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对口支援优势,促进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
林肖宁
教育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顺利实施的重大举措之一,为了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2001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西部高校。实践证明,“对口支援”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受援院校青海大学为例,实施五年来,学校在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之间的对口支援在文献资源建设,自动化、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工作人员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开展东西部高校图书馆对口支援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西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西部高校图书馆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地图书馆事业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除了文献资源数量和馆舍条件方面的差别外,各图书馆在作业方式、管理手段以及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并不很大,而如今,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已经普遍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正在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西部高校图书馆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1.西部高校图书馆的馆舍较差,馆藏匮乏
一个图书馆的馆舍环境温馨、舒适,能使读者在美好的环境中汲取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可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与东部地区是无法相比的,许多高校甚至没有独立的馆舍,并且面积小,设施陈旧,光线昏暗。图书馆的藏书量普遍不大,文献老化严重,由于经费困难,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未进过新书。尤其某些时效性强的自然科学的图书资料,内容过时,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部分读者流失。西部高校图书馆的这种发展状况与东部相比,不在同一档次。例:青海大学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6232平方米,收藏各类图书40万多册。虽然2003年后实行自动化管理,但由于设备陈旧,资源匮乏,一直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见表1)。
表1 青海大学图书馆馆舍、设备情况一览表
图书馆现有设备在数量上偏少,且比较陈旧。电子文献资源阅览室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之一,全馆目前只有20台计算机投入电子阅览室中供读者使用。这些计算机由于使用率高,阅览室环境较差等因素经常出现故障,需要一定的维护费用,但是由于经费困难,这些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图书馆现有馆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现有馆藏有以下几个不足:(1)总数偏少。总藏书量虽然有40万册,但是不少书籍由于内容老化、流通过多造成毁坏等原因实际上退出了流通,造成读者想看的书借不到、书库里有的书读者不想看的现象。(2)结构不合理。部分书籍是通过捐赠等方式进入馆藏的,不一定符合我校教学科研需要或满足读者需要,有的书籍复本量过大,形成无效馆藏。(3)期刊收藏也存在与书籍类似的情况。期刊是时效性较强的一种信息载体,具有周期短、信息新等特点,是读者尤其是高校读者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的期刊收藏,最突出的缺点是与教学科研和读者需要关系不紧密、收藏不系统。
2.西部高校图书馆馆员年龄趋于老化,知识结构较低
与其他行业相比,图书馆人员的待遇更低,现有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不愿意进来,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更加严重。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年龄偏大,知识单一和老化,计算机专业水平低,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加上管理体制僵化,不称职的人员出不去,在职人员的管理又缺乏有效管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西部高校图书馆人员的低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图书馆的发展。
以青海大学图书馆为例(见表2):全馆现有工作人员32人,平均年龄40.7岁。其中,党员17人,占总人数的60%;副高以上职称9人,占总人数的8.7%;中级职称8人,占60.9%;大专以上学历24人,占总人数的73.9%。目前图书馆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有人员总数不足。图书馆编制32人,现在在岗仅有30人,各部门缺员比较严重,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工作,缺乏人手拓展图书馆业务。(2)年龄结构不合理。现有人员中,30岁以下仅2人,占总数的16%;31~40岁8人,占28%;41岁以上14人,占56%。年轻同志偏少,中间比例不足,老龄比例过大。41岁以上的同志比30岁以下的同志多出两倍多,没有形成老中青比较合理的结构比例。(3)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技能老化,整体素质急待提高。一是现有人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发挥不够,比如,能完成专业检索和阅读辅导的人甚少;二是因主体人员年龄偏大,所学专业知识已比较陈旧,尤其是计算机运用技能较弱;三是随着学校新增专业和学科调整,相关专业人员匮乏,无法开展相应专业的导读、检索工作。
表2 青海大学图书馆人员情况一览表(2002)
3.西部高校图书馆缺少必需的经费支持,各项指标都低于发达地区
图书经费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素,是积累文献和挖掘图书馆其它资源,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本保障,它维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西部地区多为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难以给图书馆建设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持,导致图书馆长期陷于“经费无保障,藏书量少质差”的困境,造成文献资源贫乏,基础设施陈旧,服务手段落后的被动局面。因此,经费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图书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将图书馆的各项指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做一些比较,就会发现差距很大。东西部部分高校图书馆指标比较(见表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文献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约为80万种,而我国只引进10多万种,期刊每年出版20万种,我国只引进3万种。美国平均每人拥有图书馆藏书6.8册,而我国人均仅0.6册,为美国的1/11。据对某地公共图书馆2001年文献入藏统计,一年购书费不足1万元的占1/4,一年购书不足500册的占1/3,有的图书馆竟然5年未购一本新书,更没有视听文献、电子文献等,其读者服务工作无从谈起。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财政拨款不足,人吃书的现象多年得不到解决;有的馆为了节约购书费,购入一些盗版图书,图书质量差,错漏百出,严重损害了读者的权益。
表3 东西部部分高校图书馆指标比较
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图书馆的效果
对口支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东部高校图书馆要不断提倡讲贡献、讲奉献、讲支援的精神,把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图书馆的工作规划之中,切实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完成好。同时,也要注意调动起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支援”与“受援”工作的良性互动,对支援西部的图书馆应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注意解决实际问题,以利于促进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期开展。
