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型大学教师与其发展的文化生态
研究型大学教师是社会的精英,是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传播者以及开拓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发展先进文化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教师犹如社会的精密仪器,这个仪器的运转及其工作状态取决于它所存在的生态环境。研究型大学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就好比仪器运作时周遭的湿度、温度等。文化生态的微妙变化影响着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型大学教师与文化环境在物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念以及行为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的联系和互动。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及其社会地位
研究型大学教师是具有高级文化知识,在研究型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文化工作,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脑力工作者。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明确区分以前,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比较确定的独立的社会阶层是不存在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以后,知识分子作为脑力劳动者,才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阶层,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大学教师这个高端群体。早期的大学是同质性知识人聚集的社团,是庇护知识人的象牙塔,一般规模较小。然而,随着大学功能的拓展,学科的不断分化、重组,大学数量的扩张,大学与社会关系日渐紧密,大学组织日益制度化和科层化,伴随着新的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电子信息革命等历史进程,研究型大学中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即专业人才精英组成的超级阶层。他们不是资本家,更不是只要有钱就能进入的阶层,金钱不是这个阶层的入门券,重要的是文化素养和气质。标志不是看他们拥有多少财富资本,而是看其事业的成绩,拥有多少学术著作和职业成果。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更是高等教育的传播者和发展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掌握了高超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在成为占有社会支配地位的群体。
在未来的社会形态中,知识而不是资本或土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知识成为具有控制力的资源和能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因此,研究型大学教师作为高级知识群体成为社会的中坚。研究型大学教师较高社会地位的获得,一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依据专业化研究的成果,专业化程度越高,专业训练要求越高,训练时间越长,准入制度越严,其职业也就具有更大的不可替代性,当然其地位也就越高;二是由于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自主性,使得大学教师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独立品格,因而获得较高社会声望;三是由于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与科研机构一直以来都是稀缺资源,通过学历教育、授予学位等实际影响着社会人员;大学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的研究者身份和知识的传播者身份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这一点在研究型大学体现得更为明显,研究型大学的职能还有为社会服务的外部功能,大学教师凭借其专业知识,可以在校内外拥有话语权。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教师除了扮演本专业知识人的角色之外,还将自己的角色延伸到了社会生活、政治、文化、艺术等其他领域,理应成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保障社会基本公平和良心的知识分子。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与当今科学文化
科学的创新理念、价值取向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8)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科学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和体现。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全球的风貌。由于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存在,给人类生活各方面打上了印记,从而逐步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使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获得飞速发展,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及管理组织的过程、整个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人的需要和欲望、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研究型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基础雄厚、设施仪器先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研究型大学教师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成果、新方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和职能决定其必然是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科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乃至大学文化各个要素中的重中之重。研究型大学教师作为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精英,一直以来站在科学文化发展的最前沿。而科学文化的提出和发扬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追溯新文化运动,冲破封建文化牢笼,打开新的文化视野,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可以说,科学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科技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文化日益繁盛。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研究型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全局性、先进性的知识产业。研究型大学正在充分利用教师队伍、科技信息优势,发挥其科技文化的辐射源作用,成为知识和科技发展的策源地。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知识、探讨学术、追求真理。科学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教师以整理、传承、创新知识为己任,就是探求未知事物、发现事物规律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文化是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教师生存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教师拒绝一切思想观念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通过科学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二,全面发展就是以科学文化的发展全面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需要科学精神,推进科教兴国的方略、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需要科学精神,在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需要弘扬科学精神。第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符合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诉求,反映了大学教师既关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注重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人格完善的愿景。
(三)研究型大学教师与现时人文文化
人文文化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含着人类对世界的本原、人生的实质、意义的看法。人文文化关注的中心是人类内在的感情世界,关注特殊性、个别性,关注作为主体的人和群体的特征。从文化生态上说,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只有科学文化而没有人文文化,相反亦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人文文化的发展需要科学文化的理性思考、技术工具和实验验证,科学文化则需要人文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积累。人文文化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有哲学观念上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上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道德上的行为规范、情感和审美情趣。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就是真善美。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生境界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是大学教师应当具备的品格。人文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是对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的渴望和呼唤,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及对人的主体性的认可和发扬,对生存、生命、信仰、幸福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为人文进步提供了物质前提,科学对人文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人文也能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人文的进步并不是同步的。科学是把双刃剑,它可能给人类带来利益,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关键看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所以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让科技造福于人类。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促使了人民群众文化心理的急剧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增强了个体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治意识以及自由开放等新文化精神,这些变化给传统的伦理道德、生活交往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使我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民主化、多元化并存的局面,使得传统的农业文明、近当代的工业文明以及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文明在中国同时共存、平行演进,相互影响融合。时代要求研究型大学加强人文文化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培养21世纪所要求的人才,研究型大学加强人文文化教育已被世人瞩目。
(四)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与文化全球化趋势
文化的全球化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现象,同时也是文化现象。文化的全球传播是和世界的全球化进程相一致的。文化全球化是由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相渗透互补,不断打破地域和种族的局限,将区域的和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和全人类共享、共有。随着人类历史进入新时期,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具有流动性、互动性的网络。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更为便捷,距离更为接近,频率明显加快。文化的融合渠道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畅通。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正在和现当代世界文化相融合,在碰撞冲突中吸收外来文化并创新形成中国特有文化。研究型大学置身于文化全球化的中国,必须为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通览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并不断创新,以扩大自己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在与外界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与文化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是一种受价值观念指导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使社会诸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由落后向文明不断推进的变革过程和发展趋势,从历史角度看,现代化是至今仍在进行的全球的结构、制度变迁过程。社会的现代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应当是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由人的观念、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文化占据着社会的中心地位,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文化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现代化的标志。在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中,现代社会的文化强调理性主义、个性自由、不断进取、效率至上、功能至上等观念。以研究型大学教师为代表的现代社会成员正经历着这种文化的深刻变化和影响,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在处理有关事务时有高度的理性和自主性,对新事物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公共事务有强烈的参与感,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有较高程度的信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使命在于以新的思想导引和推动社会,以新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21世纪带给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研究型大学教师应走在信息革命和知识发展的前沿,不断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以引导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发展,应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知识阶层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创新主体在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由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研究型大学教师作为21世纪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社会繁荣昌盛和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