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正像个体品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那样,一种品德的形成过程也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社会规范的依从
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个体对规范所要求的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才遵从了规范。因此,依从水平上的规范也是最不稳定的,一旦外部监控和压力消失了,相应的规范行为就可能会动摇和改变。依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也是进一步内化的基础。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认同比依从深了一层,它是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这已不简单是因为外部压力。认同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虽然学习者对规范的必要性的认识还有不足,但他已有明确的行为意图,团体的规范对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应的,认同水平的规范已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
(三)社会规范的信奉
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这时,学习者所做出的规范行为是由自己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所控制。当个体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行动时,他就会感到满意和快乐;而当自己做了违背自己的价值信念的事情时,他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良心的责问。
可见,德育要从道德行为的纪律约束和外部控制开始,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依从的水平上。品德是学习者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自觉的、自主的品质,而不仅仅是对规范的“亦步亦趋”或“阳奉阴违”。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及其价值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促进规范的认同和信奉,否则就没有真正完成品德的建构。
二、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极其复杂,归纳起来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班集体和同辈团体等;自身因素包括学生本人的智力、个性、学业水平等。下面仅就其中一些重要因素作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价值观念、文化、经济、政治背景、人员构成和父母的道德修养等。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风气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对学生的成长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班级内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和睦融洽,有凝聚力,有明确的纪律规范,这种班风就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对那些品德不良的学生构成了一种压力,同时又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另外,随着学生青少年的成长,一些伙伴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活动而形成相互交往、彼此接纳的同辈团体,这构成了在父母和教师之外对青少年极具影响力的又一种因素。
伙伴之间常常会相互模仿、相互感染,既可能使好的习惯和品德得以推广,也可能使不良的思想行为得以蔓延。教师应该对青少年中的同辈团体加以积极引导,引导他们更多进行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活动,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影响。
三、品德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品德的形成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而这种内化过程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的接受和内化呢?结合有关的理论和研究,下面将对品德培养的思路和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道德认知是品德中的引导性要素,德育必须使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判断能力。
1.言语说服
教师经常要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有效的说服技巧有以下两种[1]:
①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在讲解某种道德观念或准则时,应该只提供正面的论点和证据,还是应该同时提供不同规定和反面的论据?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发现,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更易于使他们信服,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来说,只提供正面论据更好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力比较差,难以对正反论据作出恰当的分辨和判断。由此看来,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只提供正面论据,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考虑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但另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学生没有产生相反的观点,则教师只提供正面的观点和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肯定的态度。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提出反面观点和材料,就会引起学生对反面材料的兴趣。从说服的任务和效果看,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可见效,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而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长期稳定的态度。
②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在向学生说明某种道理时,有时教师需要以理服人,即用严密、有条理的论证来说明;有时教师则需要以情动人,即在说明中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以情绪、情感的感染来打动学生。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带感情色彩的说服更容易立竿见影,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发生影响,而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为有效。
2.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这是基于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理论而设计的德育模式。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般是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道德两难故事,通常是根据学生家庭和学校中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各种权利义务的矛盾冲突关系,编成一个个的道德情境故事,也可能是各种媒体报道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小组构成最好是把道德判断、思想认识不同的学生编在一组中,使他们能面对不同的观点。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具有重要作用,他应该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的有关理论,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作出判断,进行交流辩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考虑其他人的意见,协调彼此之间的分歧。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1.移情能力的培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在感情上彼此沟通、相互分享。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个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移情作用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内心相互沟通的桥梁。当看到他们处于困难、痛苦境地时,个体是否会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依赖于个体是否能知觉并体验到对方的情绪体验。如果对对方的痛苦情绪毫无知觉,他就可能冷漠无情,置之不理。
