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源濂(1877—1927)
瀚 青
范源濂,字静生,湖南湘乡人,民国初年重要的教育家。1897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业于梁启超、熊希龄等,接受维新思想。次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大同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教育。1904年归国,在湖南招女生12人赴日留学,开女子成批留学之先声。次年任学部主事,筹办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独立设置之始。1909年以学部代表身份任“游美学务处”会办,利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选录颖慧青年赴美留学,并筹创留美预备学校。1910年任学部参事,主持选录第二批学子赴美留学,提议将校名更改为“清华学堂”。次年春清华学堂建成开学,任副监督,实负总理校务之责,首届招生468名。以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为办学宗旨。辛亥革命后,任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次长,协助总长蔡元培进行教育改革。蔡元培辞职后,接任代总长、总长。主持临时教育会议,承袭蔡元培教育思想,讨论决议了新的学校系统、教育宗旨、各级各类学校法令等重要提案,使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获得法定保障。1913年辞去教育总长职务,赴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部部长。192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任内充实教师队伍,完备系科设置,筹措教育经费,使该校蓬勃发展。1927年病逝于天津。
范源濂提倡重视“文明世界之大势”的教育,注重科学教育,特别致力于实用的科学教育。提倡爱国的感情,学校教育要贯彻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他又是军国民教育的提倡者,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和国民的尚武精神。主张小学生应重视作战游戏,各级学校应增设武术课,音乐课应教威武雄壮的歌曲;师范和中学的最后一年体操课要加设军事学大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要操练枪法,进行实弹射击。而且小学生要养成军国民的性格和军人的志趣,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要有服兵役的能力。高小以上学生应一律穿制服,各种学校都应注重学生的体格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