对“鹿茸”、“人参”、“燕窝”等解释的有关文字。二楼四周的墙面上还挂有被镶在镜框里的药用植物标本。
二楼有开放式医学图书销售书架,顾客可以亲自到书架上挑选需要的图书,然后付款。二楼还有参茸部,设有人参、鹿茸、燕窝、冬虫夏草等贵细中药饮品销售柜台。在人参柜台,有一张独特造型的太师椅,十分醒目,椅子背儿是用人参造型的。二楼西厅是调剂部,经营普通中药饮片,坚持凡“产非其时,采非其用”的药材不用。意思是:不是当季的药材不用,不是能用的药材不用。同时在品种和规格上保证一个“全”字,确保常用品种和冷备品种的供应,确保顾客在药店的成方率。要说从中药丸到中药饮片还真是一个大改变呢。这也是市场的需要,方便了就医百姓的生活,也节约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
三楼是西药部,还有各类医疗器械,这也是适应现代医学时尚消费、健康消费、人性关爱消费理念的需要。这里活跃着同仁堂系统内部唯一的一支“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团队,他们热情好学,善于思考,把现代化、国际化的医学知识运用在销售当中,在服务于顾客购药的同时,还把科学用药的方法传授给人们。
前门大街同仁堂墙外的石雕
店堂里每一件家具上都有“同仁堂”的字样儿,无论是商品货架还是商品柜台的边框、无论是墙上还是装饰玻璃上,只要在顾客的视线范围内,都会看到有企业的标识。在这处处温馨又体贴的环境里,你几乎看不到顾客因为疾病而痛苦的神情,你可以看到的是就医买药的顾客安静的表情;你也看不到因为服务问题而争吵的现象,看到的是人们在安静地等待着正在加工的药品,或者和销售人员咨询着刚刚买的药品的一些知识。大夫们安静地为病人号脉问诊,顾客们安静地从书架上取出要买的医用图书等。一个百年老字号药店,像百姓每天过日子一样,平静、安详地为顾客服务着、奉献着,看不到急功近利的推销场面,没有浮华与躁动的气氛出现!你会从细微处感受到同仁堂人是从老百姓的需要中经营着中医药传统文化而不只是在做生意。是那种平凡中的伟大力量在召唤着你、凝聚着你、感染着你、愉悦着你。
《同仁堂药目》
同仁堂传人乐凤鸣,把同仁堂出的各种药及药品的门类、名称、功能主治等编写成《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简称《同仁堂药目》,广为散发,既方便了顾客,也有防止不法之徒冒用同仁堂名义制售假药之备,更可以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监督。他在其序言中写下了肺腑之言:“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唯医药为最。”“汲汲济世,兢兢小心,虽不能承先人万一,而至于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庶无忝先君之志也。”把行医卖药作为一项为大众解除病痛、济世养生、效力社会的崇高事业,而其中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个“必不敢”以及“汲汲济世,兢兢小心”已经成了同仁堂344年的道德传家古训。
特别晨训训词
一层大厅的中间有一个凸出的走道,走道右扇墙面,上面有一段赫然醒目的文字深深打动着我:题目是“特别晨训训词”,我特意抄录下来所有文字:
“志公雅之意,同仁初始创;怀仁德之心,承道自歧黄。供御药事君,岌岌而小心;献百草为民,兢兢为济世。两个必不敢,良方并良药;存心有天知,仁术共仁心。传承三百载,堂韵何悠悠;维新十五年,堂风何赫然。可承百年志,吾辈之福兮;时逢宏图展,吾辈之幸甚。念同仁之志,立堂前匾下;怀感恩之情,忆历代先人。净匾祈福运,吾心愈赤诚;抚匾温堂训,吾志愈坚贞。拳拳仁心代代传;报国为民振堂风!五千载华夏,敬请鉴我情;十数亿神州,且请观我行!”
同仁堂总店一层大厅的“特别晨训”训词
根据店内人士的解释:“特别晨训训词”是现代人所写,是为了遵循古人的意愿,是为了告慰老一代同仁堂人后继有人。仔细阅读着这段文字,令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聆听到环绕在店堂每个角落的先人们的循循教诲声:“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
“服务公约”和“店堂纪律”
在一楼的中间两个对称的大圆柱上分别写着“服务公约”和“店堂纪律”。例如服务公约是:“对待顾客视同亲人;热心服务用语文明;来有迎语去有送声;药品性能解答要清;明码标价货真价实;问病发药适合病情;收找款项唱收唱付;包扎牢固递客手中;老弱病残优先照顾;咨询电话耐心热情。”服务公约贯穿着以“仁”为本,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京城主人还是外地客人,只要你到同仁堂求医购药,同仁堂都会一视同仁,为你对症施药,让你不是听说而是亲身感受同仁堂的德行所在。
“净匾祈福运,吾心愈赤诚”
经历了荣耀与灾难风雨之后,新时代,人们对这块可称为“中华药王”的“国宝”老匾,崇敬之心愈加浓厚。在2011年和2012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日子里,同仁堂药店通过“净匾”仪式,向社会传达“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责任,展示“传承文化、传承技艺、传承人品”的信念,促使80后、90后的新员工尽快融入同仁堂文化氛围中去,把同仁堂尊古、敬业的文化理念发扬光大。“净匾祈福运,吾心愈赤诚;抚匾温堂训,吾志愈坚贞。……”“净匾”仪式中,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员工齐声诵读《特别晨训训词》的字字句句。三名年轻人在老一辈同仁堂老师傅的指导下认真净匾,以表达自己“拳拳仁心代代传,报国为民振堂风”的决心。
从店堂无声的装饰环境到有形的文字环境,你有心灵被净化和洗礼的感觉。自从知道中国北京有个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就认同了它的品牌,今天我终于更加理解了同仁堂的“同仁”不仅仅是让同仁堂自身职工代代相传着“同仁”思想,同仁堂想要做的还在于通过中华医药文化的经营,将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烙印在每一位来过同仁堂的顾客的心灵之中,让同仁堂做人做事的优良传统感动与同仁堂有过交往的每一个人,使你自觉自愿地、口口相传企业的精神与道德,让企业人性化的服务深入人心。让身体有病的顾客寻找到心灵的健康,让心灵的健康促进身体的健康,使人的精神和心智永远保持健康。同仁堂诠释的就是这种真正的“同仁”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