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读者心理的研究对象
一、为什么要研究读者心理学
读者,这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我们这里所说的读者,是专门指在图书馆这个范围活动的读者。读者心理学是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的简称,它区别于社会读者心理学。图书馆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中读者行为的心理现象、心理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人类要发展,知识要更新,以更进步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前进,这就需要知识,而在课堂所学知识毕竟有限,大量新科学、新技术的文献资料存储于图书馆之中,人们要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的精华,其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读者,由于涉猎的范围、考察的角度、知识的深度、查询的水平,等等有诸多的不同,他们的心理活动自然是千差万别。在这些行为各异的活动中,能否发现读者一些共同的心理,如:阅读需要、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研究与挖掘读者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表现,就能及时把握和预测读者需求及行为的动向,为满足读者需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普通心理学与读者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是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普通心理学从十九世纪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许多分支。以人一生的不同发展时期分类进行研究的有: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按工作性质区分的有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还有一种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前者包括以人的大脑生理为基础的心理学;后者以社会现象及分工研究为目的的心理学,如领导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等。
普通心理学和读者心理学之间,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关系。读者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研究中应用和发展的结果。读者心理学应用了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知识和方法。研究图书馆领域中各种读者的心理活动,包括读者的心理内容、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并将读者的心理研究同读者工作以及整个图书馆工作结合起来,成为读者学以及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离开了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和方法,不可能产生读者心理学;但是仅仅有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和方法,也形成不了读者心理学。因为,读者心理学还需要系统的图书馆学原理、知识和方法,而且,这种原理、知识和方法,主要来自读者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读者心理学一旦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便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读者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和其他分支心理学所不能代替的。读者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研究的范畴,而不是单纯从事心理学研究人员直接研究的知识体系。
读者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图书馆读者工作相互交叉渗透结合而成的分支学科。它既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又应用图书馆读者学的知识,发展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属于图书馆学范畴。
读者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行动的整个心理现象,它与教育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读者心理学必须不断吸取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
三、读者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在图书馆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图书馆的利用活动为范畴,以整体读者和各类型读者心理为特定对象,以阅读心理和检索心理为内容,研究读者心理与图书馆工作的相互作用及其内在关系。读者心理学是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
1.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读者心理
读者心理学,主要研究在图书馆活动中的各种类型,各组成分的读者群心理包括整体读者、个体读者群,研究他们在利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其客体而言,它与图书馆读者学的研究对象相同,所不同的是研究内容范围上的区别,它只是研究读者的心理方面。它通过读者在图书馆使用文献资料,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着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揭示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及规律。
读者心理,就其读者这个主体范畴,可划分为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社会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比较广泛,包括书业界,即出版发行界的读者、宣传教育界的读者、科学技术界的读者,以及其他知识界的读者等。社会上各种知识流通传递部门,为了向读者宣传、流通、出售图书文献,都要了解读者的心理,掌握读者的心理特征,开展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图书馆界研究读者心理学,同社会各界研究读者心理学,虽然原理、方法上有相同之处,在读者对象上有交叉点,但在环境条件上、在活动方式上、在具体目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图书馆读者心理学,是在图书馆这个环境条件下,通过组织读者公共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活动,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各界对读者心理的研究,有着各自本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环境条件及活动方式。
2.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利用图书文献的阅读心理与检索心理
读者利用图书文献,就其目的、方式和水平,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阅读型和检索型。阅读型读者,以青少年、大学生和普通读者为主体,主要表现为学习心理,包括欣赏心理,娱乐心理,这是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阅读心理学专门研究的内容。在图书馆界有关读者心理学的论述中,通常所说的读者心理学,往往指的是读者阅读心理学的范畴,不是指读者心理学的整体范畴。检索型读者,主要表现为研究心理,包括综合研究心理和专业研究心理,以科研读者为主体,研究他们的心理内容、心理特征及效能。
阅读心理即学习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4个方面:第一,研究读者阅读前的基础条件,即读者现有的知识、经验、阅历、智力和接受能力;第二;研究读者借阅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倾向等;第三,研究阅读修养,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第四,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即图书馆的造型、各种设备和周围环境对读者心理有何影响,以便有的放矢,改善设备,改善周边环境(采光、空气、音响、卫生等条件),以适应读者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研究阅读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发展规律,立足于引导、培养、教育读者,积极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检索心理即研究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4个方面:第一,读者的研究内容及水平深度;第二,读者在文献检索过程中表现的共同心理特征,如求新、求全、求快心理,以及特殊心理特征;第三,读者的检索能力、检索效果及对图书馆工作评价的心理表现;第四,读者检索习惯是否与图书馆检索系统相匹配及对目录体系评价的心理表现。
