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省第二届教育行政会议
——省立云亭师范学校及附属小学报告书
苏盛华
马主席鉴于本省回民向重教经,鲜读中书,以致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既陷于模糊,而其本身谋生之知能亦至幼稚,落伍,岁歉世变,被迫利用,祸端迭起,史留余痛!为正本清源计,乃着手于教育,二十三年九月一日特捐资创办中阿学校于省垣东大寺,强迫各清真寺回教念经子弟一律就学,得百二十人,中阿并授,期开风气。
但该生等率多年长失学,具成人之心理,仅孩童之知识;加以遗传性之强悍,“经垫”不规则之习染;盛华承乏斯时,管教训练,困难万端!谨本过去十年小学教师之经验,抱定绝对严格之管理,而以先培其国文基础为施教之入手,如此行之五月,校风日振,乃各遂其资质之强弱,渐判其程度之高低,始分若干班级,次第照章各添授其应有之各门课程,亦均能领会。期年而初中一班,高小两级,初小四级之规模略具,虽其程度悬差于其他正式学校,要皆渐步入教育之常轨,不难循序以进也。
二十五年四月一日本省奉令实施边疆教育,厅令以本校名为“中阿”似带国际性,诸多不适。乃遵改为省立回民师范学校及附属小学,以期造就实施边教育之师资,旋于同年十二月一日根据:(一)以回民二字冠诸本省校名,无论其学理上诸多不适,且含有民族分化意味,殊难容于今日以大国族为前提之民族教育,有乖中央推行边疆教育之本旨。(二)故中委马云老先生为民国以来注意且实行边疆教育之先知先觉,且为一般回民所极端推崇。以公字冠本校,既可永远纪念办边疆教育之先知先觉,同时亦有边疆教育之含意,且可收号招回民子弟向学之效。(三)马云老民元后受命长期抚绥残破不堪之朔方,有再造宁民之功。且当时宁“中”“师”均曾受公私款补助多年,理应今以省款办一校专纪念公。(四)本校原由云老哲嗣少云主席秉承遗志,以私款创办成立后又奉献政府者,公家应有以纪念之。(五)少云主席以云老生前躬视监修之前蒙回教旧址全部捐赠本校,作永远校址,缅怀手泽,不能不有所纪念。(六)中央以国款开云亭渠以纪念云亭治宁忠国之功,本省更应以省款办本校纪念公。各理由请准以“回民”二字改称“云亭”,同时又以本校过去回文课竟占其他课程总成分三分之一,而回文艰深,学生日每温习时间,又几全为侵占。常此以往,学生课业自受其重大之影响。因又请准主席另办专习回文班校,而本校暂时为其他必需计,仅订回文为必修课之一,而其成分则减少其原来占有之二分之一。教材之性质亦全重会语文法之练习,以为将来服务回民区域,沟通汉回文化,融洽国族思想之准备。至此学生亦觉较感兴趣!总之本校性质特殊,使命重大,在草创时期,处处带有不少试验性,尚望教界同仁不吝指教!俾资遵循,则幸甚矣!谨将本校开创以来盛华关于教育行政方面实施改进经过敬提出报告。
大会公鉴!
摘自《月华》1937年 第9卷 第2-3期 第10-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