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矫正
纵览我国现有的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借鉴与介绍国外的多,自己独立研究的少;理论构建的多,实验研究少;模式研究多,实用研究少。
一、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中学课堂是一个特别拥挤的地方。它不像是为了学习而设计的地方,而更像是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事实上,我们很难想象除了监狱,还有什么别的地方有大群的人那么长时间挤在一起。尽管如此,在这个拥挤的群体中,却经常不允许学生互相交流。正如菲利普·杰克逊(1968)谈到的:‘学生们必须表现得孤单,而事实上他们不是……我们经常发现,低年级的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老师又不允许他们相互交流。这些孩子要想成为好学生,就必须学会如何在人群中独处。’
这个奇特的地方还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这里期待孩子们和谐地共同学习,然而他们却可能是陌路人——甚至是对手——也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励学生们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帮助,但又告诉他们眼睛要盯着自己的作业,而且他们经常为了成绩和荣誉而竞争。他们受到有关独立性和责任感的训诫,却被期待着对教师的说教深信不疑,完全服从。”[11]
“这些孩子要想成为好学生,就必须学会如何在人群中独处。”温斯坦引用的杰克逊的这话很经典,一下子揭示了学生在课堂上尴尬的生存状态。你在人群中,你却必须独处;你在交流的环境中,却必须独立思考。换句话说,你是在一个最不利于独立思考的环境中学习独立思考,你是在一个最需要独立的地方学习群居。
由此可见,课堂是一个奇特的、充满矛盾的地方,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认识了这一点,教师对课堂的种种问题,心态就会比较平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将更加人性化和实事求是;教师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也就不会那么一根筋地与学生较劲了,他会动脑筋研究。
方法的僵硬来源于思维的简单化,只有承认了课堂环境的复杂性,才有必要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温斯坦这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的标题是“中学课堂环境:拥挤,复杂,险象环生”。说得挺吓人,但我觉得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实话。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除了满腔热情外,还需要足够的心理应对和策略储备。
“阿尔菲·科恩(1996)提出,如果我们全都思考‘什么东西让教室有时变得可怕’,那将是很有益处的。这样,我们也许更能保证那类的经历和情况不会发生在我们教室里的学生身上。”[12]
“对太多的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让他们感到羞辱、威胁,受到嘲笑、折磨、取笑,让他们觉得无能为力的地方。想一想什么时候学校对你是可怕的。如果你牢记这些时刻,并尽力保证它们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自己的学生身上,你已经开始创建一个更安全、更有爱心的集体。”[13]
有时,我们太专注于基本的管理问题,以致忘记课堂管理并不是为命令而完成命令;它要做的完成命令以达成高效的学习。换言之,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大多数教师的回答。可这个教学大多又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是教师要按照课标的要求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讲完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高效学习这一真正目的。所以,有老师会在课堂混乱或个别学生有个别违纪行为时说:“教是我的事,学是你的事,你们要不好好听是你们的损失。如果因为你们纪律不好影响了教学进度,有些知识我就不会(没时间)讲了,损失还是你们的。”这样,就把课堂管理不善、教学目的未达到的责任推给了学生。
对秩序的需求不能取代意义丰富的教学的需求。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秩序而牺牲课程。正如道尔(1985)所言:“一个管理得法却没有教授任何内容的课程和一个混乱无序无法开展学习活动的课程同样有害无益。”有时候教师会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要求学生安安静静,绝对保证课堂纪律,结果压抑了学生探究与求学的欲望,导致课堂虽然安静却沉闷无趣;或者允许学生讨论、合作、质疑,但又不能有效管理,结果教室成了一锅粥,教师放开了却收不回来。如何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在不同的教学要求下给学生明确的指示与规范,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
在实际课堂中的课堂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归纳传统的课堂管理,有以下几种弊端:
(一)“侧重维持纪律,忽视学生心理”,非人本管理
传统上,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即侧重于学生捣乱之后老师如何应对。当学生的行为与教师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教师或者其他人就要采取一定的行动去纠正。而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不能清楚地意识或者提前预知。当代课堂管理理论普遍认为,学生的行为甚至是违纪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都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比如,学生听觉视觉疲劳,使其想换一种姿势改善疲劳的状态;教师安排的活动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厌烦,注意力分散;有时学生大声讲话,或者发出奇怪的行为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学生的重视。传统课堂的认知视野,盯着“物”而忽略了“人”,盯着客观世界而忽略了学生心理,使人作为一个简单的被传授和管理对象,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
(二)“简单的控制,手段单一”,非多样化管理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花费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去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行为在教师掌控之下发生变化。一旦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眼神、行为违反其教师意愿,就立即中断课堂,用言语或行为制止学生的这种违反行为。有些控制性的语言甚至带有威胁性:“谁再讲话,谁就给我出去!”“谁乱动呢,下课跟我到办公室。”这些言语表明教师正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一些教师觉得自己在维持课堂秩序,进行课堂管理。试想这些学生听到了这些语言后,能立即把思想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吗?还是因为害羞,内疚而使自己陷入恐惧心理状态呢?或者因为伤害了自尊心而产生抵触情绪了呢?教师的控制,使学生失去自我,陷入一种奴役状态。这种课堂管理显然只是在控制。这时手段变成了目的,课堂管理的目标似乎是为了控制学生,学生的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被严重忽视。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违规行为简单地进行批评制止,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管理目的,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乱用权威,缺少交流”,非民主性管理
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力,课堂基本上成为教师进行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被排斥在外。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小学课堂管理只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是绝对和应当的,并认为学生服从教师,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才能完成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任务。正是在这种专制性的权威思想指引下,部分中小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显现出“自上而下,以一管多”的管理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交流,教师认为安静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这种模式使学生不会交流,不会思考,不会质疑。实然,这种没有交流的管理效率极为低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甚至屈从于教师的权威,必然导致盲从和迷信,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缺乏创造性、主体性。[14]
