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民学校教学质量

回民学校教学质量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佥谓以全国人口十一之回民,其文化陷于落后状态,实为当前之严重问题,宜亟谋补救之方,庶免贻国家以重累。中央对于回民教育之重视,可谓有加无已。客岁又以本校附近回民聚族而居者,有三千余家之多,文化程度一向落后,子弟有年已十余而尚为顽童者。如期开学,如期放假,恪遵部颁学校历之规定。而非回教学生与回教学生食同席,寝同室,雍和亲睦,毫无隔阂。

回顾与前瞻

——西北公学在蓉校举行十周纪念感言

孙绳武

近代中国回民之事业,凡百不振,而教育一端,特其昭著者也。教育者,立国之要图,树人之大计,国族之命脉系焉,岂容漠然视之?吾教耆宿,有鉴于此,故于清末新教育推行之始,各地即有回民自办学校之开设,第以绌于人力财力,办理未臻完善,人才未能辈出,然草创者之孤诣苦心,吾人固无时不钦钦在抱。洎乎民初,虽稍有进展,但收效亦不甚宏。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举国欣欣向荣。是时参与革命之回教先进,白公健生、马公云亭、少云乔梓,荟集故都,商讨教务之改进,期有以贡献于国家。佥谓以全国人口十一之回民,其文化陷于落后状态,实为当前之严重问题,宜亟谋补救之方,庶免贻国家以重累。于是纠集同志,发起北平清真中学,公推白公为董事长,马公云亭副之,以绳武为董事兼校长。北平清真中学遂于是年九月十三日正式开学。

民国十八年七月,国府主席蒋莅平,召集本校学生训话,□勉有加。仰见最高领袖关怀回民教育之殷,益坚吾人努力向上之志,乃因社会之需要及重视,不得不亟谋扩充;一面添加班次;一面增办小学。原有校舍顿不敷用,于是逐渐收买附近民房,辟为操场教室。截至去春为止,历年购进民房计共十三所,拓地十余亩,增建校舍房屋凡百余间。

经三载之惨淡经营,成绩斐然,渐为社会所称许。然学校经费胥由个人筹措,终非长久之计。乃由马公云亭暨绳武具呈行政院,请准本校改称西北公学,并予补助费每月一千二百元。此经提出国务会议通过,补助费每月由财政部如数拨发。学校基础渐趋巩固,其使命亦由单纯回民教育,进而为边疆教育矣。中央之德意,不啻为厚重之鞭策,使吾人益自励以图发展。爰从翻造校舍改建楼房着手。不意旧屋甫拆,而长淮水灾发生。新屋兴工未半,而沈阳事变突起,东北沦亡平津震动。不旋踵而暴日于淞沪长城,迭起衅端。国难之连续使本校扩充校舍之计划为之顿挫。各方捐款既无法募集,个人罗掘亦有术穷之感。淞沪战事结束后,始克勉力完成新校舍。时值国府西迁,政费减发,本校补助费月领三成。然班次与年俱增,开支益觉不敷。兼之学生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学校当局处于内外交迫之境,支拄应付,煞费苦心。校运不绝如缕,所幸本校教职员同仁均深感教育之重要,认识时局之严重,并能谅解个人之困难,而充分表现枵腹从公之精神。学生亦能在校方指导之下,努力救国,行动毫不越轨。故校务得照常进行。

民国二十三年,由邵公力子暨绳武具呈行政院请增本校补助费为每月二千四百元,当邀俯允。中央对于回民教育之重视,可谓有加无已。本校经费既较前充裕,事业范围自应逐渐扩大,爰将高中师范组独立成班,并在平市城郊回民聚居之处,开办小学校六所。同年第一班学生毕业,适逢平市举办首届中学会考之盛。结果在六十余中等学校中,本校高中部名列第八,博得社会好评。毕业生中多人应西北当局之招,实地往西北工作。

民国二十五年,中央又准本校之呈请,拨给较大校址,俾资发展。新校在广安门内大街,占地百余亩之广,有房屋四百余间。接收虽有周折,末能圆满解决。然为谋发展计划之实现,临时及经□各费均有增筹之必要,以故本校于客岁暑期,一面请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本校科学馆建筑费万元;一面由校董叶楚伧、邵力子、陈立夫、陈布雷、唐柯三、时子周、王曾善、麦斯武德诸先生,及绳武呈准行政院长蒋,增加本校经费为每月四千□百元。

客岁又以本校附近回民聚族而居者,有三千余家之多,文化程度一向落后,子弟有年已十余而尚为顽童者。本校为谋救济计,第一步实行该区回民户口总调查,以为施教之张本。第二步拟分别添办完全小学、简易小学、短期小学、及民众学校,实施强迫教育,以扫除该区文盲。吾人之目的在以该区为普及教育之实验区,即以办理该区强迫教育之实际经验,贡献于北平市,更进而贡献于全国。

