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授与串讲教学法

讲授与串讲教学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从“教法”与“学法”的方法角度,对中小学各类文体教学,常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介绍,以供备课,设计教案时参考选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文章体裁选择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组合,编写教案。中小学语文教材,以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科学知识性和读写知识性两大类说明文。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成为指导实践的力量。

第九章 教学与学习方法的艺术

实施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内在资源”,就得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和优化学习方法,而不能靠增加劳动强度,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本章从“教法”与“学法”的方法角度,对中小学各类文体教学,常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介绍,以供备课,设计教案时参考选用。

第一节 各类文体课文的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具有不同的文章体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特点设计教学。大致说来,中小学语文课的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应用文、诗歌、小说、戏曲、散文、寓言等。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文章体裁选择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组合,编写教案。

一、记叙文教学

记叙文是以记人记事为主的一种文体,对读写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它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主题思想;具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常常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高中阶段已经没有一般所称谓的记叙文,主要是散文与小说,在写作要求上立意与选材,思路与结构,自由写作等方面在这里不介绍。1~9年级四个学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涉及记叙文基础知识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内容:记叙的要素、顺序、人称、中心与材料、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教学突出的特点就是要读写结合,要通过人物的分析揭示中心,抓住重点词语与段落,弄清文章的层次段落,围绕中心选材,提高读写能力,多读多练,强调读写训练,指导写作,进行仿写。

教学方法要点

1.抓住重点词语与句段教学,分析材料入手,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理清记叙顺序弄清文章层次,了解和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帮助理解中心思想

①常常抓住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主要通过分析白求恩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把手术台当阵地,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忘我地坚持为八路军伤员手术的具体事迹,帮助学生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崇高精神这个主题。

②通过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如八年级上册《老王》,也可说是散文,九年级上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

③通过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如《孔乙己》《范进中举》(是小说)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叙事蕴涵生活的哲理)《闰土》。

4.多读多练,篇幅短小的应熟读成诵,篇幅长的可背诵或默写其中的片断。采用多种方式对字词句的练习,仿作仿写。

5.记叙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①材料与中心的二关系:围绕中心选材;材料为中心服务。

②塑造人物二方法:真人模特法;杂取合成法。

③写作特点分析的三性:文体性;重点性;实践性(指导自己的作文)。

④观察重点的三对象:人物特点;事情始末;景与物。

⑤记叙选材三原则:紧扣中心的重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无关材料不写。

⑥分析词句含义的三方面:重点词;语法;修辞。

⑦记叙四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⑧人物描写四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⑨表达五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⑩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⑪记叙线索六形式:以人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

⑫情节的六要素: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⑬段落层次划分的七方法:人物变化;时间变化;地点变化;

情节发展;描述角度;情感变化;逻辑顺序。

⑭中心概括的基本形式:通过……记叙(描写、故事),表现了(反映、体现、歌颂、揭露)……精神(品质、思想、罪恶)。

二、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文章。它是通过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意义、成因、用途等进行说明一类的文章。中小学语文教材,以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科学知识性和读写知识性两大类说明文。

科学知识性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文章,通常说的常识性课文,如《赵州桥》。科学知识性说明文又大体可分为四类:说明建筑物,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如《向沙漠进军》《统筹方法》;说明生物,如《蜘蛛》《杨树》;序言,如《〈呐喊〉自序》。

读写知识性的说明文,是以介绍读写常识为主的说明文,如《怎样写读书笔记》、《写作的中心与条理》,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从内容来看主要是反映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生活所需的某方面的知识;从表现形式看是用说明叙述的方式以反映客观现实;从语言看精确概括,通俗易懂;从结构上看明晰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

教学方法要点

1.要把语言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是传授知识,理解精确、简明的语言文字。要知道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不是一般的知识课,它必须贯穿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不把语言文字的讲解,段落结构的分析,课文的阅读与学习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也就失掉语文教学的意义。所以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性质与内容。建筑类的说明文要点是名称、方位、规模、布局、结构、历史沿革、价值等;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类的说明文要点是分类、形态、形成过程、特征性质、发展变化、益害或用途;生物类的说明文要点是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特征,饲养或培育、益害;序言类的说明文要点是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内容介绍、作品特点、社会意义的评价等。根据各类说明文章的要点,尽快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性质。

3.要抓住层次结构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层次段落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文章是怎样抓事物的特征,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从部分到部分,有条理地说明问题,以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抓事物特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4.分析说明法。说明方法主要涉及的是举例、描摹、图表、数字、分类、比较、下定义、注解等说明方法,在教学中,要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5.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同写作联系起来。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成为指导实践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知道知识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作用,以调动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6.说明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①分析说明文的一个关键:抓住特征。

②说明文语言的三性:准确性;明确性;生动性。

③说明文的三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④说明文段落层次划分的三形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⑤说明文的四结构:总分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⑥说明文内容六要点: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用;关系。

⑦说明文的六种方式:程序说明;结构说明;诠释说明;介绍说明;论证说明;描述说明。

⑧说明文的九方法:举例说明;下定义;分类说明;比喻明;比较说明;列数字;引用说明;描写说明;列图表。

⑨说明文中心概括归纳的基本形式:通过……介绍,说了……作用(功用、特点、特性)。

三、应用文教学

应用文是实用性的文体,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用来处理日常事务,而具有一定基本格式的一种文体。它是中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校和毕业后的生活需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而应用文教学有其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要点

1.要讲清楚运用的性质、作用、范围和格式。因为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运用好。比如“请假条”,如学生不知道它的性质、作用、范围、基本格式,又怎么能使用请假条呢?

2.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教学,用相近应用文对照起来教学。比如“决心书”,向谁表决心(写上送交单位名称),为什么写决心书(交代原因),决心怎样(写上具体内容),怎样实现(具体措施),谁表决心(落名),什么时间(注明日期),这就把形式和内容自然联系起来了。如再同“倡议书”对照起来教学,就把两者的写法格式区别开来,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致混淆。相近的应用文还应加以比较,如讲“通知”就可和“通告”比较,两者都包括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四个部分,但又有区别。

3.交代清楚语言特点。应用文的语言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教学时要突出这些特点。范文的字、词、句要落实,让学生掌握,并透彻理解。应用文还有常用词汇,在特定场合、地点、对象使用。如“此致”、“敬礼”“指教”“致谢”等都要注意交待清楚。还有些大写数字“壹、贰……”应用文中经常用它们的优点是形体不易混同,不易涂改。

4.加强练习,注重实际运用。应用文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加练习,以真正掌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学了就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四、故事与小说教学

故事和小说,都具有人物,环境和情节三大要素,也就在于此,我们把它放在一起来讨论。但二者又有区别:故事是描写生活中个别人和事,篇幅不大的文学作品;小说是具有广泛生活内容,以典型化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情节复杂,篇幅较长的一种文学作品。

教学方法要点

1.抓住情节线索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注重课文的情节线索,帮助形象感知,弄清形象发展的线索,通过字词句篇的研究理清文意,把握中心,使之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又得到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分析人物形象。故事和小说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展示主题,教育读者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分析讲解,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弄清作品的真正含意。

3.加强读后复述。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朗读默读和复述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又能较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童话与寓言教学

童话和寓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是很大的。这两种文体在教材中是很相似的,但两者又有区别: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假想故事,它具有幻想、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有头有尾的故事三大特点,其中以幻想为突出特点,它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作品;寓言,则是用比喻或影射的方法,通过艺术形象,单纯的故事情节,短小的篇幅,借以说明道理或嘲笑缺点,它的特点是教训深刻,哲理深邃,篇幅短小。

童话和寓言教学方法要点

1.重视朗读。童话语言富于音乐性,它的节奏鲜明优美生动,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理解;寓言篇幅短小,富于哲理,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理解寓意。

2.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不少的童话寓言都配有插图。童话是虚拟的,与现实生活距离很大,我们就要通过插图,帮助学生想象出他们所没有见到或不可能见到的人事物,使艺术形象更鲜明突出,使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寓言,利用插图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图画,以感受艺术形象,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寓意。

3.分析揭示主题。童话要把学生带到生活画面中去,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揭示主题思想。寓言在分析故事内容,在理解语言,掌握内容,对故事中的形象产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去揭示主题,突出寓言的教育主旨。除此之外,童话教学在读上要多在有感情朗读上用力气,可多分角色朗读。要加强复述,注意处理好幻想与现实,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寓言可强调背诵,多在揭示寓意上用力气,以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存在的缺点错误,引导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积极的影响。

六、诗歌教学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和。我们在研究研教学时,可以把各种形式的诗、词和歌谣放在一起去讨论,如古诗词、近体诗、现代新诗、民歌、儿歌等。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一定数量的诗歌。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朗读和背诵学习韵律节奏美的生活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美的教育,增进知识,巩固生字词,丰富词汇,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诗歌教学要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进行。

教学方法要点

1.抓语言学习为主。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语言特点进行教学,加强朗读和吟诵,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吟诵中去理会语言特点,巩固生字词,丰富词汇,理解诗歌内涵。诗歌教学要进行严格的朗读训练,要读得正确,不得增添错漏;要读得流利,不连读,不唱读重复;要有节奏感;读得有感情,要真挚自然,不得矫揉造作。通过朗读吟诵,以玩味诗歌含蓄而丰富的思想感情。比如《望庐山瀑布》最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朗读时应体现一泻而下的磅礴气势,节奏快而不能停顿。读“疑”就应轻而稍慢以突出“银河”,“河”可稍长,接着重读急出“落九天”三字以展示壮丽景象,这就把李白无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奔放激昂的强烈感情表达了出来。这样好的朗读就远比单纯讲解,具体生动得多。

2.抓重点词语。教学时,要抓住诗歌中感情色彩浓烈,思想含义深刻,生动形象的词句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感染。古诗词中的难词难句要引导学生解词译句,让学生读懂,理解诗的丰富内容。

3.引导想象进入意境。凭借丰富的想象,运用新颖的比喻、夸张、形容等手法创造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使诗歌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明的图画,入情入境,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去。对诗歌中没有完全显现的或含蓄暗示的情和景,以及诗歌中跳跃的空白处都要引导学生想象,或适当地插进和填补,使学生头脑里形成一幅鲜明完整的画面,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诗歌的意境,真正读懂诗歌。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习而进入意境,特别是古诗词更应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也可以通过巧妙的导语进入意境,比如《归田园居》,教师简介作者后,热情洋溢地给学生描绘田园山水美丽景色,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也可利用幻灯、图片、录音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带入意境。如教《山居秋暝》《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用幻灯打出图像,再配朗读录音,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解题、介绍背景进入意境,如讲《革命烈士诗二首》、《采桑子·重阳》就可通过背景介绍而迅速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总之教师只有把学生引入意境之中,使学生同诗的景和情产生共鸣,才可能感染学生,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现代新诗是针对格律古诗而言的,是白话写的自由体诗。主要的特点,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色彩,大体整齐的节奏韵律,生动凝练的语言。

现代诗教学方法要点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这是同古诗教学完全一致的。“意”,即诗中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境”即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教师只有把学生引进诗的意境中,才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达到教学的目的。可以通过语言的学习分析,启发引导联想想象,创设直观情境,利用幻灯图片,使学生进入意境中。

2.分析诗的表现手法。诗受篇幅形式的限制,又要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借助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形象思维。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象征等等。

3.精心组织学生朗读背诵。诗的韵律节奏以及强烈的感情,都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在背诵中去理解。指导读时要定好基调,欢快、昂扬、悲壮、愤怒、快慢、缓急,先要定准感情基调。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认真体现出诗的节奏韵律来,要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表演诵读等等。

七、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是一种以提出观点,阐明道理为中心的一类文章。它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大要素,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准确鲜明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要点

1.把“三大要素”与语文基本训练结合起来。议论文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大要素。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三大要素,但分析讲解的同时要同语文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否则就不是语文课,而成为政治课。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呢?主要做到两点:一是从分析逻辑结构入手,通过对段落层次结构的划分,使学生弄清文章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让学生知道中心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是怎样把论点和论据统一起来,以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思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文章语言的分析,切忌离开字词句篇,离开语言文字去单纯分析思想内容。

2.重视逻辑思维训练。议论文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教学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通过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理解,从而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3.紧密结合实际。议论文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来论述道理的,学生理解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应多联系实际(具体事例),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同时我们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解决一些问题。

4.议论文学习方法需要明确的内容

①论点的二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论点的二关系:分论点小于中心论点,又证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被分论点证明,又统帅分论点。论点的二要求:鲜明;正确。

②论据的二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据的二要求:充分有力;典型代表。

③议论文论证的二方式:立论;驳论。

④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⑤三要素的三关系:论点统帅论据,论据是论点的依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服务于论点。论点解决“证明了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⑥论证方法三大类: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⑦议论文形式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议论文内容三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⑧驳论的三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⑨常见的论证四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⑩议论段落层次划分的四法:按照内容结构;按照论点论据;按照论证过程;按照逻辑关系。

⑪论点表现的五形式:题目;开头;主体;结尾;概括归纳。

⑫议论文中心归纳的基本模式:通过……论述(论证),指出了(阐明、揭露)……观点(主张、道理、谬论)。

八、谜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部分谜语,这是儿童所喜爱的。通过谜语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各种事物的现象,启发想象,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方法要点

1.要把谜语教学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谜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谜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学习理解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所在,决不能只把着眼点放在揭示谜底上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少的谜语是通过诗歌、歌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上口,可通过朗读背诵来理解,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完成好语文的教学任务。

2.分析谜语里的形象特征,引导儿童揭开谜底。通过语言分析,揭开构成谜语的一切隐喻,以认识谜语中的形象特征,启发引导儿童找出正确答案。如教学谜语“空气”,在学生识字释词、熟读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议,认识空气的基本特点,以猜出谜底。可如下引导启发,这则谜语中特别的地方是:

A.手摸不着,眼看不到;

B.无颜色无味道;

C.但这个东西却是人、动物、植物“一时一刻离不了”的;

D.请把三个特点三个特别的地方联系起来,大家认真想想,猜出是什么东西?

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隐喻分析,就能认识事物的特征,推理判断,启发思维,揭开“空气”这个谜底。

3.扩展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儿童的特点,年龄特征,针对儿童的实际水平,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猜谜语的扩展练习,让他们多练习猜些谜语,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在智力的激烈竞争中进行语文学习,启发想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九、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增加,高中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0%,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文言文教学,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7~9年级要渗透古汉语基础知识和文言文表达方法的教学,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此提高现代文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语言教学中,学生读不懂,主要表现在词汇变化上,在虚词数量上讲对初中生不多,同时出现的频率又比较高,虚词相对说来学生易掌握,难掌握的是实词。实词在7~9年级表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就有1000个左右的词,还加上特殊的语法现象,这就增加了文言文教学的难度。

古代汉语常用实词要注意把握词汇的特点(单音词为主体),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能掌握些多义词的本义和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互文见义与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用作动词,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文言句式主要为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教学方法要点

1.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以帮助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时代久远的隔阂,中小学生知识的限制,背景与作者介绍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出师表》,如果不对诸葛亮的当时背景的介绍,学生就难于理解诸葛亮规劝后主,忠于蜀汉,兴复汉室,统一中国,鞠躬尽瘁的感人精神。

2.古今对比,搞清文言词义。文言实词,可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实词来解释。词义有了演变就要对照。比如“走”为“跑”,“江”“河”为“长江”“黄河”。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积累文言实词,弄清楚词语的活用,词义的本义引申义等。

3.疏通文字,读懂课文,要落实到字词句,对重点词语句式更要弄通读透,让学生掌握,做到举一反三。一般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的串讲为主。可先由学生预习,参看注解,查工具书,自行讲解,老师在预习时可范读,对难字词句作些解释,再让学生逐句串讲,教师订正。把省略的词语补上,把颠倒的词序颠倒过来,常见文言句式要总结规律,加强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搜集字词,加以解释归类。

4.分析评点,对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的能力。

5.复习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可翻译复述,归纳比较,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等。在备课设计教案时,除考虑以上所讨论的各类文体的教学外,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组织好教学。年级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第二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即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综合。

教和学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教的同时,学生便在进行学。而每一种教学方法又总是一系列方式组成的,所以,称它为“综合”。语文教学法,近些年见于报刊的,就有八九十种,再加上原有的一些教法,就更多了,同时,各种教法又互相渗透,在运用中,常常是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所以提出了“教无定法”。但这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说教学不应只采用一种僵化呆板的方法,而应因文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选择,取得最佳质量的最优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教学是有法可遵,有规律可循的,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点,都有其自身的基本模式,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又总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某种条件下套用某种教学方法,可能会一塌糊涂。可见要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供大家根据具体情况,实际条件而灵活选用。

一、直观与表演教学法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指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出示、提供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等感性材料,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从而掌握知识,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丰富学生形象思维活动,使学生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比较全面地、深刻地掌握知识。

我们使用直观法,直观的对象必须是教材的主体,要有充分的价值,观察必须配合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要和语言的表达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直观法的方式很多,下面列举部分予以说明。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运用直观教具进行表演示范,以说明,或解释自己所讲的内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常利用幻灯和教学影片、或组织学生观看标本模型等。如讲《狐假虎威》,在课文分析后,再放《狐假虎威》的教学动画片,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使用演示法,演示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内容要具有演示的必要性,要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唤起形象思维,防止喧宾夺主。