二、课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矫正
成功的课堂管理可以培养自律和个人的责任感。不管怎么说,教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让学生举止得体的环境,学生的行为不是出于对惩罚的惧怕或对奖励的渴求,而是出于自身的责任感。惩罚或奖励是一种外在的动机,对年龄较小或胆子较小的学生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外部动机的力量会越来越弱。因此,强调内部动机为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责任感,辅助以适当的惩罚或奖励,则课堂管理效果会更为显著。“优秀是一种习惯”,是有无老师在场,老师管理严或不严,有无同伴诱惑,都会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优秀,这绝不是被罚出来的或奖励出来的行为,而是一种出于对自身的责任感和高要求而形成的素质。成功的课堂管理,成功的教学应该追求这样的目的。
如果教师采取良好的预防性策略,大多数课堂混乱的问题可以避免。库宁发现,一个班级秩序良好,源于教师对小组活动的管理,而不是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特殊方法。受库宁研究的影响,我们现在可以区分出纪律——对不良行为的反应和课堂管理——创造一个关心和尊重人的环境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把分心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减到最少。预防重于治理,防患于未然,课堂管理也是如此。上课前不仅仅是要做几种预案,学生如果这样了怎么办,那样了怎么办,更重要的是怎样设计你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与环境,来避免或减少不良行为的出现。
教师对管理的看法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影响。高效的管理者把自己的管理角色看成是“在复杂而且经常是危险的道路上行驶的司机”。从这一观点出发,她的责任是顺利、有效地指导班级事件;她强调学生必须完成学校的作业,不允许细微的过失和干扰使她偏离道路。反之,无效的管理者似乎把自己的角色看作“领地的保护者”。她总是对威胁秩序的事情心存戒备,不管过失发生在什么时候,总能小心地捕捉到,而且,为了控制不恰当的行为,会使用指责或者求助于权威。
课堂管理的任务随课堂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学生有权了解不同的课堂环境对他们的期许。课堂管理是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的本事。你还必须乐意去预测问题,分析形势,找出办法,做出考虑周到的决定——而且还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去学习。教学目标的变化及课堂教学的变化,教师也要随之而变化了。教师的角色变化会对课堂运行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的不同背景下对学生施加不同的“领导力度”,教师角色从权威向同伴的转变。使得教师管理方式也要从控制式向交流式转变。最后,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提供了条件。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将面对更大的挑战,赋予新的内涵。
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变革的方向
近些年来,各国都在广泛地进行着课堂管理变革的尝试。这些变革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课堂的真实意义得以大大拓展。顺应国际课堂管理发展趋势,迎接国内新课程的挑战,我国的课堂管理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在发生变革。
(一)从忽视学生心理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课堂管理理念上,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学生为本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积极正向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成为课堂管理基础目标。很多专家认为,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老师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充满信心,就会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任务中来,在课堂活动中也常常表现积极,问题行为会减弱或消失。
(二)从应对到从预防为主、纠控为辅,管理重心的迁移
有效的课堂综合管理应该包括预防性和应对性的管理。这时,课堂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库宁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将注意力从应对性的惩戒策略转向前瞻性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他认为,有效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可预见的日常程序、监督学生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杜克认为:“今天的课堂管理应该包括预防性和应对性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可定义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它包括建立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人际关系、任务型教学为中心、严格的组织形式、合理的表扬与批评、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的动力等。”有效的课堂管理开始于事先的计划,在计划时教师对课堂的目标及其对实现该目标会起支持作用的学习环境类型都要作通盘考虑。计划独立的活动和有组织性的教学,使学生总是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的提升与进步,这样学生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上,可以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
(三)从简单控制到多渠道沟通,管理方式的变革
言语交谈,眼神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渠道。只有学生打开心房,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发生,防止违规行为。沟通与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支持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品质,师生互动的品质又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发生。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多渠道的沟通以及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从维持纪律到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内容的改变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管理关键因素。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相互促进的系统。过去的课堂管理常常被认为是在教学中发生,为教学服务,但与教学活动分开的另一种活动。预防性为主的课堂管理,要求把提高教学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因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增加,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
(五)从依赖基础性策略到个性化管理系统的建立,管理策略的具体化
国内外被普遍认同的课堂管理策略可归纳为六种:目标导向策略、果断纪律策略、行为矫正策略、团体动力策略、和谐沟通策略和需求满足策略。这些多样化的课堂管理策略推动了课堂管理向高效率方向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团体动力策略、和谐沟通策略和需求满足策略引入了课堂,课堂管理策略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课堂活动多样化以及学生个性丰富化注定课堂管理策略的非单一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应该是能灵活地交替使用,适时调整,发挥各种管理策略的优势,互相弥补,共同协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