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希涛(—)

袁希涛(—)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希涛,字观澜,江苏宝山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袁希涛早期主要从事于教育实践。顺应这股新的时代潮流,袁希涛在江苏发起组织“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全力推进了江苏省的教育普及工作,后撰成《义务教育》一书,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在袁希涛看来,普及义务教育必须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决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中国必须采取因地制宜原则,形式可以多样,也可“准其为例外之延长”,但原定期限必须达成。

袁希涛(1866—1930)

岳 龙

img9

袁希涛,字观澜,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他平生致力于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普及义务教育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民国时期的普及教育思潮及实践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袁希涛早期主要从事于教育实践。他在任教于上海广方言馆之后,于1903年创办了宝山县学堂、蒙学堂,并参与创办了上海龙门师范学堂、复旦公学、太仓州中学等新式学堂。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视学、次长等职,任内主持拟定了《全国义务教育计划》。丰富的实践经历使他对于普及义务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遂于1919年赴欧美各国考察教育之际,对于义务教育进行了专门研究,归国后写成《义务教育之商榷》等书,系统阐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对于当时的普及教育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普及教育思潮发轫于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并在袁世凯当政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并未获得普遍的认同。随着袁世凯的倒台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输入中国,尤其是1919年杜威来华和大批留美学生的归国,普及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中心问题。1920年,教育部制订了《八年推行义务教育办法》。顺应这股新的时代潮流,袁希涛在江苏发起组织“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全力推进了江苏省的教育普及工作,后撰成《义务教育》一书,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

在袁希涛看来,普及义务教育必须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决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为此,他对当时许多人模仿欧美要求将义务教育期限延至7年的要求予以否定。他认为,政府所定4年的期限全国也仅有十分之一的就学率,更不用说7年了。就国外而言,其期限也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延长的,而且不同的国家均有不同的规定。中国必须采取因地制宜原则,形式可以多样,也可“准其为例外之延长”,但原定期限必须达成。

他还认为,施行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师资。他提出小学教员必须设专门的师范学校或教育专科及其实验学校来培养,并要将城市与乡村区别开来,而且要重视实地练习,以培养健全教师。他提出对于师范生“以给予公费为原则”,并应尽力提高其待遇。教员除了对儿童负有直接教导之责外,还应对社会负劝导督促、指导协助的责任。这些见解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