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表情识别:即通过对方的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态度、需求和情绪、情感体验,这可以通过照片、图片等来训练。②情境理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从他的处境去感受他的情绪体验,考虑他需要的帮助。这可以用故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的处境和体验。③情绪追忆:针对一定的情境,通过言语提示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并对这种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事件进行追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以自己切身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感受。
2.羞愧感
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学生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东西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在培养和教育学生道德行为时,应当看到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肯定自己、希望得到他人表扬的强烈愿望,这是学生得以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制、道德希望的条件之一。面对学生消极的、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比较法或过于严厉的批评,而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使学生感到自己只是在某个具体行为上不符合社会要求,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来克服不良行为。
(三)道德行为的获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人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人的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认知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学生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在促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该向他们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提供评价行为的信息,并创设一定的环境,给他们提供活动的反馈,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系统或能力。关于道德行为的获得,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班杜拉等人主要采取实验来研究品德形成问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
1.观察学习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产生影响力最大的人所表现的以身作则的“身教”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中,父母、教师、同学等,都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电视、电影、故事、小说等资料中的人物,也会成为学生行为的榜样。只要是学生喜欢的人,他行为上表现的特征能够引起学生羡慕,学生就会模仿。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正好说明了学生通过模仿学习社会行为的历程。经过这样的历程,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学习各种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改变。观察学习既有赖于榜样的示范活动,也有赖于学习者通过观察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榜样行为及有关背景。这样,只要处在类似于榜样的行为情境时,学习者就会作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形成新的行为。学习者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学习直接建立起新的行为。②消退已有的行为。通过榜样的替代性作用,个体也可以消退已经形成的或原来具有的行为反应。③抑制已有的行为。通过榜样的替代性作用减小学习者原有行为出现的频率或可能性。④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在榜样的替代作用下,已被抑制的行为也可以得以解除。
2.赏罚控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要运用赏罚的办法培养品德。当道德行为符合预期标准的行为时,就给予奖赏,以期同样的情景重现;当道德行为不符合预期标准的行为时,给予惩罚,以使学生从害怕惩罚而学习到逃避惩罚,从而培养品德。在开始,这种方法是通过外部控制去约束学生的行为,随后,这种行为成为习惯,达到自控的水平。
3.抗拒诱惑
抗拒诱惑是道德社会学习论的基本概念。班杜拉等认为,生物界弱肉强食的现象说明,有机体为了生存,必须在环境中寻求满足其生存的东西。如果人类只保持生物性的求生本能的话,就谈不上道德。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有组织、有规范、有纪律,因为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必须学会求生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违犯社会的约定。“抗拒诱惑”是针对后者,就是在具有诱惑力的情境之下,个人能依据社会规范的禁忌,对自己的愿望、冲动等行为倾向有所抑制,使自己在行动上不致做出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道德意味着自我控制,抗拒诱惑实际上就是依据所学的社会规范在生活情境中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综合性的培养方法
上面分别主要针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介绍了相应的培养方法,有些方法是具有综合性的,对知、情、意、行诸方面都有一定的培养效果。
1.角色扮演
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教师……不同的角色具有相应的地位和身份,人们对不同的角色有相应的期望、要求和评价标准。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在团体的活动中扮演一定角色,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进行活动,比如让不太关心班集体的学生在班中担当一定的职务。在担当一定的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体现在这一角色身上的规范要求,感受到相应的情绪体验,练习相应的行为方式。而且,这可以进一步改变别人对他的印象,也可以改变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印象,从而导致整个行为系统的改变。
2.群体约定
经过集体成员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由于各个成员参与了规则的讨论和决定,每个人都对规则负有责任,这会增加规则的约束力。而且,群体中意见高度一致,行为取向一致,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力。一般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过程有七个步骤:①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②帮助班集体唤起对问题的意识,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③清楚而客观地介绍需要形成的新态度;④引导全体学生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⑤使全体学生同意把计划付诸行动,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义务;⑥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⑦引导集体对已经改变的态度作出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改变,不要责怪学生,只能强调计划有缺点,要鼓励学生再从第四步开始,重新制订计划。
3.道德自律
品德培养应该使学生达到道德自律的水平,即能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自律行为大致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①自我观察。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觉察。这可以是在活动过程中的自觉,也可以是事后的反省。②自我评价。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个体根据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③自我强化。在对自己的行为做了自我评价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奖励或惩罚。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自我肯定和奖励可以产生满足感和欣慰感,而对自己不当行为的自责可以引起愧疚感,从而告诫自己以后改进。德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反省,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能力,把品德学习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健全人格的塑造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独立、进取、开放、接纳、宽容、仁爱的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