2.实验法

实验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某些具体教材来证实课文中说的某个道理,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说服能力。例如《称象》,可让师生一起做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利用浮力分解法称象。又如钱梦龙在上《死海不死》时,先让学生用盐,把鸡蛋从水里浮起来的实验,让学生用物理课上学到的“密度”知识,解决了鸡蛋为什么浮起来后,再开课学习《死海不死》。这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好课文。实验法适用于讲科学常识的课文,使用时要注意实验精心设计,教师课前要认真做实验,避免影响效果,要注意密切配合听说读写进行,防止上成常识课。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使学生眼、口、脑、手并用,落实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有助读写能力的培养。

3.图示法

图示法是指通过画图,或将教材内容用简笔画、符号和文字组成一幅简明形象的剖析图像,或提供图片或借助插图等使学生强烈感知,激发兴趣,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比如讲《詹天佑》写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是分别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和“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的办法,说“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光靠讲解小学生是不易明白的,但只要在黑板上画三幅简笔画(如9-2-1)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又如《天净沙·秋思》短短28字,描绘出一幅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幅图画,景中出情,情寓景中。假如用简笔画素描出来,把作品内容直观化,就能使学生容易理解,那枯藤老树昏鸦的素描,激起学生的凄清苍凉的感受,从而烘托出作者思乡的断肠之情。其实,中学课本也使用了很多课文插图。如《荷月色塘》《花未眠》《社戏》《漓江风光》等我们都可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9-2-1

4.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教材的要求,直接观察事物或现象取得感性知识的方法。《石钟山记》《登泰山记》《中国石拱桥》《黄鹤楼》《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条件的地方,参观后学习,印象就会更深刻。观察、调查、访问也都属于此类方法。直观法能使学生直观感受,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形象,以减少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以助理解。它必须配合其他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根据课文内容,运用表演的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表演教学法能较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自觉能动地学习语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表演教学法运用较为广泛,可以用于识字、词语解释。如要区别“投”、“挑”、“抬”、“蹲”、“站”,只要动作演示,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各词语的含义;也可大量用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中,这种表演教学,常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以情感染学生,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完《美丽的大公鸡》后,让儿童戴上大公鸡、啄木鸟、小蜜蜂的头具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以展示课文内容,这样既练习了对话,训练了口语,又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表演的能力。又如学完《雷雨》后,让学生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以展示课文内容,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表演法使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选内容进行,不能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生搬硬套。

二、情境与竞争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即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意境,充分利用学生触景生情的调节动力,强化感染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发现、联想等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常常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绘等手段,再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好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会教材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理解教学内容,把语言训练,能力培养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境教学之中。情境教学法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即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它能唤起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既能观察感受,又能思维与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比如《虹》,教学开始,教师用幻灯音响再现虹的出现过程:夏天的傍晚,火红的太阳挂在半空,不一会乌云密布,狂风四起,进而是雷鸣电闪、倾盆大雨,一会之后,雷停雨住,雨后天晴,片刻太阳出来了,接着五彩缤纷,七色的拱桥———虹,在半空中出现了;然后,引导学生讲出虹出现的整个过程进入课文的学习。整个一堂课,学生活跃非常,积极主动,以最佳效果完成了教学任务。四十分钟别说是听课的学生,就是听课的老师,两千人的大礼堂也鸦雀无声,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功效。

柳永《雨霖铃》一词,有老师语言描述,创设教学情境:词中的情境发生在植满垂柳的汴河码头,凄清冷落的深秋,一场骤雨刚下过,树梢上的寒蝉又如泣如诉地叫了起来;在长亭送别的人慢慢饮酒,细细地话别,一直挨到傍晚,雨停了,舟人催促,是启程的时候了。这首词展示的是我国11世纪缠绵的送别图,接着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箫笛声中,学生倾听凄楚婉转的女高音,眼看课文和注解,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

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抒情性,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把学生带入相关的教学情景之中,调动其情感,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高中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先播放《林冲夜奔》古筝曲,前半曲那急促、酣畅而又凄凉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感到林冲上梁山前的无奈与痛苦,一个对统治者寄予很高希望的80万禁军教头被弄得家破人亡的惨景。通过这一段曲子的欣赏,文中主人公在上梁山前的矛盾痛苦心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在风雪山神庙得到了完整的宣泄。曲子的最后一段以明快的旋律作结,表明林冲被逼上山,誓与统治者决裂。又如《琵琶行》,在课堂上播放琵琶曲,用真实的琵琶曲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景之中陶醉快乐学习,将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法的使用,要注意充分准备,用多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情境,尽可能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要因文因时因地而用,抓住主要含义创设情境,充分渲染课文的主调,防止滥用,喧宾夺主。

(二)竞争教学法

竞争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充分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的一种方法。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热情参加教学活动,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奋发进取。

竞争教学法的基本规律是: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学习竞争中完成教学任务。

竞争教学法的基本环节是:竞争组织→竞争活动→竞争讲评。

竞争教学法运用较为普遍,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常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看哪一组读得最好”、“看谁归纳得完整精炼”等等。竞争教学法在复习巩固、识字教学中运用得最多。如“插红旗”,如下图( 9-2-2)两座若干方块组成的城堡,指定两组(或两个人),把当天或前几天学过的生字(或其他作业)按自下而上的次序填进方块里,谁先填完就在城堡上插上小红旗。夺得小红旗的小朋友带领全班读一遍(或对答案)。

9-2-2

三、快乐与谈话教学法

(一)快乐教学法

快乐教学法,也叫欢笑式教学法、引乐式教学法或愉快教学法。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主张快乐教学法的教育家。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和课文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把游戏等有趣的活动引进课堂,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当作一种乐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快乐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慧潜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消除畏惧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以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快乐情境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表演、游戏、竞争等等,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快乐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是:创设快乐的情境,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二)谈话教学法

谈话教学法又称问答法,它是以教师提问为契机,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或答或讨论或阅读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法,孔子就常使用。《学记》中“善问”、“善待问”就是最好的证明。

谈话教学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有利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它可灵活地使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阶段。

谈话法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提问具有很严格的要求。问题必须具有开发智能的价值,要立足于整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选准突破口,方能达到精炼教学环节,增大思维容量,达到智能开发的目的。

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克服为谈话而谈话,为问而问的“满堂问”,那种“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机械简单问答的,貌似活跃,但是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开发智能。

四、讲授与串讲教学法

(一)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叙述、描绘、解释或论证,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发性的设疑、解疑,能使学生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有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发展学生的智力。它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科学运用会导致满堂灌。

讲授法常和问答、阅读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讲授时需要适当的板书或直观教具多种方法并用。讲授时要掌握知识结构,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精讲,讲清楚,讲透彻,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明白,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和启发性,这就要求提高教师语言素养和组织能力。

具体说来,讲授教学法的使用要求是:

①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②讲述的系统性和重难点的突出性;

③语言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④时间的制约性。

一般讲,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越短,对5~7岁的学生讲授不宜超过15分钟; 7~10岁不宜超过20分钟; 10~12岁不宜超过25分钟; 12~14岁不宜超过30分钟。

讲授法不能同“满堂灌”、“注入式”混为一谈,更不能同日而语。“满堂灌”、“注入式”不在讲授法的本身,而在于教师的讲授是否得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要求。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是否摆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二)串讲教学法

串讲教学法就是一句句、或一层层地剖析讲解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具有咬文嚼字的特点、具有精讲细析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所学内容。它是古诗文或难懂的重难点句段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串讲教学法的使用,一般是教师先讲清一句中难解的字词,然后将全文的含义口释一遍;也可由学生的口释全句的含义,有时还加评说,最后由学生口述或笔述。

串讲教学法的使用要和多种教学法的配合使用,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满堂灌;要注意选择好的教学重点内容,难懂难理解的地方,不要从头至尾细针密缕地串讲到底。

五、讲读与读写教学法

(一)讲读教学法

讲读教学法凭借阅读教材进行讲解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它的特点是有讲有读,有讲有练,既有教师的讲讲读读,又有学生的讲讲读读,在讲读过程中,灵活而扎实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进行朗读、默写、背诵、复述训练,讲读教学法是适应培养阅读能力需要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必须凭借阅读教材进行讲解和阅读。讲解贵精不贵多,教师应从多讲到少讲,从少讲到不讲,直到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讲解是手段,阅读才是目的。

讲读法要根据不同的教材,教学要求灵活运用,讲和读时有所区别,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进行不同的讲解和阅读,要重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成为单纯老师讲的注入式,读应贯穿始终,要随年级的递升而逐步提高读的质量。讲是为了指导读,讲要解惑、教方法,最终目的是达到不讲。要注意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而讲读法往往同讲述法、谈话法、练习法、自学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读写教学法

读写教学法,是指阅读教学与指导习作密切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其他学科一般不采用的教学方法。读写法常常是阅读一课或一组课文,就是这次习作的例文,读什么课文就指导写什么作文,或仿写片断或写全篇,或模拟某一种方法与表达技巧。总之读后就写,学后即用。它的好处就在于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仿有范例,学以致用。

读写教学法的运用,要在“读”和“写”的结合上用功夫,既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又要注重写的因素,从例文中学到写的范例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讲读和指导写作中,每次都应确定好侧重点,以重点训练项目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进行。做到“一课一得”,学有所得,不要篇篇课文,每次习作都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结果是读无中心,练无重点,学无所获。

六、读议与讨论教学法

(一)读议教学法

读议教学法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即读读、议议、讲讲。

读,引导学生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是基础,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才能领会理解课文内容。

议,是学生议论,主动提问探讨,在议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讲,主要指教师讲,即再通过教师的点拨、讲解、解惑、小结。这三者,议是重点,教师用力气让学生在议中理解课文,培养智力发展能力。要注意的是,议论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要有议论价值的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读讲议并无严格顺序之分,可三者灵活运用交叉进行,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应随机应变,因文因人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三者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读议法,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讨论,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按照课文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设计讨论题(也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课堂单向传递的束缚,可以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性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教学法,从讨论的内容性质来看,是多方面的。可是质疑问难性质的问,可是重点精彩段落评议性的讨论,也可以是专题性质的讨论。从讨论的形式来看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同桌讨论,可前后两桌讨论,也可以是全班性的集体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讨论的内容和选择设计讨论的形式。

讨论教学法的运用,首先应设计好讨论题。讨论题既要紧扣教材的主旨、重点难点,又要具有充分的激疑功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还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基础知识、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要求渗透到讨论中去。讨论题的设计一定要深思熟虑,要考虑深入,又要考虑浅出;要考虑整体系列,又要考虑局部与分解。其次要设计好形式,讨论题怎样发出,怎样组织讨论,是分组或是集体都要周密安排,时间的多少也要认真考虑,一般讨论在5~10分钟为宜。再次是要做好课堂随机处理,把握好课堂气氛,即不能冷场,无话可说,又不能貌似热烈而漫无边际,要认真搞好课堂调控。

七、导学与尝试教学法

(一)导学教学法

导学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它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上,而不是在教师如何讲上。“导”的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导学、导议、导问、导练、导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得知识,更主要的学会学习方法,更能使学生会读、会想、会做、会问、会查、会议、会评,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学法的课堂基本结构是:

引导———自学———理解———讲评———练习巩固。如《小蚂蚁》导学设计。

1.引导:要读懂这篇课文,首先初读课文,弄清字词、难句,然后分段细读,最后通读,归纳总结。现在我们就一步步进行。

2.自学理解:

①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教师引导讨论,检查效果。

②细读各段,回答课后五个小问题,并回答:

A.哪段具体写蚂蚁的活动?

B.第一题与后面四个小问题有什么关系?

③通读,概括归纳:

A.课文分几段来写的?

B.三件事是怎样写蚂蚁勤劳和团结的?

C.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小蚂蚁观察很细致?

3.练习:

①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用三件事写蚂蚁的可爱,写蚂蚁的团结友爱和勤劳。请大家想想,把平时观察到的一种小动物,也用三件事来表现它的可爱,行吗?请先准备一下,把它讲给大家听。

②回家后,再做这个作业,认真的观察,明天再讲给老师、同学们听,好吗?

这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

导学法的使用,要注意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不同类型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精心设计引导自学,要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要确定重点,明确训练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要注意评讲检查,不能流于形式,使教学任务不能落实。

(二)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即先试作后讲解,就是放手先让学生作尝试练习,教师然后吸收反馈信息点拨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中学生爱探求的心理点,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有重点的学习,有重点的听取老师的讲解,以便老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克服面面俱到,巨细无遗的讲述。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文———尝试练习———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尝试教学法,可用于尝试识字、尝试讲解、尝试分析、尝试习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于各种类型和内容的教学。

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要注重设计好尝试的方案和内容。内容应是重点而必须让学生所掌握的,不可偏离。要注意设计好试作演练后的讲解,讲解务求精要恰当,要根据反馈信息突出重点,无须从头至尾无漏无遗地再讲授一遍,这样就失掉了尝试教学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基础知识,因而,适用于中年级以上,低年级一般不太适用。

八、比较与提要教学法

(一)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充分运用教材相似相对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时,经常重新组合,使之互为映衬,使认识更深化。它通过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比较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比较法可造成强烈的教学效果,使形象更鲜明,本质更突出,它对于提高学生借助分析比较法去深刻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有很大作用。

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在语言文字,谋篇布局,还是在思想内容方面,都可以用比较法进行教学。特别是词汇的同义词、反义词教学或运用对比手段写成的课文,以及一篇几个主要段落写法相似的课文,通常采用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使得教学内容更鲜明,产生更强烈的效果;切忌平铺直叙,对比较的内容应当与教材中心思想有密切联系;切忌在无关紧要,枝微末节上用力气。

(二)提要教学法

提要教学法,是通过对课文段落的提要,将段意提纲化,以达到提纲挈领、概括抽象认识课文主旨和结构脉络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要理解课文,抓住重点内容,迅速理清文章脉络进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而提要教学法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这种读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提要教学法适用于含义较深,须要通过提要概括,才能认识中心思想的课文。提要教学法可以结合概括段落大意、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概括提要,可以由师生一起来概括,可以教师提示或完全提出,也可教师引导,由学生概括,教师应概括教学的需要而选择确定。教学中提要的概括要能提纲挈领,概括反映课文内容,做到生动形象,简明醒目,同时要注意综合利用提要,可用来分析课文理解脉络,帮助理解,也应用来练习复述、复习巩固。

九、倒置与练习教学法

(一)倒置教学法

倒置教学法,即由后向前,由果推因,逆向分析理解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维支撑点放在结尾部分,或结果部分,从尾部或结果入手,带领学生倒推,逆向分析,去寻找、检查教材中的重要信息,达到理解课文的主旨,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程式化,平铺直叙,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理解。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倒置法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突出课文重点,略去枝蔓。其表现形式,或抓中心句段,向前文推进,或抓住事物的结尾逆回倒转,或抓住结果指出原因。比如《小交通员》教学就抓住文末“随机应变”,是怎样“应变”开始的,由结尾部分向前追溯,理解课文内容。又如《爱因斯坦小时候》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钻研问题,爱做花力气的事与他后来成为科学家,构成因果关系。我们教学时就可根据课文的这一点采用倒置法,“为什么爱因斯坦会成为一个科学家”这一果追其因,寻求答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从而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课文的中心。

倒置法的运用,一般是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最好能一课时完成,以突出课文的整体感;应注意找准逆向追溯的突破点,抓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与中心联系有关的部分,理清脉络,全面地、完整地理解课文。

(二)练习教学法

练习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以理解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练习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思维的发展。

练习法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如朗读、默读、写字、听写、标点、分段、分析、概括、归纳、作文等等,也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释题、分析、理解、复习巩固、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阶段都用得上。练习法形式多样,使用灵活,运用方便,是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教学法可分为训练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运用练习法要注意设计好练习题,要同课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脱节。要注意形式多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后,教师要注意校对、检查、纠正。

十、以段带篇与单元教学法

(一)以段带篇教学法

以段带篇教学法是教师抓住课文其中一段精讲,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学会全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的几个主要段落之间相似处,具有共性特点的其中一段精讲,其余各段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方法进行学习,以达到理解全篇。

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精彩的马戏》,是有详略地记叙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详写猴子、黑熊、山羊,前面2~3自然,略写了小狗、猴子、马。在写法上详写部分都是按动物表演,观众反映来写的。我们教学时就可抓住猴子爬竿第二自然段精讲,其余各段,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以理解全篇。语文教材像这一类课文比较多如《小猫钓鱼》《捞月亮》《小壁虎借尾巴》《邹忌讽齐王纳谏》《阿房宫赋》《六国论》等都属这一类。

运用以段带篇教学法,应注意选择好重点段,具有“举一”的典范性,注意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搞好“带”,要注意启发引导,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