本校之学风,可得而言者,约有六端。

一曰认真。校务之进行,十年有如一日。不因循,不苟且。力矫官僚化与商业化之弊。虽在风云极度紧张之时,课程亦不容有一小时之旷废。如期开学,如期放假,恪遵部颁学校历之规定。此在平市堪称仅有。又本校对于教职员之甄用,选择不厌精详,一以用其所学学能为准则,从未滥用一人,教员皆为国内著名大学之优秀毕业生,堪资倚畀者。课程标准力求与部颁规定符合,故学生对于学校当局,深信不疑。

二曰纪律化。居今日而言救国,非在平时有极严格之纪律素养,莫克胜任。本校有史以来于兹十载,学校当局与学生间,有如家人父子,从无风潮之发生,学生参与救国运动,亦绝对听从学校之指导。平时纪律之素养如此,故于离校后率能效忠国家,奋不顾身。自抗战发轫以来,本校毕业生与高中部年龄稍长之学生,牺牲于救亡工作者,颇不乏人。南苑之役,学生顾明哲等,与赵登禹、佟麟阁二将军同时殉国,尤为壮烈。而现在参与战地服务,游击战争,及后方工作者,为数更众。足证本校精神教育之成果,已有充分之表现。

三曰服务社会。“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为总理之明训。本校兼办事业甚多,例如救济难民,指导社会,类能于极短期间,成为华北回民事业之中心。

四曰脚踏实地。本校既以发展回民及边疆文化为宗旨,所期于本校学生者,即于毕业后实地赴边疆服务,俾收启迪之功。证之事实,本校毕业生实地前往西北服务者,为数既众,成绩亦颇显著。

五曰融和民族感情。本校招生不限族教;非回族学生之入本校肄业者,与回教学生所受待遇相同,绝无偏歧存在。而非回教学生与回教学生食同席,寝同室,雍和亲睦,毫无隔阂。足觇教育实为融和民族感情之无上工具。

六曰平民化。勤俭本为回民固有之美德,本校□勉学生守之不渝,对于浮靡奢侈之风,毫不沾染。又本校对于清寒学生,不唯全不收费,且酌予津贴,以资鼓励贫民子弟之就学。

本校校址在广安门内,卢沟桥在广安门外,相隔只一城垣耳!“七七事变”之第一炮,即将本校全体教职员同学警醒。履霜坚冰,知严重之国难即在眉睫。噫,积年来梦寐不忘扩充校舍,建筑科学馆,增设班级,及普及教育等计划,胥不得不成为泡影矣!马松亭阿訇协助唐柯三先生开办成达师范,艰难缔造,与予具同一苦心。北平既为敌所围困,城内难民麕集,予与松亭办理救济时,松亭对于成达师范及福德图书馆之命运,中心挹挹,无任惆怅之情。余乃慰之曰:“国事已进于大时代矣,吾人之效忠国家,正不应囿于教育一端,亟须领导全国教胞,贡献其全策全力于抗战救亡工作。”于是先后问道南下,竭其绵薄尽我天职。幸中央于抗战时期,对于回民教育,益加重视,饬绳武择地筹备开学,经费准照原案拨发。遂按预定计划,于蓉兰两地各设分校一所。

回忆个人之从事回民教育,十有余年,且拟以之为终身事业。尝谓回民教育之宗旨有三:一曰提高回民及边疆文化水准;二曰融和民族感情;三曰为国家社会培植健全份子。关于回民特办学校问题,鄙意小学宜多设,以求普及。大学可不办,但资助优秀高中毕业生,入国立省立大学深造。学应按中地理分配设置,在首都、华中、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各设一所,俾符均衡原则。课程、管理与设施,应悉依部章办理,以求划一。绳武过去曾拟具办法,建议于中央政治委员会,客岁六月间又于教育部联席会议中作同样建议。蓉兰二分校之设立,实为该项建议初步之实现。

是故成都分校之举办,原为预定计划,不属临时性质。然若非大时代之推荡,其实现未必如此之早耳。今者幸赖成都各界之鼎力赞助,使分校设立之举,克底于成。热心作育,感佩曷极!际兹成立伊始,一切因陋就简,校址既狭,设备尤简;拟于最近期间,建设完善校舍。尚祈惠予援助!

全面抗战最后胜利必属于我!吾人馨香祈祷,以求旧宇之早日光复,则不仅蓉兰二校能不断发展,即其预定各校之成立亦可期矣。谚云“冬之既临,春其不远”,吾人唯当行健不息,使计划之全部克于实现,上以彰我中央政府之深仁,下以慰五千万教胞之喁望。

摘自《回民言论》(重庆版)1939年 第1卷 第2期 第30-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