1.对口支援推进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西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对口支援的有效措施。北京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签署了三校学术资源共享协议,目前,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开放了部分网上电子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给予石河子大学帮助,实现馆际互动,实现东西资源共享新天地。针对宁夏大学图书馆地处西部,信息相对闭塞的不利条件,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信息、人才、科技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信息网络建设这个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之优势,拓展了两馆合作交流的新途径,促进了馆际互动。上海交通大学还利用软件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对宁夏大学进行实质性援助,捐赠馆际互动方面的管理软件,让宁夏大学师生可在宁夏就能使用该校书目数据库及部分自建数据库,也可以通过填写馆际互借电子委托单“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博士生)数据库获得全文服务。通过对口支援,大力推进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2.对口支援提高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素质
人才培养工作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中心,提高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西部地区留得住,用得着的高校图书馆人才,是对口支援的关键。2001年9月下旬,清华大学图书馆杨毅副馆长应邀来青海大学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协助青海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帮助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等议项达成协议。2004年7月,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刘春美等两位专家到青海大学图书馆进行指导工作,给全馆工作人员讲授图书专业知识,并解答疑难问题。10月,青海大学图书馆又派馆员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去学习。每年“请进来,走出去”,帮助馆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信息、人才、科技资源的相对优势,对宁夏大学图书馆4名业务骨干进行培训,让宁夏大学图书馆业务骨干掌握馆际互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对口支援有效缓解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匮乏状况
西部大部分图书馆由于经费短缺,很多年未进新书,藏书少,陈旧,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宁夏大学一次性提供馆藏图书1000种,价值20万元。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向宁夏大学图书馆提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当年出版的各品种图书约200种,价值4万元。这些软、硬件的支持,使宁夏大学广大师生受到了实惠的支援,有力推动该校快速走向现代化信息前沿。北京大学组织北大出版社向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捐赠新版图书,并动员全体教师捐赠自己的出版著(译)作,共捐赠二批图书7846册,由此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北京大学赠书阅览室”。2001年到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向青海大学捐赠图书41834余册,微机15台,投影仪4台,有力地支持了青海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自动化建设。
三、对口支援工作的措施建议
1.解决对口支援面临的障碍
对口支援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障碍是支援馆方与受援方普遍感到经费短缺,并已成为制约对口支援今后发展的瓶颈,成为能否保持对口支援长期、稳定、积极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不论从支援一方还是受援一方,无论是从长远发展,还是从扩大对口支援范围的角度看,国家设立长期的、稳定的对口支援专项经费是非常必要的。推动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艰巨和长远的工作,两方面要配合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良好的工作制度是事业顺利进行的开始,为把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重要的任务是建章立制。各馆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即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条例,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两馆每年专设对口支援资金,保证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形成一种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例如西藏大学提出建一所现代化图书馆,并且要将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加以考虑。在设计中,图书新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料中心,图书馆大楼建筑设计为5~6层,有宽敞的门厅,设中央空调。在功能上体现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建筑结构强调通用性,采用大开间、大空间,实行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的设计格局。西藏大学图书新馆设备总投资为2000万元,建成后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藏书将达100万册,阅览室座位1200个,包括书库、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普通阅览室、研究室、文献检索办公室、档案馆、报告厅等(见表4)。
表4 西藏大学图书馆现有图书馆与图书新馆指标对照表
从表4可以看出,新馆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援助,才能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藏书、经费、馆舍、设施是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它是图书馆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发展优劣依赖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所以,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改善图书馆发展客观条件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要把群艺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国家为文化事业繁荣、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创造的外部环境。图书馆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制定发展规划,勤向上级呼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从政策上、经费上、人员上给予有力支持。