(二)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需要,把联系紧密或有相同之处的教材组合一组,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一组课文里有精讲示范、有略讲、自读的运用与练习,把若干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制定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的目的、任务、重点、步骤、方法和课时,教会学生阅读同类文章,培养自学能力。它能改变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教师由“讲”变成“教”和“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由被动“听”变成“学”和“思”,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单元教学法的程序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1.开启

开启是单元教学法的序幕,简短、生动、具体的开场白,交代单元起止及内容,提要教学的目的、要求、时间、方法等。

2.自学

自学是组织自学,感知教材,质疑问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地拟定出自学提纲,让学生感知,初步理解整组教材。

3.示范

示范是精讲一篇课文,针对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整理提炼概括,集中疑炼,示范精讲一篇课文。

4.运用

运用是指导学生用精讲示范学得的知识,阅读单元的其他课文,在实践中运用,使读写知识转化为能力。

5.练习

练习是根据读写训练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复习巩固。同时应概括综合,总结归纳,掌握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在逻辑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运用单元教学法,要注意从整体出发,注意它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在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同时,抓基础的训练。

十一、作文分格训练教学法

作文分格训练法是教师把教学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规定的要求,分解成许多“项”和“格”,依项以格为单位进行教学,这样一步一步,自始至终抓好每格的教学训练,最后从总体上使作文水平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如江苏赣榆县的陈惠明老师把作文分格训练,归纳为“四项十二格”如下( 9-2-3) :

( 9-2-3)

第一项,基本格式训练

第1格:三段式练习。对每次作文要有一个侧重点,写好开头、过渡、结尾。每一次有一个重点指导,如开头的“开门见山点题”、“提出问题引起下文”;过渡学习承上启下法;结尾练习首尾呼应,点明主题等格式训练。

第2格:人物对话练习。结合范文中的人物对话,如练习三种形式;一是“某某说”加话;二是所说的话在前,“某某说”在后;三是前后是所说的话,中间夹个“某某说”。

第3格:总分式练习。结合语文课文中的总述和分述的形式,让学生作文。如:“我们的学校真美丽”,“他学习勤奋刻苦”“这景色非常别致”等等。

第二项,基本功训练

第4格:写一件事。结合课文重点训练项目,进行专写一件事练习。如《第一次洗衣服》《难忘的事》等,要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略有详地记叙。同时进行扩写和缩写,如缩写《草船借箭》。

第5格:写一个人。练习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一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用素描的方法,写本班一个同学,写完后全班读,让大家提意见。用同样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

第6格:写一景一物。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等,注意写好静景和动景,写物可写动物类,也可写植物类,抓住物的生活习性或特点来写,力求在象、真、活上用力气。

第三项,基本方法训练

第7格:写观察日记。要求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写50篇有一定质量的观察日记。方法是老师命题指导和学生自由命题相结合,老师指导与学生互改相结合,两个星期交流一次,一月总评一次,学期结束评最佳日记,汇集成册。

第8格:听读写做练习。结合课文,选一些有关的人事物章节,老师读,学生听写。也可老师选读课外读物中的优秀片段,让学生听写,或听写后写简要内容或故事情节,从中学习写法和语言表达。

第9格:列写作提纲。用列提纲的办法,写出题目,让学生练习提纲的写作。可采用详细和简要提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构思写作水平。

第四项,基本技能训练

第10格: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练习写动态、静态、声音、颜色、味道;写喜、怒、哀、惧等。指导观察进行合理想象。

第11格:微观部分的具体描写。要指导学生练习“动作强调格”、“表情强调格”、“记叙加联想格”形式。分格练习内容可用公式表示:

人+动作+话;

人+动作+表情+话;

人+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话;

人+动物+表情……+话。

第12格:学生自查互改训练。指导学生自查互改作文,可以从单项抓起,如错别字、病句,圈划优美生动的词语等。进一步综合查改训练,如是否详略得当、内容具体、上下文连贯、重点突出等。

我们在以上就常见的十一种教学方法作以简介,它仅仅是极少一部分。但足以说明,教学是有法的,是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乱套,就会走进教学的歧途,导致教学的失败。但也如同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百灵药”一样,教学也不可能有“定法”。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地区的不同,对象的变化,学生素质的差异,这就决定教学绝不能只用万古不变的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同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难完全与你预先设想的轨迹相吻合。这也就足以说明教学是无定法的。因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课一法也同样会导致教学的失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则是对教学有法的积极超越。法随事迁,法因人改。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

大致说来,我们可从如下三方面去考虑选择教学方法。

1.从教学对象方面考虑

从教学对象学生方面,要选择那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的教学方法。要有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2.从目的内容方面考虑

从教学目的与内容方面,要选择最好最快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文章体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还应根据时地、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本身的擅长等方面去选择教学方法。

3.从教法自身方面考虑

从教学方法自身的方面讲,各种教法都各有其长,各有所短,它们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我们不能片面夸大和贬低某一种教法的作用,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综合利用一切现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组合优化,才能使用好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配合和使用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才能达到循法而不囿于法的境地,才能做到用法自如的地步,才能从有法至无定法到创新的飞跃。

第三节 学习方法

优秀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蹩脚教师只会给学生奉献真理。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不只是“学会”,而应是“会学”。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这都要求我们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的当今时代,更要讲究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真正做到怎样“会学”。下面对语文常见的学习方法予与介绍,以供教学指导学生时选用。

一、常规八环学习法

常规八环学习法,是在学习过程中按通常规律安排八个环节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并逐渐掌握这种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到七年级就应该养成自觉的习惯。

①制订计划;   ②课前自学;

③专心听课;   ④及时复习;

⑤独立作业;   ⑥解决疑难;

⑦系统小结;   ⑧课外学习。

制订计划主要包括:达到的目标、时间的安排、采用的方法。从形式上讲主要有平时计划、阶段计划、长远计划。制订计划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时间安排不能平均用力,应有轻有重,计划要切实可行,中小学生应有教师家长的指导,便于督促检查。

课前预习,是上课前用较少时间浏览或钻研学习,思考问题,完成作业。预习要边读边想,对读不懂的要能提出问题,要手脑并用,读课文时要试着划分层次,要把握重点,抓住新知识的关键部位去思考,力求扫除障碍。

上课时一定要专心听讲,尤其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一点不能马虎。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积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把课内的问题解决好,学懂弄通,绝不要留到课外去补课。

复习可采用循环复习法,学完一部分知识后,及时进行一次复习,学完下一部分知识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这一次包括第一次复习过内容,如此反复,一环套一环,每一个单元复习后,都要搞一次循环复习,学到一定的阶段,再把整个复习内容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复习。

复习的内容:一要强化记忆,使学习的内容成果牢牢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二是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三是融会贯通,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理解运用,举一反三,温故知新。

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如果不复习就会遗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复习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是为了考试的临考复习。二是不动脑的简单重复,而不是前后贯通,强化记忆,温旧知新。

作业要规范,要独立完成,正确、整洁、按时。作业要合乎统一的规定标准和要求,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文面清晰,及时订正,尊重批改。

语文课外学习,要结合课文内容,整理听课笔记,回忆老师讲过的内容,要认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定期(如学完一单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概括分类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运用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阅读文学名著,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规格化训练的六步法

学生自读训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让学生自读,教师要给方法,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具体指导学生自我阅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规格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阅读,最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钱梦龙先生的“自读式”目标要求,谷生华老师概括为如下自读六法,读法步骤见下页表( 9-3-1)。规格化训练自读六步法要求表( 9-3-2)。

自读六步法规格化训练要求表

( 9-3-1)

三、四遍八步读书法

四遍八步读书法是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指导学生自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它是通过跳读、速读、细读、精读几个环节来读懂一篇文章的读书方法,其步骤如下表( 9-3-3) :

9-3-2

( 9-3-3)

四、学思习行的读书法

“学”、“思”、“习”、“行”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来的读书的四个方面,也就是孔子学习过程理论学习的四个环节。他的后世门人把他的论述整理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博学”和“审问”为“学”;“慎思”、“明辨”为“思”;“笃行”为“习”和“行”。

“学”、“思”、“习”、“行”这是获得渊博知识,巩固已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读书方法。它要求读书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多思多想,不但要读懂字面意思,还要读懂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边读边想。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多问。读书时发现的问题,设法解决。学习还要经常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温故而新知,并把学习所得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化为行动。“行”是所有学习的目的所在,是学习过程的最高阶段。孔子提出了许多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主要概括起来体现在“学思习行”四个字上。

1.“学”,博学多问。孔子提出“博学于文”,“不耻下问”。他认为既要博学又要多问,要学习,就要问,他自己就是“每事问”的典范。

2.“思”,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毫无益处。

3.“习”,经常复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读过的书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温故而知新”,从温习旧知识中得到新的体会,知道新的东西。

4.“行”,学与行结合。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强调,说了必须去做,要先做后说。强调“行”是“学”与“习”的实践和检验,学习的目的在于行,指导实践,化为行动。

五、五步读书法

五步读书法是湖北徐厚德老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它是把读整个一篇课文分为五个步骤,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要求。即初读是概览,再读是补充,精读是深究,熟读是巩固,速读是应用。具体作法如下。

1.读课文解决生词

初读的目的在于对课文有初步的全面的了解,对课文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边读边注记号,把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词典,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决,重点解决好生字词。

2.再读课文提疑问

再读课文是初读的继续的深化,目的在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能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就是进步,有问题就要去解决,解决问题就能较好培养自学能力。

3.精读课文抓思路

精读,即细读,精心细致阅读。要真正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要读读想想,一字一语也不能放过,该回读就回读,该停则停下来认真想,仔细品味,理清脉络,弄清思路。

4.熟读课文背佳段

熟读是加强理解和记忆的主要途径。对课文的精彩段落,如记人叙事,状物写景的精妙处读得滚瓜烂熟,这对开拓思路,丰富词汇,学习写作技巧都有积极作用,在吟诵中记取,在吟诵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和陶冶。

5.速读课文仿范文

速读,即快速阅读。它是读懂和熟读的升华,是精读的继续和发展,是实践运用阶段。学习课文,根据范文,根据要求仿写,学习写作技巧,学习写法。读写结合,培养良好的读写能力。

六、六环读书法

六环读书法,即把阅读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即“初读———细读———质疑———精读———概括———练习”。每个环节又有具体的目的要求和训练内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1.初读———读读划划

初读要求审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和中心词。再想这类题目自己该怎样写,如何围绕中心抓关键,接着把全文初读一二遍。不认识的生字词划出来查字典理解,重点处理生字和新词,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叫读读划划。

2.细读———读读想想

细读是训练中的最关键的一环。目的在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印象,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再进一步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把每一句话都要分清楚,尽力读懂每个词和每句话的意思。通过查字词典,掌握一些关键词语或新词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并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读到每一层意思结束的地方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这几句话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步一步读下去,一层一层想下去。读完全文,再回头想一想,这样全文的段落结构和写作顺序也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一环叫读读想想。

3.质疑———问问答答

质疑是培养训练学生发现疑问,勤思好问的探索精神和良好习惯。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善于质疑问题,一旦提出问题自己就去寻找答案,千方百计去解答,太难自己不能解答就要善问,问老师,问同学,积极思考,最后真正弄懂,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叫问问答答。

4.精读———分析归纳

精读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段与段间的结构关系,并找出对理解全文起关键作用的中心句,为归纳段意打下基础。通过反复读课文,根据写作顺序,正确划分段落,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归纳段意,把段意连起来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叫分析归纳。

5.总结———概括议论

总结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概括能力。要求在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和归纳出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概括出全文的内容主题,表达手法上的特点。这一环节可开展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一环节叫概括、议论。

6.练习———做做练练

练习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强化认识过程,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加以强化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一定时候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原因在于识记后缺乏巩固练习,要保存下来,需及时复习练习,即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展前进行。及时复习练习可以阻止通常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这一环节要能比较流利地回答课后练习题,完成作业,把识记的学习内容强化。这一环节叫做做练练。

六环读书学习法最大特色是把学习程序具体化,每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训练内容,使学习有整体目标,学习过程中有步骤方法。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最终熟练掌握六环读书自学法。

七、三步读书法

三步读书法是伟大的文学家,教育界一代宗师叶圣陶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三步读书法主要是指对重要的、需要精读的书籍或文章,分为初读、复读、再读三步。

第一步,初读

初读,这一步又分为三个环节:求疑、答疑、复核。首先仔细阅读,在无疑处找出疑难处;然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力争自己去解答;再后为了验证自己解答是否正确看看注释和参考书。初读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问”,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疑难。读书无疑,等于不读。有疑要认真思考去解决疑难,在百思不解的时候,才看参考书注释或求教。

第二步,复读

复读,是对初读的必要补充,进一步获得新的知识,加深对文章中的脉络、思路、要点、中心等的理解,这是深一步的阅读。“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深一步的阅读要对课文要主写些什么问题,试用几句话概括出来:为什么目的写的,表达些什么情感或观点,写了几层意思,各层又是怎样的关系。

第三步,再读

再读,就是最后一遍细读。前两步是“钻进去”,这一步是“跳出来”。目的在于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创造。最后细读一遍,把应该记的记起来,应该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这是叶圣陶给第三遍再读要完成的任务,目的是吸收创新。学懂的内容要牢记,要体会;对于改造创新的要下工夫研究,使认识不断升化,以至转化成为自己的成果。

三步读书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读书过程,每读一步就要深入一层,掌握了这种读书方法就能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认识,得到启迪,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八、十步阅读学习法

十步阅读学习法,是一种把课文分十步来阅读的方法,它是由徐州市二十四中学总结出来的阅读学习法。学生使用起来方便,容易掌握,便于操作而行之有效的阅读学习法。这十步是:

1.审题义; 2.读课文;

3.识生字; 4.解新词;

5.写提要; 6.理层次;

7.索段意; 8.明中心;

9.编提纲; 10.品写法。

九、语文常规学习法

语文课主要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规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所用的教学时间要占全部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学习要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1.课文解题法

课文解题法,在阅读中解释课文题目的含义,搞清题目的来历,从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提高审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可以从选材立意方面对课文题目进行理解;从题目来源的各方面对课文题目作必要探究;从题目与时代景关系上进行理解;从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上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方法大致有:

①正音释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②词句分析法,通过分析题目中词语结构或句子成分,理解题目中所指事物的关系弄清题意;

③修辞分析法,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帮助理解题目含义;

④课题比较法,通过两个以上题目比较把握题意;

⑤要素分析法,可通过分析要素了解题意和课文内容。

2.背景学习法

时代背景学习了解法,阅读课文需了解时代背景,这样能了解作品的由来,作者的意图,从而完整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尤其是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更需要了解背景,方法有:

①听教师简介;

②查阅有关资料;

③充分利用注释与课文后说明介绍;

④从相关的作品中了解。

3.词语解释法

词语解释法,解释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词意一定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切忌只照字词典孤立去释词。常见释词法有:

①语素扩充法,将词语的每个语素加以扩展,如“热切———热情恳切”;

②拆字析义法,如“忧心如焚”的“焚”拆成“林”和“火”,林下面加火意为火烧,可释词语为心里忧愁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虑焦急;

③同义相释法,用已经理解掌握的词义相近的词语释义,如“业已———已经”;

④反义词类推法,如“夙兴夜寐”,“夜寐”是晚睡,“夙兴”即可推知为“早起”;

⑤定义法,指出事物的属性或事物的特点;

⑥反义词加“不”,用被释词和反义词加“不”的否定形式来解释,如“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⑦重点突破法,主要对关键的难字含义的理解,如“一丝不苟”“苟”为“苟且、马虎”讲,突破这一关键字也就迎刃而解了。

4.段落划分法

段落划分法,按照一定要求或线索标志把文章划分成内容和意义相对独立的层次,从而更好理解课文。常以时空变化,感情变化,时空交错,材料性质不同安排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安排结构;也按照总分并列,逻辑递进安排结构。常用的方法有:

①归并法,先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照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再把同一内容相关自然段归并成一个意义段;

②三段式变通法,开头、中间、结尾,在此基础进行变通;

③标志识别法,常常在时空变化,人物出场有些词语标志、总起句、结尾句,承上启下词语段落,抓住这些标志就可较好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5.段意概括法

段意概括法,在阅读中,分段后对每一段中心归纳概括,对于培养分析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常用方法:

①觅句法,抓住某些关键性句子,如中心句,总起句或小结句概括段意;

②连词法,找段落中关键性的词语连接起来概括;

③提炼法,把段落中几层意思的关键性主要的意思提炼出来就可成为段意;

④归类法,把段落列举的同一类概念归类概括;

⑤组合法,把几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组合成段意,要注意主次分明,不要太细而主次不分,力求做到完整准确简明。

6.中心思想归纳法

中心思想归纳法,从课文中提炼本质内容意义,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能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的能力,常用方法:

①从段意入手概括中心;

②从主要内容事件问题概括中心;

③从作者写作意图入手归纳;

④从关键词语,中心句概括;

⑤从标题含义入手;

⑥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

⑦从研究写作时代背景入手;

⑧从文章的写作特点入手。

归纳概括中心思想要正确理解,不能以偏概全,一篇文章一个中心,要归纳正确。

7.写作特点概括法

写作特点概括法,在阅读中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方法。它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既有助于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又利于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方法有:

