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报学视野下的研究

情报学视野下的研究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图书情报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初是以介绍国外IRM研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为主。这是国内首次系统全面的介绍国外IRM研究状况,同时也拉开了国内IRM研究的序幕。受产生背景和思路的影响,情报学视野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在研究领域表现出一种多重性,由此反映出其与政府IRM和企业IRM的差异所在。但不同的学者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关于IRM的含义也是层出不穷。

2.2.3 情报学视野下的IRM研究

1.两种背景和思路

在情报学视野中,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信息资源管理是人们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从时间的维度出发,情报学家将IRM概括为传统的图书文献管理——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等发展阶段,而将各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为保存——整理——传递——查找——利用这样一个逻辑过程。这种思路带有明显的情报管理影响,侧重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和环节。

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是随之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对知识信息的管理经历了不同的时期。首先是以图书馆为象征的传统管理时期,注重于文献信息源的收藏管理;而后是以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为工具的信息管理时期,着眼于信息流的控制;信息资源管理是在前面两个时期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手段(包括技术、经济、人文)对人类信息过程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控制和协调,强调对信息这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56)。这种思路从整个社会的视野来理解信息资源,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也多从宏观层面展开,讨论社会信息资源的规划、配置、利用等问题。

2.研究概况与动态

20世纪8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由美国传入欧洲,由此开启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图书情报传统。我国图书情报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初是以介绍国外IRM研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为主。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设立“信息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项目。《国外图书情报工作》在1992年第3期刊载了IRM的专辑,包括综述、专著介绍、专题回顾、论文评析等。这是国内首次系统全面的介绍国外IRM研究状况,同时也拉开了国内IRM研究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我国IRM研究的起步时期;从1992年开始,IRM研究论文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到1998年,IRM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我国对IRM的研究进入开拓性阶段(57)。除了论文以外,IRM方面的著作纷纷出版,一些国家级的科研课题也得以立项(见表2-6)。

表2-6 IRM国家级科研课题统计(1996~2005年)

img17

续表

img18

资料来源:

(58)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

②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isis.nsfc.gov.cn.

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5年度)立项一览表http://www2.sinoss.net/commfiles/file20060109.doc.

④巢乃鹏.中国大陆情报学研究进展(1996-2000).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2002(3):61-72.

2000年,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正式批准建立,下设信息经济研究室、电子商务研究室、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室、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室。作为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以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始终瞄准社会经济、信息化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咨询、培训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自2002年起,中心每年举办一届“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四届会议的主题分别为:①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模式;②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③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综合研究;④数字图书馆网格应用模型研究(59)

为了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工作推进办公室在全国设立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南京研究基地(2000年)、武汉研究基地(2001年)和北京研究基地(2002年)。南京研究基地的职能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推进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为国家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供咨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基地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管理理论研究、信息数字化研究、信息集成研究、信息政策研究、信息咨询研究(60)。武汉研究基地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原则,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的思路,在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研究、信息企业的信息资源组织技术与方法研究、信息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研究、传统企业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基于Internet的信息资源深层开发研究、区域性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研究、中国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测评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61)。北京研究基地的目标是:系统研究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调查研究和总结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探索符合国情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方法,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世界提供咨询意见、解决方案或其他研究成果(62)

200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了2004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此次论坛包括四个议题:①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构建与发展;②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③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④信息资源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63)

2005年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联合主办,议题是: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作用;②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③社会科学发展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④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创新。会议还提出了加强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完善政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的制度、规范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网络平台并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优化信息化测评方法等重要观点和建议(64)

3.具有多重性的研究领域

受产生背景和思路的影响,情报学视野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在研究领域表现出一种多重性,由此反映出其与政府IRM和企业IRM的差异所在。

(1)情报信息管理思路

在IRM的研究初期,情报学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情报管理的思路和模式,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为保存——整理——传递——查找——利用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研究的对象虽然由单一的文献和情报扩大为信息资源,但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仍然体现出明显的情报过程特色(见图2-6)。国内所出版的IRM方面的教材,包括侧重于企业、政府等具体领域的专著,大部分在结构和体例编排上都表现出这种共性。

img19

图2-6 情报学视野下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资料来源:霍国庆,孟广均等.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升华[J].图书情报工作,2002(4):26-39.

(2)社会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受到普遍的关注。但不同的学者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关于IRM的含义也是层出不穷。霍顿(F.W.Horton)、怀特(M.S. White)、伍德(C.Wood)等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IRM的含义进行了阐释。我国学者卢泰宏等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它是运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经济、技术、人文(法律、政策、伦理)等多种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65)

这个定义对于信息资源作出了一个宽泛性的描述,并提出了IRM的三维结构框架,即从技术、经济和人文三个维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集约化管理。在此框架下,信息资源管理被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宏观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一般由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中观管理一般由各地区、各行业的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地区或行业性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来组织本地区、本行业的活动;微观管理是最基层的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机构和企业等基层组织负责实施(66)

对于这三个层次,情报学者都有所涉及和研究。特别是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信息政策、信息管理技术、信息产业管理等内容都讨论甚多。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入,组织层面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问题。但与企业管理界相比,情报学界更多侧重于概念、特点、结构、模式等理论问题的讨论,缺乏具体的实践研究,因而在实用性和针对性上有所欠缺。

(3)网络IRM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因特网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特点与规律、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等都成为情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另外,在IRM三维结构的基础上,马费成等从经济管理、技术管理和人文管理三种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在经济层面,涉及网络产业、网络信息商品定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失灵、政府干预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等问题;在技术层面,研究了网络信息组织技术(包括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主体目录方式、超媒体方式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密钥技术、安全控制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在人文层面,对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和伦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67)

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既有延承,又有拓展,情报学者们力图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解决所出现的新问题。

(4)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前文提到,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着多种的表述,这些观点可概括为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信息资源+管理”,即将信息内容、支持工具、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广义的信息资源视为对象,运用综合的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另一种是“信息+资源管理”,强调对信息进行资源性管理,特别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讨论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问题。

在图书情报领域,学术界和实践界一直致力于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这也成为早期的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实践层面,馆际互借、联机检索系统、联合编目、网络数据库、虚拟文献信息中心等形式大大推动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学术研究上,信息资源共享被剖解为五个方面的论题:信息资源共享理念、信息资源共享障碍、信息资源模式、信息资源共享支撑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分析(68)

除了政策指导、机构建设、技术支持以外,信息资源共享还涉及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近些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以及类型上的优化配置,学者们相继引入成本—收益分析、经济效用分析和博弈分析等理论工具,初步建立起以经济学理论为主导的资源性管理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