2.利用远程网络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拥有、利用、处理和交流的方式,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除了以传统的服务方式向读者提供馆藏信息外,还必须考虑通过数字图书馆以网络传输的形式向读者提供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和更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互动,实现东西资源共享新天地,利用发达地区、信息、人才、科技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通过“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BRENT)和“中国卫星教育电视网”(CEBSAT),实现东西联动,资源共享。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工作,就应通过网络向西部高校图书馆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这样可以有力推动西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
(1)对口支援工作应共享特色资源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是特殊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装载的“货”要有特色,有着特别的优势,东西部高校图书馆可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自己特色的办馆方案或出一定资金开展资源共享,特别是充分利用东部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同时结合各校的重点学科与专业,以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的需要,有重点地选择适用性强的数据库。这样西部高校图书馆既能吸引用户,又能让用户认同并采用。西部高校图书馆由于地处边远地区,在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无法与东部高校图书馆相比,只有办出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才能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借助图书新馆建设的良机,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开发特色资源。数字化资源建设是现代化图书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我们要利用图书新馆建设的契机,引进一批现代化设备,作为我们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基础。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同时,积极探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力求以跨越式发展弥补不足,缩小差距。
(2)对口支援工作以共享为前提,实现分工协作
受援馆尽管得到了很大支持,但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外文资料、电子资源方面最为突出。受援馆仅靠自身资源已无法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教学、科研活动,这就要求支援馆在资源共享方面给予帮助。东西部图书馆应打破各自为阵、固步自封的现状,摒弃传统图书馆贪大求全的旧观念,树立起“资源共享,人人有责”的新思想,采用或分科目、或分专题、或分民族等方式,发挥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实行分工协作,走联合建库的道路,共同担负起建设任务,以期通过建成若干有特色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3)对口支援工作应保证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控制书目数据质量的关键与保障,它将直接影响数据库的使用效果、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东西高校图书馆应统一建库标准,实施真正的规范文档,正确标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摘录完成的有关特色信息数据资源有序化,揭示出该数据库的内在价值,使网上运行的信息资源畅通无阻,保证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实现办馆多元化,拓宽服务范围
据报道,深圳计划至2005年使全市公共图书馆总量增至40所,使每12万至15万常住人口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个社区(村)图书馆(室)或数字式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这是深圳图书馆人和读者的福音,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全部由政府投资兴办如此多的图书馆是不现实的。所以采用社区联合,与高校、企业联合,个人赞助等多元化办馆方式发展社区和乡镇图书馆事业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决策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想使社区图书馆办得好,建立社区图书馆电脑网络是根本办法,使居民能在自己小区的图书馆内,借阅几个甚至几十个图书馆的藏书,最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一些社区图书馆已有向此方向发展的意向。但真正要达到目标,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需图书馆、物业公司、小区居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我国,高校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源仅限于为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情报服务,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外国,很多大学图书馆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如德国、英国、丹麦图书馆法规定,国立以及大学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典藏中心馆,必须积极参与国内外图书馆馆际互借活动。高校图书馆可有选择地向社区居民开放,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献服务,弥补公共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的不足。对于那些在高校利用率不高的文献、设施设备,如果在乡镇和社区图书馆还能得到有效利用,可以由省市图书馆学会或所属区域文化管理机构牵线搭桥,在高校与基层图书馆之间开展对口支援活动。
4.对口支援工作要解决图书匮乏的问题,加强学术指导与合作
东部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捐赠力度,一般说来,东部高校图书馆因为经费充裕,购书量较大,而馆舍面积有限,每年都要下架部分图书,并且这一部分图书并不陈旧,不妨全部捐赠西部高校馆,这也是西部高校馆有效增加文献资源存量、完善馆藏体系的便捷途径。另外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工作,满足西部高校馆不同专业读者的学习资源需求,读者如果在西部高校馆内借不到所需的书,可通过馆际互借,按规定填写申请表,由图书馆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书借到后从邮局寄来,如一时借不到,可以预约,东部高校图书馆为其保留。支援馆由于人员知识水平普遍高,科研条件较好,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上明显优于受援馆。因此,支援馆应重视提高受援馆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申请、课题合作、软件设计与开发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东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对口支援是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项工作在一种良性机制中长期运转,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大胆创新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东西部高校图书馆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好的机制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芳.加强对口支援促西部高教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2,(3).
[2]降龙,赵勤,王彦仓.从“四个方面”看对口支援发展趋势.医学教育探索,2004,(1)
[3]闫文华、郑亮.对口支援推动绿州学府建设.医学教育探索,2004,(1).
[4]康凯.对口支援成效及推动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发展的经济学模型.医学教育探索,2004,(1).
[5]陈雁婕.“货”真价实网上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
[6]熊静.加拿大高校图书馆的一些特点.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
(林肖宁,女,青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