①直入法,抓文章最感人,最有说服力的,突出写作特点;

②选择法,是从多方面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选择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二点重点分析;

③比较法,从几篇文章的比较中揭示写作特点。

十、知识结构学习法

语文的知识结构是在基础知识之上构建起来的听说读写所涉及知识能力相互渗透的综合体系。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语文知识的内容体系,以便明确某一知识点,在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位置,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下面以魏书生老师的“语文知识树”为例,以展示语文知识的内部关系(见9-3-4)

9-3-4

十一、文言文学习法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知道我国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要批判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批判地吸收古代优秀人物的高尚品德和进步思想;第二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第三要知道一些古代的典章文化制度以及古人的生活习惯等常识。以上这些可以借助于注解说明或分析讲解之类来帮助理解,也可查阅《辞海》《辞源》来解决。

文言文学习要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与一些虚词和文言句法的特点,掌握一些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异同方面的规律。

(一)古汉语常用实词学习法

古汉语常用实词学习掌握,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内容,常用方法有:

1.把握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古汉语词汇跟现代汉语词汇比较起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单音词大大多于复音词,古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词为主体,但同时也要注意复音词,复音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双声叠韵,即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或叠韵造成的“联绵词”,如踌躇、匍匐、慷慨、徘徊、关关、依依、萧萧、苍苍;

②一些专有名词,象人地官物名,以及礼节称呼等等,是不能拆开讲的;

③是由两个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如婚姻、亲戚、手足、爪牙、作息、得失、褒贬等。

2.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常用词大多数沿用到今天,其中词义用法古今完全相同和不同都只是少数,大量的是词义有了发展变化。比如“但”,古义为“只”今义为“但是”,“因”古义为“于是”今义“因为”,“行李”古义“使者”今义“旅行所携衣物”等等。

3.掌握多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字多用,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词汇的又一大特点。一个多义词,必定有一个是最早的原始的意义,这是本义,其他的意思都是由这个意义发展出来的,叫引申义。这种发展,或是对本义的抽象,或跟本义所指概念相关的另一概念,但都有线索可寻。怎样才能识别本义,经常阅读古人注解,看那个意思在古书中出现得最早;另外注意众多词义中比较具体的意思如“表”、外衣,“中”,中间都比较具体即为本义;最重要的方法是靠分析字的形体结构。

4.懂得字形与字义的密切关系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是用音标符号记录词的读音,而是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方法构成的形体来表达词的意义。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字形的分析,判断谁是本义,因为造字的时候一定会照顾词最原始的含义。如“莫”由四个“十”(下面( 9-3-5)在古字中( 9-3-6),跟艹一样)和“一个日”组成,太阳落到草里去了,表示日落。因此傍晚莫的本义,后来莫借代作否定词用了,才另造了一个暮字。

9-3-5    9-3-6

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形声字,形符表意,这就能起到辩本义的作用。比如页,甲骨画成一个头形,有眼有口有头发,一般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 颠(头顶)、题(额头)、项(脖子)、顾(回头看)、顿(叩头)等等。

(二)文言句式学习法

1.判断句

现代汉语判断句主要通过判断词“是”来表现,而文言文“是”一般为指示代词,常见的有:

①……者……也,翻译时加判断词“是”,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②直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如: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单用“也”或“者”或“者也”连用表示,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名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四个人是:庐陵肖君圭君玉……) ;

④用“为”“乃”“则”“即”等表示,否定判断用“非”,如“项燕为楚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啊! )

2.被动句

现代汉语被动句常用介词“被”表示,文言较少,常见的是:

①在动词前用介词“为”或“……为……所”表示,如适为虞人逐(刚才被打猎的人追赶)。

②用“见”“被”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实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

③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出主动者,如君幸于赵王(您被赵王宠幸)。

3.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主要表现:

①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真是到了极点! )。

②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词,宾语提到动词前,如汉王安在(汉王在哪里) ;

在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不欺骗我啊)。

③介词结构后置,用“于”组成介宾结构,一般后置,如战于长勺(在长勺打仗) ;用“以”组成介宾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 (为什么不用脚来试试鞋的大小呢?)

(三)文言文翻译法

中学文言文的翻译可概括为:四词要求;五字方法;八句话的步骤。为了方便记忆,简称为文言文翻译的“四五八”。如下图( 9-3-7)。

9-3-7

准确、通顺、直译、意译四个词,为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准确,即在理解把握原文词句意思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通顺,即依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合乎逻辑,符合情理的翻译,清楚明白,流畅易懂;直译,即按照现代汉语对原文直接对译,做到字字落实,词词扣准,不随意改变句式或语气;意译,即照直译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语序习惯,而只能照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如“卒相与欢,与刎颈之交”,直译为“终于共同和好,成为割颈子的朋友”。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习惯,意思不明白,使人费解,就应意译为:于是两人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但应注意,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的尽可能直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翻译步骤八句话,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二句为第一阶段,初阅几遍原文,整体感知了解原文大意,称为整体感知阶段;第三至六句为第二阶段,从整体到部分,逐词逐句研读细读理解,包含对实词虚词的准确把握理解,弄清词的本义,引申义与比喻义,弄清各种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与倒装等,理解内化试译,此为理解内化阶段;第七八句为第三阶段,对原文进一步理解领悟,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和语言习惯,前后贯通,合情合理对自己试译的译文进行修改调整,通畅顺达准确明白无误地译写出来,此为翻译领悟表达阶段。总之,阅读翻译是有步骤,是照一定的阅读程序进行的,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翻译的基本方法五个字:留,凡古今义相同的的词一律保留,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国号、帝号、度量衡单位都可保留译写下来;换,古今义不相同,就应用现代汉语词汇把古义词汇替换下来,如“窃计欲亡赵走燕”中带点的字词,就用后文中相应带点的词替换下来,译为“私下考虑想从赵国。逃到燕国去”;调,即某些句子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语法不合或习惯不同,翻译时作适当调整,如“宋何罪之有?”“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译为:“宋国有什么罪?”“墨子听到这消息,从鲁国动身”,把“何罪”调到“有”之后,把“于鲁”调到“起”之前;补,即把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或把单音节词补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多音词,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译为“今天齐国。国土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把此处的“地方”两个单音节词补成为“国土方圆”把省掉的“有”补充出来,并用括号表示是省略的成分;删,即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同词来表示,或译出来影响句子通顺畅达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词语,就应删除,不译出来,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为“廉颇是赵国的良将”,……者……也,是判断句式,翻译时去掉,并增补判断词“是”,也可不增补,就译成“廉颇,赵国的良将”。又如,“曰:‘夫战,勇气也’”,译为“回答说‘打仗是要全凭勇气的’”,把发语词“夫”在翻译时删掉。

以上介绍十一种语文学习方法,仅仅是极其常见的微不足道的十一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方法,不能死搬硬套。一种方法,在此有用,但在彼则不灵。只有灵活运用方法,才能使方法产生更大的学习效益。在学习运用学方法的过程中,不要满足现有书本上的东西。要不断总结,不断创造,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因为凡科学的东西都是在发展中成长完善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艺术也毫不例外。何况,学习方法必须适合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实际知识水平、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依照学习的基本规律,遵照学习的基本原则和不同的特点,不断总结出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方法,以真正发挥学习方法的艺术的特殊功能的作用。

丰硕的成果,属于勤奋进取的勇士,科学的方法则使勇士们如虎添翼,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来。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几种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教和学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是密不可分的。也就在于此,在这一节里,我们把教学法和学习法放在一起来讨论介绍。从教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的角度讲它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因而,统称为教学法。

这一节里,我们主要以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去探讨与教学法相关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教学法、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法、古诗词文背诵教学法、语感教学法、语文教师观的转变等问题。

一、自主式学习教学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主人。它是针对“满堂灌”“一言堂”而提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鲁迅曾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也讲,要“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可见,他们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中,自主发现、自主反馈、自主评价等,以改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自主阅读学习。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任何时候总是以在工作中学习为主。因此,自学是一生最好的学习方法。”要能自学就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主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自觉学习,掌握能够适应今后生存发展的必备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对象加以主动积极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1]自主阅读学习,是学生自觉提高学习动机,尤其是阅读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操作行为主义学派把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与自我强化之间建立和一种相关关系,认为自主学习包含自我控制、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他们强调自我中心言语在学习中的定向和指导作用,并依据言语的内化规律开发了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模式。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自主学习的机制,他们把自主学习分为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学习中的定向作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也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研究。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不只是学生个体,而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这个群体,使学生这个群体是主动的、积极的,把学习当成为每个学生自己的事,是自己应做的。而这种学生的自主、能动、互动又是在教师组织与引导下形成的,因为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必须是学生的引路人。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心灵自由安全的良好课堂情境中自主学习,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做学生这个群体自主学习的情境创设者,要做学生这个群体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可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并不排斥教师的“教”。同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承认并尊重学生群体中的每个学生,就要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自主学习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这种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自主学习的必然性

1972年,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为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自主学习对于社会发展、个体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实施自主式学习也就非常有必要的了。

1.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一个人仅依靠在学校学得的知识在社会中生存,已是远远不够的了。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的研究显示,“在半个世纪前,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使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0%。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是从社会这个课堂中来获得”。[2]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因此,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们生存必学的技能。

2.个体发展的必然

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

首先,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经过检验,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恰好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这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走出学校后,没有老师的陪伴,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若没有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终生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而,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或是个体的终身发展,都需要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目标的要求

终身教育体制确立后,基础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索,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自主学习就是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无论是社会发展、个体发展,还是新课改的提出,都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会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原则

自主学习是针对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原认识、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由的。自主学习的“自”,不只是个体,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群体。因而,自主学习要取得成效,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是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自学的意义,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能科学地自我组织学习的积极性。它是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基础,是关键。自主学习,不但要主动,而且要能动。能动应变能力是自学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能动是指自觉努力,积极主动;应变是指对突然发生的意料之外的情况灵活应变处理。自主学习就是要不但要主动,而且要能动的自学能力。

2.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学习的原则,它具有批判性与求异性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品质,是指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甚至自我解剖,修正思维错误,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同时,不只停留于释疑,而是不断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求异性思维品质,是指寻求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的思维特性。这种同中之异,异中之别,是创新思维的品质,我们要自觉培养这种求异性思维品质。批判性与求异性的思维品质是构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核心内容,我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独立思考的独立性原则。

3.自控性原则

自控性原则,是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调节控制学习意志行为的原则。自学能力的情绪优化与自学能力智能优化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者只有不断克服自身的盲目冲动,克服外界不利于学习的不良因素的诱惑影响,才能自觉全身心地学习,全面发展。无数事实表明,自学习惯好,学习计划性强,持续时间长,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强,不仅提高智商指数,而且情商指数也会提高,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原则。这里的创新性包括创造性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把“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作为一条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这里所谓发现问题,是指“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问题”(爱因斯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动力。现代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在无疑处而有疑,以促使学生创新性发现问题。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现。这里所谓探索问题,是指寻求各种解决办法,从各个方向提出设想,包含纵向、横向、逆向探索,以解决自主学习中自我发现的问题。这反映在语文学习上,就是“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学习不仅是创新的基础,而且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

5.引导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习惯的原则,它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则。我国古今的教育大家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孔子到叶圣陶,无一例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衡量当今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三)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控制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氛围中树立自主学习信心、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树立自主学习信心,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自主学习方式,是依靠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由自己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动性是最基本的品质。因而,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学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加深自己的人文修养,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树立自主学习信心,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意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有了良好的自信品质,就能扫除心理障碍,始终如一地鼓励自己把事情做下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教师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要以激励的语言、及时表扬、随机赞叹、灵活竞赛,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出心中的异议,表述自己的见解,激发自主学习的勇气,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们要树立自主学习信心,就要自觉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发现、自主反馈、自主评价,以改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自主学习中敢想、敢疑、敢问,不断培养自主质疑探究学习的意识。就目前而言,较多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对老师所讲的、书上所写的内容均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缺乏自主质疑探究学习的意识。因而,我们在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着重要激发内在动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质疑、尝试和探索,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往往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往往被视为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激发起来,常常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自主阅读学习。在权威高压下,在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和民主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实现自主阅读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设教学民主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看待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自信,让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去感受阅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改变“权威者”的形象,充分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或意见,教师对自主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以赞赏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主学习。

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我们一定要努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兴趣。中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指导。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途径有:从阅读的价值和目的的入手激发阅读的兴趣;利用读物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检测和检查,借助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生初始阅读兴趣的产生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让学生接触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读完,也可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教师随时肯定他们自己的阅读行为,供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产生与提升。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先让学生依据《乡愁》的四个小节,每人尝试画一幅画,并给每一幅画取一个题目。语文课画画,学生兴趣倍增,自主“动”的欲望被点燃。“画”是自主“动”的过程,但在自主动前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琢磨每小节诗意诗情,思考如何用简洁笔法勾勒画面。结果学生在“画”的过程,不但抓住了诗情诗意的“形”,而且画出了“思乡情”、“夫妻情”、“孝子情”、“游子情”众多题目下的诗情诗意的“神”。其自主阅读欣赏诗歌的图画美也在这个“画”的过程中得到了落实。此外,在我们自主阅读材料上的选择要有讲究,应该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自主阅读材料入手,让学生一看见阅读学习材料就兴趣倍增,一读为快。这样,不断反复中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激发起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屏弃老师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以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3.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做主阅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习主体有明确的阅读学习目标,对阅读学习内容和过程具有自觉意识的阅读学习方式。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项阅读任务或进行某项阅读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是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心理活动的交替运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都是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阅读能力考核的构成要素。我们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就要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式。

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比如对阅读作品的陌生,对写作时代的陌生,对作者的陌生,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书本的解读。因此,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时,就要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诸如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的背景介绍,字词障碍的清除等等。

教材课文前面的“学习重点”提示,是编者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容精心策划的重点目标,并同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定具体阅读目标的依据。一篇课文,不管具体目标有多少,都应该是对“学习重点”这一总体目标的具体分解。例如《拿来主义》一文,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提示了两点:一是“总体理解文意”,二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这两点实际上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两个中心问题,制定具体目标。围绕第一个问题,可启发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考虑制定目标:本文谈的什么话题?针对什么而谈?作者的观点如何?作者说理的思路怎样?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既紧扣总目标,又使课前总目标具体化。围绕第二个“重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制定具体目标定位在“词语揣摩”这一点上,深入语言材料,筛选捕捉具体的语言信息,设置具体的自读目标。如捧、送、挂……以领悟鲁迅讽刺语言的含蓄性;引导学生捕捉生动鲜活的比喻,如烟灯、烟枪、姨太太等,品味鲁迅讽刺语言的形象性;引导学生抓住那些人木三分的反语去揣摩和理解鲁迅先生讽刺语言的深刻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对鲁迅语言的个性化风格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艺性语言的能力。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注重课后练习题的完成,因为课后练习题本身就是一篇课文要解决的阅读学习目标,它是对“学习重点”的具体落实,是思维能力训练的必由途径。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自能设计阅读目标,既可活用课后练习题,又不囿于课后练习的框子,对于培养学生自能制定阅读目标、自能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篇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大多包含在课文注释里,如果让学生在这些基础知识和识记能力方面自制目标,即可引导学生充分依据课文注释斟酌设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借助和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我们构建自主阅读平台,就要交给自主阅读学习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学习重点”提示,课后练习、文中注释等,以培养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就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思维想象、动手动口、互动交流。

①留给自主“三动”的课堂

“三动”即动手、动口、动脑。读书要三到:眼到、手到、心到。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充足的时间与更多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手脑并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因而,在语文课堂上,就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手口并脑用。

比如在读书时指导学生圈圈画画,勾勾点点,旁批加注,日积月累,学生不仅学会怎样读书,而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如学习《春》一课,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春天的美景。除了一些同学用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草、春花,背诵诗词外,有的用图画的方式画出一幅图画,有的动笔作文用语言描绘春景图,有的表演春天儿童嬉戏的,有用实物投影展示课前收集的春天的图片和资料。这种让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实这种动手自主学习的要求在教材练习里也有,如《变色龙》一课的练习:根据课文内容画漫画或制作电脑动画,也可以编演一出话剧小品,也就是为学生动手而设计的。

语文课的内涵极为丰富,外延也非常广阔,但语文课的动口阅读的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一定要留足。比如《少年王勃》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抓住“胸有成竹”引领学生反复动口读书回答,进行语感培养,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胸有成竹”原来是什么意思?

生:竹子已经在胸中了

师:是吗?

生:竹子的样子已经在胸中了

生:已经把竹子的样子完全记在心中了

生:我查过资料:“胸有成竹”的意思是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同,他很喜欢画画,他常常去观察竹子,用心研究竹子的各种形态和特征。文同画的竹子越来越好。诗人苏轼很能喜欢他的画,向他学习画竹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苏轼领悟到了文同画竹子取得成功的奥秘,把它概括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画竹前心中就有完整的竹子的形象,这样画的时候便能一气呵成。后来人们常常用胸有成竹来比喻处理某种事之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考虑和打算。

师:在这里还是竹子的样子已经完全记在心中吗?

