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1899—1967)
张学强
曾昭抡,湖南湘乡人,化学家、高等教育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跟随母亲和家庭教师学习古文,诵读《十三经》、《二十四史》,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考入长沙雅礼中学后,接触到自然科学知识,于是眼界大开。他勤奋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20年赴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后转攻化学。1926年获该校科学博士学位。从此在自然科学领域追索不已,终身不懈。
曾昭抡是一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教育家。他对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十分热心。他从美国返回中国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1931年受聘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发起成立中国化学会,任会长多年,又自费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杂志《中国化学会会志》。他又是大学“毕业论文制”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从1934年起必须在完成毕业论文后方可毕业,这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也是最早的。
曾昭抡不仅是一位化学教育专家,而且还担任了新中国重要的教育行政领导职务,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贡献。1950年10月,他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并兼任高等教育司司长。1952年高等教育部成立后,又转任高教部部长,主管全国理工科大学和综合大学,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作出过不少贡献,并对改革中国科学体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他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括政治质量、教学质量和身体健康质量三个方面”。一方面他主张高校在其发展中要将教学和科研并重,而不是只重视其中一方面,认为在高校中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必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他认为,高等教育在提高其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曾昭抡也是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家。他强调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灵活多变的适宜的措施。1957年3月,他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的发言中讲,“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方针也是正确的。改革过程中的缺点是学习方法上的教条主义,过分强调统一,限制过死”。这切中了当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弊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8年,我国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强调集中统一,主要是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各部委直接管理。这种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制度对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大量急需人才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可以说曾昭抡对教育管理制度上教条主义等弊端的批判,对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是大有裨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