对读者阅读心理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读者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以便因人因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效率,满足需要。
3.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读者心理与服务工作相互协调的发展规律
读者心理学,通过研究读者在图书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揭示读者服务工作与利用图书文献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从而积极引导读者心理和服务工作沿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
读者心理现象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读者心理与服务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服务工作只有掌握读者的心理特征,适应读者的心理需要,才能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否则就可能出现盲目性,造成脱离实际的结果。与此同时,还要看到服务工作对读者心理发展的能动作用。对于读者的心理状态,必须加以分析研究,区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从而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绝不能不加分析地迎合读者不健康、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免贻误读者而使之陷入迷途,服务工作必须在正确的思想原则指导下,帮助读者选择书刊资料,推荐好书,指导阅读,解答咨询,准确地提供文献,真正有益于读者学习、研究的健康发展。任何读者心理的研究,都是以特定时间、空间和社会历史背景为条件进行的,脱离特定环境条件的研究,毫无现实意义。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项:
(1)揭示图书馆环境中读者作为个体或群体具有的心理、行为现象和规律。图书馆读者心理学要根据心理学已有成果对读者在图书馆环境中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进行测量和描述。例如,有咨询需求的读者往往在咨询过程中改变其咨询要求,或者简单化或者取消。如果不对读者这种行为现象进行调查,很能知道它的普遍性达到何种程度,很能了解读者这种行为的发生、变化规律,很能认识研究读者这种行为对图书馆咨询工作的改进具有多大程度的意义。
(2)研究图书馆各种因素与读者心理活动的关系。通过调查、测验、实验等手段获得有关变量量化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控制变量提供依据。例如前述读者咨询的现象,如果通过调查得出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信任度、焦虑程度和刻板印象等心理现象与这种行为的产生有关,进而通过研究图书馆因素与读者这些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便可以找出哪些可控制因素干预读者这种行为。
(3)通过调整图书馆各种因素干预读者心理行为活动。了解与读者心理行为相关的图书馆方面的因素,通过调整和改变这些因素可以达到干预读者心理活动进而达到影响读者行为的目的。这种调整和改变不是随意的,要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观察如何改变、通过何种手段改变、在多大幅度上改变才能够起到最有效的干预效果。仍然以前述为例,假设探究出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职业形象、环境亲和等因素会对读者满意、信任等方面产生影响,那么还要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控制来研究究竟图书馆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才能起到最大程度影响读者心理活动的效果,而衡量这种调整有效性的指标最终要落实到读者的行为上。
4.读者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用性分支学科
读者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交叉结合而成的边缘科学。它以心理学为基础,应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在图书馆活动中,各种读者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成为图书馆学领域中读者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学科。
读者心理学,一方面是心理学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图书馆读者(用户)需求心理深入研究的结果。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都是沿着图书馆学的方向发展,而又要不断地吸取普通心理学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发展自身的学科体系。
四、研究读者心理学的意义
我们对读者心理的研究,其意义是它有助于了解读者心理形成的规律,以及读者从事阅读的心理机制,以便充分掌握读者在图书馆的心理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一个图书馆工作的好坏,不是看每天接待读者多少人次,借还册数这些纯数量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看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否为读者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即从质和量两方面看问题。在最短的接触中,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向某一领域积极钻研的精神、增强读者开拓创新精神,从而使读者乐于在书的海洋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研究读者心理学,其意义可归纳如下:
(1)研究读者心理,是为了指导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践,发展和完善读者的服务体系。读者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对读者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各类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都是科学性活动。对读者心理的研究成果不但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并且丰富了读者服务的理论体系,促进了读者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体现了图书馆教育功能及信息传递功能。
(2)研究读者心理,是为了建立科学的服务体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读者心理与读者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互为主客体。我们研究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以及读者心理的形成,对于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读者、了解读者、研究读者心理需求的特点以及阅读活动的规律,就能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克服读者工作中的盲目性。
(3)研究读者心理,是为了图书馆员自身的建设,改善和密切与读者的关系。读者到图书馆来是为了选择文献、接受信息,期间与图书馆员的交流,其实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交往中,图书馆员占有主导地位。这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不但要掌握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掌握牢固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读者,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通过对读者心理的分析和研究,改善与读者的关系,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读者检索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文献整序及情报功能。
总之,研究读者心理学,对于指导读者工作的实践、发展读者学的理论,都是十分重要。读者的阅读需要,检索需要,阅读与检索活动,无不反映读者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读者究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读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有哪些?目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查询系统是否规范?现代化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图书馆内部的设置与布局是否实用,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服务是否协调?图书馆各种设备造型及周围环境对读者阅读是否影响?我们又如何创造或改变环境条件,引导读者发展健康的心理状态,控制和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正确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提高优质服务的速度和效率,使图书馆的服务系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读者心理,深入具体地了解读者阅读与检索心理特征,是现代图书馆工作实践和读者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