生:不是的,而是看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的心中已经想好了诗句。

师:秋景如何? (出示课件: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生:自读书,读通顺。

(出示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有感情地读。(注意“水天一色”、“缓缓”、“轻轻”……)

生:试着背背

师:看着这迷人的秋景,王勃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会儿就写成了。引读第五节

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诗一样的句子来概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了吗?

生:说(略)。再读,感受王勃真是奇才。

以上教例较好展示了口脑并用,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而,语文教学必须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阶段性的动脑理解课文内容。如《祝福》一文,由于时代局限,今天的中学生对礼教吃人的本质认识还存在困难,对祥林嫂的遭遇只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而对更深层次的时代社会原因则缺乏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 ( 1)读《祝福》你认为祥林嫂之死和阿毛被狼吃哪件事更悲惨? (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目的却在于引导学生对其主题的理解和探讨) ( 2)你可以举出礼教的有关内容吗? ( 3)致祥林嫂于死地的是礼教的哪一条? ( 4)试讲一个礼教吃人的故事。以上几个问题虽然包含的内容很多,有课本内容,有课外知识的迁移,即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残酷。但它却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性问题,必须让学生动脑阅读思考,通过自己努力去获得理解课文内容。这在课堂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是很难读懂《祝福》的,但如果都由老师分析讲解,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②留给自主思维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学习就是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机会。有效性的自主阅读学习,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来实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在自主学习中是获得知识的源发点。有了疑问,就能生发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自主式学习强调问题性,就在于它是一切学习的动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会生成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就在这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中,就会学到并运用许多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获得成就感,又会重新激发他们新的思维欲望。

例如,教师在《东方之珠》一文,在学生初次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 ( 1)课文写了香港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 2)课文开头结尾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说香港是“东方之珠”?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定向自主阅读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有些情节细节的叙述省去了,没有写出来。这样老师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显现。这就使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些地方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启发学生智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领会到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凡卡》一文在凡卡熟睡后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是要醒的,想一想,凡卡醒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凡卡寄给爷爷的信,他爷爷收到了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又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凡卡如果能逃出来,他是流浪还是找爷爷?通过这一系列的答问思维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留给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让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③留给自主想象的课堂

自主阅读学习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所决定了的,同时创新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就能冲破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有效的途径。课堂上让学生想象,学生就会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不仅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会进行艺术再创造。尤其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想象、拓展性想象,使学生在想象中受到启迪,在想象中有所创新。例如,有老师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的第四自然段时问“你想和新月说什么悄悄话呢?”,由此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展开自主想象说话训练。又如“透明的水滴躺在荷叶上会做什么样的梦呢?”“雨点在荷叶上会唱什么歌呢?”这些问题是很有张力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想象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学生被课文的最后一段深深地感染,老师点拨说:“课文中‘我’的父亲的形象是智慧的,有力量的。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杰利没有去向我的父亲求助,或者父亲并没有像课文中那样指导我爬下悬崖,我能否从岩石上下来呢?我将会面对怎样的命运?下面大家自拟题目,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有人以《我终于战胜了自己》为题,讲了暮色降临,“我”经过反复的思索心中想要回家的愿望战胜了心中的恐惧,终于鼓起勇气往上爬,最终爬上了崖顶,回到了家;有的以《父亲的鼓励》为题,讲了我在父亲的鼓励下爬下悬崖,奔向父亲的怀抱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友谊》为题,讲最初弃他而去的小伙伴们最后还是回来了,用绳索把我拽上了悬崖的故事。又如在《羚羊木雕》一文中,“我”向万芳要回了羚羊木雕,万芳还愿意和“我”做朋友吗?;“《皇帝的新装》一文戏剧性的结尾‘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给读者留下很宽的想象余地。”文章最后也没交代那两个骗子的命运怎样,是继续在皇宫里行骗呢?还是遭到了应有的惩罚,或者是其他的结果呢……只要我们稍稍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④留给自主互动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学习,就是留给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让语文课互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建构主义阅读教学中,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自主阅读中让学生互动交流,交流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解读。例如:高中第四册小说单元整体教学中,打破原有单元安排,设计三个单元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讨论,互动交流:《祝福》中的祥林嫂、《边城》中的翠翠、《荷花淀》中的水生嫂、《项链》中的玛帝尔德、《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自主选择从某一角度,某一组可比的人物进行比较。可以是人物的性格、命运,造成她们命运的历史背景;可以是中国妇女的命运的演变;也可通过中外比较,看她们的追求,她们的性格差异等方式,采用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方式,分头找资料,最后筛选信息,整理成文,在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代表,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了自主阅读的效率。

我们要让语文课互动起来。“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竞相绽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在这互动交流之中要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的潜能发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项链》一课,老师在总结时讲:同学们,《项链》不仅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本质的短篇小说,更是一篇揭露人性弱点的短篇小说。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是使之成为世界短篇小说苑囿中的一朵奇葩(归纳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但主题却有多种说法,有虚荣厌恶说、有善良诚实说、有坚韧耐劳说。不知同学们赞同哪一种?老师以为,马蒂尔德曾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以后,她却勇敢地面对,没有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与任性,抛弃了虚幻与遐想,而成了有明确生活目标而不断奋斗的女性。在漫长十年还债岁月里,她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十年挖掘了马蒂尔德性格的本色,十年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终找到自我的女性,变成为一个善良、可爱、完美的女性。你们赞同呢,还是不赞同?可否写一篇600、700字的我心中的马蒂尔德,下节课咱们全班交流,谈谈“我心中的马蒂尔德”,好吗?

又如教学《丰碑》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而活活冻死了,你们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教师先不要表态,让学生自己把想法一一进行交流。等学生交流完后,教师再提问,让学生自己说说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上《〈宽容〉序言》课时,教师顺势引导,叫学生自己去认识无知山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五分钟后,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 1)我认为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但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呢?”( 2)岩石高墙怎么能挡住太阳? ( 3)大家和睦相处,为什么“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呢?”……教师将大家提的问题打在屏幕上,并总结了提问的方法:从矛盾处寻找疑点、从反常处寻找疑点,同学们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很好。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组内交流,教师随机参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寓意。最后集中讨论了文章的标题和主题,在激烈的辩论中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

课堂中,教师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始终在课堂流程中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思考、探索;不断地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4.建立长效机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我们教学还要不断提高这种能力,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过程,自主学习时,他们各自发现的文本空白不同,各自选取的介入文本的策略也就不同,他们各自的初步理解和存疑也有差异,其学习成果也存在着差异。成果需要总结,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后,我们不妨让学生对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比如,采取定期的讨论,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交流各自在一定时期取得的成果,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当学生通过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时就会努力寻求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讨论中,多种观点聚集和碰撞,也能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这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来自师生的多视角观点,这就是认知领域的扩展,并可能产生一个与自己原有的认识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认知领域的创新。同时,通过讨论也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不论大小多少,都应进行肯定,也就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时间久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积极的评价激励,能促使人的行为不断获得新的前进动力,并在新动力的推动下,不断提升行为品质。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自主行为,哪怕是学生能在某一时间用一个新词或一个新句。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开放的、多元的,其针对的学习行为评价也是开放的、复合性的。我们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意识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这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二、探究式学习教学法

探究式学习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学习主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3]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体验其过程,获得学习的方式,掌握可靠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究思维和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简析

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探究( inquiry)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谓探究,是一个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结果,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它存在两种水平:一是学科研究,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多样化解释的方式。另外一种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通过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研究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分为归纳探究、演绎探究、自由探究、定向探究。在归纳探究中,学生经历了从具体事实和观察到推理的过程。乔伊斯和韦尔进一步提出学生在归纳探究中将经历以下五个阶段。“激发和集中学生的好奇心、收集和确认帮助性信息、提出、确认和检验假设、形成结论、分析和反思探究学习”。演绎探究是检验和应用概括化的假设或者定理,探究它们和具体要素、例子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演绎探究过程中,将通过主动参与检验和应用规则,体验从抽象的一般规律到具体例子的转变。在自由探究中,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各种探究活动,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定向指导指学生在教师的大量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各种探究活动。其实,探究学习的每一个探究活动在学生自主程度上存在一个连续体,自主程度最高者为自由探究,自主程度最低者为定向探究。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的意义在于探究性学习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学习主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体验其过程,获得学习的方式,掌握可靠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究思维和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特性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去审视,探究式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问题性

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情景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因而,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在探究学习中是获得知识的源发点。有了疑问,就有了问题,问题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探究式学习强调问题性,就在于它是一切学习的动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会生成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就在这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中,学生就会学到并运用许多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获得成就感,又会重新激发他们新的探究欲望。可见,问题性是探究式学习的很重要的特性。

2.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很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可见探究性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有的,而且从小就非常强烈,所以我们的教学就要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断鼓励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3.实践性

实践就是探究的过程。探究式学习要求每位学生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果。虽然与接受式的学习相比都要有研究的结果,但探究式学习更强调的是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和对信息资料的整理综合,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与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的体验性和参与性相同,其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体验,自己是一个主张追求知识的追求者,让实践研究的结果与自己的思想结合,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4.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与被动接受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就在它具有开放性,它不以某一固定答案为标准,而是提供了开放的、多元的价值选择,这种开放性尤其体现在评价方面。它所研究的问题从时间上看,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空间上看可以是课堂内部,也可以是课堂以外的,对于问题的答案除了是一种情况以外,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因此,它的评价也是灵活的,它的参与者可以是单独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

探究式学习除了以上几个基本特性以外,还有其他的特性,如全员性、独特性、合作性等,教师要根据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性有效地组织教学。

(三)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4]可见探究式学习,对学好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呢?

1.教学情境中探究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每一堂课教师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找到探究的切入点,进行自动自发或合作的探究学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语文探究式学习时,就不能单调地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例如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录像,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的时候不知不觉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气氛自由、宽松、热烈,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该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这节课充满着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再例如在讲完《苏州园林》这篇具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时,学生对苏州园林已有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感知和了解,则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导游,介绍苏州园林,让学生在介绍中学习说明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掌握说明的方法。又如在教完《广告词》和《说明书》这两篇应用文后,可以抓住学生在生活中对广告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写作广告词和说明书,提供探究式学习平台,进行探究式学习。

创设探究式教学情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问题情景

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探究学习。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完成性作业时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又出现新的问题。总之是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中探究学习。

②影视情景

教学过程中,通过影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影视所创设情景中探究学习。通过影视映现课文所提供的人事物景,可以假想、概述、检查、验证等等,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探究学习。

③演示情景

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演示所创设情景中探究学习。通过演示展现课文所提供的人事物景,以激发学生对事实、现象、定则、行为等等比较对照,对比已知的概括检验,对未知的推测探寻。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探究的切入点,进行自动自发的探究学习。

2.阅读思考中探究学习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理解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问题是探究的火种,能点燃大脑智慧的火花。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课堂要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针对课文中出现“龙”的句子,让学生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故宫的来源和中华民族皇族的历史来探究,最后老师可以作补充和总结。又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针对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让学生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渔人的谈话内容,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写,这就抓住教材中省略渔人对村人所谈的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

阅读思考中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在这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学生就会学到并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获得成就感,又会重新激发他们新的探究欲望。因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是阅读思考中探究学习的关键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二要重视课堂生成问题的探究。语文课堂是动态存在的,是学生生命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只重视教师预设问题的探究,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重视不够,不仅会打击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而且会使语文课堂学习丧失生命活力。由此可见,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好问题教学,在阅读思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3.学科联系中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程注重对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学生先前的经验基础进行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寻找课本中跨学科的知识点,结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由此发散出去探究,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他们在知识的链条中寻找真知,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例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来讲解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自主参考历史和地理资料来了解当时毛泽东的写作背景,从整体上理解这首词,品味这首词的意境。又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物候方面的谚语,让学生收集、分析比较,与现在的气候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气候现象,又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阐述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又如在学习了《死海不死》之后,让学生从生物和化学学科两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设计拯救死海的方案。学习《向沙漠进军》以后,让学生结合现在北方的沙尘暴问题,认识到自然被破坏以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设计培育防护林的方案,然后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成一本科普知识的小手册,作为科普参考资料。这就促进了学生跨学科领域的探究式学习。

4.分析比较中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进行探究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知识能更清晰地存储于脑海中,且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学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种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通过比较能找出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事物的发展规律。在采用比较教学的时候,为了学生思维发展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可以灵活地安排比较的对象。比如可以是一单元所学相同性质的文章进行比较,可以是同一个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是同一问题而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是古今比较,中外比较等等。总之,我们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可以在同一层面拓宽,打开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把前面两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与之进行比较。又如在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父母亲为孩子奔波的背影与之比较,体会父母对子女疼爱,子女应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教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时与果戈理《狂人日记》进行比较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小说为体裁,但题材和表达的主要思想却有所不同。这样,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纵向比较可以使学生进入更深思考,增加认识的深度。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可以把古时的三峡与现在的三峡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感受到三峡是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它有壮观的云雾山水,迷人的神话传说,远古的巴楚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等。让学生在纵向比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5.拓展延伸中探究学习

这种探究学习是师生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它需要以课内发现的问题为探究对象,向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语文学习的内容来源自生活,因而,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综合课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探究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让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学语文是件事半功倍的事情。这样,对生活和语文都会充满激情。

课外探究具有宽松的学习氛围,它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语文探究氛围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智取生辰纲》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外拓展探究,让他们对名著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谈谈自己怎样看这些人物?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外探究式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可以是自然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可以是新兴高尖技术,也可以是传统文化技艺等等。如在学习了《离骚》之后,让学生在课外收集研究与屈原有关的故事、节日、民俗等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屈原。吃粽子、划龙船则是寄予了人们的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思想观念。在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这一单元以后,请同学们把“桥”作为探究的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各种桥名称的由来,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搜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让学生在搜集材料,在整理分析材料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6.专题研究中探究学习

专题研究是就某一问题专门研究所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可行的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了《愚公移山》,文中虚词“之”出现的次数较多,而“之”的用法又比较灵活,我们就可以对“之”的用法专题研究,系统地掌握“之”的用法,进行探究学习。又比如学了杜甫、李白的诗歌后,就让学生收集他们的离别诗,然后比较他们诗歌的异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诗歌,比较了他们不同的诗歌风格,对两位大诗人又有了深刻的了解。还可以利用“选修课程”开展探究式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传记选读”、“社区文化专题”、“中华文化寻根”等等,都可以是课外专题研究的内容。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教学目标,挖掘课材的潜在内容,在多向质疑思辨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探究课题,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研究与创造的能力,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探究式学习注意的问题

中小学语文教学较多的是“讲授式学习”“听讲式学习”,真正的探究式学习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重形式少实效

讲探究式学习,不论高中小学,不管低高年级,一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交流成果———教师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知识水平,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忽视学生需求,看起来热闹,而无实际收效。这种看起来热闹的探究式学习脱离语文学科特点,脱离教学目标,脱离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语文学习规律,语言文字训练没有落实,语文能力没有得到训练。

2.重问题少生成

注重教师对探究问题的预设,缺少学生发现问题对探究问题的生成。一些课表面上尊重学生主体精神,实际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老师预先设计的圈子里,或盲人摸象,或按图索骥,同时教师预设的一些探究问题存在着浅、显、窄、多、乱等现象,问题缺乏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教师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不少是学生一读就懂、一做就会的,课堂上学生只有装模作样的假探究,磨时间,应付了事。学生在课堂自己生成有价值的、值得他们探究,并乐于探究的问题却有意无意被忽视掉了,甚至根本没有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

3.重组织少主动

注重课堂组织安排,一切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操练程序进行,原本要学生自己准备的学习材料由老师提供,本该由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探究、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答案,却事先由老师暗示给学生,或直接发给学生,越俎代庖,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去,根本就没有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探究过程,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意识、兴趣、习惯、方法,缺乏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

4.重主体少主导

一谈到探究式学习,就错误认为那是学习主体的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甚至放任自流,课堂上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想探究哪里就探究哪里,想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把探究式学习变成了“放羊式”教学。不论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如何,不引导不评价,要么什么都好,要么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模糊评价,学生的优点成绩得不到及时肯定,错误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矫正功能都得不到发挥,缺少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少教师必须必要的组织引导。结果是该学习的知识没学到,该训练的技能没训练,该掌握的方法没掌握,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致使探究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根本没有效果。

总之,探究式语文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三、语感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然而,语文教学常常把完整的文学作品当做单纯的语言材料肢解,只作条分缕析的逻辑论证,使充满活力富于形象的语言文字变得苍白无力,而忽视语感的培养。

1992年以来,语感的研究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语感地位、语感培养三方面。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关于语感能力培养的研究也便成为语感研究这个热点中的热点。

“语感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00年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语感”,首次作为教学目标提了出来。2001年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又对“语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处提及“语感”和“培养语感”。例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规定“……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总目标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学建议中“……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评价建议中“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等等。

课程标准对语感能力培养的强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反映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即应该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但语感能力培养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仍未能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的语感培养操作系统。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能力培养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的研究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语感的界定

什么是语感?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其不同的内涵。所谓“语感”,实际上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5]

