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
瀚 青
梁漱溟,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新儒家代表之一,著名思想家、乡村教育家。他1906年入顺天中学堂,为文标新立异,为人傲岸不群。毕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国报》编辑。1916年任司法总长张耀曾秘书,公余深研佛学。次年受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儒家哲学,参与中西文化论战。1921年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东西文化调和,主张走中国的路,走“孔家的路”,明确提出儒学救世论,奠定了他一生儒学思想的基础。
梁漱溟手迹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梁漱溟热衷乡村建设。先在广东筹办乡治讲习所,1929年受冯玉祥之邀赴河南辉县筹办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长,起草《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及有关章程,主讲乡村自治组织等课程。不久因中原大战停办。后应韩复榘之邀赴山东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先任研究部主任,后任院长,进行理论设计、思想发动、组织准备和人才培训工作。1933年创设邹平、菏泽实验县,建立政教合一的村学和乡学。各学分设小学部、妇女部、成人部和高级部,以“导友制”、“共学处”等形式相配合,使义务教育、成人补习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有较大发展;还制订了《村学乡学须知》,力图形成伦理本位的新礼俗。同时组建了信用合作社以及林业、蚕桑、棉花运销等合作社,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地方经济,组织自卫队、救火队,使政治、教育和军事联为一体。认定中国进步的“真力量要从乡村酝酿出来”,立志从乡村自治入手,改造旧中国。
1938年,梁漱溟访问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探讨中国前途及世界大势。1940年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办民盟机关刊物《光明报》。1944年发起创建中国民主同盟,任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是第二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梁漱溟是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乡村建设是“拯救中国,恢复伦理本位社会”的出路,而教育即乡村建设,增加一点教育就增进一点建设。他强调中国的乡村和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根本,搞乡村建设是为了恢复民族精神,抵制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刺激。他指出中国的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要走乡村建设的道路,通过广义的教育使政治伦理化、经济合作化,力求乡村内部团结自救,让“教育包办社会进步”。具体做法便是建立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和指导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办乡农学校,使乡村中的男女老少均受教育,以教育改造社会,进而促进中国的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