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1940)
张平海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生活在大变革的时代,一生追求进步。青年时期的蔡元培可谓春风得意,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取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他沿着科举道路走向了令人羡慕的顶峰。甲午战争失败后,蔡元培极为悲愤,深切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开始接触西学著作。西学思想像一股春风清醒了他的头脑,不仅使他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而且更清楚地认识到清朝统治的黑暗和末途。既然“清廷之不足为,革命之不可已,乃浩然弃官归里,主持教育,以启发民智”。1898年9月,血气方刚的蔡元培毅然“携眷出都”,南下兴办教育,走向了崭新的人生道路。这一转折开始了他从清廷翰林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转变。
蔡元培的思想转变是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办理绍兴中西学堂、南洋公学特班等新式教育时,他提倡民权、女权,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创建中国教育会,倡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时,办学思想进一步明确,就是要把教育与革命相结合,为反清革命斗争培养人才。辛亥革命胜利后,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以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在短时间内,主持制订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的新教育法令,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等。主张废除清末教育宗旨,提倡“五育”作为学校教育方针。精心筹备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教育宗旨案》、《学校系统案》等23件法案,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教育体制的最初样式。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愤然辞职出国。
蔡元培一生中的另一辉煌时期,当数其在北京大学进行改革的时期。上任前,即有来自朋友的两种不同的意见。蔡元培是一个知难而进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既然知道它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蔡元培以巨大的魄力和坚毅的精神,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改变学生的观念,明确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 。他整顿教师队伍,裁减冗员,广聘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对不同的学说“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皆听任其发展。在学校管理上,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建立了教授会、评议会等。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上,由扩充文理到废门设系,提倡文理兼修,实行学分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提倡学生进行学术研究,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在招生上,正式招收女生,开创了我国国立高校男女同校的先河。后人评价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时说,北大之所以为北大,是因为有一个蔡元培。
晚年的蔡元培在文化教育上的主要活动,一是施行大学区制,担任大学院院长;二是主持中央研究院,奠定中国科学事业的基础。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李四光、竺可桢、傅斯年、陈寅恪等都在研究院工作过。
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等发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积极营救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为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隆重纪念。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蔡元培的一生:“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