语感一词,始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一文中,他对什么是语感,有过这么一段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他认为语感是对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认为文学与生活一样都有说不尽的情趣,说不尽的意味需要去感受、去品味。这一观点得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响应,他认为:“对于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之后的几十年,人们或从哲学角度,或从心理学角度,或从语言学角度,或从文学角度,或从教学论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王尚文从哲学的角度认为:“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7]李珊林从教学论的角度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8]

李海林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即指句子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依赖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9]杨炳辉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10]不同的研究者给语感以不同的定义,归纳众多观点我们比较赞同俞冬伟对其下的定义:“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感性中黏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11]

综上所述,我们以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一种敏锐的具有想象性质的直觉整体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和形象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受阅读个体的意识思想、生活经验所制约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感悟的能力。语感能力培养是指对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语感”的概念,就不难看出,语感能力培养就是对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因而,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高品质语感能力的培养。

当前,许多教师认为高品质语感的目标遥不可及,难以实现。比如陈仲圻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文气的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12]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很不容易,“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只怕是作家也难以做到,他们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时候,更何况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更是难之又难。

因此,虽然在日常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浅层次的语感,但是更多的是过分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却不予重视。其实,学生对母语的学习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作基础,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濡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而为语感能力的培养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感的培养就像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摸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因为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所以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更具优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语感培养的重要价值,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既要重视一般语感能力的培养,也要积极培养学生高品质的语感能力。

(二)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感受到言语的精妙,洞见言语的精髓,把握言语的理趣,更能够使人步入丰富而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文化、审美等的熏陶,全面发展言语素质和提高语文素养。语感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对语感能力培养望而却步,徘徊不前。因为语感能力培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1.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汉字,是具有表意体系的古老文字。它最主要特点是以形表意、因义而音,字形与声音的关系松散,而多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尤其是作为构形基础要素的独体字和一部分表形的构字部件,大多是象形字,多数是可以从具体物象作为起点来解释其意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的特点。汉字就是这样起源于图画,又从图画扩展开去。因而,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具有特殊的灵性,它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汉语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会意性、模糊性,我们学习语文,除了进行理性分析外,尤为重要的就是整体感悟,因而这种整体感悟的语感能力,则是语文的核心能力。语感能力培养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学生通过语文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从现代语文教学论角度看,这既可解决教学生会学的问题,也能解决如何教学生会学的问题。而如何教学生会学,也正是叶圣陶所倡导的“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问题的关键。从教学的角度讲,语感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在。

2.语感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感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这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律性和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由此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这一命题,创造深刻、丰富、优美、灵敏的语感。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具有深刻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因为语感能力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人格自我塑造能力当做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并以此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能力目标,这不仅为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完善统一作出方向性的启示,更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应该始终把培养训练语感和语言习惯放在首位,把它为教学的中心任务。

3.语感教学有利思想情感审美教育

语感教学有利思想情感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定了的,它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不是分外之事。学生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品德,是通过感受感悟具体作品,让作品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学生心灵深处撞击闪光,认同接受,从而收到思想教育的实效。语感教学有利审美教育,它是语文美育的重要手段。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审美观的形成的确立”。[13]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总之,语感教学有利思想情感审美教育。

4.语感能力培养是当今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感”和“培养语感”,它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等。新课程标准对语感的强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因此,致力于语感能力培养,即是对当前课程改革的贯彻,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在的中青年教师,从小学到大学师范,较多的是在肢解作品的阅读中成长起来的,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当年教师是怎样教他们的,如今就是他们怎样教学生了。要把语文课上得“灵动”而富有情感,体味文化之美、人性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些教师就感到茫然了。同时不少的中青年教师还没有真正充分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于中小学语感培养几乎是一句空话。可见,语感能力培养在当今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重视对语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积极探索语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言语素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语感培养的原则呢?

(三)语感培养的原则

语感能力培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培养,在对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我们要进行语感教学,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语感,弄清它生成的系统。人们在进行语言感受的过程中,主要由客体系统与主体系统,这两大系统来实现的。

语感的直接客体就是语言文字,它包含了“文”“象”“意”“情”,这是读者和听者要感受的客体。这语言文字客体又可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方面包含了“文”和“象”;内容方面包含了“意”和“情”。形式方面的“文”是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语音、语法、语气、语体和思路、结构、表达方式、风格神韵等。形式方面的“象”是组成语言文字基本内容的人物、景物、事物、事例、数据、道德等。内容方面的“意”是语言文字的语表意义和隐含意义,它包含特定的意蕴、理智、道德等。内容方面的“情”指作者和说话人流露或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情操气质、人格品质、理想抱负等。

主体系统指语感的人,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应具有四种品质。一是敏锐的感知。感受语言文字的心理过程是从感知开始的,对语言敏锐感知是构成灵敏语感的首要条件。语言听觉不灵敏,是很难分辨语音的,对韵语、韵文的感受就差;对语言的视觉不灵敏,则难以对文章的词语、句子、篇章、思想、情感迅速地作出直觉判断。有的人一听就懂,一目十行,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二是直觉思维。语感是靠直觉思维,一般阅读并未用语法规则和语文知识进行专门分析,就能准确的发现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段落写得精彩,哪些地方特别感人,是从直觉思维中获得的。

三是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语感来源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

四是真切的情感体验。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它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亲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的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学生如果不深知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身心负担之重又恪守孝养的人伦,而产生对父亲的敬佩感,是很难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14]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感,弄清它生成的系统,注重系统性原则,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全面地认识语感,切实弄清它的构成要素,明确从整体上实施语感教学策略。英国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15]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性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整体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深厚意蕴,而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个词一个字地解释,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

我们从语感的类别角度讲,语感教学策略包含培养形象感、情味感、意蕴感。培养形象感,是激活学生大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角,使语言文字与大脑中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要帮助学生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发掘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教师情感传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与揣摩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我们从语感的生成角度讲,语感教学策略包含诵读、品评、涵咏、体验、想象。诵读指朗读背诵,它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整体直接的感悟,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品评语言文字的意蕴与情味;涵咏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潜心研读,对语言文字咀嚼揣摩,鉴赏玩味;体验是把现实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体味作者的心灵;想象是提高语感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需要通过主体联想想象才能变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3.实践性原则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16]当然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掌握理性化的语言理论知识,中小学生是以感性为主的。而感性又必须是实践才能得到。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大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17]语感的实践,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触及认识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背写讲,对学生的言语器官反复刺激训练,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构成牢固稳定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而这种语言感受能力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大量地实践才能实现。实践是实现良好语感的唯一途径。因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中训练,把语言还原到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4.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是指自觉动能地去培养自己语感能力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动能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学习语感的价值意义,能科学地自我组织学习训练的高度自觉能动积极性。学生具有高度自觉能动积极性,则是学生语感学习的基础与关键,因为语感能力是认识主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没有主体自觉地参与是根本不可能习得的。因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在现实的语言情境中切身感悟到语言的规律和意蕴,并使之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创造力量,这不是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所能形成的,它必须是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实践才能实现,必须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各种听说读写中自主学习、自动探究、自觉实践才可能形成语感能力。因此,语感教学要强调主动性原则。

5.揣摩性原则

揣摩性原则,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思考推求,以求对语言文字在特殊环境的全面正确而丰富的理解感悟。中小学生对语言的揣摩主要在正确性、形象性、情感性三个方面进行。

对语言的正确揣摩,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领悟,它可以提高对语言理解的思维广度。对语言的正确揣摩,包含了字词句、语法、逻辑,思想、感情、观点、风格等分析,进行正确理解领悟。我们从一个字、词、句的理解扩展到这些字、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中去。在教学中要注意容易混淆的语言,通过辨析对比,认识其正确性。对语言形象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领悟中间环节。它可以提高对语言的再现能力,从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回到所代表的事物与现象中去。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具和生活现象的联系,想象联想来帮助实现。对语言形象性的揣摩,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文字具有间接性,它是读者与作者间的中介物。读者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形象,理解思想感情,就必须要进行再创作,这再创作的过程就得依靠想象能力,可见想象能力是揣摩语言形象的重要手段。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再造想象和迁移想象能力的培养。阅读中的再造想象,是以学生的生活表象为基础,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的思维过程。可以通过人物、事件、景物再造想象来对语言形象性的揣摩。比如人物的再造想象,要启发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语言中综合想象,感悟人物的总体特征。如我们可以从东郭先生藏狼、躲狼、与老农的对话中综合性地再现东郭先生的形象,体味出迂腐愚蠢的品性来。迁移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由此及彼的再造想象,它可以从局部到整体,由表层到深层,从单向往多向的再造想象。

对语言情感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深层次的认识感悟。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形象或抒情性的语言来进行。如《江上渔者》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大脑中呈现出两幅图景:一幅是在江边的酒楼里品味着鲈鱼美的王孙公子;一幅是驾着一叶小舟,为捕几尾鲈鱼出没在波浪滔滔的江涛中,两相对照而体味出诗句中所寄托的感情。

总之从文字到形象到情感的揣摩都要凭借想象才能完成,因而,对语言文字在特殊环境的全面正确而丰富的理解感悟,要特别注意对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语感培养的策略

语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对语感能力培养望而却步,徘徊不前。因为语感能力培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语感能力培养研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积极探索,寻求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方法。

1.注重日常积淀,加强语言实践

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这就像学习游泳,必须先得懂得一些游泳知识,知道一些游泳方法和要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游泳技能。所以,我们培养语感能力必须要重视日常的积淀,强化语言实践。

重视日常积淀就是要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语言材料,理解语言知识。日常知识积淀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听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吸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在听话时,主体必须在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意并评判话语。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尤其要多听普通话来培养语感能力。在对普通话语音材料反复听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将细绎出来的母语的口语规律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语感图式,逐步形成语感。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给学生尽可能地创造听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比如在语文课前五分钟给学生读或放一段语音文字让学生听,然后让他们尽可能地复述听的内容并发表看法,这样坚持日常积淀,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的活动的过程,是直接体察领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在课内外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即要抓好精读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形成语感的有效途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的把握作品的实质。有了速读做基础,就能够广泛浏览,拓展阅读的范围,扩大学生视野,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丰厚其语感图式。

知识的积淀和实践的训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重视日常知识积淀的同时,还要加强日常语言实践的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阅读是形成丰富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语言实践训练的有效途径。在许多语言实践中,阅读在语感培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的“感悟”就包含着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鼓励大量阅读,在通过课内外阅读实践强化语感。

那么,如何在语言实践中,日常积淀而形成语感呢?

①自由愉悦阅读形成语感

教学中要留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在广泛愉悦阅读中形成语感。学生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教师应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在愉悦中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文章,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轻松愉悦中逐渐形成语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读一读《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必需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对于中学生,教师应更多的推荐他们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广泛愉悦阅读中形成语感。

②主体个性阅读中形成语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个性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增强语感能力。

主体个性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揣摩比较。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比如《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描写父亲送我的情景,从记事的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明了的题目?从所记的情景来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明白原题的佳妙与不可更改的理由。

主体个性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切身体察。在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其意义和情味。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越好,了解就越深切。”如朱自清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有过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生活经验基础。

语感受个体意识、经验所制约,但它与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关系密切。我们不能因为培养学生的丰富语感,阅读感悟的多元化而可以脱离文本,异想天开、随心所欲,让学生任意理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葛玲玲在《“放开”不等于“放任”》中举例:一位教师在教《狐狸与乌鸦》时,要求学生说说学习后的感受。一名学生说:“狐狸很狡猾”。教师微笑着予以肯定。另一名学生说:“狐狸很聪明,它巧妙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教师大为赞赏,说:“你很会动脑筋,理解非常独特,很好”!说完,这位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不等于可以忽视课文内容的原意,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任意曲解。教师尊重和肯定的应该是学生独特感悟的合理成分,而对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曲解的,则要因势利导,分析感悟。狐狸到底是“聪明”是“狡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狐狸行为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入手,展开讨论,最终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狐狸采用花言巧语的欺诈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帮助学生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分清正误,真正读懂课文,准确感悟文本的价格取向。这在主体个性阅读中形成语感的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

③快速整体阅读中形成语感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强调在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限定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速读博览逐步形成语感。从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作基础,就为博览群书创造了条件,广泛浏览,拓展阅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快速整体阅读,领悟分析语言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在阅读时,首先通读全文,知道文章的大概意思,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在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上养成较强的语感能力,这样既能“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能“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和独特的生活体验等理解认识语言文字。它既符合学习语言规律,又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能力的培养。

总之,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言实践的过程。我们要在平日里多鼓励学生看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2.强化日常诵读,训练语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就强调诵读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这样的古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现在看来,孩子们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其弊端,但我们不能由此而否定教学过程中诵读的积极作用。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

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名词的组合排列,教师只要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曲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洞见语言的精髓,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又如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有这么两句:“……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许多学生在初读时都会这样理解:作者强调“我”是地主所生,是大堰河所养。要是继续提问诗句是否有更深的含义,学生会普遍感到难以回答。这时如果我们将诗句中的“地主”和“大堰河”两个词处理成重音来诵读,效果就不一样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读了之后,学生就会自然悟出,原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表明“我”和乳母之间的养育和被养育的关系,更是为了体现“我”对乳母特有的深情。这样,要是继续问诗句的更深含义,学生就会理解到前后两个“儿子”意义的不同。

运用诵读,既能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课文言语,又能发挥出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判断。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反复“触摸”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受其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映自然也就更快、更准、更敏感,而省略了过多的分析推断,语感能力也逐渐增强。有些学生在诵读课文后不等老师讲解就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其实正是由诵读而培养的语感直觉性起的作用。现在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那么,加强诵读增强语感的方法有哪些呢?

①示范美读培养语感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时候,要注重对文章的示范美读作用,要注重读出感情,读出情趣,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以示范美读的作用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美读,在美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还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通过一遍一遍的听,让学生去领会这些优美散文中的优美语言、画面和感情等,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这样就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了条件。

②理解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示范美读之后就要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来理解体会文章的内容,所以教师在示范美读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对文章加以理解,从而触发学生语感的形成。如杜甫的诗《秋兴》(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我们在教读时,应根据文章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以一组的学生为一单位诵读;分角色诵读或分段诵读等,启发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联系实际的背景,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伤忧时世的凄切悲怆之情,语感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

③指导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才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等形成语感。在诵读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或文章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轻重、有节奏地投入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如《雷雨》这是一篇矛盾冲突异常激烈的戏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理解诵读再分组讨论,揣摩该如何表现文章中激烈的矛盾,然后再组织一个小的比赛,请几组学生起来分角色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以奖励。教师在这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注意角色语言的语气语调等,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这样既能起到通过学生诵读培养语感能力的作用,又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和竞争的课堂气氛。

3.激活生活体验,引导分析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时,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等,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注重领悟分析文章内容、思想等等。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生活的体验,然后经过领悟分析才能更好地掌握言语所表达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表述过生活体验对语感能力的形成的重要性。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18]单靠翻查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语感的,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才会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必须使“物感”与“语感”协调发展,才能形成较强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即语感。

脱离了生活体验就不要妄谈什么语感能力培养。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之础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也会更加深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所描述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对春的感受,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就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说其真实体验感受,将其生活体验调动起来。又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学生只有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沉重身心负担,才能更易体味《背影》所表达的人性美,而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应充分地调动起来。

当前教师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放手让步学生去读书、自主探究、感悟内化,但不能忽视引导分析领悟。教学应以读促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分析,品读、细思、揣摩、体味,潜心品悟语言的精妙,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让静态的理性的语言化为动态的感性的形象,使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感悟。崔峦先生曾说过:“既要尊敬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那么,教学中怎样激活生活体验,引导分析领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①创设情景激活生活体验

课堂教学中,创设浓郁的语感情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器官,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分析领悟,积极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情景。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开始时使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雄浑抒情的音乐,调动起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草原情景,再简述课文内容,这就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情景之中,奠定了课堂基调。

②联想想象激活生活体验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语言感受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通过联想与想象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与想象应予足够重视。茅盾先生曾说过: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这是激活生活体验的有效方法。例如《丰碑》中有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可引导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真正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又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生4:我想园子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都开满了,满得来开出了围墙外。

…………

可见,学生的描述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而不是凭空虚构的。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另外,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苏州园林》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苏州园林》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③对照比较激活生活体验

我们也可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来激活生活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大多数学生多不曾见过。在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变换词语或语气来作比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荷花淀》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怎么了,你?”

……

“你总是很积极的。”

……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如果改成:

“你怎么了?”

“你倒是积极呀!”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到一个是爱家爱丈夫,又深明大义,舍不得地支持丈夫参军的妇女形象;另一个是对丈夫讽刺挖苦,强调困难,有拖后腿的妇女形象。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来领悟分析作品,培养语感能力。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然后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知识,比较对照来领悟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培养语感能力除了要激活生活体验外,还应引导学生领悟分析语言,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注意将语言文字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使其深深的融入自己的大脑,相信只有通过分析思维理解课文,才能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就能迅速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所以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激活生活体验的同时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领悟分析。

4.以读贯始终,一看二品三感悟

意象是文学艺术存在的核心,阅读的核心则是意象的生成,语文课中的语感培养应强化对文本的阅读,以读贯穿课堂的始终,在读中品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对文本所提供意象的生成,从而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旧时教幼童识文断句,不教什么语法规则,读了一些书,会对对子,会写诗词,也会写一些文通字顺的文章。强调的就是读,在读中感悟。文本的阅读理解、语感的形成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分为初看、品味、感悟三个阶段来实现。

①初看阶段

初看是指学生对课文作品语言文字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观理解,初步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是阅读的最初阶段,课堂教学中称之为初读感知阶段,又可分为三步阅读:一读扫障碍;二读知节段;三读知文意。

一读扫障碍,让学生读通全文,解决生字新词,标注疑难处,标出节次段落。

二读知节段,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转入按节段阅读,直到读正确、读通顺为止。

三读知文意:分节段读后,练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初读阶段,可穿插审题、介绍背景、激趣导入等。

②品味阶段

品味是指学生根据各自的审美心理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联想,细致地体味课文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充实、丰富、发展意象,意让象丰富起来,完满起来,使学生的阅读更具个性。课堂教学称之为精读品味阶段,可分为三步阅读:一读质疑;二读释疑;三读内化。

一读质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

二读释疑,让学生反复阅读,感受语言文字,在读中解决疑问。

三读内化,让学生在熟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实现对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内化。

这一阶段,可教给朗读技巧,如语速、语调等,并提出品读要求,以不断提高品读水平;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如指名读、领读、分读、齐读、听范读、比赛读等,以避免枯燥乏味。

以下附录一品味阅读课教学片段实例供参考。

《祁黄羊》(苏教版第六册)课堂实录

(语感培养的核心是情感,而情感的核心是理解,理解的核心是建立表象,这一切又以情感的规律而构建。)

一、读课文,通过上节课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读(略)

生:说(略)

师(过渡) :中军尉是个重要的职位,关系着国家存亡,举荐人选实在是重要啊。

二、4~11节具体写了祁黄羊举荐人选的事,读读准备谈谈读后的感想,并思考:

1.祁黄羊两次举荐的人选,悼公的态度如何? (感到意外,感到惊讶)

生:读悼公的两句话,体会悼公感到意外的心情

师:真意外啊,中军尉是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关系着国家的存亡,而他举荐的一个是他的仇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如果你是悼公,你还会怎么想?举荐仇人你怎么想,举荐自己的儿子你又会怎么想?

生:读(略)

生:说(略)

师:再读这两句体会悼公的意外心情。

2.祁黄羊举荐中军尉的人,先有两句话写了祁黄羊“想了想”的句子,读一读4~11节,找到这两句话,请生读,读出郑重的语气。

师:读4~11节,举荐解狐思考祁黄羊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生:把朝中的所有人都过了一遍,谁可以当这个中军尉?

生:解狐可以,可它是我的仇人,他干了以后,会对付我们家吗?

生:虽然他是我的仇人,但应该以国家为重,我还是应该举荐他。

师:请生读4~11节,举荐自己的儿子,祁黄羊的内心又是怎么想呢?

生:又把朝中的人想了遍,可以担当此重任的只有我的儿子。

生:可别人一定会说闲话的,

生:我只是为了国家不能考虑这么多了。

3.你已经感受到祁黄羊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了吗?分角色读再来感受一下

生:分角色读(略)

生:说(略)

4.所以悼公这样赞赏祁黄羊,齐读最后一节,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三、理解,并板书(略)

四、联系实际例子:班里选班干部,要求自我推荐,有个同学叫方明,有这个能力,而碍于面子,不主动去争取,请同学们说他做得对不对,假如你就是祁黄羊,你怎么样劝说他?

五、回家了,爸爸妈妈问今天讲了什么,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③感悟阶段

感悟是学生主体对课文作品意象品玩意识的升华,它是学生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是主体意识在品味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一步步更加鲜明,最终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课堂教学称之为感悟升华阶段,可分为三步阅读:一读积累、二读迁移、三读延伸

一读积累,让学生纯熟地诵读课文,引导体验有效的思想感情,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内化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读迁移,让学生读中实践迁移运用,如模仿课文中语言造句或说写一段话,或表演或复述等等。

三读延伸,让学生读中想象,浮想联翩,延伸到课文作品、语言文字、课堂教学以外。想象总是伴随着情感而生,想象越丰富,情感则越丰富,而语感自然就形成了。

如《师恩难忘》一课教学快结束时,老师问:同学们都没有见过田老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田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

生:他总是面带笑容,讲起故事来总是手舞足蹈地动个不停。

生:他长着四方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

生:走起路来像小跑,总是那样精力充沛。

…………

这样,一个满腹经纶,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就呈现了出来,故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又如教学完《徐悲鸿励志学画》后,课外搜集一些关于徐悲鸿的故事,做读书笔记,并讲给同学们听。这些都是很好的课外延伸。

以上我们介绍了培养语感的以读贯始终的三阶段教学格式,但它不能成为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人不同而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在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应更加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探求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促使言语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怎样进行语感教学,可参见第六章( 153页)培养语感教学的课堂实录《秋天的怀念》评析附录阅读。

四、古诗词文背诵教学法

背诵,是不看原文而把文字熟练正确地念出来的口头表达方法,它是古代传统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水平,训练记忆力,能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但不知何时,却把它与死记硬背画上了等号,这“死记硬背”又等同于了“书呆子”。在这样的推理下,学生不背诵,理所当然;教师不要求,也顺理成章,即使要求背诵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但语言的学习是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是离不开背诵的,尤其是古诗词文的学习,不背诵一定数量民族精华的作品,是学不好祖国语言的,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体规定了各年段背诵的数量和篇目: 1~6年级160篇,7~9级80篇优秀诗文。可见,课改对古诗词文背诵教学的高度重视。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才能认知、理解、体会、感悟、运用;才能不断积攒积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鲁迅说过“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在反复读,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去记住,分析比较,明达文义,感悟理解。国家教育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经过几年调查研究,我们感觉到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熏陶情感,培养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郭沫若对背诵也有过生动形象的阐释: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放入肚里,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能就是大财富了。无数事实表明,背诵会使人知识越来越充实,越来越聪颖,人的综合素质会不断得到加强提高。

杜甫读破万卷书,而不停耕作才终成诗圣。鲁迅15岁时差不多读完了十三经,因而才能在弃医从文后成为大文豪。宋代司马光,小时记忆力不强,但他照老师的话去多读多背,将众多的史料背得滚瓜烂熟,这就为后来写《资治通鉴》打下了坚实基础,终成著名的史学家。回忆我们自己的语文学习,也是从“读”“背”开始的。老师分析讲解课文,再生动,再精彩,而学生真正得到而记住的有多少?然而,背诵过的课文,却烙印在脑海里,抹之不掉,挥之不去,终身不忘。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又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光,应该让他们下苦工夫多背诵些古诗词文,这是我们教学的应然之责,是大有好处而非常必要的。

然而,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得知,63%的中小学生不愿意背诵,31%的讨厌背诵,年级越高越严重。究其原因有五:一是学生厌烦死记硬背,一提到背诵,就产生抵触心理,更无趣味可谈;二是人的“惰”性使然,背诵太苦太难,不愿下苦功夫;三是耗时费力,考试没几分,误以为得不偿失;四是背诵易忘,背而无用,听得最多的是今天背明天忘,不如不背;五是老师缺乏背诵方法的指导,真是成了无趣无味的死记硬背。

因而,如何指导学生科学的背诵,在有限时间里而有效背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快速记忆,长久记忆,勤于背诵,乐于背诵,则是值得语文教学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低耗高效的科学背诵方法的指导,则是搞好背诵教学的关键所在。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而,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指导学生背诵的三型十二法(见9-4-1)的背诵方法。

( 9-4-1)

(一)诵读涵泳型

课程标准要求在唐诗鉴赏中要“加强诵读涵泳”。《辞海》解释涵泳,“涵”为沉浸,并举左思《吴都赋》“涵泳于其中”为例;“泳”潜行水中,即游泳。诵读涵泳,指朗读背诵文章时,要像沉浸水中游泳一样,全身心沉浸在文章的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反复诵读,熟读精思,达到自然背诵。也就是朱熹所说“读书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学生在诵读涵泳中,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19],在此基础上而达到自然背诵。

诵读涵泳促进理解,理解又帮助背诵。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是意义识记,而死记硬背的识记叫机械识记(也可适当使用,尤其是低年级),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所需时间短,保持时间长,记忆更准确。因而不应死记硬背,应大力倡导诵读涵泳,理解背诵。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诵读涵泳理解背诵方法。

1.分层背诵法

分层背诵法是依照原文的层次段落逐层诵读理解背诵的方法。分层背诵法能理顺思路,分解难度,快速背诵。中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文段落层次非常清楚,只要抓住层次段落逐层诵读背诵,就会分解难度,快速背诵。如《曹刿论战》三个自然段分为三层:

一层“备战”(此段又抓住曹刿与乡人一次对话;曹刿与鲁庄公三次对话来记诵) ;二层“作战”(此段重点抓住“鼓”与“驰”去记诵) ;

三层“论战”(此段抓住“克之”道,勇气也;“逐之”理,辙乱旗靡去记诵)。

又如陶渊明《归田园居》全诗20句可分三层:

一层四句,写陶的个性与归隐之情;

二层十二句,写田园风光与闲适生活(又可分三层: 1.以鸟鱼喻己; 2.居住环境; 3.田园风光) ;

三层最后四句,写居室质朴与挚爱原由。

分层背诵法,应在通读全文,理解的基础上,逐层诵读涵泳以达到自然背诵,一层背诵完后,再背诵下一层,层层推进,最后背诵全文。

2.时空背诵法

时空背诵法是抓住那些时间性或空间性词语来诵读理解背诵的方法。有些文言文有明显的时间空间顺序,这就可以抓住那些时间性或空间性词语来诵读涵泳,就能很好地帮助理解背诵,而且不易遗忘。如《登泰山记》中的第四自然段日出图,即可依照时间顺序来背诵:戊申晦,五鼓,待日出,稍,须臾,日上,回视。又如《归去来兮辞》第二自然段即可按照时空间顺序来背诵:归途,抵家,居处。

3.词句背诵法

词句背诵法是抓住一些关键性词句或特殊性词句涵泳诵读,理解背诵的方法。如《醉翁亭记》连用21个“也”字,贯穿全篇,读来韵味无穷,再辅之以分层法诵读理解,就能很快背诵。如第三自然段,抓住“滁人游也、太守晏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的词句与层次来诵读理解背诵。

一首古诗词,通常有几个关键词表意象。由关键词入手,可以联想到与其有关的词语,从而把握句子进而连接全诗词诵读背诵。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关键词是“明月鹊蝉”“稻花蛙声”“星天雨山”“茅店溪桥”。抓住这些词语意象,连接成句去诵读记忆,在瞬间就能背诵,且不易忘记。

4.切块背诵法

切块背诵法是根据古诗文的段落或记忆联系点,切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板块,然后逐块诵读背诵的方法。它与分层法有相似,但切块法着眼于记忆联系点,便于背诵来切割分块,而不一定完全按照层次顺序来分割。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以受蔽始到去蔽终的写作思路来写的,可以切为三块背诵:

比美启示;劝谏除弊;纳谏效应。

本文一二块是重点,又可以把第一块分割成:

比美、启示,两块来背诵。

这样就能分散整块为小块,各个击破,变难为易,加快背诵速度。这种方法,对于背诵慢的同学来说,效果将会更好。

(二)多元联系型

多元联系型背诵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寻找触媒点,由触媒点联系诵读,辐射全文,理解背诵。它是抓住或画或景、或词或句的触媒点,以引发强烈的背诵兴趣,而联系全文理解背诵。最常用的是以下四种联系背诵法。

1.画面背诵法

画面背诵法是以原文画面特点诵读背诵的方法。古诗文中很多都是一幅幅的画面构成,尤其是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的一两个句就是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根据画面特点就能快速背诵。如杜牧《江南春》就由三幅画面构成:

第一幅春花盛开,黄莺啼鸣;

第二幅依山傍水的村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第三幅是烟雨迷蒙,千万寺院楼台。

联系三幅画背诵就容易记住了。王维《山居秋暝》,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北朝民歌《敕勒川》,都可以采用画面法联系诵读背诵。

2.思路背诵法

思路背诵法是联系写作思路诵读理解背诵的方法。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意象、态度和情感,把他们理出头绪来就是作者的思路,这就是常说的线索。有按时空为线索,也有情感为线索,也有事物为线索的。如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按兄弟排行思路依次写大儿———中儿———小儿,联系这样的写作思路诵读背诵就容易了。又如曾几的《三衢道中》,抓住“梅子”、“小溪”、“绿荫”、“黄鹂”以事物线索的思路连句成篇,诵读背诵就容易记住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可以用思路法去联系背诵。

3.点面背诵法

点面背诵法是由一点联想开去诵读理解背诵全文的方法。以点及面,由古诗词文一点联想开去,背诵全诗文。可以由最奇特新颖的一点,或是耳熟能详的名语名句联想开去。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伶仃”新颖有趣的句子,巧用同音词,借用地名词汇表达当时的心情,对仗自然,极富灵气。由此句联想开来背诵全诗。又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多数人都听过,背过,见过,由一点激发强烈的兴趣,而很快就能背诵全诗。

4.背景背诵法

背景背诵法是联系背景辅助材料诵读理解背诵的方法。背景背诵法既有利于联系背诵,又能加深对诗词文的理解,延长记忆持续时间,尤其是那些较为隐晦反映背景的诗文效果将会更好。比如杜甫的《兵车行》,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写,如果联系唐王朝无休止地实行开边拓疆,穷兵黩武的政策,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背景,就能更好的理解背诵。假如能把背景介绍与故事联系起来,效果将会更好。

又如《赠汪伦》,老师在课堂要求背诵时讲:唐代有一农民叫汪伦,他非常想请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来家作客,但又怕李白不来,就写信告诉李白,这里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当李白如邀到来后,汪伦向李白解释说,信里说的“十里桃花”是说这里有方圆十里的桃花潭,说的“万家酒店”是说这里有一姓万的人家开的一家酒店,希望李白宽恕。李白听后哈哈大笑,不但没有生气,还非常珍视这种友谊。李白住些日子后就要走了,临别时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这就是今天要背诵的《赠汪伦》。当学生听完这有趣的故事时,已深深被感染,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珍贵友情也自然的倾注到了孩子们的心田。背诵的热情一下被激发了起来,背诵全诗也就容易了。

(三)温习巩固型

背诵后必须及时复习巩固,这是背诵教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清人贺贻孙在《诗筏》中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而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说出了反复诵读的作用。根据法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的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在遗忘,我们就要依据这先快后慢的原则及时复习巩固。复习巩固也需要有好方法,才能有好效果。

1.尝试背诵法

尝试背诵法是试着回忆诵读过的原文背诵的方法。背诵,首先尝试回忆背诵过的原文,在回忆不起来时,再集中精力、目标明确诵读回忆不起来的原文,以帮助快速回忆背诵。尝试法能及时看见成绩,引起兴趣,并能分散难点而不平均用力,能收到良好的复习背诵效果,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效果更明显。

复习背诵,一般而言第二天复习一次,第三天后,一周后,三周后,学期复习。这样的复习,开始阶段可在课堂上进行,以促使学生养成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期与每周的背诵目标计划。采用各种手段,检查鞭策学生切实有效的背诵,不能流于形式。

2.默写背诵法

默写背诵法是通过默写强化记忆的背诵方法。默写,是眼、口、手并用,眼看、心想、手写,看、读、想、写统一的方法,是复习背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提高素养,还是中、高考试,都离不开默写。很多时候学生能背诵却不能写或写错,这对考试来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情,因而应加强默写,有效复习巩固。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记忆为25%,听觉为15%,同时利用听视觉为65%,通过各种器官共同参与,记忆为80%~90%。默写即是调动各种器官参与活动的最佳识记,巩固背诵的好方法。

3.激疑背诵法

激疑背诵法是用疑问以激发背诵兴趣,达到复习巩固的背诵方法。如杜甫《登高》,是诗人50多岁,几经离乱,把重重悲愁凝聚在词句中的一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师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字,有人说包含了8层悲愁,同学们知道吗? (学生答不完整,教师补充明确:万里作客,一悲;经常作客,二悲;清秋作客,三悲;他乡作客,四悲;独自登台,五悲;远眺生情,六悲;带病登台,七悲;百年登台,八悲)。学生就会被这一语胜千言的高度凝练的诗句所激起背诵激情。接着,再问本诗有几副对联? (学生易答律诗的颔、颈两联。老师趁机告诉学生,全诗四幅对联,而且首联句中自对,“天”对“风”,“高”对“急”……)工整对仗、精美形式的艺术特色,大大激发学生背诵热情,很快就能背诵全诗了。

4.趣味背诵法

趣味背诵法通过一些活动,或创设特殊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之中,参与生动有趣活动而进行背诵的方法。如杜牧《泊秦淮》快结束时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回到家里谁愿把新学的《泊秦淮》背给家里人听?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好,那咱们先试试,谁先背给他妈妈听?

生:妈妈,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泊秦淮》。

师:噢,这首诗我学过,是大诗人杜甫写的。

生:妈妈,你说错了!是杜牧写的!

师:噢,反正都有一个“杜”字呢! (众笑)

生:不对,杜牧要晚89年,少80多岁呢。

师:噢,算起来杜甫是爷爷辈的,妈妈是错了,啊(众笑)

师:我先背给你听,(背前三句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隔江犹唱后庭花!

师:还是儿子的记性好,谢谢你。(众笑)

师:谁愿背给奶奶听? (指一学生)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又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

生:《泊秦淮》。

师:什么“合不来”“合得来”奶奶怎么听不懂哇?

生:不是“合不来”,奶奶,是《泊秦淮》,是杜牧乘船停靠在秦淮河岸边,所看所想所感而写下的诗!

师:噢,我明白了。

生:背诵全诗。

师:孙女的记忆多好,背得多顺畅。不过“商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的大商人的女儿啊?

生:奶奶,不是,“商女”是指的歌女。

师:噢,我明白了。那最后一句“隔什么唱……花”我怎么也听不明白。

生:最后一句是“隔江犹唱后庭花”。

师:噢,我怎么听不懂?这句是不是该把“唱”改成“看”,在后宫庭院看花才讲得通顺啊?

生:不是,奶奶,“后庭花”是指南朝李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代多称为亡国之音,这是讲隔江还在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呢。

师:我听懂了,这是词的弦外之音。你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讲古诗,又能背古诗,奶奶不如你呢?好,回去再背给家里人听,好吗。

课堂教学游戏戏剧化,老师的潜台词,是根据检查的要求和角色的身份精心设计的,有趣而传神地进行了阅读、理解、想象、联想、背诵,尤其是枯燥乏味的背诵,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完成,这远不是一般复习巩固课所能比拟的。

实践证明,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文的背诵教学。它不仅能不断积攒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五、创新性学习教学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因而,我们要建造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否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一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直接或间接出现10多次。可见,新课改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从最近抽样问卷调查中得知:赞成中小学进行创新教学的为49%;学生有创新力的仅为15%。其结果令人吃惊。创新教育已倡导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有人认为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培养的。也就是说,创造力是先天所有而不是后天所为,以此从根本上否定创新教育。因而,在今天仍需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创新教学,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前提,重新审视创新性能力

创新,也叫创造。广义上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对个人生活的价值创新;狭义上是指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的价值创新。创新能力,又称创造力,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且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董奇1993)。它以成果(物质与精神产品)为标准可分为两种:一是产生的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种是所产生的成果对于创新者个人来说是新的,有价值的,而对社会来说则不是新的。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对于创造者个人来说都是新的,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对于创新教育来说,无论何种结果的创新能力培养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创新力的级次不同罢了。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能力。它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性中的创造性。除弱智者和病患者外,每个人一生包括儿童时期都有创造的可能,只是个体间和个体不同的阶段,创造的水平和级次不同而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不应把创造视为天才的专利特权,创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上海市和田路小学一至五年级,开展小发明竞赛,选出了57件有使用价值的小发明。按学生平均学习成绩排列,发明者人数比例分别为:优生占36%,中等生占44%,差生占29%。这表明,尽管学生有年龄、性别和成绩上的差异,但他们都有创造力。也正表明著名心理学家奥托的论断:“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杨成章教授把创新能力又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对于中小学生,主要是前两种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初级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创新因素,是萌芽形态的创新力。如孩子的幻想,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等等,都属初级创新力。中级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改革创新的能力,产生对自身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已被前人发现或发明。对于学生来说,只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而证明已有的成果,尽管这种结果已被多数人熟知,这仍然属创新,属于“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这种创新能力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如写人的作文,哪怕这个人物形象是别人已写过而熟知的,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把人和事写出来,就属于中级创新力。这种创新力可以升华为真正的创新力,即高级创造力。很显然,中小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初、中级创新能力,蕴藏着创新潜能,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必须加强培养训练。因为,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是低层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层次的创新能力孕育着高层次的创新能力。作为前后衔接链条的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创新观念,即: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帮助学生活泼主动地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

总之,我们在重新树立创新观念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认识,才可能谈得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则是创新思维能力。因而,语文创新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是课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要求。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改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求新求异,表现出主动地、创造性地发现新事物,见他人之未见,想他人之未想,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他人之未创的一种思维。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则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教材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创造思维的结果,它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了的。语文教学可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发现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这里所谓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即指“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问题”(爱因斯坦)的思维;但这种创造性思维,在我们的教学中又常常被忽略。牛顿因为发现并提出“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的问题,才创立了地球的万有引力的理论。然而,提出问题又常常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课程标准》把“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作为一条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这种发现问题,古人也非常重视在阅读中培养。他们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也应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在无疑处而有疑,以促使学生创新性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现,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正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开始阶段,要多加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训练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思维。

2.鼓励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许多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就是依靠想象与联想的创造性思维来实现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与联想,就没有创造,离开积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思维因素,创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进行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阅读,形象再造后,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红日是一个人的话,你觉得红日像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出了红日是一个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英雄,联想到生活中一个个的人。学了《迷人的张家界》写作文时,就带领同学们到附近的山下,要求同学们自由观察联想,自主观察想象,看那些石头想象些什么。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形状:像猴子、像老人、像森林、像山、像水等等,而且平常不爱说话的学生在这时候也能畅所欲言,写出丰富多彩的好文章,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样通过联想,再造想象,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训练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过程中,尽管学生的创新和科学家的创新在层次上、水平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思维品质特性却是一致的。因而,语文教学应抓住如下基本品质特性,培养创新思维。

①求异性品质

求异性品质,寻求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的思维特性。如《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所写的是科举制度下,热衷功名,同一主题而却又是不同性格的两个人物:范进猥琐、懦弱又圆滑世故;孔乙己则是麻木迂腐、清高傲气,而又不乏善良正直。我们就应引导学生知道,这同中之异,异中之别,就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所为,我们要自觉培养这种求异性思维品质。

②批判性品质

批判性品质,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甚至自我解剖,修正思维错误,达到创新要求思维品质。如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则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愁惆近黄昏。”改变思维角度,批判否定,使思想感情升华。这种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培养。

③探索性品质

探索性品质,探求各种解决办法,从各个方向提出设想,包含纵向、横向、逆向探索。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的要求。比如《赤壁之战》一课在讨论中:一些学生主张东吴获胜,找出历史事实为依据,史实就是如此;一些学生主张曹操获胜,中国就会早些统一;个别学生则主张谁获胜,老百姓都一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不迷信书,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探索质疑的精神,在我们教学中应积极引导,认真加以保护和培养。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④多元性品质

多元性品质,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扩大思路,有所突破。如课本中的曹冲称象与老臣们方法不同,就是通过分、合思维方式,解决了称象问题。古今对同一“独”的描写抒发众多,但对“独”的情感理解,却纷繁各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被排斥打击、孤独悲怆之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抒发了孤独飘零,念乡思亲之情;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孤舟独钓,孤傲而不与世同流之态;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仍为一“独”字,却是看万物争春,想“百侣”击水,思浪遏飞舟,何曾有“孤独”之叹。同是一个“独”字,同为诗人,但他们的理解领悟,却各不相同,这种各异之别,靠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多元性特征。这种创新思维多元性的特性,表现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俯拾即是,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应加强培养与训练。

(三)保障,营造创新性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要充分尊重和关怀,理解每个特殊个体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思考、创新表现成功机会的环境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升学压力的影响,习惯重视教师传授讲解,学生苦读多练。调查表明,创新教育需要良好教学氛围,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氛围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创新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而教学方式封闭,学生负担过重,疲于应付,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语文教学应该营造哪些课堂氛围呢?

1.民主和谐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潜在之中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才有可能创新。要使课堂教学民主化,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又是可亲近的朋友。教师要处处关心学生、时时爱护学生。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平等讨论,学习交流,以诚相待,保持宽松和谐的氛围。不能只想到纪律,做课堂警察,严厉苛刻,求全责备,训斥挖苦,简单粗暴,使学生在强大的压力下听课,破坏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卢格说“一个感受到温暖和热爱的孩子,才能自由地探索与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一个学生受到压抑打击,个性遭到“封杀”,要想培养创新精神,是不可能的。

2.愉快欢乐的氛围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抑郁、压抑、沉闷的气氛不利于学习;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可以改善师生心境,更好培养创新能力。语文课堂应保持欢乐愉快的气氛,尽力排除抑郁、烦闷、焦虑、厌恶的不良情绪。教师有趣的讲述、诙谐、幽默的语言,故事笑话的穿插,都能打破过分严肃紧张的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应创造出自由、轻松、坦诚、友好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思考,在欢乐中创新。

3.激疑探究的氛围

设疑引导学生刨根问底,激发探究兴趣,始终保持一种激发创新的课堂气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引起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故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激发创新思维,引发刨根探究的兴趣。中小学生好表现自我,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哪怕有偏激,或只有一点正确,也要让新的发现得以表现。尽管他的发现也被我们早所发现证明了的,但对于他自己却是“了不起”的创新。

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既活泼又紧张;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获的喜悦;既有知识殿堂里的舒心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战斗。

(四)基础,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会自己主动积极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复习、作业、笔记、阅读、写作、背诵、会使用工具书等良好的基本习惯之外,更重要的应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它们是会观察、会提问、会思考、会判断、会反思、会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学习观察的习惯

—切学习都是从观察入手,观察在教育心理学中又叫做“思维的知觉”,它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从观察事物的表象入手,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局,由无序到有序的观察,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变化,善于寻找异同,善于抓住关键,从而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尊重事实,发现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无数的课文都是观察的结果。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养成观察的习惯。

2.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

发现问题,是指“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问题”(爱因斯坦语),它是在平常中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发现独特新颖而与众不同问题的一种思维。如瓦特能从平常的沸水冲动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从极其平常的苹果掉地上的问题引发思考而发现地球万有引力的定律,就属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就很难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其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发现问题,是产生疑问的前提与动力,是创造的摇篮,是创造的萌芽,所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培养。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育家朱熹也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为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才会有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养成习惯。

3.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思考,辩证地思考,包含纵向、横向、逆向探索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缜密分析,甚至自我解剖得出自我意识结果,调整思维过程,修正思维错误。这种不受他人思维抑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加强培养与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4.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

自我反思是以自己的学习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和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转变学习行为,促进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这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所必备的学习习惯,反思是对学习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反思可通过归并、提取、归类、整理、演绎、推论等方式,不断反思,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5.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这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古人叫切磋学习。会合作就要遵循平等、互利、相容的原则,就要善于与人共处,尊重他人,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积极进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更主要是与人合作能在情感上进行交融,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树立创新理念,提供创新机会,千方百计地营造出民主和谐、任思维自由驰骋的课堂氛围,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创新火花、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六、语文教师观的转变

教学方法的使用,涉及教师观念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观念有哪些转变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新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把新课程理念贯彻于各学科教学的一次创造性的探索。[20]其核心体现了素质教育观念。语文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它的核心是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人的素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文化理解和增强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它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指导学生习得,更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特别是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习,愿意学习。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的本位,由侧重教师的“教”走向学生自主的“学”,由侧重认知的层面走向整体素质的提高。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内核,是贯穿于中国数千年教育发展史的人文关怀之中的。

人们一提到教育改革,就常与传统教育对立起来,似乎就要否定一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割断历史,无本之木的改革,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改革,更是不可能在毫无基础之中发展起来的,是不可能全盘否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实际上,新课程的自身就较好体现了这一思想,较好地吸收了民族传统教育的精华,吸收了民族丰厚博大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因此,我们在讨论和实施新课程,尤其是语文新课程的时候,不能与民族教育的精华,具有先进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对立起来。这是首先说明而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②因而,新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这是每位教师首要有的学生观。这里的学生发展,既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

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始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新课程,其主导思想,着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程中学会学习,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文化理解和增强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要由满堂灌主讲,变为少讲精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活动的主角主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语文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应试教育中被忽视,在素质教育中应重视并加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交际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的同时,要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充分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影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强烈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克服学习语文时所缺乏的客观语言环境。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以课外练习弥补课堂语言交际实践的不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语文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前提下,亲身实践,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去获得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能力,养成勤思考、会探索,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知识与能力的人。这样才能真正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的这一核心理念得以实现。

(二)角色观,组织引导者激励参与者

教师的角色,就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做学生学习、成长的促进者,不是单一而自始至终的讲课、传授知识,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由、合作学习;是做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指引方向,由学生去践行,去获取知识;是做学生的激励者,不断地激发和鼓励学生,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全部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益友知己,教学相长,成为共同发展的学习者。

语文教学,要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则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引导者。自主学习是针对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原认识、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由的。自主学习的“自”,不只是个体,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群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明确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包含相互支持、配合,尤其是促进性的互动。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发展。这种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因而,学生群体的自主、能动、互动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形成的。也就在于此,教师的责任就是做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教学观要求语文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能力;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形成主动积极学习的态度。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一个语文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间的语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是一个语文教师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语文教学活动的不断反思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活动教学中,必定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学习者。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学生递进式的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新课程要求教师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观,要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为与学生交流知识,交流情感的场所,改变教师单一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鼓励者、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

(三)素质观,创新多元与整合反思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体,则是教师,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的。新课程在改变教育理念的前提下,也潜在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因而,教师必须要有清楚的自身的素质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对教材的钻研,更应该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观念,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让学生参与,乐意与学生合作交流的创新型教师。因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创新型的职业素质

新型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就当前而言,教师尤其在教材的使用上,要具有转变“教课本”为“用课本”的素质,要教“书”向教“人”的转化,教师不仅是教书的经师,而且是会教人的人师。要能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新取向”,要具有拓宽课程领域,广集课程资源,注重课程开发的教师职业素质。新课程,产生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必将改变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改变教育目标,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必将改变教师的角色,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由“满堂灌”向学生主动而自主的学习转变,必将改变课程,向生活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这些都要求教师去不断探索、创新,要具有创新型的职业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形象,它表现于他的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良好的习惯,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以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热爱自己的事业,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2.多元知识能力结构的素质

新型的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本门学科的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更多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完善能力结构。新课程的教师要有获取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他自身就是终身学习的带头人。新型教师的素质观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活到老学到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也要不断反思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科研能力,批判鉴别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要能具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驾驭课堂的素质: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赞赏每个学生的进步;就教学的关系而言,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要创造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创设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就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言,教师应该通过表扬、竞赛等手段使整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间产生良好的心理互动,使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教学能力的结构方面,尤其要注意提高组织启发诱导的素质。以往教师通常只注重传授,较为单一的素质。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只靠讲授是行不通的,教师必须具有组织诱导启发的教学能力,要能真正具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能力,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3.整合把握整体的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各门学科要有所了解,认知课程体系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态,包括课程类型的关系形态,科目间的关系形态,科目内的关系形态,课程规定性和开放性间的关系形态等等。同时《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直接针对书本知识的弊端,明确提出了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和终身化。这就要求教师对科技发展体现时代性新成果的了解,要以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而真正具备系统整合与整体把握的教师素质。

4.理性反思的素质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和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做一名新课改所要求的合格教师,他不仅要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同时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他不仅要求不断学习研究新知识,同时也要“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语)的精神,理性的反思自身的教学,使自己得到自我发展。教学反思,最好的形式就是坚持写“教学后记”。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分析则会带来重大的收获。”课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行为能力和教案,尤其是新课程是没有现成经验的,因而,及时作出分析总结,就能了解教学中的利弊及缘由,便于吸取失败的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调整和弥补工作中的过失和不足,从而,真正成其为具备不断“反省”的理性反思素质的创新型的语文教师。

5.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们认为,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的实践中形成的,它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既是教师角色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教师个性的社会化过程。教师心理素质虽说是一个个体现象,但其发展的好坏,对教师职业角色影响作用的大小,却受制于社会发展及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一直以来,社会赞美教师是春蚕精神、蜡烛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可是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教师因为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在学校、社会等各处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与不同的学生交往时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标准化、模范的姿态出现,往往压抑了正常的情绪和需要,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心理素质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另外学校人际关系氛围,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教师本身具有的性格、气质,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同,都会影响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心理健康,使广大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善待自己,帮助自己,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保持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里试就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学生观、角色观和自身素质观的角度来探讨,以利教师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素质,采用最好的教学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7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肖川.课程与学习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5]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 1989,371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7

[7]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J].教育研究. 1991,( 10) : 55

[8]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J].语文学习. 1990,( 9) : 8

[9]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育[J].语文学习. 1992,( 10) : 16

[10]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J].中学语文教学. 1991,( 12) : 32~33

[11]俞冬伟.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培养[J].宁波师院学报. 1997,( 1) : 13

[1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

[13]吴济南,语感与语文美育[J].中学语文教学,1992. 11

[14]赵乔翔,张文海,试论语感和语感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 8. 9-7-9

[15]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91

[16]叶圣陶.论教育[M]. 163

[17]张协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1996,12

[1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1980,267

[19]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20]刘兼.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分析[J].人民教育,2001,11
②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2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